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6个省份28个县()儿童动物伤害流行特征及发生频次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动物伤害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6-2020年儿童伤害预防项目中0~17岁儿童伤害数据,描述儿童动物伤害发生基本特征,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动物伤害发生频次影响因素。结果中国6个省份28个县()204 628名0~17岁儿童,男童107 029名,女童97 599名,男女性别比为1.10。动物伤害人数发生率为0.70%,人次发生率为0.72%,男童高于女童。动物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以家中(73.20%)、公路/街道/道路(7.51%)和小区/村里空地(6.77%)为主。发生时活动主要为玩耍/娱乐(63.15%)。发生时段主要为12:01-18:00(45.03%)。损伤部位以上肢(47.89%)、下肢(35.31%)和头部(8.44%)最常见。主要处理方式为门诊或急诊治疗(85.19%)。负二项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年级、监护人文化程度、城乡、监护人每天与儿童沟通时间是儿童动物伤害发生频次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童动物伤害防控工作应将男童作为重点人群,家庭作为主要场所。动物伤害发生频次影响因素较多,应积极向儿童及监护人普及动物伤害预防知识,综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力量开展针对性的综合干预。

  • 标签: 动物伤害 儿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6个省份28个县()0~17岁儿童伤害发生状况。方法不同地区根据本地区既往数据和现有工作规划,选择调查对象对过去12个月内儿童伤害发生情况进行普查。调查对象为未上幼儿园、幼儿园、小学1~3年级儿童的监护人,以及小学4~6年级、初中和高中的儿童本人。结果调查前12个月内,儿童伤害人数发生率为4.83%,人次数发生率为5.75%,男童人数发生率和人次数发生率均高于女童,主要照护者为其他亲属、祖父母、未成年人或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儿童伤害人数发生率和人次数发生率较高。儿童伤害第一位原因是跌倒,儿童伤害发生的时间主要为6-10月,地点主要为家中,发生时主要活动为玩耍/娱乐。儿童伤害发生性质主要为挫伤、擦伤,发生部位主要为下肢、上肢和头部。伤害结局大多为痊愈,处理方式主要为门(急)诊治疗。结论男童、父母无法主要照护的儿童是儿童伤害防控的重点人群。应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伤害发生特征,在不同场所实施有针对性的伤害防控措施。

