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手稿分析(Sketch-basedAnalysis),是立足于作曲家手稿所作的音乐分析。通过观察作曲家对音乐材料的取舍,推断其创作思维发展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理解作品创作的过程。本文旨在通过对手稿分析的认识,指出对作曲家手稿研究的必要性,这不仅可以增加对乐谱版本完整性的认识,同时帮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最终作品的素材与结构。

  • 标签: 手稿 手稿分析 音乐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律,是人在“与天地同和”(《乐记》)的音乐艺术实践中,对乐音频率之阴阳静动结构关系体会、感验、映化、运用、计算、组织而逐渐形成,不断发展的审美数理系统规范。作为“审美数理系统规范”的“律”,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世界各民族音乐艺术之“缘美”(生活)、“构美”(创作)、’“呈美”(表演)、

  • 标签: 唱奏 纯律 五度相生律 乐音 十二平均律 倍音
  • 作者: 李明明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2期
  • 机构:小军鼓,又叫“小鼓”,是西洋打击乐器中的一种,属于鼓类乐器。因为它不仅在管弦乐队中使用,而且在军乐队中使用,所以又叫“小军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辽南高跷秧歌音乐概说杨久盛秧歌是我国北方诸省广泛流传的民间舞蹈艺术,辽南高跷秧歌是其中一个舞种,主要流传在辽宁省的海城、营口、鞍山、辽阳一带。辽南高跷秧歌音乐原本包括锣鼓乐、唢呐乐、民歌、喇叭戏等。近几十年来,由于辽南高跷秧歌日趋纯舞蹈化,锣鼓乐、唢...

  • 标签: 高跷秧歌 表演者 唢呐曲 辽南 地秧歌 锣鼓乐
  • 简介:本文以历史文献和现存民间音乐活动为据,考证了中国"赛歌"习俗的起源与变迁,论述了这类音乐习俗在历史上的文化含义和社会功能及经过历史流变而产生的意义蜕变和功能转化现象。以期引发人们从历史根源上对现代环境下各种歌唱比赛活动所包含的社会音乐心理的反思。

  • 标签: 民间赛歌 历史 变迁
  • 简介:诵经音乐也称为诵经调或经文歌曲。诵经调顾名思义是指呤诵经文时发出的有节律的音调。在藏文中没有相当于这一概念的涵盖所有呤诵经文曲调的称谓,而只有具体诵经音乐种类的名称。西藏传统音乐分类法中将音乐分成两大类,即俱生乐和缘起乐,俱生乐是指依靠人体自身发声器官而相生的音乐,相当于现代声乐的概念;缘起乐是人体凭借自身发声器官以外的物体而产生的音乐,相当于现代器乐的概念。诵经调音乐就属于俱生乐,诵经调中还包括了念诵真言,赞词的曲调。

  • 标签: 传统音乐 西藏佛教 诵经 概说 发声器官 经文
  • 作者: 邢晓明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西洋管乐器分为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两大类,也称两大乐器组或乐器系列,这两大类与弦乐器类、打击乐器类(简称“击乐器类”)共同组成交响乐队(也叫“管弦乐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清官之内,“关戏”和有关羽做为一个角色登场演出的其它剧目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乾隆年间和同治、光绪年间。有关关公戏的发展情况,在乾隆朝的皇宫里不仅表现为剧目丰富,而且,还表现在不同的剧种之中。

  • 标签: 剧目 剧种 演出 宫廷 皇宫 表现
  • 作者: 程浩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2期
  • 机构:交响音乐简称“交响乐”,原是西洋器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体载。交响乐,英文为symphony,出自希腊语两个单词sym和phone,原意是“一齐响”,也有音与音之间和谐结合之意。这两个单词,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大量使用,但其内涵却与现代的“交响乐”无太多的共同之处。现代的“交响乐”,形成于18、19世纪之交,特别是欧洲的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为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巨匠)兴起之后,使得交响乐进入了辉煌期,海顿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包头的鼓吹乐(俗称鼓匠班,当地把从事鼓乐的民间艺人叫做鼓匠),据说最早由山西流传过来,后通过当地艺人长期加工和发展,加之受其他乐种、风俗民情的影响,现已成为具有浓郁的包头地方特色的民间乐种。它广泛流行于包头地区及内蒙古西部区。

  • 标签: 包头民间 概说包头 民间鼓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八十年代在长治地区潞城县和长子县分别发掘南舍村曹氏阴阳世家《周乐星图》和牛氏阴阳世家《唐乐星图》及其以下十三种古赛写卷系列,兹列目如下:卷一《赛上杂用神前本》(甲):原本麻纸墨书50面,封面题作《赛上杂用神前本》,正中竖书"民国十四年六月十三日立",内文又有"宣统三年"字样,当系晚清移录本。卷二《赛上杂用神前本》(乙):原本麻纸墨书

  • 标签: 古赛写卷 乐星图 迎神赛社 乐户艺人 杂剧 大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华民族的历史,象是一条蜿蜒跌宕的大河,在它漫长的流程中,时而涓缓,时而局狭,时而奔腾直下,时而又逆转迂回……当遇上坎坷险阻,或是处在风云际会之时,即原有的社会格局被打破,整个社会处于激烈的动荡之中时,反映在文化上,也会显现出特有的景观,元代就是这样。

  • 标签: 倪瓒 元代文人 社会格局 逸品 柯九思 减笔
  • 简介:“乐曲考古”是笔者在《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上提出来的,当时未能展开论述。此后,乐曲考古实践又有新的发展,而至为重要的学科建设,则几乎未见动静。故笔者重新拣起这个题目,不惴冒昧,略陈鄙见。所论目录如下:

  • 标签: 古谱研究 星海音乐学院 文字谱 律吕字谱 谱字 减字谱
  • 作者: 方明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9期
  • 机构:皮影戏又叫“灯影戏”、“土影戏”,简称“影戏”。顾名思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作成的人物、动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属于我国民间戏曲之一种。其演出剧目、唱腔等均与我国地方戏曲相互影响,并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同时配以音乐。由此可见,灯光是皮影戏的生命和灵魂。如果说,灯光是整个舞台艺术的“太阳”的话,那么灯光对于皮影戏而言,更是须臾离不开的,无论是白天演出还是晚上演出,皮影戏都必须有灯光,而不能利用自然的阳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维吾尔族鼓吹乐,是指纳格拉和苏乃依的合奏音乐,是维吾尔族传统音乐中重要的器乐种类。主要分布在新疆境内的各个维吾尔族聚居区,即塔里木盆地四缘的喀什、和田、阿克苏,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所辖的阿图什市、阿克陶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所辖的库尔勒市、轮台县、且末县、若羌县、尉犁县;吐鲁番一哈密盆地的吐鲁番地区及哈密地区的哈密市、伊吾县;伊犁河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辖的伊宁市、伊宁县、霍城县,乃至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地区的大、中城镇。

  • 标签: 维吾尔族 鼓吹乐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新疆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简介:  民歌是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通过口传心授在群众世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提炼,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变异的特点.……

  • 标签: 中国封建社会 中期民歌 发展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