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晴朗的夜间,人们仰望星空的明月,往往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月里嫦娥'的故事来。在人们心目中,翩翩奔月的嫦娥,是一位绝色佳人,她仙姿绰约,光彩照人。这个嫦娥究竟是什么人?她又是怎样登上

  • 标签: 月里嫦娥 仰望星空 奔月 绝色佳人 不死之药 李商隐诗
  • 简介:美丽、富有诗意的“嫦娥奔月”神话,在我国古代诸神话中,是最为人所熟悉,也最为人所喜爱的一个。然而古籍的记载是相当稀少而又简短的。除去重复和大同小异者外,大体只有这几条:《归藏》云:“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北堂书钞》一五卷)《淮南子·览冥训》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汉末张衡《灵宪》云:“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 标签: 嫦娥奔月 不死之药 北堂书钞 灵宪 仙话 傅咸
  • 简介:周原遗址新见凤雏西周夯土建筑基址的宏大体量,及立石、铺石等特殊设置,明显具有宗教祀典场所的特征。发掘者推断为社祀遗迹应较可信,但比较发现与山东高青陈庄西周城址的夯土之社,形制特征等有明显不同。后者为西周时期齐国卿大夫采邑之社,与文献记载周人封土为社吻合,前者显然属立石为社的典型,以文献推求可知与殷商文化的关系密切,参照以往周原等地考古发现情况,可知西周早期有以微氏家族为代表的贵族和手工业作坊工匠等大量的殷商移民迁居周原,故其应该是周王朝为了安抚人心、发展经济的需要,允许商遗民所建之社及社宫。但环围于建筑之内似有贬抑的含义,当属于文献记载的亡国之社,名称应为学者已论证的"亳社"。

  • 标签: 西周建筑及立石 商遗民 社祀遗迹
  • 简介:《“嫦娥奔月”图像商榷》的商榷贺福顺江继邓张深阁魏萍随着汉墓石刻画像题材内容研究的逐步深入,各界人士对汉画像石上雕刻的我国远古神话传说越来越重视,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去考释。周到、吕品同志在1982年第二期《史学月刊》上发表的《河南汉画中的远古神话考略》...

  • 标签: 嫦娥奔月 蟾蜍 题材内容 神话故事 西王母 考略
  • 简介:该碑亭建筑遗址由台基、踏步、圆形基址部分构成。台基黄土夯筑,呈方形覆斗状,分级向上收进,底边长20.5米,高2.2米,踏步在台基南侧、为斜坡式;圆形基址在夯土台基台面中部,残存迹象为由大小两个同心圆形制而组成的建筑基址面轮廓,内圆(亭室)直径7.6米,外圆直径13.6米,内圆基址中间东西向排列四个雕像石座,

  • 标签: 建筑遗址 陵园 西夏 建筑基址 同心圆 圆形
  • 简介:2014年秋冬季,周原考古队在陕西周原遗址发掘了一座西周时期的大型建筑基址,形制独特,内涵丰富。本文从基址的形制和有关设施出发,结合文献记载,论证此建筑是西周时期居住在周原地区殷遗民所建的亳社。对该建筑性质的上述判断,可以将它与著名的凤雏一基址、凤雏甲骨、微氏家族铜器窖藏等重要遗存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仅可以证明今凤雏村一带在西周时期是殷遗民的居邑,为深入研究周原遗址的聚落形态提供了重要契机,而且可以证明周原遗址就是西周的都邑"周"地所在。

  • 标签: 周原 西周 亳社
  • 简介:河南密县后士郭汉墓调查记安金槐Inautumnof1963,archaeologistsexcavatedtwofesco-walledtombsoflateEastHanperiodatHoushiguovillageinMixiancount...

  • 标签: 形制结构 中室 壁画内容 壁画墓 栌斗 砖砌墙
  • 简介:夹江千佛岩091龛圣僧造像的中尊是僧伽,左尊是宝志、右尊是万回.圣僧都是观音的化身,龛壁雕刻的的岩山、花树和祥云可能代表了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圣僧的共同神异功能是护佑水路航运的安全,圣像与西方净土的组合具有加强护卫的特殊含义.便于携带的檀龛像成为远距离艺术交流的最佳载体.091龛的开凿时代应为9世纪上半叶.

  • 标签: 夹江千佛岩 僧伽 宝志 万回 观音
  • 简介: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央连续发起推动农村改革的五个一文件,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文件是由中央领导布置,杜润生同志具体组织一个班子。正如万里所说:“我就抓了一个杜润生,他是邓子恢时代农村工作部的秘书长,实际经验多,也有理论水平,又比较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我就请他来起草会议文件,对文件作解释、说明。”“建立中共中央农村改革研究室,

  • 标签: 一号文件 起草 农村改革 中央领导 历史作用 农村工作
  • 简介:洛阳30墓出土的角缘画像镜朱亮BasedontheNo.30tombunearthedattheNo.29workingAreainLuoyangin1955,theau-thordiscussesabronzemirrorfromthistom...