  • 标签: 儿童 伤害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国医院针对硅油附着眼科手术器械的清洗现况,为制订硅油附着眼科手术器械的标准清洗流程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采用分层抽样法,选择我国22省(、市)共61所医院,采用自行研制调查表了解医院针对硅油附着眼科手术器械的现场处理、预处理及常规清洗情况。结果18.033%(11/61)的医院术中将硅油附着眼科手术器械与其他器械混合放置,11.475%(7/61)的医院术毕未擦拭硅油等肉眼可见污染物;18.033%(11/61)的医院未实行预处理,4.000%(2/50)的医院使用0.9%氯化钠作为预处理溶液;54.098%(33/61)的医院涉及超声波清洗,32.787%(20/61)的医院清洗时水温为31~37 ℃,4.918%(3/61)的医院水温>37 ℃;预处理和常规清洗时,分别有38.000%(19/50)和54.902%(28/51)的医院选择酶清洗剂,专科医院在器械与清洗剂的接触时间方面较综合医院更规范(P<0.001);冲洗、漂洗、终末漂洗阶段分别有29.412%(15/51)、11.765%(6/51)和3.922%(2/51)的医院用水不符合要求,分别有17.647%(9/51)、13.725%(7/51)和13.725%(7/51)的医院未记录3个阶段的用水时长。结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针对硅油附着眼科手术器械的清洗均存在未进行现场处理和预处理、清洗参数控制不当、水质与用水时长难以保证等问题。需尽快制订硅油附着眼科手术器械清洗流程规范,以保证清洗质量,避免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医疗器械 眼科学 硅油 清洗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国医院针对硅油附着眼科手术器械的清洗现况,为制订硅油附着眼科手术器械的标准清洗流程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采用分层抽样法,选择我国22省(、市)共61所医院,采用自行研制调查表了解医院针对硅油附着眼科手术器械的现场处理、预处理及常规清洗情况。结果18.033%(11/61)的医院术中将硅油附着眼科手术器械与其他器械混合放置,11.475%(7/61)的医院术毕未擦拭硅油等肉眼可见污染物;18.033%(11/61)的医院未实行预处理,4.000%(2/50)的医院使用0.9%氯化钠作为预处理溶液;54.098%(33/61)的医院涉及超声波清洗,32.787%(20/61)的医院清洗时水温为31~37 ℃,4.918%(3/61)的医院水温>37 ℃;预处理和常规清洗时,分别有38.000%(19/50)和54.902%(28/51)的医院选择酶清洗剂,专科医院在器械与清洗剂的接触时间方面较综合医院更规范(P<0.001);冲洗、漂洗、终末漂洗阶段分别有29.412%(15/51)、11.765%(6/51)和3.922%(2/51)的医院用水不符合要求,分别有17.647%(9/51)、13.725%(7/51)和13.725%(7/51)的医院未记录3个阶段的用水时长。结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针对硅油附着眼科手术器械的清洗均存在未进行现场处理和预处理、清洗参数控制不当、水质与用水时长难以保证等问题。需尽快制订硅油附着眼科手术器械清洗流程规范,以保证清洗质量,避免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医疗器械 眼科学 硅油 清洗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6地家庭主厨及家庭成员24 h尿钠、尿钾及钠钾比水平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我国6地共1 576名家庭主厨和家庭成员,进行调查问卷、体格测量及24 h尿液收集,检测24 h尿钠、尿钾水平。结果排除不合格尿液样本后,共1 530人纳入本研究。本研究调查对象24 h尿钠值为(4.39±1.93)g,24 h尿钾值为(1.59±0.62)g,钠钾比值为5.02±2.18。对调查对象的24 h尿钠值、尿钾值及钠钾比分别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24 h尿钠值与年龄、女性、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年总收入呈负相关(P<0.05),与自觉口味偏咸、BMI、SBP呈正相关(P<0.05);24 h尿钾值与几乎每天外出就餐呈负相关(P<0.05),与BMI、愿意减盐呈正相关(P<0.05);钠钾比值与年龄、女性、初中文化程度、家庭年总收入呈负相关(P<0.05),与自觉口味偏咸、SBP、每周3~5 d外出就餐呈正相关(P<0.05)。结论我国6地家庭主厨及家庭成员的24 h尿钠值及钠钾比值仍处于较高水平,而24 h尿钾值较低,它们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对家庭主厨及家庭成员进行长期综合减盐干预。

  • 标签: 尿钠 尿钾 钠钾比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新生儿救治水平不断提高,早产儿存活率不断上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成为儿童致盲的首位病因。进入21世纪,中国大陆地ROP筛查和防治工作不断深入,但不同区域开展工作的情况及ROP检出率差异较大。本文在前期对2010年前ROP发生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2008至2018年的文献报道进行汇总,追踪和分析约10年间中国大陆地ROP的筛查情况和发病变化趋势,以期为科学防治ROP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379-385)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 发病率 中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边缘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9年收治的3例表现为脾大、血细胞减少的CD5- CD10-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为老年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脾大和血细胞减少,均在骨髓或淋巴结中发现CD5- CD10-单克隆B淋巴细胞。综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外周血及骨髓形态、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2例患者诊断为脾边缘淋巴瘤,1例患者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脾边缘淋巴瘤的诊断需综合临床特征、外周血及骨髓形态、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与其他CD5- CD10-小B细胞淋巴瘤进行仔细鉴别。新一代基因突变高通量检测和表达谱分析有助于不典型疑难病例的精准诊断。

  • 标签: 淋巴瘤,B细胞,边缘区 脾肿瘤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确认洁净使用消毒剂的消毒方式,保证对洁净的有效消毒。方法选取新洁尔灭和过氧乙酸对洁净进行消毒,取样检测微生物限度并检测消毒剂残留,考察消毒面积、接触的不同材质、消毒剂作用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采用任一种消毒剂,每4平方米更换1次完全浸湿消毒剂的无尘抹布,消毒剂与待消毒界面接触5 min后,微生物消杀效果最佳;使用清洁剂进行二次擦拭后,消毒剂残留量不影响人员健康及产品质量。结论确定了适用于洁净区有效消毒的消毒方式。

  • 标签: 洁净区 消毒 消毒药(剂) 环境,受控
  • 简介:摘要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是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道所到达的淋巴结,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可以同时对肿瘤微环境和TDLN进行免疫调节,将TDLN作为靶点来恢复抗肿瘤T细胞的增殖效果更好。探索TDLN的免疫功能及临床价值,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方向。

