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在工作场所,尤其是有高空作业的工作场所,对于人员的保护并不仅限于防止人员的坠落,工具的坠落防护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很多行业都有工具坠落的风险,以及工具坠落所导致的一系列额外严重伤害,比如砸伤设备或其他人员。即使是一些较小的工具,由于重力加速度的原因,从高空坠落后,如果跌落至设备或人员身上,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不可小觑。

  • 标签: 高空坠落 工具 防护 工作场所 重力加速度 高空作业
  • 简介:过程危害分析(ProcessHazardAnalysis,PHA)是过程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过程装置或设施进行危害辨识的过程,为消除和减少过程中的危害、减轻事故后果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通常的过程危害分析工具或研究主要包括:危害识别分析(HazardIdentification,HAZID)、选址HAZOP(SiteHazardandOperabilityStudy)、危害和可操作性分析(HazardandOperabilityStudy,HAZOP)、保护层分析(LayerofProtectionanalysis,LOPA)、SIL核算(SafetyIncegntylevelVerification)、定量风险评估(QuarmtatiVeRiskAnalysis,QRA)等。本文对以上方法的适用阶段和具有实践性的工作程序做相关介绍。

  • 标签: 危害分析 工具 应用 过程安全管理 定量风险评估 危害辨识
  • 简介:上一期我们介绍了一些常用手动工具的安全使用方法。除了手动工具,电动工具也有许多问题,电本身是危险的,电线损坏和短路会导致漏电伤害,再加上工具本身的危险性,以及电动工具可能导致的其它类型的问题,致使每年电动工具伤害的人数居高不下。所以要非常了解电动工具及潜在的危险性,注意工作时的精神和身体的状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注意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具,才能避免因使用电动工具造成的伤害。

  • 标签: 安全使用方法 电动工具 个人防护用具 手动工具 危险性 伤害
  • 简介:中国不断发生的重大环境突发事故使得环境风险管理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建立有效和实用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势在必行。近年来,风险地图已成为环境风险管理中迅速崛起的新领域。风险地图不但可以探讨污染物效应的空间特征,而且可作为风险可视化的重要工具。通过调研和分析大量文献,在描述了环境风险地图的功能、重要的风险地图类型基础上,以一个城市为例展示了风险图制作流程,最后,对环境风险地图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 标签: 环境风险地图 风险管理 政策建议
  • 简介:摘要:本次设计一种小车式断路器回路电阻专用工具,包括挤推机构、触接机构和适应机构,其中挤推机构,包括手轮,所述手轮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以及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还设置有异形杆;触接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一端,其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杆外侧的安装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组件一端的贴壁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贴壁件内侧的紧密组件。该小车式断路器回路电阻专用工具,通过专用工具,接触小车式断路器梅花触头内表面面积增大,真实模拟小车式断路器静触头状态,仪器测量结果准确,拆卸方便,大量节省断路器回路电阻试验时间,并通过适应机构还能够适应不同的对接口大小,从而提高测试精准性。

  • 标签: 小车式 断路器 回路电阻 专用工具
  • 简介:摘要:设计一种拉线辅助工具,其包括,基座;以及,设于基座端部的固定框体;以及,收纳组件,包括有与所述固定框体外壁铰接的收纳框;以及,传动组件,包括有设于所述固定框体内的传动架、螺接于所述传动架端面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框体外的脚踏板和所述脚踏板端面的压板;以及,折弯组件,包括有转动设于所述固定框体内的主轴、套设于所述主轴的一端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框体外的第一折弯轮和活动设于所述固定框体外的第二折弯轮,本设计通过该种工具整体,来实现对拉线折弯和收纳等一系列作业,而作业人员仅利用自身重量踩下脚踏板即可,被折弯的拉线将被自动推送至收纳组件内进行储存,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便携式拉线 电动辅助 辅助工具
  • 简介:通过SOS/umu试验分析检测屋面和道路在2017年5、6月2场降雨过程中的遗传毒性变化。结果表明,从降雨初期到结束,在5月份屋面产生降雨径流2h内和道路产生径流20min内雨水样品的检测结果均呈阳性,诱导率IR均大于2,表现出DNA损伤效应;在6月份屋面产生降雨径流60min内和道路产生径流10-60min内雨水样品的结果均呈阳性,表现出遗传毒性。2场降雨中屋面和道路雨水样品的TEQ4-NQO均随降雨时间先增加后逐渐减小,5月份屋面雨水样品的毒性大于路面雨水样品的毒性,6月份则相反。遗传毒性分析降雨径流中污染物毒性的变化为雨水的安全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降雨径流 SOS/umu试验 遗传毒性
  • 简介:摘要:设计一种用于投、退旋扭式连接片的装置,包括保护装置,包括与其连接的旋扭式连接片;装置主体,与旋扭式连接片连接,装置主体包括驱动组件、一端与驱动组件插接并另一端与旋扭式连接片插接的套筒投退组件、分别与驱动组件限位连接和套筒投退组件转动连接的手持控制组件,以及设置于套筒投退组件内的定量保护组件。本设计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计一种用于投、退旋扭式连接片的省力装置,根据需要可分为三种使用方式,在保证自由调整旋入和旋出距离的基础上可进行旋入距离的定量并在完成定量后进行提示且自动中断旋入,避免无操作经验过度旋入导致旋扭式连接片损坏或旋入量太小导致连接片接触不良。

