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前,既有铁路桥梁技术状态主要从人工检查、静力性能和动力性能三方面进行评估,对3种评估方法的技术要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人工检查对于识别初期劣化或损伤具有其它方法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桥梁评估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细致的技术基础性工作;铁路桥整体静力性能通常不是设计关注点,只宜有选择地进行鉴定;人工检查和动态测试是保证高品质运营服务且最有实际需要的评估手段;好的评估方案应当反映设计及运营管理关注点,做到主题明确、节约资源。

  • 标签: 铁路桥梁 评估 静力性能 动力性能 研究
  • 简介:沈阳市公和桥主桥为(114+120)m的双层独塔斜拉桥,斜拉索双排单索面竖琴式布置。为评估该桥斜拉索的服役情况,对斜拉索进行外观及内部缺陷检测、力学性能检测。通过分析斜拉索关键部位的外观和内部缺陷、斜拉索索力、减振效果及桥面线形,确定该桥斜拉索的主要病害:7根斜拉索将军帽密封不严导致下锚头防护罩积水,锚头锈蚀严重;部分斜拉索PE护套存在蜂窝和开裂。该桥斜拉索未出现断丝,钢丝最大截面锈蚀率为1.53%~5.27%,尚不影响结构安全。采用修补塔端锚固区裂缝、更换防护罩内的发泡剂等措施对斜拉索进行病害处理,修复效果较好。

  • 标签: 斜拉桥 斜拉索 检测评估 腐蚀 索力 对数衰减率
  • 简介:为研究运营桥梁抬桩加固施工引起的既有桩基础扰动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以沪渝高速(G50)太湖大桥抬桩加固施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桥墩和基础(一半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抬桩施工过程桥墩位移规律和既有基桩弯矩;抬桩施工过程中,基于现有流体静力水准系统(HLS),在墩身内侧布置2个监测点,进行墩身沉降在线监测。结果表明:抬桩施工过程对既有桩基础沉降无影响,承台扩大后改善了既有基桩抗弯性能;监测期间,施工和车辆荷载对既有桩基础(桥墩)沉降的影响表现为数据整体平稳基础上的波动,无施工及车流量小的夜间,消除弹性变形(沉降)后的最终平均沉降约1.2mm;采用高精度的HLS可实现施工过程中桥墩(基础)沉降的在线监测,提高了效率,综合保障了运营桥梁的安全。

  • 标签: 运营桥梁 抬桩加固 桩基础 桥墩 沉降 有限元法
  • 简介:新白沙沱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432m的钢桁梁斜拉桥,在1号~2号墩间跨既有铁路。跨铁路的A11~A19节间钢桁梁采用支架上拼装、整体顶推的方式安装。顶推施工前,在2号墩旁安装4个辅助支架,支架均采用钢管桩支撑,桩顶设纵向分配梁,在分配梁上焊接不锈钢板滑道,滑道与铸钢件滑块间涂抹硅脂润滑;采用自动顶推控制系统(包括2台350t纵向连续千斤顶)同步顶推,千斤顶采用钢绞线和工具锚(设置于A19节间下弦尾端)作传力装置;每顶推13.5m,卸载顶推力,采用竖向顶升系统(在支架对应主桁下弦杆节点处各设置2台1000t千斤顶和1台液压油泵)起顶钢桁梁,将滑块拖移至滑道始端后卸载顶升力,继续进行顶推;顶推施工时,采用设置在支架两侧的横向导向装置纠偏。通过采取了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该桥钢桁梁安全顺利地顶推到既定位置。

  • 标签: 斜拉桥 跨线桥 钢桁梁 拼装 顶推法施工 自动顶推控制系统
  • 简介:隧道建筑工程计算的特点是采用不可靠的输入参数,这些参数大部分来源于不断变化和未经完全勘测的岩石构造。本文介绍了负责Katzenberg隧道建设的合营公司所采取的决策过程,论述在使用隧道掘进机挖掘的特定条件中如何选择技术和经济上最佳的运输渣土的系统。文章还论述了能够采用风险模拟分析解释和改进专家所做的测量值。这样,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量化发散输入参数造成的风险。

  • 标签: 风险 公司 经济 模拟分析 建筑工程 隧道建设
  • 简介:重庆渝中连接隧道位于重庆市最复杂的城区,隧道沿线高楼林立、管网密集,上跨轨道交通6号线,下穿轨道交通1号线小什字车站,该隧道设计、施工、管理难度极大,施工控制性节点环节多。选取有代表性的施工控制性节点:侧穿华夏银行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隧道在不同开挖顺序对中隔墙的偏移情况的影响,得出该隧道先开挖右洞后开挖左洞为较优的开挖方式。此外,还对建筑偏压情况下隧道的合理开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可为复杂城区类似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意义。

  • 标签: 城区隧道 开挖 优化 建筑
  • 简介:以重庆两江桥渝中连接隧道叠交段近接金禾丽都高层建筑为工程背景,提出了主隧道明挖施工,在主隧道基坑内明挖施工下穿匝道隧道的工程方案。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主隧道与匝道明挖施工过程,分析隧道基坑开挖引起的金禾丽都筏板基础变形。结果表明基础沉降与倾斜均在可控范围内,本文提出的隧道设计方案用于下穿建筑是可行的。

  • 标签: 叠交隧道 高层建筑 基坑开挖 筏板基础
  • 简介:地铁盾构隧道近接既有建筑物的施工会引发复杂的地层效应。对于首次采用盾构工法的乌市地铁建设来说,合理地对盾构施工引起路面和近接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进行安全评价,进而采取有效的变形控制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乌市地铁1号线16标段大地窝堡站—国际机场站区间隧道,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对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路面沉降和近接建筑物变形进行安全评价。

  • 标签: 地铁隧道 施工控制 盾构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