学科分类
/ 12
236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究对象,并按相关要求进行分组研究探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以13000件消毒器械进行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和未实施护理安全机制进行分析对比。比较了两组消毒质量的合格率、工作质量评分、护理风险发生率、服务满意度及物品质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9.89%、护理风险发生率为0.06%,对照组的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6.78%、护理风险发生率为0.15%,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1]。比较了两组消毒质量的合格率、工作质量评分、护理风险发生率、服务满意度及物品质量满意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能有效地在消毒供应中心提高医疗器械质量及工作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中药治疗作用有效发挥的前提与基础。随着中医药学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中药炮制机制研究得到发展与进步。目前, 中药炮制机制研究主要以药理学理论为基础 ,通过化学成分定性与定量分析对中药炮制前后成分变化进行探究,以达到增效、减毒、缓性、生熟异治等目的。随着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转化、肠道吸收转运、现代科学技术等应用到中药炮制中,拓宽了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思路。本文通过对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加深对中药炮制机制的认识,为其研究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中药炮制 炮制机制 研究思路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归纳临床上儿童常用的抗菌药物注射制剂用法用量,健全审方系统规则维护,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及保障 。 方法: 结合药品说明书及 Mcdex 、药智数据库等药品信息查询工具,对临床上儿童常用的抗菌药物注射制剂用法用量做一总结归纳。 结果: 将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儿童的常用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剂量进行了总结 。 结论: 对临床上儿童常用的抗菌药物注射制剂用法用量进行总结归纳,完善审方系统规则维护进行医嘱自动审核是很有必要的 。

  • 标签: 儿童 抗菌药物 剂量 审核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幽门螺杆菌耐药性机制分析及根据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进展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1日到2020年5月1日,消化内科收治的150例检测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对其Hp分离培养出的42株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75人和研究组75人,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用药,研究组的患者则根据药敏调整用药,分析两种方案的根除率。结果:在耐药率上,研究组的患者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幽门螺杆菌,耐药性,药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就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运用效果进行实验观察。方法:采用分组实验的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雷贝拉唑(治疗消化系统的常用药),实验组患者施用阿莫西林。结果:本次观察中发现实验组的有效率高达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5%),说明两药在临床的有效性差异显著。对于不良反应的研究,实验组发生恶心腹泻等反应的概率为 2.38%,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 21.43%,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5%),说明阿莫西林的用药不良反应较少并可以忽略。 结论:本实验观察到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避免了许多副反应的产生,在临床上可以安全而有效的广泛推广。

  • 标签: 阿莫西林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情况,分析耐药菌耐药机制和对策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老年患者 224 例,采集患者相应标本,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药敏试验等,总结对相关患者的处理治疗情况。 结果:分离培养多重耐药菌 457 株,占比前三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细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机制主要为灭活酶产生、靶位改变、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菌泵出系统增多、胞膜主动转运减少,有 2 种及 2 种以上耐药机制同时存在 。经针对性用药治疗后,治愈率为 99.34% 。 结论:耐药机制主要为灭活酶产生、靶位改变、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菌泵出系统增多、胞膜主动转运减少 ,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严格管理,预防传播,针对性用药治疗 。

  • 标签: 老年 多重耐药菌 耐药机制 防治对策
  • 简介:【摘 要】目的:围绕喹诺酮类药物展开研究,探讨药物的作用机理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近期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药方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为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共计得到 11741张处方,了解药物作用机理,回顾药物使用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喹诺酮类药物中,最为常用的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占比分别为 38.5%、 16.2%、 30.4%,在用药期间出现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喹诺酮类药物种类繁多,用药期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在日常用药期间,要深入了解喹诺酮类药物,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用药,才能达到预计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避免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用于进展性脑梗死的价值 。方法: 2017 年 2 月 -2020 年 1 月本院接诊的进展性脑梗死病患 72 例,随机分 2 组。实验组联用阿司匹林和硫氢酸氯吡格雷,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 2 周后对比 NIHSS 评分等指标。 结果:实验组治疗 2 周后 NIHSS 评分( 10.81±5.24 )分,比对照组( 16.31±3.79 )分低, P < 0.05 。实验组总有效率 97.72% ,比对照组 80.56% 高, P < 0.05 。 结论:常规用阿司匹林期间,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加用硫氢酸氯吡格雷治疗,利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且疗效显著 。

  • 标签: 进展性脑梗死 阿司匹林 机制 硫氢酸氯吡格雷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0.1 %他克莫司滴眼液治疗 cGVHD 相关干眼症的效果观察及作用机制分析。 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 cGVHD 相关干眼症患者 4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 20 例进行 0.3% 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 20 例,为 0.1 %他克莫司滴眼液治疗,对比患者 Schirmer 等观察指标和不良反应率变化。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 OSDI 评分,和 Schirmer 试验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为 cGVHD 相关干眼症患者进行 0.1 %他克莫司滴眼液治疗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进而提升整体干预效果,且有治疗安全性,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0.1 %他克莫司滴眼液 cGVHD 相关干眼症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双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 66 例 2018 年 01 月 -2019 年 12 月本院纳入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 展开本次研究 ,并按照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行单抗治疗和双抗治疗,各 33 例,比较治疗成效 。结果 和观察组相比,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并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双抗治疗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其能够获得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

