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20一开始就像一部没有写好的戏剧。一方面是由斯特拉文斯基为首的调性作曲家,寻求的是通过经常性的变形来疏散音乐的含糊性;而另一方面,以勋伯格为首的无调性作曲家,寻求的却是全新的音乐体系。文章通过对勋伯格和马勒的分析,阐述了20音乐中的传统与革新之间的关系与辩证认知,以及历史发展中人类精神必然性的哲学观点。

  • 标签: 无调性 勋伯格 马勒
  • 简介:乔志强同学的《20中国美术史学史研究》即将问世,这是一项重大的成果。在2000年我到浙江大学组建中国艺术研究所,招收美术史博、硕士研究生时,首先确定的学术研究方向,即“百年中国美术史学史研究”。这是因为一般美术通史与断代史课题的研究者众;而美术史研究的方法论与学派研究,在当时尚处于隐性状态而不为人关注。

  • 标签: 史学史研究 中国美术 20世纪 美术史研究 艺术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
  • 简介:2080年代以来,台湾电影女编剧们积极参与台湾电影创作的变革创新,其创作注重植根台湾历史、遵从女性经验、凸现本土意识,努力传承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精神,在日常现实生活中寻找题材,书写个人成长经验。其电影剧本的创作主题主要体现为成长之愁、寻根之旅、个体之微、生存之况、人生之伤,力求在历史与现实中找寻心灵原乡,在传统文化中觅求精神力量。

  • 标签: 台湾电影 女编剧 本土 历史 女性
  • 简介:本文以1900—1920年西方唱片工业的全球拓展与市场竞争为考察内容,分析了欧洲和美国主流唱片公司的空间布局、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从生产与销售网络的地理空间布局、音乐产品类型的开发、主流音乐市场与利基市场的差异化竞争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格拉莫风、哥伦比亚、林德斯特罗姆、黑天鹅等唱片公司在全球市场渗透及流行音乐(黑人音乐)、歌剧、艺人推广等方面构筑竞争优势的方法与手段。

  • 标签: 西方音乐工业 市场结构 市场竞争 音乐类型 产品营销
  • 简介:作为“舶来品”,话剧艺术自19末、20初传入中国,经历了艰难的求索过程,至“五四”时代,广泛地接受了易卜生的现实主义戏剧美学观念,并对其后的话剧产生了深刻影响。20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社会变革而来的是戏剧观念的变革,中国的戏剧家们由易卜生转向布莱希特,从戏剧美学观念、戏剧结构以及“陌生化”效果等方面,体现出对布莱希特戏剧艺术的认同,也使2080年代的话剧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质。

  • 标签: 话剧 20世纪80年代 布莱希特
  • 简介:在高师的钢琴演奏的教学中,大力倡导20钢琴作品的运用和研究,有利于启发学生们的音乐理解能力、音乐想象力、音乐表现力,特别是开阔学生传统文化视野,提高学习钢琴的热情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力图从20钢琴作品的风格特征入手,论证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引入20钢琴作品的必要性,从实践教学角度,探索引入模式的策略探求。

  • 标签: 20世纪钢琴作品 策略探求
  • 简介:20初期美国的艺术批评和理论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对后来的艺术思潮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家和思想家,最突出的是罗伯特·亨利和斯蒂格利茨,他们影响了一大批纽约艺术家和批评家,并形成了两个活动圈子。本文即以他们为重点,探讨美国早期前卫艺术思想的发展和对美国精神态度的自觉意识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他们批评思想的美学和哲学层面的系统总结——杜威《作为经验的艺术》。

  • 标签: 纽约 《艺术精神》 美国精神 《作为经验的艺术》
  • 简介:女高师音乐系是萧友梅留德回国后创办的第一个专业音乐教育科系。音乐系从创建初期就注重艺术实践,在她17年的历史中,既形成了定期举行演奏会的传统,又参与了丰富的校外音乐活动。本文通过对音乐系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期末音乐会与社会音乐活动的介绍与分析,展现师生们在北京地区舞台上的风采,也由此展现2020一30年代北京女性音乐会的一方佳影。

  • 标签: 女高师音乐系 女性 音乐会 杨仲子 刘天华
  • 简介:9月29日下午,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宣传部、校史室、中国画学院、岭南画派纪念馆、胡一川研究室协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从武汉到广州:广州美术学院藏20五六十年代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党委副书记李月,副院长吴卫光、王跃生,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李劲垫,胡一川先生家属胡川妮、胡珊妮,关山月先生家属关怡、陈章绩,黎雄才先生家属黎捷,

  • 标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广州美术学院 作品展 武汉 中国画学院 党委副书记
  • 简介:在艺术家那里,所谓的“缪斯”到底是谁,是妓女么?法国奥赛博物馆2015年开幕的展览——“盛衰记:1850-1910年间的妓女形象”(SplendorandMisery:ImagesofProstitution1850-1910,展览名称取自巴尔扎克19中期同类题材的文学作品《交际花盛衰记(TheSplendorsandMiseriesofCourtesans)》。