  • 标签: 肿瘤 引流术 淋巴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是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道所到达的淋巴结,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可以同时对肿瘤微环境和TDLN进行免疫调节,将TDLN作为靶点来恢复抗肿瘤T细胞的增殖效果更好。探索TDLN的免疫功能及临床价值,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方向。

  • 标签: 肿瘤 引流术 淋巴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散发性鞍血管母细胞瘤,该病目前在国内外均罕见报道。患者女,因月经不规律并泌乳1年余,停经3个月就诊,CT和MR检查示鞍占位,术前被误诊为垂体瘤,行经鼻内镜蝶窦开放垂体瘤切除术,术中因大出血被迫停止手术。本文通过介绍1例鞍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为广大放射科和神经外科医师提供一个宝贵的经验,为术前对该病的正确诊断提供一个思路,对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管母细胞瘤 鞍区 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伴随着医学模式的持续性发展与改变,对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应用了集中化的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导致大量且可重复应用的医疗物品集中在供应室的去污,供应室去污是实现重复性医疗器械分类、清洗、消毒的重点区域,服务对象包含手术室器械、门诊器械、外来器械。不同物品在污染程度方面相对较高,如果处理不及时便会导致周边环境遭受影响,并且还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区域。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内感染污染问题的防控能力,本文简要分析加强消毒供应室去污管理控制清洗质量,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去污区 清洗质量 管理控制
  • 简介:【摘要】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患者被迫接受隔离治疗和观察。隔离患者面临生命、家庭和工作的不确定性,在隔离阶段将出现各类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加重医疗和社会负担。建立新冠肺炎隔离患者的心理评估、预防和干预应急策略对帮助患者康复、回归社会和家庭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心理专家指导和隔离工作经验,为新冠肺炎隔离患者心理危机提供相关策略,帮助隔离医务人员早期识别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预防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 标签: 新冠肺炎 隔离区患者 心理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胃癌围手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一年以内患有胃癌的4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实验组患者在胃癌围手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进而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排气排便时间和体重下降数发现,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的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护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方式对胃癌患者在围手术区有很大帮助。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胃癌 围手术区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药品安全管理是民生问题,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产品和服务一直都是难点问题,主要是化工制药厂的生产操作管理不完善。化学药品质量与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有较大的关系,要想保证药品安全性就要对生产环境、操作环境进行分析,总结趋势变化和数理统计,在这个过程中要了解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数据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不足进行处理,指导化学制药厂卫生清洁和实践工作。

  • 标签: 化工制药厂 洁净区 微生物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创建并分阶段实践“健康航空”。方法 通过对“健康航空”的需求分析,结合企业防控职业病危害实践“健康航空”。结果 明确提出“健康航空”分三个步骤实施的路径,“健康航空”的职业病危害防控从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确认、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职业卫生“两档”等方面进行突破。结论 “健康航空”是承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体现,职业病危害防控具体的管理措施对企业具有规范作用,促使企业有效防控职业病,是推动全面健康素质的重要管理工具,也体现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精神。

  • 标签: 健康航空 职业病危害 探索
  • 简介:摘要随着影像诊断的提高和现代放疗新技术的发展,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肿瘤脑转移(BM)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潜在放疗相关的神经认知功能损伤逐渐受到重视。全脑放疗(WBRT)作为BM患者常见的局部治疗手段之一,因其放疗后引起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而备受争议,而海马转移瘤的发生率及该部位放疗受损所引起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推动了海马保护性WBRT (HA-WBRT)新技术的开展。本文将讨论HA-WBRT的可行性并总结近年来研究进展。

  • 标签: 肿瘤脑转移/海马区保护性全脑放射疗法 神经认知功能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海马在恐惧学习和记忆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病生机制的关键脑。神经影像学研究证实PTSD患者海马结构和功能连接异常,然而海马亚改变仍不明确。脑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成人PTSD患者海马角和齿状回萎缩,患者再体验症状可能与齿状回神经发生减少导致的模式分离功能障碍有关。儿童PTSD患者海马角和齿状回变化不显著,海马前下托萎缩最明显,这可能导致恐惧消退和情景记忆缺陷。PTSD患者海马体积改变或具有一定性别特异性偏侧化现象。脑功能研究结果表明PTSD患者海马亚功能连接选择性损伤,与默认模式网络中关键脑连通性降低。文章从脑影像学角度系统综述PTSD患者海马亚结构和功能连接改变,以期促进对PTSD致病机制的理解,识别海马亚的治疗靶点。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海马亚区 齿状回 静息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