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朝鲜朝汉语官话语音“质正”制度运行,具有建立汉语语音声调标记体系的重要功能。质正官对于汉语声调的“质正”就是必不可少的。他们以谚文与傍点相结合,标记汉语官话语音的声韵调。朝鲜司译院就有许多这样手写傍点的汉语资料,以傍点标记声调。一般认为,这种记载较早见于《训民正音》,最初以点符注于谚文字符之前,称为“傍点”或“声点”。此后许多朝鲜汉语教课书和工具书中都使用这一注音系统。

  • 标签: 朝鲜朝 汉语声调标记 质正
  • 简介:朝鲜朝汉语官话语音质正制度研究中发现的新材料来看,有许多朝鲜朝官员、学者关于汉语官话“正音”及音韵学术语、理论的论著,其中体现出浓厚的汉语官话“质正”意识,也有对朝鲜汉字音和中国字音关系及差异问题的讨论,这些新资料对近代汉语语音史和汉语音韵学在朝鲜的发展研究具有独特意义和价值。

  • 标签: 朝鲜朝 汉语 音韵 “质正”
  • 简介:朝鲜在李氏王朝时期刊行了一系列汉朝对音韵书、辞书及会话读本。在这些对音文献中,申叔舟、崔世珍等朝鲜汉学家对当时的汉语语音做了较全面的描写和论述,其中近代音中的热点问题几乎囊括无遗。本文以朝鲜文献中的谚文对音为根据,探讨中古微母字在近代的演变过程,指出《洪武正韵译训》(1455)到《四声通解》(1517)时期是微母从半元音向零声母演变的过渡期。

  • 标签: 微母 对音 朝鲜文献 零声母
  • 简介: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清晰展现了元末至清末五百余年间北方话口语中能性表达方式不断演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元末出现了句末附加语助词“有”的能性述补结构,但这种结构很快消亡了。元明时期使用频率较高的“V得/不得(O)”式结构到了清代前期逐渐衰退,而“V得/不C(O)”式结构则在竞争中逐渐发展起来。此外,清代以来,汉语教科书中还出现了能性述补结构与能性助动词叠加使用的语言创新形式。而除了以上历时特征之外,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中还存在着明显的共时差异。

  • 标签: 朝鲜时代 汉语教科书 能性述补结构 汉语历史语法
  • 简介:<正>从在我国留学的外籍学生来看,朝鲜学生学习中文同欧洲学生比起来,困难要少得多。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汉字词汇,学会说很多话。学习一年就可以用中文写出两、三千字的文章。这是因为现代朝鲜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它们的读音也和汉语的古音相近似。这固然是朝鲜学生学习汉语的有利条件,但也给他们造成一定的不利因素。因为一个外国人在学习与本民族语言差别比较大的音素时,虽然有些困难,但一经准确掌握后,就能逐渐巩固。而学习那些与本民族语相似的音素时,很自然地就要受到本民族语言的干扰,反而不容易读准,反而成了难点。例如:“为了”wile常常读成yle。很明显,这是受了朝鲜语的影响。又如“我们”wmen,学生读成“wmen”,“天安门”tinnmn读成“tinnmen”就是把朝鲜语的“门”(mun)代替了汉语的“门”(mn)。

  • 标签: 朝鲜学 语音学习 朝鲜语 汉语 阴平 声带
  • 简介:汉语、朝鲜语的“邑”、“猒”声系存在着系列对应词。它们证明上古汉语影母跟朝鲜语的^*k-或^*φ-对应,上古汉语的缉部、叶部和谈部分别跟朝鲜语^*-∧p/^*-op、^*-δp和^*-δm/^*-δp对应。

  • 标签: 朝鲜语固有词 上古汉语 对应词 谐声系联
  • 简介:<正>辽宁省教育学院于1979年10月26日至30日在抚顺市召开了全省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学研究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部分市、地和县、区负责汉语教研工作的同志,部分小学领导同志和汉语教师,共一百十七人。省民委、辽报、抚顺市民委的同志也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总结交流了汉语课教学经验,观摩省特级教师金竹花老师的课,分析了汉语教学的现状,讨论了汉语课的任

  • 标签: 朝鲜族 汉语识字教学 辽宁省 小学 抚顺市 汉语课教学
  • 简介:本文根据中国朝鲜语研究的发展历程,对朝鲜语的研究从语法、词汇、语义、语体修辞学、朝鲜语史、社会语言学领域、语言教学领域、普通语言学理论以及语言对比研究等多个方面对中国的朝鲜语发展过程做了综述,并对中国的朝鲜语发展做了展望,提出中国的朝鲜语今后发展的重点。即要注重朝鲜语的本体研究和语言教育研究;要深入研究朝鲜语同其他语言之间的关系;要致力建立旨在国际化的语言对比的文献资料库等。

  • 标签: 中国的朝鲜语 研究历史 研究及前瞻
  • 简介:描写译学是美国学者詹姆斯霍姆斯于1972年提出的概念。它提出应注意关注译本与译语文化,为翻译研究拓宽了角度和途径。朝鲜朝时期(1392-1897)大量中国明清小说传入朝鲜,对朝鲜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多被翻译成朝鲜文字。中国明代小说《剪灯新话》即为其中的一部作品,它传到朝鲜后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其朝鲜朝译本直到21世纪才陆续被韩国学者发掘出来,截止到2011年,共发掘出四个译本。从翻译情况来看,这些译本体现出多种翻译策略。本文即以描写译学理论为依据和框架,以《剪灯新话》为主要分析对象,具体描述和分析译本的翻译特点,为明清小说韩译的研究提供参考,也为深入理解《剪灯新话》在韩国的传播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描写译学 朝鲜朝译本 《剪灯新话》
  • 简介:朝鲜司译院刊行的清学书(满语教材)中,(1777)、(1777)、(1765)的某些本子的满文右方见有用笔头印加的朱圆(红色圆圈),它跟(1748)、(1771?)中所印加的识别记号的谚文拼法大体一致.从而认为这类朱圆跟识别记号一样,表示的是满语的拼写和读音的不一致.

