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2 个结果
  • 简介:GIS地理信息系统是集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管理查询和输出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技术工具,GIS正在被广泛应用在水土保持监测领域,本文阐述GIS技术在窟野河流域沙棘工程监测中的应用。

  • 标签: GIS 窟野河流域 沙棘减沙工程 监测 应用
  • 简介:通过对窟野河沙棘生态工程准格尔旗项目区5个实施年度监测过程和监测成果的分析评价,一方面反映了所采取的监测手段可以规范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全面掌握项目区各个流域的实施情况,为项目的年度计划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根据监测成果分析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保水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探索建立沙棘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 标签: 沙棘 减沙工程 监测成果 综合效益
  • 简介:随着3S技术的发展与日趋成熟,目前,3S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3S技术获取窟野河流域基本信息的方法,在对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窟野河流域划分成了五大类型区,分析五大类型区的特征并针对各个类型区的条件差异提出了分区治理的沙棘治理模式。

  • 标签: 3S 窟野河 类型区 减沙工程 沙棘
  • 简介:11月22日-11月23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召开了“晋陕蒙砒砂岩区窟野河沙棘生态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评审会议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上黄河中游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和代表组成了评审专家组,专家组在认真听取了项目法人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和设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的有关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经过充分讨论,形成了晋陕蒙砒砂岩区窟野河沙棘生态工程初步设计评审意见,

  • 标签: 设计审查 砒砂岩区 水利部 窟野河 工程 减沙
  • 简介: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得到砒砂岩区土壤侵蚀的基本特点是以冻融风化非径流土壤侵蚀为主,以沟壑中暴雨径流形成的股流为动力核心搬运输移泥沙,重力和风力仅对非径流产起加速作用,人类活动对坡面起破坏作用.小流域上、中、下游冻融风化土壤侵蚀的分配比例是76.1%、17.5%和6.4%,说明支毛沟头是土壤侵蚀的关键部位,沟顶坡、沟谷坡和沟床面积分别为22%、75%和3%,沟谷坡产沙量占总产沙量的90%,说明沟谷坡是产的关键部位.针对该地区的产规律,试验证明在砒砂岩区支毛沟中以沙棘灌木植物作为拦的坝型框架材料是可行的,并给出了明确的物理图形,与沟道淤地坝工程相配套,使粗细沙分选、泄流、生态恢复于一体,发挥综合功能.

  • 标签: 黄土高原 砒砂岩地区 土壤侵蚀 植物"柔性坝" 拦沙机理
  • 简介:沙棘是北美地区一种新型园艺植物,目前主要用于种植园.有关沙棘修剪的信息资料及经验非常有限.沙棘修剪的途径不仅要懂得园艺管理技术,还要了解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栽培品种和株行距引起的有关变异.适宜对位的修剪,需要掌握下述一些因子.

  • 标签: 修剪 沙棘 园艺植物 北美地区 管理技术 信息资料
  • 简介:沙棘幼苗和成熟植株甚至在每个亚种中都存在广泛的形态学上的多样性(Rousi,1971)。这就表明,在某些特殊地区,对某些期望性状来说,通过杂交或选择,可为植物改良提供多种途径。植物生长和植株大小随地理差别而变化,根据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开展沙棘优良类型选育是重要且有价值的(YaoandTigerstedt,1994)。首个沙棘育种项目是从自然群体的选择开始的。尽管这种方法逐渐被杂交所取代(YaoandTigerstedt,1994;Huang,1995),但它仍然是常规育种很重要的方法(WahlbergandJeppsson,1990)。俄国报道一例秋水仙素诱导同源四倍体的多倍体育种实验(ShchapovandKreimer,1988)。目前未见有关沙棘特殊品质、特殊基因工程方面的报道。

  • 标签: 育种项目 沙棘 多倍体育种 同源四倍体 特殊地区 期望性状
  • 简介:1沙棘油的组成1.1油含量果实沙棘果实由果肉(68%)、种子(23%)和果皮(7.75%)组成(Zadernowskietal.,1997).Yang和Kallio(2001)最近发现,从中国、芬兰和前苏联(FSU)等地大量选择后采集的沙棘果实中23%~28%是种子,72%~77%是柔软的果肉/果皮.沙棘果实可提取3种油:种子油、果肉油和果皮油.不同于其他植物,沙棘果实的各部分都能合成并积累脂肪.有时果肉油和果皮油没有区别,因此统称为果实油或果肉油.沙棘叶也含油,这部分内容将在稍后部分进一步说明.

