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长江以南地区,雨水充沛,地下水含量丰富,建筑基础大部分采用桩基础,作为建筑物的基础或基础加固处理的方法,如预制桩、灌注摩擦桩、端承桩、水泥搅拌桩等,因此在不同的地质情况下如何选用适合的桩基础施工方案是达到设计标准的条件下同时降低工程成本的首选。

  • 标签: 水泥搅拌桩 地基 建筑施工
  • 简介:摘要吸收塔浆液池内的搅拌方式主要有2种方式机械搅拌和脉冲悬浮。作为机械搅拌的代表,侧进式搅拌器引进技术的国产化还不够成熟,但在小机组湿法脱硫的应用中已暂露头角。脉冲悬浮搅拌需要配置一整套工艺系统,脉冲管网的分布比机械搅拌更为复杂,但在浆池中搅拌无死角,亦能实现长期停机后的无障碍启动。

  • 标签: 湿法脱硫 搅拌 浆池 脉冲悬浮
  • 简介:摘要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入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技术的思路,随即自行进行水泥土室内试验、研制开发施工机械和相应的施工工艺,并先于国外在陆上将深层搅拌法大量应用于工业建筑、民用房屋、市政工程和道路建设的软基加固工程中。经过三十年的先后发展,已形成喷浆和喷粉两大系列的深层搅拌施工技术。作为一种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应用科学,它的目的是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因此具体施工效果是最重要的,而要保证施工效果就必须进行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的研究,又由于地基处理的隐蔽性,对施工结果进行检测就有必要性,故有必要对深层搅拌桩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作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 标签: 深层搅拌桩 路基 施工
  • 简介:摘要下文作者通过自己多年经验,对水泥搅拌桩在工程中广泛应用,以及现场施工技术,现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如何做好水泥管理及人员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从而保证水泥搅拌桩的工程质量。

  • 标签: 水泥搅拌桩 施工技术 管理 质量
  • 简介:摘要混凝土是当前多数建筑工程项目重要施工原材料,对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当前为了能实现混凝土集中化生产,满足项目施工对混凝土材料的需求,混凝土搅拌站发展速度加快。接下来本文将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质量控制对策做具体阐述,希望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 标签: 混凝土 搅拌站质量 安全管理工作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市政道路建设是整个交通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水泥土搅拌桩在加固地基处理中应用广泛,文章重点阐述了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技术和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地基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施工期间需要明确注意的几种现象,希望在增强地基承载性能的基础上降低地基沉降问题的出现概率,从一定程度上确保市政道路建设的安全性。