  • 标签: 旋扭式 连接片 保护装置
  • 简介:矿井瓦斯突出的发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在时空演化过程中的灾变行为,影响突出的各个基本因素与突出危险性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对于处理这样的非线性时空演变问题,传统的数学方法是有局限性的。为了更好地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将灰色理论引入到预测精度高的遗传神经网络,使灰色理论和遗传神经网络有机结合起来,以神经网络理论为基础,利用遗传算法优化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和网络中的连接权值,并用其建立瓦斯涌出量的预测新模型。在实验室测试数据的基础上,建立遗传神经网络训练和检验样本集,并且将检验结果分别与标准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

  • 标签: 安全工程 煤与瓦斯突出 非线性特征 灰色理论 遗传神经网络 瓦斯涌出量预测
  • 简介:为比较硫化镉量子点(CdSquantumdots,CdSQDs)与常规硫化镉(CdS)对小鼠的遗传毒性作用,将30只昆明种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dSQDs组和常规CdS组,通过经口灌胃法进行染毒,其中CdSQDs组和常规CdS组染毒剂量为100mg·kg^-1,对照组为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染毒35d后将小鼠处死,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取小鼠一侧附睾观察精子畸形率,并取双侧肾脏做组织病理学检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小鼠比较,CdSQDs组和常规CdS组小鼠DNA损伤和精子畸形率均显著升高(p〈0.05);CdSQDs组小鼠DNA损伤程度及精子畸形率均显著低于常规CdS组(p〈0.05);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显示,两种材料均可引起小鼠肾脏病变,但CdSQDs组小鼠病变程度明显轻于常规CdS组.以上结果提示,CdSQDs和常规CdS均会对小鼠产生一定程度的遗传毒性作用,但CdSQDs毒性低于相同剂量的常规CdS.

  • 标签: CDS量子点 常规CdS DNA损伤 精子畸形
  • 简介:应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的毒性特性溶出程序(toxicitycharacteristicleachingprocedure,TCLP),以及ICP—MS和ICP—AES技术研究了澳门城市垃圾焚烧底灰中重金属的淋溶,并结合蚕豆根尖微核试验评价了其潜在的生态与健康风险.结果显示,该底灰淋溶出来的重金属元素:铝(Al)、锰(Mn)、钻(Co)和汞(Hg)的浓度低于0.01mg·L^-1,铁(Fe)、铜(Cu)和钼(Mo)的浓度低于0.1mg·L^-1,而铬(Cr)、锌(Zn)、硒(Se)、锶(Sr)、钡(Ba)和铯(Ca)的浓度在0.11mg·L^-1-2.19mg·L^-1之间.需要注意的是淋溶液中铅(Pb)的浓度异常高,最高可达19.06mg·L^-1,超过了美国相关标准的上限(5mg·L^-1);对比不同条件下底灰中重金属的淋溶情况,表明溶解作用和淋溶液的pH值是影响其淋溶的2个重要因素.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显示各淋溶液处理组根尖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各淋溶液具有遗传毒性;随着淋溶液中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蚕豆根尖细胞所表现出来的毒性效应增强,表明重金属是淋溶液具有遗传毒性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城市垃圾焚烧底灰 重金属 淋溶试验 微核试验 遗传毒性
  • 简介:为了探讨纳米银对HepG2细胞DNA损伤、染色体畸变等遗传毒性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纳米银体外遗传毒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采用2种纳米银材料(20nm-PVP包被纳米银、20nm-无包被纳米银),分别以20μg·mL^-1、40μg·mL^-1、80μg·mL^-1、160μg·mL^-1的剂量对HepG2细胞染毒24h,用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彗星实验检测DNA损伤,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试验法检测染色体畸变。结果表明,20nmAgNPs组在160μg·mL^-1时引起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多(P〈0.05);20nmPVP-AgNPs组在80μg·mL^-1和160μg·mL^-1剂量组中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多(P〈0.01)。2种纳米银引起HepG2细胞发生细胞凋亡,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彗星试验结果表明,20nmAgNPs和20nmPVP-AgNPs在40μg·mL^-1、80μg·mL^-1、160μg·mL^-1剂量组中,Olive尾矩、尾长和尾部DNA百分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2种纳米银对HepG2细胞DNA损伤程度为:20nmAgNPs〉20nmPVP-AgNPs。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试验结果表明,2种纳米银均不会引起核质桥数发生明显改变(P〉0.05),20nmAgNPs在高染毒剂量下引起微核总数、I型微核、II型微核、核芽数明显升高(P〈0.05);20nmPVP-AgNPs在各染毒剂量下均会引起微核总数及I型微核数量升高(P〈0.01),II型微核数在160μg·mL^-1剂量下升高明显(P〈0.01),剂量大于20μg·mL^-1时核芽数升高(P〈0.01)。20nmPVP-AgNPs对细胞核的影响大于20nmAgNPs(P〈0.05)。总之,2种纳米银材料均会引起HepG2细胞DNA损伤及染色体畸变等遗传毒性效应的改变,无包被纳米银比PVP包被纳米银更容易引起DNA损伤,PVP包被纳米银比无包被纳米银更容易引起细胞染色体畸变相关效应;2种材料对HepG2细胞的损伤存在浓度-效应关系,浓度越高遗传毒性损伤越严重。

  • 标签: 纳米银 HepG2细胞 彗星实验 微核 剂量-效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