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满坪镇东一里许的集场村有座城隍庙,又名瑞昙寺,依台地而建,气势雄伟。据传,此地为西晋南县县衙所在地,隍庙古建筑曾毁于清同治年间。隍庙东侧的一处地方现在仍叫做“衙门前”。

  • 标签: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故址 南城 同治年间 城隍庙 古建筑
  • 简介:大将西征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上面这首清朝人的诗,颇有唐人七绝之风,传播很广。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由于旧体诗词勃兴,大陆和台港乃至海外的报刊,多以诗话中的'本事诗'形式刊载,但提到作者姓名和题目的却很少,文字也不大一致,只有一点相同:歌颂左宗棠督办新疆防务。我曾综观一些报刊,认定诗的作者为左宗棠的幕僚杨昌浚,生平不详;诗的题目,或作《赠左宗棠》,或作《公柳》。前者似为杨昌浚所题。杨昌浚一作杨昌澹。后者当为后人歌颂文襄公

  • 标签: 左公柳 杨昌浚 旧体诗词 玉关 文襄 清朝人
  • 简介:罗敦(1834—1904年),1859—1904年在位.柬埔寨国王安东的长子。在暹罗(泰国)长大、受教育。1859年,其父逝世后回国继位。1861年其弟西伏塔起兵争位,出逃马德望,次年赴曼谷求援,得暹罗之助返回首都乌东。

  • 标签: 柬埔寨 诺罗敦 法郎银币 文物考古 钱币学 图案设计
  • 简介: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驻藏大臣琦善将担任西藏掌办商上事务长达26年的策墨林们罕阿旺绛贝楚臣嘉措革职流放,解决了一场可能会危及藏内稳定的政争.这是清代西藏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的事件,对此已有若干专门的研究,如顾祖成、张庆有和日本学者铃木中正.[1]另外,恰白·次旦平措、夏格巴、柔克义(w.w.Rockhi11)和伯戴克(L.Petech)等人的著述中也涉及该事件的历史考察.[2]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该事件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 标签: 西藏历史 政争 叛乱 流放 琦善 僧俗
  • 简介:理查德·尔格是二战时期著名的苏联特工,被媒体列为20世纪最杰出的100个人物之一。在他的墓碑上刻的是这样的碑文:这里安息的是一位为反对战争、保卫世界和平贡献出了生命的勇者。1895年生于巴库。1953年来到日本。1941年被捕。1944年11月7日就义。

  • 标签: 特工 苏联 中国 二战时期 20世纪 世界和平
  • 简介:反对乱杀人1947年5月,晋察冀中央局决定进行土改复查,一开始就充满着火药味儿。晋察冀中央局组织了复查工作团分赴各地掌握重点领导。晋察冀日报社副社长胡开明担任阜乎县王快区的工作团团长。

  • 标签: 土改 开明 “左” 复查工作 晋察冀 副社长
  • 简介:史载:“(宝贵)先世为天方教徒”,“世居齐河,乾隆间,始迁费之地方镇”,由于家庭贫困“乏恒产以自理”。氏家族世代信奉伊斯兰教,宝贵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对回族事业倾注了满腔热情和心血。宝贵所带之兵,老营中回民居多,军中设清真灶,设随军阿訇。戎马倥偬,战事频繁,他始终遵守伊斯兰教教规,不改本民族的传统习俗。他特别重视清真寺的建设和维护,

  • 标签: 回族 伊斯兰教 家庭贫困 传统习俗 清真寺 教徒
  • 简介:来威尼斯旅游,如果你对千篇一律的教堂产生了审美疲劳,如果你对穿梭在如织的游人间感到疲惫.如果你是色彩控、文艺青年.摄影狂人,那么请来布拉吧!这个世界上最”好色”的小岛.一定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威尼斯。

  • 标签: 好色 世界 审美疲劳 威尼斯
  • 简介:伪色芬《雅典政制》作为公元前5世纪后期雅典的历史文献,对于研究雅典政治状况、原提洛同盟"盟邦"与雅典的关系以及探析民主政治的实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作者主要从平民的权利、海上霸权两个方面论述雅典民主制保持完好的原因,评述"盟邦"主权遭到雅典侵夺的历史事实,从而证明雅典民主制乃是建立在全体雅典人对非雅典人剥削、奴役基础之上的。当政者所采取种种强化民主的措施,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雅典人的根本利益。

  • 标签: 伪色诺芬 《雅典政制》 民主制 史料价值
  • 简介:虚的智慧无处不在,吉奥笔下的“虚之爱”和东方智慧道家思想相互映衬,珠联璧合。“虚之爱”的极致就是追求自由和洒脱达到化境的空灵状态。