  • 标签: 沙棘果实 油脂 种子油 果皮油 果肉 前苏联
  • 简介:沙棘繁殖可以通过种子、嫩枝、硬枝、压条、萌蘖条或组培(表1)。过去曾经在一些苗圃开展过用分裂组织进行繁殖的试验(BurdasovandSviridenko,1988;MontpetitandLalonde,1988),但也仅是偶尔用用而已。最容易、最成功的繁殖方法仍是通过种子进行。种子繁殖非常适于生产建设防护林的植物,生产中不需要太多精细管理。另一种繁殖方法是无性繁殖,包括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Polikarpova等(1999)报道,沙棘可以通过取自夏末的半木质化枝条和充分木质化的叶状物,进行繁殖。传统的建立沙棘林的方法包括用充分木质化的枝条在苗圃进行育苗,然而,Kondrashov(1994)报道了一种的技术,即直接用长40~45cm、取自1年生枝条的插条,以垂直或有一定的角度插入土中35~40cm进行造林。据报道,这种方法的成活率达73%~100%。无性繁殖非常适于工业化种植园的建立。由于无性繁殖只有一个单亲,因此,后代与其完全相同,可以事先确定其性别和生长特征。

  • 标签: 繁殖方法 沙棘林 种子繁殖 无性繁殖 生产建设 硬枝扦插
  • 简介:改善消化不良,健脾养胃:由于沙棘中含有大量氨基酸、有机酸等多种营养成份,可以促进胃酸的生物合成,刺激胃液分泌,具有消食化滞、健脾养胃、疏肝利气的作用。

  • 标签: 胃酸 健脾 沙棘 消化不良 营养成份 生物合成
  • 简介:类黄酮是黄色系统色素的统称,它的植物性化学物质的种类很多,大致超过4000种,几乎在所有的植物中都有这种生物活性物质,只不过含量高低有区别。

  • 标签: 类黄酮 沙棘 生物活性物质 化学物质 植物性
  • 简介:吴起县将沙棘产业开发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首选主导产业来抓,成立了“沙棘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加大开发力度,并写进了吴起“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吴起县的决心是借助吴起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地,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全国沙棘种植面积最大县的政治优势和资源优势。

  • 标签: 产业开发 沙棘 资源优势 主导产业 农民收入 农村建设
  • 简介:本文研究了沙棘花的结构、开花所需的条件、花粉的收集和贮藏方法及不同的贮存条件下,保持沙棘花粉生活力的时间长短,通过降低花粉水分含量和低温冷藏以及玻璃器具密封等保存措施,可以达到长时间储存沙棘花粉的目的.同时对沙棘单交的技术进行了介绍.

  • 标签: 沙棘 花粉 生活力 研究
  • 简介:在多瑙河三角洲,沙棘组成了那里复杂而独特的生物群落,沙棘群落是主要的生物主体,并主要分布于多瑙河三角洲。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优良个体的选择、沙棘父本性状的描述,繁殖能力的大小以及苗木标准等。父本选择关注的特性主要有:冠形、叶片的大小和色泽、枝条每年增加的长度和萌条数、10cm长的萌芽的数目、开花期花粉的大小和活力。对于选出来的优良个体,大量用于选种、园艺、林木培育(公园的绿化)、植物改良、林业等。这种沙棘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叶产量高的特性,因此是制药行业非常好的贮备材料。

  • 标签: 沙棘 多瑙河流域 父本选择 乌克兰
  • 简介:中国以研究利用沙棘早而闻名遐迩。中国是世界上沙棘药用记载最早的国家,也是古代记载沙棘药用经典著作最多的国家。其中,最具影响的应属1200多年前唐代,中国藏医药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本书收集记载了许多沙棘在医疗方面的应用资料。

  • 标签: 沙棘 药用 食用历史 经典著作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