  • 标签: 交际花盛衰记 法国艺术 同类题材 马奈 劳特累克 性交易
  • 简介:16俄罗斯多声部仪式(合唱)音乐中反映出的有关起源、背景等情况,以及作品在声部组合形态上的三种表现(可概括为支声式、依附式和对比式三类),是为世界范围内早期多声音乐中保存较为完整,发展线索较为清晰并具有特色的资料。三类形态在体现各自不同特征的同时,又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此外,作品的和声方式,包括了调式背景、不协和音状态、声部进行与低音形态、终止式等几方面,亦形成独具一格、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尤其是不协和音的手法与作用,有着令人深思的特色。俄罗斯在这时期的仪式音乐,不仅反映了俄罗斯早期多声音乐的成果,亦在一定程度上披露、显示了早期单声部音乐往多声部音乐迁移、变化过程中声部形态与和声方式的演变规律。作为早期多声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单声音乐向多声音乐演化过程中保留较为完整、最初线索比较清晰的历史数据,虽然这些作品在产生时期上要大大晚于西欧同类作品,却由于其作品的实证价值(西欧最初的多声乐谱,实质为理论范例,很可能存在了更早的实例却未能得知)而引人注目,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

  • 标签: 俄罗斯 多声部仪式音乐 16世纪 早期合唱曲 声部形态 和声方式
  • 简介:18中国漆器文化被广泛传播至欧洲,引领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时尚潮流,并经历了从溢进到耦合,从体认到想象的历史展开进程。显赫的海洋议程与延伸至全球的海上丝路开通为促成这种进程提供契机,法国东印度公司商船贸易为推动中国漆器文化在法国的展开也发挥重要作用。在耦合视野下,溢出的中国漆器文化参与了法国文化的时空变化,尤其在法国宫廷刮起的“中国风”使欧洲宫廷的奢华风气迅速蔓延;同时,被溢出的漆器文化也沾溉了法国诸多文化领域,展现出一种全新的世界文化融通景观,并引发了法国人的深度阅读、体认与想象。

  • 标签: 海上丝路 漆器文化 溢进 耦合 体认
  • 简介:19初是广州城市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所谓"广州全盛道光初"。但19中期以后,政局开始动荡,行商经济走向衰落,城市文化也随之受到影响。一个世纪,生活其间的三、四代画人有着不一样的城市生活体验,他们笔下的城市生活,捕捉不一样的片段和感觉。本文试图透过其城市生活题材的绘画,探究绘画背后所隐藏的美术史和社会史脉络。

  • 标签: 清代广东 广东绘画 画人生活 城市生活
  • 简介:在现代性文化中,生产领域一直是隐而不彰的黑洞,反而家庭、酒店、咖啡馆、购物广场等消费场所成为文化表现的主导空间。后工业时代的职场故事把白领从消费主义空间中“拯救”出来,还原其作为生产者的身份。职场剧一方面大胆地暴露白领工作的生产场所,另一方面又遮蔽被转移到别处的蓝领工人及工业生产的空间。21以来白领职场剧的流行说明个人成功的美国梦已经转变为努力工作的中产梦,那种渴望建功立业的个人主义英雄化身为按部就班、兢兢业业的好员工,这本身印证中国社会从2090年代的自由竞争越来越走向高度垄断的市场经济的过程。

  • 标签: 21世纪 社会变迁 文化反思 职场 20世纪90年代 青春
  • 简介:列昂·普兰廷加的《浪漫音乐》是一部19西方音乐断代史力作,文章从音乐历史哲学的角度对此书的脉络构架、视角方法、著述风格进行评述。作者认为,此书总体显示出三方面的良好平衡:聚焦与发散的平衡(以形式风格主线牵引历史全景扫描)、客观与主观的平衡(以中立性口吻承载个性化判断)、历史与审美的平衡(以语境脉络勾勒艺术洞见)。并由此证明风格史与叙事史这两种传统的治史思路和撰史方式在当今的学术生态中依然拥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 标签: 《浪漫音乐》 断代史 风格史 叙事史
  • 简介:江1967年生于山东日照,吉林省长白山人。200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班;2012/2016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写意精神”油画写生与创作研究课程班(博士层次班)。2013年赴欧洲(法、德、意、比利时、荷兰、奥地利、梵蒂冈)深度艺术采风与考察。工作生活于吉林、北京。现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艺术创作高研班,副教授。中国职业画家协会理事,意大利华人艺术家协会会员。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书画艺术创作 作品 研究生课程班 艺术学院
  • 简介:1967年生于山东日照,吉林省长白县人,199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班;2012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写意精神”风景写生与创作高研班(博士研究生层次)。工作生活于吉林、北京。现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写意风景油画工作室执行导师,现为国家二级美术师、副教授,中国职业画家协会理事,意大利华人艺术家协会会员。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作品 研究生课程班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风景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