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生物测定方法分析了烟草立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在菌丝生长、菌核形成与萌发阶段对5种杀菌剂(多菌灵、代森锰锌、菌核净、异菌脲及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同时通过离体叶片法考察了5种杀菌剂对烟草立枯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结果表明:供试5种药剂对立枯病菌菌丝生长、菌核形成与萌发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同时对烟草立枯病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其中,对菌丝生长以及菌核形成与萌发抑制活性最强的均是多菌灵,其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平均值为(0.06±0.01)mg/L,0.25和20mg/L下对菌核形成和萌发的抑制率均为100%;其次为异菌脲[EC50值为(0.35±0.15)mg/L,2和100mg/L下对菌核形成和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54.79±12.58)%和100%]、苯醚甲环唑[EC50值为(0.55±0.53)mg/L,5和200mg/L下对菌核形成和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7.97±2.64)%和100%]及菌核净[EC50值为(1.31±0.14)mg/L,10和100mg/L下对菌核形成和萌发的抑制率均为100%];最弱的均是代森锰锌,其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平均值为(6±0.20)mg/L,10和200mg/L下对菌核形成和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43.58±31.87)%和0。离体试验表明:对烟草立枯病保护作用最强的是多菌灵、异菌脲和菌核净,50mg/L时防效均〉99%,其次为代森锰锌(50mg/L防效为75.83%),最弱的是苯醚甲环唑(50mg/L防效为39.29%);治疗作用最强的也是多菌灵,50mg/L防效为93.46%,其次为菌核净、异菌脲和苯醚甲环唑(200mg/L时防效均〉84%),最弱的为代森锰锌(800mg/L时防效为76.40%)。研究结果可为烟草立枯病化学防治药剂筛选提供参考和依据。

  • 标签: 烟草立枯病 立枯丝核菌 杀菌剂 多菌灵 菌丝生长 菌核
  • 简介:长期使用化学农药有三大危害:一是长期单一使用化学农药,一些害虫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导致化学防治效果越来越差,用药量越来越大,如棉铃虫对久效磷的抗性达到40倍、对菊酯类农药的抗性达到25倍,稻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达到100倍,稻纵卷叶螟对毒死蜱的抗性达到17倍等。二许多害虫的天敌被化学农药大量杀灭,自然控害作用大大弱,容易造成害虫再猖獗。

  • 标签: 生物防治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 化学农药 应用 菊酯类农药 稻纵卷叶螟
  • 简介:长期使用化学农药有三大危害:一是长期单一使用化学农药,一些害虫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导致化学防治效果越来越差,用药量越来越大,如棉铃虫对久效磷的抗性达到40倍、对菊酯类农药的抗性达到25倍,稻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达到100倍,稻纵卷叶螟对毒死蜱的抗性达到17倍等。二是许多害虫的天敌被化学农药大量杀灭,

  • 标签: 生物防治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 化学农药 应用 菊酯类农药 稻纵卷叶螟
  • 简介:今年,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相继颁布实施,农药管理工作白此进入新篇章、打开新局面。今后农药管理工作将从哪些方面重点发力?日前,在农业部举办的贯彻《农药管理条例》新闻通气会上,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农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就高毒农药、生物农药、市场监管、农药零增长等公众关注的话题,逐一进行了解答。

  • 标签: 生物农药 行业管理 《农药管理条例》 农药管理工作 力度 高毒农药
  • 简介:为寻找新型活性杂环化合物,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以取代苯酚和氯乙酸为起始原料,经醚化、缩合、烃基化和氨解反应,设计并采用微波辅助合成了6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含苯并咪唑环的1,3,4-噻二唑酰胺衍生物,其结构经红外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初步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对5种供试病原菌都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7c、7d、7e和7f在50mg/L下对5种供试病原菌的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

  • 标签: 苯并咪唑 1 3 4-噻二唑 酰胺 抑菌活性
  • 简介:氯苯醚酰胺[N-(2-(2,4-二氯苯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酰胺,Y13149]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基于药效团连接碎片虚拟筛选策略(PFVS)快速发现的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s)化合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该创制化合物的农药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氯苯醚酰胺对真菌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对供试1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EC50值在0.008~15.25mg/L之间,其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活性最强,但对辣椒疫霉和链状腐霉活性较弱。田间试验表明,氯苯醚酰胺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效剂量75g/hm2时的平均防效为79.6%,其防效总体略好于噻呋酰胺(75g/hm2的平均防效为77.3%)。此外,氯苯醚酰胺对采自浙江和江苏两省的125株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分布在0.002~0.259mg/L之间,且呈近似正态单峰曲线,平均EC50值为(0.021±0.008)mg/L,因此可将其作为水稻纹枯病菌对氯苯醚酰胺的敏感性基线,用于田间抗药性监测。

  • 标签: 氯苯醚酰胺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 生物活性 立枯丝核菌 水稻纹枯病 敏感性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