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以云南省烤烟主产烟区2003~2007年烤烟C3F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统计学与GIS技术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云南省烤烟主产烟区钾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年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云南省各年度烤烟钾含量偏低,其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明显;2003年至2005年烤烟钾含量明显升高,2005年至2007年有缓慢下降的趋势;思茅地区烤烟钾含量较高,年度间保持较稳定,其它地区烤烟钾含量较低,年度间变幅较大。

  • 标签: 烤烟 时空变异 地统计学
  • 简介:采用全基因组454个SSR位点对96份烤烟种质资源进行了群体分型,获得有效等位变异1038个。NJ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3个类群,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当K=3时,ΔK值最大。同时对该供试材料在4个环境进行了烟叶钾含量测定,其频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混合线性模型(MLM),进行了标记-性状关联分析,获得11个烟草钾含量的关联标记。通过不同基因型的钾含量对比,获得5个高钾优异等位变异。为验证这些优异等位变异,本研究又利用这5个关联标记扫描了其他130份烟草种质,获得了一致的结果。表明可以利用这5个高钾等位变异对烟草种质资源进行定性筛选,促进烟草高钾种质的利用和品种选育。

  • 标签: 烟草 高钾 关联分析 SSR标记 优异等位变异
  • 简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催生了互联网销售卷烟行为的不断增加。互联网售烟行为既不符合国家烟草专卖制度要求,也不具有合法性依据。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下,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对互联网售烟行为尚缺乏有效规制措施。加强互联网售烟行为的规制需要明确法律依据和多部门的协调配合。

  • 标签: 互联网售烟 规制 法律依据 联合执法
  • 简介:采用烟碱转化早期诱导方法,对白肋烟达所26及其自交后代不同烟株的烟碱转化率进行了分析测定,以确定烟碱转化株鉴别标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烟碱转化率低于2.5%的烟株自交后代株系稳定,株间烟碱转化率变异小,且均低于2.5%,表明母代烟株为非转化株;烟碱转化率介于2.5%和3%的3个烟株自交后代均表现株间烟碱转化性状的分离,变异幅度分别为0.439%-10.331%、0.466%-21.834%和0.394%-3.757%,表明母代烟株为转化株。烟碱转化率大于3%的烟株自交后代烟碱转化率株间变异性大,烟碱转化性状分离严重;烟碱转化率大于50%的2个烟株自交后代烟碱转化率也都较高,是高转化株的表现。因此,烟碱转化率大于2.5%是确定转化株的可靠标准。

  • 标签: 白肋烟 烟碱 降烟碱 烟碱转化率 鉴别标准
  • 简介:分别循环接种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虫卵于抗病烟草品种中烟14和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幼苗,以探索该线虫对抗性烟草品种的致病性变异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繁殖世代的增加,其对中烟14的致病能力逐渐增强,连续繁殖5代后致病力差异显著,而该线虫对红花大金元的致病力变化不明显,表明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与其抗病品种连续互作可以导致其致病性增强.

  • 标签: 烟草 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 致病性
  • 简介: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比较研究了空气和氮气氛围下,清香型和浓香型各部位烟叶的热失重和热裂解行为。结果表明:空气氛围下样品热解更完全,N2氛围下不同热解阶段气体的释放情况差异更明显。浓香型烟叶含有较高的碱性香气成分,较高的异戊酸和苯甲酸含量以及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而清香型烟叶含有较高的非酶棕色化反应产物。中上部烟叶的香气成分均高于下部烟叶。

  • 标签: 热失重 热裂解 热重-傅立叶红外 烟叶
  • 简介:对7种品牌市售电子烟及30种电子烟液,从烟液烟碱含量、单次充电最大抽吸口数、烟碱释放行为进行了分析比较,为深入研发电子烟产品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1)电子烟液常温放置半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电子烟液的实测值和盒标烟碱值差异较大;(3)不同品牌电子烟电池容量差异较大,可抽吸口数在50-420之间;(4)抽吸时烟弹中可释放烟液量和烟杆中电池电量对烟碱释放行为有明显影响。

  • 标签: 电子烟 电子烟液 烟碱 释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