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信阳市位于大别山尾脉山下、淮河中、上游,信阳市淮河流域面积为179.52万hm~2,占信阳总面积的98.14%,全长363.5km。淮干一级支流贯穿信阳南北的有19条。河流特点是流域面积大、河道弯曲、断面狭窄、坡度陡、流程短、汇流快、洪峰大,防洪标准低。信阳沿淮两岸受洪水影响的有息县、潢川、淮滨、固始4县40个乡(镇),362个自然村,4586个村民组,74.29万人,总面积1437km~2,耕地8

  • 标签: 淮河沿岸 治理工作 信阳市 防洪标准
  • 简介:1前言湛河是淮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也是淮河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全长38.9km,流域面积2.47万hm~2,是平顶山市一条以防洪为主,兼有排水、灌溉和改善城市环境等多项功能的中型河道。多年以来,由于河道淤积(厚度0.8~2.7m)、乱搭乱建、水质污染等,不仅降低了市区中心河段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影响到该市及淮河下游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加强湛河的治理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湛河治理工程指挥部,为提

  • 标签: 湛河 治理 建设监理 淮河上游
  • 简介:通过北京市某新城城区中小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案例,总结分析了若干城市地区河道设计和建设的相对重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和建议。在国内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背景下,期望能对今后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城市河道治理 中小河道治理 拆迁占地
  • 简介:对唐山市环城水系陡河综合整治工程河道及河道上景观蓄水建筑物系统的作了介绍,根据该工程治理情况谈了设计体会。

  • 标签: 防洪综合整治 景观水位 生态河道
  • 简介:对项目区坡耕地进行农田改造,本着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实施坡改梯治理措施,并进行水源和电力配套,以此来改善当地移民耕种的条件。

  • 标签: 农田坡改梯 水源 治理措施
  • 简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和优化京津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减轻风沙危害,紧急启动实施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生态工程。自2000年实施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改善了首都周边的生态环境,而且对发展工程区的经济,促进社会和谐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因此研究总结河北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对今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京津风沙源 治理模式 水土保持
  • 简介:针对土壤盐碱化涉及农业、土地、水资源的综合问题.在陕西定边县堆子梁镇盐碱荒地整治过程中,利用蓄水、排碱和覆沙三项治碱压盐技术,综合设计了研究区农田、排碱工程、灌溉工程、道路和防护林等,构建蓄水和排水条件下水体与相邻土壤盐分运移规律和循环压盐机制,形成/改排为蓄、水地共处、和谐生态0的盐碱地治理新模式.该工程模式的实施,共整治规模约746138hm^2,新增耕地约667142hm^2.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提高了耕地数量及质量,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为重度盐碱地治理开辟了新的途径.

  • 标签: 土壤改良 蓄水 排盐 覆沙 综合治理
  • 简介:1概述三门峡市地处河南省西部边缘,豫、晋、陕三省的交界处,辖三县二市一区,是1957年随着三门峡水库的兴建而诞生的新兴工业城市。三门峡市区北临黄河,南靠张村黄土塬,东西长约13km,南北宽约5km,地形狭小,土地有限;加上青龙涧河自东向西横穿市区,占去大片土地,使区内可供城市发展的空间更显紧张。

  • 标签: 青龙涧河 治理 工程效益 三门峡市区段 城市防洪
  • 简介:滦河下游是滦河流域防洪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乐亭县地处滦河下游右岸,滦河流经乐亭县河段长51km。其防洪工程主要包括防洪大堤、防洪小埝和护岸工程。这些工程大大减轻了滦河洪水的威胁,为全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对当地经济繁荣发展、社会稳定都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经过多年来河道的侵占和演变,"2012·8"洪水洪峰流量仅4280m3/s,造成防洪工程多处出现险情,水利基础工程大量损毁。因此,及时完善防洪体系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可提供有效安全保障。

  • 标签: 滦河右岸 乐亭县 河道治理工程
  • 简介:南戴河综合治理工程位于秦皇岛市北戴河区西部,主要工程建设内容为:河道堤防整治及绿化工程,新建蓄水建筑物2座。工程中采用了新型的生态护岸技术,改善了河道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 标签: 戴河 综合治理 生态护岸 设计
  • 简介:本文就渭河综合治理堤防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作简要总结,从该工程的质量控制难点、重点出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可供同类工程借鉴参考。

  • 标签: 渭河 治理 堤防 工程 质量控制
  • 简介:文章对翁元水电站工程的水土保持治理治理思路、措施布局、治理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瓮元水电站水土保持治理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与主体工程真正做到了“三同时”。本工程通过对水土保持治理主要内容、措施、方法的落实,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体现了追求实现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 标签: 水利水电工程 水土保持工程 水土保持治理主要内容 水土保持治理主要措施 水土保持效果 翁元水电站
  • 简介:通过开挖新的连接渠和现有河道沟通,形成由陡河、李各庄河、新开河、青龙河、南湖组成的河河相连及河湖相通的生态水循环体系。充分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做景观用水水源,循环使用,自然净化,达到灌溉水质标准,退水到下游渠道,用于灌溉。简述唐山市区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概况,重点分析工程实施后的城市防洪、灌溉等经济效益及生态、社会等综合效益:建设资金的来源与支付能力分析,明确给出工程经济分析结论。

  • 标签: 河道生态 治理工程 经济分析
  • 简介:青龙河是滦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流域总面积6340km2。青龙河入滦河河口段为迁安、卢龙两市(县)的界河,左岸为卢龙县城,右岸村庄密集。该段河道没有正规堤防,河道防洪能力偏低,从地形条件及洪水组成分析,该河段两岸遭受洪灾的机遇及灾害程度较高,是亟待解决的防洪安全隐患。结合实际情况,在以往有关工程规划的基础上分析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优化堤防布置方案,论证工程规模,计算工程投资及效益,为防洪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 标签: 青龙河 洪峰流量 治理工程
  • 简介:山区河道治理的目标由过去单一的提高防洪标准转变为建设“安全行洪的汇水通道,丰富稳定的流域生态,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观,特色生态的沟域经济”。本文通过对大石河流域绿色水岸建设工程设计的分析,阐述了山区河道生态治理的几点体会。

  • 标签: 山区河道 生态治理 大石河
  • 简介:依据大同市御河河道现状概况,分析了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根据实测资料,论述了工程设计洪峰、24h洪量及3d洪量。并在考虑了上游两座水库影响后,对设计断面洪水进行了分析计算。

  • 标签: 水库 实测资料 洪峰流量 洪量
  • 简介:大羊坊沟治理工程,以通过河道治理、污水截流、河岸景观绿化、建筑物改造及周边环境建设,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和排水能力,改善区域水环境。工程实施后,治理工程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文中对大羊坊治理工程进行论述。

  • 标签: 大羊坊沟 治理工程 社会及生态效益
  • 简介:东港市柳林河治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遭遇强降雨,上游局部新填筑的土质堤坝迎水坡出现滑坡5处。经现场查勘,分析堤坝出现滑坡的原因,通过采取土方开挖、抛石护脚、木桩稳固、分层回填、土工布反滤、坝后排水等技术措施,堤坝得到及时抢修。经过汛期运行,不仅保证了堤坝防洪安全,而且节省了汛后拆除重建的投资。

  • 标签: 柳林河 河道治理 堤坝滑坡
  • 简介:侵蚀劣地的治理是山区科学治理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水土保持学、水土保持径流调控理论为指导,通过各种侵蚀劣地美化治理技术体系的研究,建立了治理侵蚀劣地与山区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同步发展理论,综合治理后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提高了土地生产率,推动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 标签: 侵蚀劣地 治理技术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