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为评价新型杀菌剂氟吡菌胺对环境生物的毒性风险,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对我国特有的环境生物产生危害,测定了氟吡菌胺对意大利蜜蜂、日本鹌鹑、斑马鱼、家蚕、斜生栅藻、大型溞、玉米螟赤眼蜂、赤子爱胜蚓和黑斑蛙蝌蚪等9种代表性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并以斑马鱼为试材,研究了氟吡菌胺的生物富集性,即根据鱼类急性毒性结果LC50(96h)=1.489mg·L^-1,设计生物富集试验水样浓度为LC50的1/2、1/10和1/100,即0.745mg·L^-1、0.149mg·L^-1和0.0149mg·L^-1,连续暴露8d,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3个浓度下氟吡菌胺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量。结果表明,氟吡菌胺对斑马鱼、斜生栅藻和大型溞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为中毒级,对黑斑蛙蝌蚪急性毒性为高毒级,其对蜜蜂、鸟类、家蚕、蚯蚓和天敌赤眼蜂等环境生物均为低毒或低风险;斑马鱼在0.745、0.149和0.0149mg·L^-1的氟吡菌胺水溶液中暴露192h时,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为33.65、26.39和193.25;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评价标准,10〈BCF≤1000,氟吡菌胺属于中等富集性农药。

  • 标签: 氟吡菌胺 环境生物 急性毒性 生物富集因子
  • 简介:作为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老师应该如何将环境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去?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重要的治本措施。而学校,理所当然地成为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在学生形成世界观的过程中强调对环境关注的重要性,将来待他们长大成为社会的主体时才能更多地考虑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保护保持同步。

  • 标签: 环境教育 生物课堂 高中 利用 课堂教学 环境意识
  • 简介: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与大数据中心近日在北京联合发布了《中国微生物资源发展报告2016》。《报告》称,2001-2015年,中国在微生物资源领域取得巨大发展。中国微生物领域发文量位于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微生物领域专利(族)数量世界第一,从全球排名来看,中国于2009年成为微生物领域公开专利(族)数量最多的国家;据全球微生物保藏中心信息网统计,

  • 标签: 微生物资源 中国科学院 发展报告 微生物研究所 数据中心 2009年
  • 简介:用酵母这样的微生物来制造玫瑰香水?听起来有点不靠谱,但位于美国波士顿的“银杏生物工作室”却将它变成了现实.这家公司将玫瑰的基因组排好序后移植到了酵母身上,产生新的微生物,并用其酿造出了新型玫瑰香水,成功上市.

  • 标签: 微生物 香水 科学家 玫瑰 基因组 工作室
  • 简介:欧美发达国家的生物医药产业在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等方面在全球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通过研究总结其发展现状、特点及升级趋势,可以发现重视研发、集群化发展、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是其主要特征,向价值链两端发展是其主要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际,我国应通过政策引导、加强创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 标签: 生物医药产业 产业升级 医药产业经济
  • 简介:小学生处在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思品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因时、因事、因人地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小学思品教育是渗透到教学工作中的,是很灵活的。教材是死的,老师和学生是活的,老师教育学生时是可以灵活处理教材的。只要教育好学生,殊途同归也是可以的。

  • 标签: 教育渗透 日常教学 社会性发展 小学生 启蒙阶段 现实生活
  • 简介:文章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与安全工程系开设的“石油工业与环境保护概论”课程为例,阐述了将视频教学融入传统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促进课程改革的优势、取得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国石油高校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也为我国石油工业实现绿色发展培养更加优秀人才提供参考。

  • 标签: 视频教学 石油工业 环境保护 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