  • 标签: 否定 完满
  • 简介:《南史.宋本纪》记述南朝刘宋明帝时流行有谣谚云“禾绢闭眼,胡母大张橐”。至迟从赵宋时起,人们对“禾绢”的语义。即已不甚明了,普遍将其用作中性的人主代称,或是用以代指圣明君主:清代则有人老实承认此语“甚为费解”。本文认为,“禾绢”之“绢”应是假借为“稍”,而“稍”字的本义则是指麦茎,引申为泛指各类禾稼的茎杆。在“禾绢闭眼,胡母大张橐”这一谣谚当中,本是用“禾稍”来贬斥宋明帝像随风摇曳的禾稼茎杆一样,听凭胡母颢的摆布。後世将其用作中性或是褒义的词语,并不符合其本义。

  • 标签: 禾绢谣 宋明帝 胡母颢 《南史》
  • 简介:现代京剧创作剧目有一出《雁荡山》。《雁荡山》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现于舞台的。主创人员是东北戏曲研究院的徐菊华(武小生)、张世麟(武生)和李春元(武花脸)。他们也是该剧的主演者。

  • 标签: 《雁荡山》 苏加诺 毛泽东 观摩 创作剧目 现代京剧
  • 简介:这就是布拉,没有享誉世界的著名景点,但岛上的居民用对生活的无限激情浇灌着这片土地,将色彩编织成一个个爱的童话。

  • 标签: 世界 好色 激情 生活
  • 简介:本文通过现场勘查和对实测数据的复原分析,认为辽宁喀大城子塔原制应为八角九层,而此前七层的认识是错误的。又以史料证明塔建于金代的观点证据不足,进而从建筑和装饰特点入手,探讨认为该塔建于辽代。

  • 标签: 大城子塔 勘查 复原
  • 简介:在新津县文物管理所陈列室内,陈列着1952年李澄波先生捐赠的一批清代、近现代字画。李澄波,名天根,号文湘,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原籍双流县马家寺,后迁新津县中兴乡(兴乐乡)。28岁中秀才,旋补廪生。民国元年,李任成都《大汉国民公报》主笔,后因四川各派地方势力斗争激烈,

  • 标签: 左锡嘉 《仕女画屏》 人物画 绘画风格 绘画评论
  • 简介: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又字朴存,湖南湘阴人,早年自号"湖上农人",道光举人.咸丰十年(1860)率湘军赴江西、皖南军镇压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任浙江巡抚,次年升任闽浙总督.同治四年(1865)节制赣、粤、闽三省军务,镇压太平军.同治五年(1866)调任陕甘总督,次年镇压回民起义和捻军.光绪元年(1875)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率军讨伐阿古柏,收复新疆.光绪七年(1881)任军机大臣,调任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中法战争时督办福建军务,病逝于福州.光绪皇帝赐谥号为"文襄".

  • 标签: 同治元年 回民起义 太平军 左宗棠 总督 咸丰
  • 简介:<正>苏加是印尼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卓越的民族主义战士、共和国的开国总统。纳沙贡思想是苏加政治思想的集中体现。所谓“纳沙贡”,乃是印尼文民族主义、宗教和共产主义的缩略语,即指民族主义者、宗教徒和共产主义者的团结与联合。苏加正式提出纳沙贡的概念是在六十年代初,但这一思想在1926年就已初步形成,而且贯穿于

  • 标签: 伊斯兰教联盟 伊斯兰教徒 宗教民族主义 伊斯兰运动 苏加诺 民族解放运动史
  • 简介:斯利那加是印控克什米尔首府,距首都德里只有800多公里。在印度的夏季,这里是一处避暑胜地,冬天是滑雪爱好者的乐园,由于“恐怖袭击频发”,也被人们看作“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之一”。

  • 标签: 克什米尔 天堂 避暑胜地 恐怖袭击 爱好者
  • 简介:<正>前言清朝为了统治喀尔喀蒙古,在乌里雅苏台设立了常驻的定边副将军,在最初的四十五年间,三位喀尔喀王公,即喀尔喀赛音颜部中末旗扎萨克和硕亲王策凌和其长子成兖扎布、次子车布登扎布先后被任命任职。关于三位喀尔喀王公连续被任命担任清朝在喀尔喀的这一最高驻防官官职的背景,我认为当时清朝是利用喀尔喀王公对尚未确立直接的“盟旗制

  • 标签: 回收问题 定边左 将军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