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数学作业没有因为新课改的推进而得到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的改革都是针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或思想方法的渗透,但是课后作业的设计没有多大的变化。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小学数学作业的研究大多止步于提出设计方式,没有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实验,导致研究结论不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因此,对小学五作业的设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小学五年级 数学作业 习惯培养
  • 简介:2017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寨沟县发生7.0地震,本文就各烈度区特征、宏观震害、建筑物震害、地质灾害和生命线震害等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本次地震的一些震害特点。本次地震震级大,震源深,有感范围广,极震区烈度达Ⅸ度,余震频发,余震最大震级4.8。灾区属于高山峡谷区,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较为严重,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震中位于2008汶川8.0地震时的重灾区,建筑物基本经过重建,抗震性能较好;寨沟城镇和景区内大部分房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地区和民族习惯,农村民居基本为抗震性能较好的穿斗木构架房屋,灾区建筑物受损多而倒塌少,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死亡人数低于该区域历史上7以上地震。这次地震经验表明,严格按照国家抗震设计规范、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并且保证施工质量的建筑物,具有抗御设防烈度地震的作用,不会发生严重破坏和整体垮塌,也就不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 标签: 九寨沟7.0级地震 灾害特点 地震灾害
  • 简介:本文利用2017寨沟7.0地震的余震序列数据,结合震源机制解确定的地震断层面,研究了地震断层的破裂尺度。基于余震序列在断层面上的投影,分析直接余震和间接余震以及不同起始震级条件下余震区的长度和震源深度分布,估算了地震断层破裂面的破裂长度和破裂深度,并探讨了地震断层破裂对地震烈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寨沟7.0地震断层的破裂长度约33-35km,破裂深度约23-26km;地震断层破裂对Ⅷ度区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地震断层破裂长度接近Ⅷ度区的长度。

  • 标签: 九寨沟地震 地震断层 破裂尺度 余震序列
  • 简介:1地震基本参数地震名称:江西江-瑞昌5.7地震发震时间:200511月26口08时49分38.6秒震级:Ms=5.7微观震中:29.7°N、115.7°E(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源深度:10km最大余震:主震当日12时55分,震级M1.5.4极震区烈度:Ⅶ度

  • 标签: 7级地震 震害特征 九江 地震基本参数 发震时间 地震台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介绍了200810月6日西藏当雄6.6地震的基本情况,认为当雄6.6地震势必对西藏的中部及东南部地区的地震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次地震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并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地震基本参数 地震灾害 余震 当雄6.6级地震
  • 简介:本文分析了福建地震台网记录到的200511月26日08时49分发生在我国江西省江——瑞昌地区5.7地震波形,用测定的sPn震相来计算震源深度。结果表明,该地震在福建数字台网多台记录到的sPn震相发育清晰,本文选取了其中15个台震中距从290Km到660Km的记录资料进行分析,用华南走时表速度模型计算,计算出该震的深度为h=13.9Km。

  • 标签: SPN震相 震源深度 江西地震
  • 简介:本文收集了1614平遥6?地震的各版本地震目录的参数、记录此次地震的历史史料、关于该地震的研究文献,对比了山西断陷盆地的12次5.2至6?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的破坏情况及有感范围,得出了此次地震的震级偏大,定为5?更为合适的结论。同时,在前人对该地震震中参数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地震参数校订的新方法,重点定量分析了平遥一带仪器记录的小震空间分布、震群分布和地震密集值分布特征,并结合平遥一带断裂分布特征,综合分析讨论了平遥地震的震中参数。

  • 标签: 参数 历史地震 平遥
  • 简介:20119月18日印度锡金邦发生6.8地震,我国西藏自治区受损较为严重,西藏地区的重灾区地震烈度达Ⅶ度。介绍了该地震序列及地震对西藏地区造成的震害、震后应急响应等内容。

  • 标签: 印度锡金邦 地震序列 震害 地震构造
  • 简介:本文以三维空间角度,从菏泽地震的地震构造环境、构造应力场、震源闭锁形式和地震玻裂机制等方面探讨了菏泽地震的成因。提出了断裂空间交汇闭锁模式和共轭破裂发震机制,分析了菏泽地震发生在聊考断裂的东侧、濮阳——开封上地幔隆起东翼的原因。

  • 标签: 菏泽地震 上地幔隆起 断裂空间闭锁 共轭破裂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L)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8810310612119°29′25°39′1194°257°福清县城西南409Ⅴ孤立型  微观震中与宏观震中基本吻合,如图1所示,仅有4公里左右的偏离。二、地震烈度分布图12-1为根据现场调查所勾划出的地震等震线图。划分出Ⅴ、Ⅳ、Ⅲ三个烈度区。图12-1 198810月31日福建福清地震等震线图Ⅴ度区:为极震区。Ⅴ度等震线经过福清的龙溪,宏路,油圹,安民,柏渡等地,呈长轴北北东向的椭圆形,长轴长约17公里,短轴12公里,面积150平

  • 标签: 地震基本参数 福清 1988年 北北东向 等震线图 地震烈度分布图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L)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8305121504481159°251°11598°2501°武平武溪4212Ⅴ主余震型  据调查,宏观震中位于微观震中东南12公里处的武平武溪附近。二、地震烈度分布本次地震的有感范围涉及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区,调查工作主要在福建省武平境内进行,江西省境内由江西省地震办协助调查,广东境内用虚线连接。调查中根据人的感觉,结合民房轻微损坏情况,勾划出Ⅴ、Ⅳ度两条等震线(见图9-1)。图9-1 19835月21日武平地震等震线图Ⅴ度区

  • 标签: 环状构造 地震基本参数 武平 等震线图 江西寻乌 红色断陷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