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报载,如今一些贫困地区"富贵病"高发,某贫困县县医院内科患者中八成是心脑血管病病人。所谓"富贵病"本指因生活"富贵"所致,鱼肉多了,营养过剩,脂肪堆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贫困县则是因生活拮据,肉、菜摄入少,不得已盐多才下饭,同样得"富贵病"。这里的"富贵病"原来是贫困病。医改以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提高报销比例、加强基层建设、推进大病保险,一系列改革举措大大减轻了患者负担,不少地方从有限的资金中拨出救命钱来给困难群众兜底,

  • 标签: 前端控制 基层建设 基本药物制度 患者负担 救命钱 内科患者
  • 简介:目的:提升静脉成像显示仪前端图像采集质量,以满足后端图像后处理的需求。方法:通过分析成像原理、发射光源的调整、滤光镜片的选择以及接口电路的设计等环节的优化,得到最适宜的初始采集图像。结果:通过提高不同环节的采集传输质量,最终图像的成像质量也会得到提高。结论:高性能的静脉成像显示仪前端设计将会为后端图像处理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对于最终能否观测到高质量的图像画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 标签: 静脉成像显示仪 发光二极管 USB驱动类
  • 简介:摘要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强化系统思维意识,树立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与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步的工作入手,认真把住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入口关,就切实做好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前端控制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档案工作 前端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患者血液透析过程透析器前端输血对透析器凝血的影响。方法对14例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重度贫血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行常规血液透析(对照组)与常规血液透析并在透析过程中透析器前端输血(观察组)各66例次,观察比较两种情况对透析器外观凝血标准、透析器血室容量下降率的影响。结果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器前端输血对透析器凝血影响比常规血液透析不输血时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过程,在透析器前端输血存在一定的利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外循环促进凝血的因素等选择合适的输血途径。

  • 标签: 血液透析 输血 透析器 血液凝固
  • 简介:摘要旨在探讨符合第六版JCI标准(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标准)的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加强医用耗材的前端供应链管理,最大程度上地降低使用医用耗材的风险性,提高医院的整理管理水平。

  • 标签: JCI标准 医用耗材 供应链管理 前端供应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痰管前端加热对婴幼儿吸痰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科住院的呼吸道疾病需要吸痰护理的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吸痰管前端加热软化后进行吸痰,对照组直接用未加热的吸痰管吸痰,比较两组患儿吸痰过程中吸痰阻力比较。结果观察组无阻力26例占74.28%,轻度阻力4例,占11.42%,中度阻力4例占11.42%,重度阻力1例占2.85%;对照组无阻力19例,占54.28%,轻度阻力10例,占28.57)%,中度阻力例占8.5%,重度阻力3例占8.5%;两组患儿吸痰后鼻粘膜损伤情况比较,观察组2例占5.71%,对照组6例,占17.64%;结论吸痰管前端加热软化后可增加吸痰成功率,减少患儿粘膜损伤,提高了家长满意度,提高护理临床工作质量。

  • 标签: 吸痰管加热 婴幼儿 吸痰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长度透明帽辅助结肠镜检查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对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2月来我院消化内镜室行普通肠镜检查的符合纳入标准的 360例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 A组、观察组 B组、对照组各 120例。其中根据观察组透明帽前端距离,分为观察组 A组 (2mm),观察组 B组( 4mm),对 3组进行达盲率、达盲时间、息肉检出率及患者疼痛评分的对比。结果:( 1)观察组结肠镜到达回盲部的成功率、息肉检出率高于对照组。( 2)观察组的两个组在结束后半小时的腹痛评分、到达盲肠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 : 透明帽辅助结肠镜检查可以缩短插镜时间,提高达盲率及息肉检出率,同时降低患者疼痛评分的一项操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透明帽 结肠镜检查 达盲时间 息肉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脓毒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N前端脑钠肽(NT-pro-BNP)、乳酸(LAC)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0例(观察组)和30例同期到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分析。脓毒症患者在初入ICU时抽取静脉血测定其PCT、NT-pro-BNP、LAC,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其PCT、NT-pro-BNP、LAC,比较上述两组指标的差异。观察组依据转归分为生存组、死亡组;比较不同转归患者PCT、NT-pro-BNP、LAC的差异。采用Spearman检验作生存死亡转归患者的PCT、NT-pro-BNP、LAC的相关性分析。应用ROC曲线评价PCT、NT-pro-BNP、LAC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CT、NT-pro-BNP、LAC分别为(23.00±27.60)ng/L、(7 665.50±8 084.83)ng/L、(4.59±3.47)mg/L,较对照组增高,P均<0.05。死亡组患者的PCT、NT-pro-BNP、LAC分别为(45.65±30.64)ng/L、(9 950.21±7 118.21)ng/L、(6.79±3.00)mg/L,高于生存组,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CT、NT-pro-BNP、LAC与患者的生存转归呈负相关,r分别为-0.597、-0.323、-0.505,P均<0.05。ROC曲线显示:PCT的Cutoff值12.25 ng/L,灵敏度为0.998,特异度为0.698。NT-pro-BNP的Cutoff值2 372.50 ng/L,灵敏度为0.963,特异度为0.488。LAC的Cutoff值2.8 mg/L,灵敏度为0.999,特异度为0.628。结论脓毒症患者PCT、NT-pro-BNP、LAC明显增高,联合检测PCT、NT-pro-BNP、LAC具有判断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降钙素原 N前端脑钠肽 乳酸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针对儿童多生理参数检测及情绪分析的需要,我们设计了一种处理多维生理参数的嵌入式系统,所处理的数据主要为心电信号、皮肤电阻以及体表温度。本系统旨在通过对这三个前端数据的特征提取,为后端分类器判别情绪提供数据基础。

  • 标签: 多维生理参数 心电 体温 皮肤电阻 特征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