  • 标签: 双抗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 (Ginkgo biloba L.extract, GBE)对去势模型大鼠骨密度 (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骨代谢、血清碱性磷酸酶 ( alkaline phosphates, ALP) 、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5b( 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 TRAP-5b)及肿瘤坏死因子 -α(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等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 OP)的机制。方法:将 72只雌性 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尼尔雌醇( 1mg·kg-1)组和银杏叶提取物低、中、高( 5、 10、 20mg·kg-1)剂量组,每组 12 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大鼠采用双侧卵巢摘除法制备骨质疏松症模型。所有动物给予灌胃治疗,对照组与模型组分别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 1次 /周,持续 12周。 12周后取材,检测大鼠左侧股骨 BMD、血清钙、磷、肿瘤坏死因子以及 ALP、 TRAP-5b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钙含量和 TRAP-5b和 TNF-a含量均显著升高 ( P < 0.05) , BMD值、磷含量显著降低 ( P < 0.05) ,血清 ALP 含量无显著性变化 ( P> 0.05) ;与模型组比较尼尔雌醇组和银杏叶提取物( 10、 20mg·kg-1)组血清钙含量、 TRAP-5b含量均显著降低 ( P < 0.05) ,血清 ALP 含量、磷及 BMD值均显著升高 ( P < 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调节去势模型大鼠股骨骨密度、血清钙、 ALP、 TRAP-5b 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的表达,抑制骨吸收和骨钙流失、促进成骨细胞因子分化,调整骨代谢和骨吸收的平衡,达到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骨质疏松 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 学校肺结核流行病学特点及互联网模式防控机制。 方法:选取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 6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学校肺结核 患者 520 例作为对象,查阅患者病历资料,对学校肺结核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并 采用 SPSS18.0 软件进行处理;针对学校肺结核特点分析近 3 年学校肺结核流行病学特点。对确诊的学校 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60 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模式防控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互联网模式防控教育,开展为期 3 个月的结核病健康防控教育干预,比较两组知晓率。分别于干预前后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两组患者对肺结核防控知识知晓率进行对比。结果: 学生肺结核人群 520 例,涂阳肺结核 167 例; 发病率前三位的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对冠心病的药理机制。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就我院60例冠心病病例择取,随机规范分组,分析对照组30例单用阿托伐他汀的疗效、心功能情况、安全性,并与联合曲美他嗪的观察组30例研究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对总有效率评估,结果更高(P<0.05)。  观察组LVEDD、LVESD指标在治疗后的测定结果更低,LVEF则居更高值(P<0.05)。观察组统计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运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医治冠心病,可取理想疗效,对心功能显著改善,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曲美他嗪 冠心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加味玉屏风散与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的黏膜免疫效应与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0月 ~2019年 7月 收治的90例流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玉屏风散组和流感疫苗组,每组各 45例。玉屏风散组采用加味玉屏风散治疗,流感疫苗组采用流感疫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黏膜免疫预防效果。结果 加味玉屏风散可维持血液 IgG水平稳定,同时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 IgG、 SIgA水平升高;流感疫苗可提高血液中和抗体 IgG水平,对肺肠黏膜冲洗液中的 IgG、 SIgA水平未见明显影响;玉屏风散激发的细胞免疫是非病毒成分引起,抗病毒谱更广对机体则更加有利。结论 加味玉屏风散可直接激活黏膜免疫防御机制,抵御病毒入侵;流感疫苗主要激活系统免疫,上调系统免疫水平,对入侵体内的流感病毒发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

  • 标签: 加味玉屏风散 流感疫苗 黏膜免疫
  • 简介:摘要:探讨前列地尔脂质乳剂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微循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大鼠制作MIRI 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前列地尔组及对照组心肌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以及大鼠血sICAM-1,sVCAM-1, 白细胞黏附分子CD_(11b),CD_(18)水平进行检测和相关分析。结果:1.前列地尔组与对照组比较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增加最多,镜下可见大量的复流现象,且毛细血管管径变粗,治疗效果最佳,p < 0.05。2.前列地尔组及对照组比较血sICAM-1,sVCAM-1, 白细胞黏附分子CD_(11b),CD_(18)水平进行降低,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前列地尔可以明显增加心肌缺血部位毛细血管灌流数,改善急性缺血微循环障碍,显著下调细胞粘附因子sICAM-1、sVCAM-1、CD11b以及CD18的表达水平,可以改善急性缺血再灌注微循环。

  • 标签: 前列地尔 缺血再灌注 微循环
  • 简介:摘要 目的:预测人参皂苷Rg3治疗结肠癌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探索其对结肠癌细胞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应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及STRING数据库获取药物的作用靶点,利用GEO数据库相关芯片预测结肠癌相关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GEPIA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预测获得药物靶点140个,疾病相关靶点1309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21个。富集分析发现人参皂苷Rg3通过调节p53、HIF-1、PI3K-Akt-FOXO信号通路介导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影响。生存分析发现CCNA2、RUNX1、ERBB2、AURKA、CCNB1与患者生存预后显著相关。结论:人参皂苷Rg3多通路、多靶点影响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

  • 标签: 人参皂苷Rg3 结肠癌 网络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