  • 标签: 画像镜 洛阳地区 洛阳市 汉代铜镜 银币 三足鸟
  • 简介:1986年星堆二坑出土一件铜鸡(如图,报告编号为K2③:107),体长11.7厘米,通高14.2厘米;造型与现在常见的红公鸡没有多大区别,令人一望而知。铜鸡站立在2.5厘米见方的方座(已残断)上,推想下边应当有长杆或其它构件来支承,使之高高在上。

  • 标签: 三星堆 公鸡 1986年 出土
  • 简介:嫦娥月球卫星发射升空的时候,我想起了家里收藏的一颗奇石,上面的石纹图案,恰好与之相映生辉。神话与现实,两两对应,那么巧合,令人惊叹。应当感谢大自然,以其鬼斧神工之笔,天造地设。

  • 标签: 嫦娥奔月 卫星发射 历史档案 石头 大自然
  • 简介:广汉星堆一、二祭祀坑所反映的祭祀内容、祭祀习俗研究李安民关于一、二祭祀坑的祭法、祭祀内容,迄今为止,以陈显丹同志的研究最为详尽。除了在祭祀内容方面应当包括祖先崇拜和树崇拜外,我基本上同意陈显丹同志的论说,此不赘述。下面只想着重谈谈一、二...

  • 标签: 祭祀习俗 广汉三星堆 跪坐人像 祭祀坑 树崇拜 山崇拜
  • 简介:<正>本文试对江苏六合程桥墓(报告见本期)出土之盘、匜、(?)上铭文作一考释.一、盘:铭文隶定如次:工(?)大(太)叔(?)或自乍(作)行(?)工(?):吴国国号.典籍作句吴,《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自句吴.”句吴即是吴.金文作工(?)、攻(?)、攻哉、工(吾攵)等.大叔:王之同母弟,即太叔.《左传》中有大叔段、大叔带、大叔仪、大叔遗、大叔文子(大叔仪).大叔僖子(大叔遗)均为王之弟.郑伯克段于(?)故事中的大叔段即郑庄公同母之弟段.(?):吴太叔名.铭文漫漶,(?)从句作,释(?)或释(?).《曾伯文(?)》中黄(?)之(?)作(?),(铭文—般作(?)),《曾仲大父(?)》黄之(?)作(?).(?)释,即越.考戊疑即寿越,考《集

  • 标签: 程桥 吴王 土盘 墓主 吴国 公元前
  • 简介:星堆遗址祭祀坑青铜神树出土之时,器物严重变形、扭曲和破损,修复工作面临极大困难.本文就一青铜神树的修复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 标签: 神树 粘接 焊接 加固 环氧树脂
  • 简介:2017年7月,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商务中心区中学工地发掘了M9。该墓是由墓道、甬道和墓室构成的土洞单室墓,出土釉陶俑、陶器共计32件。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推测该墓的年代应为初唐偏晚时期。该墓为研究豫西地区初唐时期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标签: 三门峡商务区中学9号唐墓 釉陶俑 彩绘俑
  • 简介:《新华字典》收了“姜(薹)”字,其释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黄色,味辣,可供调味用,也可入药。”也就是说,所谓的“姜”,就是“生姜”的“姜”。其实,“姜”还有一个义项,即姓,《新华字典》似乎漏收了这个义项(看来是漏收,因为“王”收有姓氏义;但又好像不是漏收,因为“张”“章”“朱”“赵”也未收姓氏义)。但这么一漏收,有关“姜”的一些词就不好处理了。比如,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姜斋”。这里的“姜”,如果孤立地看,确实不知道是姓氏的“姜”,还是生姜的“姜”,

  • 标签: 王夫之 《新华字典》 多年生草本植物 明清之际 漏收 姓氏
  • 简介:星堆遗址二坑出土青铜立人像试释黄家祥1986年7、8月在四川厂汉星堆遗址先后发现两个土坑,一坑与二坑相距约30米。一坑出土玉石礼器较多,同时也出土有青铜器;二坑是以出土大型青铜器为主,同时出有象牙、玉石器等遗物。两坑内所出金、铜、玉、石...

  • 标签: 青铜立人像 三星堆遗址 甲骨文 《说文》 社会地位 广汉三星堆
  • 简介:马王堆墓遣策简50和简408是两支残简,原释文作:竽、瑟各一,炊(吹)、鼓者简50二人。十□□□简408原报告注释说简408“十”字下字难於确认。王贵元先生指出:“简五十‘鼓者’後虽残缺,但与简四九对照,‘鼓者’下定是‘二人’二字。……细审图片(引者按:指简408),

  • 标签: 马王堆 遣策 汉字 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