  • 标签: 市政道路建设 水泥土搅拌桩 加固地基 施工技术
  • 简介:系统介绍了CA砂浆的组成成分以及搅拌工艺,详细说明了灌注时的施工工艺,并阐述了砂浆的各项性能指标和试验方法。关键词CA砂浆施工工艺1简介乳化沥青水泥砂浆(简称CA砂浆)是由乳化沥青、水泥、砂、聚合物乳液、消泡剂、膨胀剂、引气剂、铝粉、水等多种组分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而成的流动状乳液。其固化后形成的垫层即为CA砂浆垫层,它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2CA砂浆施工工艺2.1CA砂浆搅拌工艺参数砂浆采用搅拌车进行搅拌,砂浆车由储料系统,配料系统和搅拌系统组成,并配有发电机和空调设备,计量系统精度在±0.5%以内。具体搅拌工艺如下①加料前应测量各种材料的温度(控制在5℃~35℃),检查干料是否有结块,乳化沥青是否均匀,有无破乳现象等。②施工前必须通过试验室调整用水量确定配合比。③开启搅拌机,投入水,启动高速搅拌搅拌机及叶片进行清理,消除附着物。④输入配合比与生产数量,计量配料。⑤启动生产,投料搅拌搅拌流程为低速搅拌(30-50转/分),依次投入水,乳化沥青,消泡剂等材料,再改为中速搅拌(60-80转/分)),依次加入水泥,砂,混合材等干料,之后为高速搅拌(90-150转/分)),搅拌时间180-300秒(一般小于10分钟),最后改为低速搅拌,取样测试,如指标合适,慢搅3分钟,灌注,留样;如指标不合适,进行调整后再灌注。2.2CA砂浆灌注工艺参数①在轨道板表面铺设塑料薄膜,防止轨道板等的污染。②一切准备完成后,打开阀门使砂浆流入灌注漏斗,待砂浆淹没出料口一定高度后打开阀门,使砂浆自然流入灌注袋内。灌注过程由慢-快-慢,一次连续灌入,不得间断。③观察轨道板,不得出现拱起、上浮现象,确认灌注袋充填饱满后停灌,将灌注袋的灌注口绑扎牢固,用三角垫块支撑。④灌注结束后20-40分钟内,将灌注口内的砂浆挤入灌注袋,挤入结束后,用U型夹具封住灌注口的根部。⑤待砂浆层强度达到0.1Mpa后,拆除支撑螺杆,并切断灌注口,将灌注口用保护薄膜封闭。2.3CA砂浆性能试验方法及工艺参数2.3.1流动度和可工作时间CA砂浆流动度与可工作时间是保证板式轨道CA砂浆灌注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为确定CA砂浆流动度指标,试验采用特制漏斗进行测定,将拌好的砂浆注入漏斗,打开出口至砂浆全部流出所经历的时间,即为流动度。适当的流动度对于砂浆的性能与灌注质量非常重要,流动度过小,砂浆会出现离析,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流动度过大,砂浆粘稠,就难以将轨道板与基础间填充密实,直接影响灌注质量。借鉴日本板式轨道CA砂浆的流动度指标,结合我国前期进行的大量试验,确定流动度指标在18~26s,可满足性能与灌注要求。其试验采用漏斗法进行,漏斗上口径为ф70mm,下口径为ф10mm,高度为450mm,将配制好的砂桨注人漏斗内,打开出口阀门,同时开始计时,砂浆全部流出所经历的时间,即为砂浆的流动度。可工作时间的试验方法与流动度相同,但同一试样每隔10分钟做一次,并绘出流动度曲线,即流动度与累计时间的对应关系。砂浆在流动度设计范围内所经历的时间,即为砂浆的可工作时间。2.3.2含气量CA砂浆的含气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在CA砂浆的配制过程中导入适量的微小气泡,可提高在寒冷、积雪地区CA砂浆的抗冻性,这种气泡可缓和CA砂浆层内的自由水等受冻害膨胀时产生的冻晶压力,根据日本铁路的研究结果,空气量达8%以上时,抗冻害性有显著提高,但若超过16%,砂浆层的密实度降低,影响其杭压强度。为此,设计中将空气量控制在8—12%范围内。试验方法是采用三角烧瓶称重法。先由三角烧瓶测试出砂浆的表观密度,公式如下表观密度=三角烧瓶内砂浆的质量/三角烧瓶的容积,根据表观密度计算出含气量=(密度-表观密度)/密度×100%2.3.3膨胀率CA砂浆灌注后固化,一般会产生2-3%的收缩,直接影响砂浆的填充效果,为此设计中必须考虑在原材料中添加适量的膨胀剂使其产生膨胀。膨胀率的大小应严格控制,膨胀率过小,轨道板与砂浆层之间会产生空隙;膨胀率过大,会将调整好的轨道板抬起,直接影响轨道的高低、轨向等线路几何状态。考虑砂浆灌注后伸缩,设计要求CA砂浆膨胀率应控制在1-3%之内。CA砂浆膨胀率采用量筒、游标卡尺进行测定。将配制好的CA砂浆注入容积为250ml量筒内,其上加一块玻璃板,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灌注时和放置24h后玻璃板至砂浆表面的高度H0和H24。膨胀率的计算如下式膨胀率(%)=0.000314×(H0-H24)×D2其中D为量筒的内径。2.3.4材料分离度在流动度较小或砂的粒径偏大的情况下,CA砂浆原材料之间会出现分离、泛浆或沉淀现象,砂浆的强度和耐久性会相应降低,为保证CA砂浆固化体的匀质性,采用材料分离度作为匀质性评价的指标,借鉴日本板式轨道CA砂浆与我国前期试验的结果,确定CA砂浆的材料分离度在1%以下。材料分离度试验采用等分法进行测定。制作ф50×50mm的圆柱体砂浆试件,在砂浆龄期达28天后,将其分成上、下两等分,分别称重,计算出其单位容积的质量。材料分离度的计算如下式材料分离度=×100%2.3.5抗压强度为提高CA砂浆抗初期冻害性,提高施工工效,设计中,相应地对不同龄期的强度提出了要求1d龄期应达到0.1MPa以上,以满足拆模、取出轨道板支撑螺栓的要求;7d龄期应达到0.7MPa以上,以满足轨道铺设时搁置重物的要求;28d龄期应达到1.8Mpa以上,以满足铁路通车的基本要求。其试验采用单轴压缩法。试样为ф50×50mm的圆柱体,在试样达到上述各龄期后,利用压力试验机以1.0毫米/分钟的速率均匀加载,当压力不再上升时候停止加载,其压力最大值即为试件在各龄期时的抗压强度。以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2.3.6弹性模量CA砂浆的弹性模量与强度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一般地,抗压强度高,相应地弹性模量大,在上述CA砂浆的强度范围内,设计要求砂浆28天的弹性模量范围为100-300MPa。CA砂浆弹性模量试验方法与抗压强度基本相同,试件为ф50×50mm的圆柱体,用压力试验机以1.0毫米/分加载速率,匀速加载,加载至0.1Mpa时立即卸载,卸载速度与加载速度相同。继续按上述过程重复四次试验,然后以第五次加载曲线的数据计算弹性模量,一般取加载曲线3/4抗压强度与最终抗压强度(0.1Mpa)之间的曲线段进行计算,即E=其中a为试验时第5次加载,加载曲线3/4抗压强度时试样的变形;b为试验时第5次加载,加载曲线最终抗压强度时试样的变形;σb为试件加载曲线最终抗压强度;σa为试件加载曲线3/4的抗压强度。以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弹性模量值。3总结通过介绍,我们能系统的了解到CA砂浆的搅拌、灌注、试验和施工的各种工艺参数,对CA砂浆在高速铁路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目前CA砂浆处于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但还没有达到最完善的地步,性能指标也没有达到完美的要求,所以我们仍需要不断的探索,争取发掘出CA砂浆更多的价值,在以后的铁路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参考文献1客运专线铁路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