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何谓文化?《辞海》对此的解释为“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性,同时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巨大的影响。”从字面释义来看,“文化”似乎声势浩大,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决不能与小儿科相提并论。

  • 标签: 教育实践 大文化 上海博物馆 手工活动 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意识形态
  • 简介:科大生就业关键在于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就业素质。卓越工程师计划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结合A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践,探索了工科学生就业素质提升的具体途径。

  • 标签: 卓越工程师计划 工科学生 就业素质
  • 简介:近代上海大学教授群体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意义上文化人“士”阶层的最直接的继承者。由于在近代中国相对不发达的经济体制中,人们对技术性专家的需求极其有限,作为“无所依附的人”的尴尬处境,便成了许多读书人的压力。本文尝试考察近代上海大学教授团体,探讨其公共政治生活与传统社会网络如同乡组织的不同之处。大学教授社团是近代性质的团体,以共同职业取向和利益为连接点,将在大学从业的教师群体横向聚合起来,参与公共生活。教授们忧国忧民,意识到知识分子的天然责任,在国家纷乱、野蛮登场的情势下,他们没有选择明哲保身、投机取巧,而是竭力将自身命运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联。

  • 标签: 大学教授社团 近代上海 文人议政
  • 简介:上海师范大学在历史地理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学术积累,早在1935年。张家驹教授就在《禹贡》杂志上发表了历史地理名作《宋代分路考》,此后又发表了《宋代社会中心南迁史》,较早提出了宋代中国社会中心南迁的观点。1980年代。王育民教授撰《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下册和部颁教材《中国人口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历史地理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 《中国人口史》 简介 社会中心 学术积累
  • 简介:为了实施“面向国际、依托行业、创新教学、强化科研”的办学目标,搭建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平台,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设立专门的研究生出境基金以开展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学院已先后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瑞典耶夫勒大学等签署协议进行研究生学术交流。

  • 标签: 上海师范大学 国际交流 旅游学院 研究生 教育合作项目 高等专科学校
  • 简介:做为曾在上海客居过一段时间的北方人,回家后每每想起那个清晨的风都是甜滋滋的码头,印象最深的,不是黄浦江,不是南京路,而是遍布街头香飘里弄的各色风味小吃。

  • 标签: 上海 小吃 中国 地方风味 生存条件
  • 简介:五十多年前去北京读书,途经上海,曾在那里逗留三四个钟头。从那时到现在,去上海的次数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了,然而未曾因此写过任何文章。原因是上海太大了,现代与传

  • 标签: 上海 感受 美术馆 参观者 现代与传统 创意
  • 简介:一民国时期上海的茶叶市场体系上海是中国近代首屈一指的茶埠,肩负华东茶叶出口和华中茶叶转运复出口的重任(陶德臣:《上海开埠与近代上海茶市》,《古今农业》1999年第2期)。依托华茶出口发展起来的上海茶叶市场,以服务出口贸易为核心,形成了包括茶叶、茶户、内地茶号、茶栈、茶行、茶厂、购茶洋行、茶叶店等在内的完整的茶叶市场体系。

  • 标签: 上海开埠 民国时期 茶业 茶叶出口 茶商 徽州
  • 简介:上海大学倡议建立“上海学”,是上海这个地方的历史要求,也是我国建设两个文明的时代使命,它反映了上海大学的开拓精神。我想十年后,《辞海》再次修订时,将会增收“上海学”一条。任何一种学,都是义立而后名至,闻其名即可探知其义。诸如春秋战国学、汉学、宋学、常...

  • 标签: 上海史 “海派” 文化交流 上海大学 百科全书派 春秋战国
  • 简介:<正>顾绣是中国绣坛上久享盛誉的一颗明星。它在绣面布局、针法、配色以及绘绣结合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它上承唐宋刺绣的优良传统,下启苏绣的清新风气,对中国陈设性刺绣的发展,影响尤大。

  • 标签: 述论 上海博物馆 丝织业 唐宋 松江 省博物馆
  • 简介:<正>今上海市所辖的地区,自明清以来就是全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徽商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一个商帮。上海工商业的发达,吸引徽商前往贸易,徽商的活动,又促进上海的繁荣。徽商在上海的活动,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明清时期,徽商足迹遍于全国,而上海地区则是他们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明朝成化年间就有人说:“松(江)民之财,多被徽商搬去。”足见那时的徽商就已经是上海地区最活跃的一个商帮。自那以后,徽商之“贾松江”、“居云间”、“商游吴淞”、“业贾上海者屡见

  • 标签: 上海地区 徽商 上海市 明清时期 工商业 经营
  • 简介:2015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秋季论坛暨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2015》发布会日前在上海举行。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课题组主持完成的2015中国大都市发展指数报告、2015中国大都市新城新区发展报告、2015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5全球城市科学研究水平发展指数报告等在会上发布。论坛围绕中国大都市发展现状与趋势研判、中国新城新区发展现状与问题探讨、"十三五"规划与"一带一路"研究、世界城市群与京津冀发展战略研讨等展开深入研讨交流。

  • 标签: 都市化进程报告 大都市发展指数 新城新区发展报告 智慧城市 海绵城市 智慧政务
  • 简介:2014年11月8—9日.由上海市历史学会、上海师范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德国(海德堡)约翰·拉贝交流中心等单位协办的“饶家驹与战时平民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法、德等国的外交人员、专家学者、难民代表等共90余人与会。会议由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苏智良教授主持。

  • 标签: 上海师范大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平民保护 战时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历史学会
  • 简介:2011年4月2日,中国旅游研究院都市旅游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中国旅游研究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旅游局和华东师范大学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揭牌仪式。来宾们一致表示将对基地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并表达了对基地下一步发展的期望。

  • 标签: 上海师范大学 揭牌仪式 中国旅游 研究基地 都市旅游 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