  • 标签: 朝鲜司译院 清学书 朱圆 满语发音
  • 简介:<正>同朝鲜语比较,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这是汉语语法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特点。这个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句法结构上。朝鲜语里,一个词进入一个句法结构,它的后面一般都带上在这个结构里担任某一角色的标志,即词尾。而在汉语里一个词进入句法结构,一般是光秃秃的,看不出什么结合的痕迹。因此,初学汉语的人,听到的是一连串儿的语流,或看到的是密密码码的一连串的方块汉字,不知道该连到什么地方,该切在什么地方,才是一个句法结构。

  • 标签: 句法结构 汉语句法 朝鲜语 语法意义 虚词 词序
  • 简介:<正>本文是汉语和朝鲜语对比语法研究的一个尝试。以汉语"在+名词词组(NP)"和朝鲜语在名词词组(NP)后面附加位格或与格的粘附成分这两种不同的语法形式的对比为范围,分析有关句式,找出汉、朝两种语言句式的对应规律。初稿引用了大量彼此对译的句子,分门别类,作了统计,篇幅较长。这里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句子,以汉语句式的不同特点为区分小类的标准,把朝鲜语的相对句式,对比排列在下面,指出每个小类的句式特点及对比关系。初稿是双向——汉到朝与朝到汉——分析的,这里限于篇幅,只做单向——汉到朝的叙述。在必要时对朝到汉的对比关系略述一二。

  • 标签: 朝鲜语 句式特点 过去时 汉语 位格 施动者
  • 简介:本文针对安倍晋三就任日本首相以来历次施政演讲中关于朝鲜主题的政治话语文本进行归纳整理。运用语篇一历史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安倍在施政演讲文本中涉及的主题、使用的语言手段和话语策略。用以揭示安倍借助政治话语进行阐释与传播意识形态的方法和手段。研究表明,安倍在历次施政演讲中运用了所指策略和辩论策略,为争取国内民众对其政策的支持进而营造自身“敢作敢为”的政治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语篇-历史分析方法 日朝关系 安倍晋三 施政演讲
  • 简介: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写作的整个写作观念、思维、形式、内容、传播方式都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本是隐含在经济写作信息(经济写作信息主要是经济信息,以下均称经济信息)的本体特征、用户要求、理论效应和前瞻性发展格局的运动变化之中的。经济写作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通过审视传统信息传播手段的经济写作载体的不足性。来适应电脑、互联网时代的变化。从而全面更新写作信息格局。

  • 标签: 经济写作 隐含 本体特征 形式 思维 手段
  • 简介:经济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典型经济事实的报道,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现状与发展态势的一种新闻文体。它能把人们渴望知道的经济领域中的新情况、新动向、新变化、新成就迅速地报道给广大读者,从而为人们打开了解经济领域现实状况的窗口;同时也为党和各级政府宣传经济政策、指导经济工作、进行经济调控提供便捷有力的传播工具。

  • 标签: 经济消息 体例 社会经济活动 经济领域 经济事实 新闻文体
  • 简介:科技增强了人们的共享能力.但人们的共享能否超越科技?

  • 标签: 共享 经济学 科技
  • 简介:<正>《中国经济年鉴》是1981年诞生的。它现在出版北京中文版、香港中文版、香港英文版,1981年还出版了东京日文版。《年鉴》由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各成员以及一些经济专家、实际经济工作者组成编委会,薛暮桥同志任主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管理出版社负责编辑出版工作。

  • 标签: 中国经济 年鉴 编辑出版工作 选题计划 中文版 编委会
  • 简介:"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出于殖民统治需要,以朝鲜族是"日本国臣民"为由,在东北某些地区朝鲜族学校实施了以日语教育为重点的奴化教育,其核心是天皇制教育。本文以该地区朝鲜族学校日语教科书中的天皇制教育为例,分析"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东北某些地区朝鲜族学校推行的日语教育的特点。经研究发现,当时的日语教科书中关于语言教育的内容不到四分之一,而天皇制教育的内容所占比例却占到了三分之一,篇幅最多。天皇制教育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教育、历史神话教育、地理教育等方面。这个时期日本实施天皇制教育的本质是同化教育,主要目的在于使朝鲜族青少年了解天皇,忠诚于天皇,成为"日本国民",支持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通过分析最后得出一些对我国的启示。如:编写教科书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对于日本右翼否认殖民教育历史的问题中韩两国应该联手应对;我国应警惕日本的文化"输出"问题等。

  • 标签: “九·一八”事变前 日本 东北朝鲜族学校 日语教育 小学教科书 天皇制教育
  • 简介:<正>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它对于我们正在着手编纂的《经济大辞典》同样有着理论上实践上的重大指导意义。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任务,是《经济大辞典》如何以《决定》为指导,更好地反映和贯彻经济改革的精神。通过初步学习,

  • 标签: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改革 名词术语 辞典 编纂 搞活经济
  • 简介:<正>Ⅰ任何类型的辞书,都应该具有区别于其它类型辞书的特色。同一类型中的任何一部辞书,都应该具有区别于同类型中其它辞书的特色。这是衡量辞书质量的客观标准,也是编纂辞书的主观要求。任何一部辞书,只有具备特色,才能避免平庸而在竞争中有所取胜。

  • 标签: 专科辞典 工业经济 辞书编纂 世界经济 农业经济 百科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