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患者在接受CT增强检查的过程中出现对比外渗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58例CT增强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是否出现对比外渗情况进行分析,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对对比外渗的原因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158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在CT增强检查的过程中,出现了对比外渗的情况。出现对比外渗情况后,患者出现了局部肿胀、疼痛、水泡现象,并于检查后2~4日肿胀、疼痛、水泡症状消失,未出现炎症、组织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临床人员应该对CT增强检查过程中,患者出现对比外渗的原因进行合理分析,并提出恰当的干预措施。

  • 标签: CT增强检查 对比剂外渗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CT增强检查高压注射碘对比外渗预防及护理。方法:选择本院2021.06——2022.06期间接受CT增强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50名通过“单双号抽签法”设立常规组、实验组,每组纳入75名。常规组予以常规检查措施且无特殊护理,实验组基于常规组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静脉渗漏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静脉渗漏发生率更低,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护理介入可有效减少高压注射碘对比外渗,确保检查准确性和安全性,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碘对比剂 高压注射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与国外肝胆特异性对比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ethoxybenzyl-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 Gd-EOB-DTPA)的对比分析及在肝功能分级评估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经病理证实或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病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根据使用对比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并对各组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及肝胆期的MRI图像进行质量评估。测量增强前的相对比率(signal intensity before enhancement, SIpre)与肝胆期的相对比率(signal intensity in hepatobiliary phase after contrast enhancement, SIpost),计算对比增强指数(contrast enhancement index, CEI),CEI=SIpost/SIpre。对以上所得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对比MRI图像质量评估无显著性差异,两名评估者的一致性较高。在肝功能Child-Pugh A、Child-Pugh B分级时,国产Gd-EOB-DTPA对比平均CEI分别为1.28~1.87(1.40±0.14)、1.00~1.28(1.15±0.07),Child-Pugh A组与Child-Pugh B组的CEI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国外Gd-EOB-DTPA对比平均CEI分别为1.30~1.67(1.40±0.09)、1.00~1.29(1.18±0.08),Child-Pugh A组与Child-Pugh B组的CEI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对比的CEI在相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时无显著性差异(所有P>0.05);两组的CEI随着肝功能的减低均呈降低趋势。结论国产Gd-EOB-DTPA对比与国外Gd-EOB-DTPA对比在肝脏疾病MRI增强图像中表现高度相似,诊断效能无显著差异。国产Gd-EOB-DTPA对比MRI增强图像的主观性项目评估与定量参数评价具有较好的分析结果,可为慢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评估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肝功能 肝胆特异性对比剂 钆塞酸二钠 对比分析 对比增强指数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联抗生素糊与Vitapex糊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对比。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P-PD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取Vitapex糊填充根管,观察组采用多联抗生素糊,比较疼痛、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治疗前,组间对比(P>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半年,组间对比(P0.05)。结论:临床对P-PD治疗中采取上述两种填充方式存在相当的疗效,但是多联抗生素糊同Vitapex糊相比短期内镇痛效果更佳。

  • 标签: 多联抗生素糊剂 Vitapex糊剂 治疗 牙髓-根尖周病 对比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对于预防碘对比不良反应的作用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接诊的增强CT扫描患者中选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利用碘对比进行扫描),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选择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满意度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论:增强CT扫描患者在检查期间必然需要使用碘对比,在其应用碘对比的过程中,采用预见性干预措施可以对不良反应起到优良的预防效果,另外还能够提升干预满意度,效果卓越,具有较高的推广普及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碘对比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并观察护理敏感指标在降低CT增强检查碘对比外渗率中的应用。方法:我院在2022年1月开始实施敏感指标控制护理方案,现将2021年收治的4450例患者(常规护理方案)与2022年收治的5550例患者(敏感指标控制护理方案)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前者为甲组,后者为乙组,观察两组患者CT增强检查前后的舒张压和心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外渗率,再进行组间对比。 结果: 对比CT增强检查后的舒张压和心率,甲组患者波动较大,乙组患者较为稳定,明显乙组更优,数据结果P<0.05,组间差异性存在。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外渗率,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54%高于乙组13.91%甲组的外渗率0.52%亦高于乙组0.11%,同样乙组更优,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检查患者在敏感指标控制护理方案实施后对稳定舒张压和心率效果显著,利于不良反应的减少,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碘对比外渗率,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敏感指标 降低碘对比剂 CT增强检查 不良反应 外渗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标准化护理在降低CT增强扫描中碘对比外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验要求用掷币法将其分成对照组10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00例(CT增强扫描标准化护理),对两组碘对比外渗发生率、外渗分级情况及碘对比外渗后水肿完全消退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比护理前后两组心理状态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比外渗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1.00%(1/100),低于对照组的7.00%(7/100)(P<0.05)。外渗分级情况比较,观察组2级、3级外渗率分别为10.00%、2.00%,较对照组的2级、3级外渗率22.00%、12.00%明显降低(P<0.05)。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方面,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7.00%(97/100),高于对照组的88.00%(88/100)(P<0.05)。结论  为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标准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检查过程中碘对比外渗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心理状态,患者较为满意。

  • 标签: []  CT增强扫描 碘对比剂外渗 标准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对比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精准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选取60例肺栓塞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常规剂量的CT肺动脉造影,观察组患者30例,采用小剂量CT肺动脉造影。统计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和诊断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可以发现,针对图像质量,观察组要稍差于对照组,但是其诊断效果两组相差无几。结论:使用小剂量对比对肺栓塞情况进行检查,精确度没有问题,但是图像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 标签: 小剂量 肺栓塞 CT肺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针对性护理运用到CT增强检查过程中,对降低造影外渗和过敏反应发生率的,同时提高受检患者的满意度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06月到2022年12月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行碘对比CT增强检查的患者2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造影外渗和过敏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可取得较好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造影外渗发生率及过敏反应发生率均低于一般护理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CT 增强检查 不良反应 碘对比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活血类中药生药颗粒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片提取效能。方法:将三七、桃仁和当归三种活血类中药材分别制成中药生颗粒、传统中药饮片,并经过粗粉碎处理后提取总挥发油量。随后进行煎煮,计算每次所得的煎出物在总敷出物中的比例。结果:在相同的提取条件下,无论是当归、桃仁还是三七这三种常见的活血类中药,它们的煎出率都会随着药物煎煮次数的增加而下降。在煎煮次数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于传统中药饮片,中药生药颗粒的第一次煎煮可以得到更高的煎出率。在第2到第5次煎煮中,传统中药饮片相比于中药生药颗粒具有更高的煎出率。结论:在制造中药颗粒和配制传统中药饮片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中药煎煮的时间、次数等因素,以提高药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含碘对比静脉外渗管理的知信行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7日-6月12日荆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72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知信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临床护士含碘对比静脉外渗管理知识维度得分为(30.24±6.941)分,态度维度得分为(92.7±12.711)分,行为维度得分为(73.25±19.5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接受过含碘对比外渗知识的培训是含碘对比静脉外渗管理知信行的影响因素(P

  • 标签:  护士 含碘对比剂 静脉外渗 知信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山莨菪碱预防对比急性肾损伤(CIN)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对比急性肾损伤组(C组)、肾康注射液组(S组)、山莨菪碱组(A组)、肾康注射液联合山莨菪碱组(S+A组),每组18只。制备CIN模型,A组腹腔注射山莨菪碱,S组腹腔注射肾康注射液,S+A组腹腔注射山莨菪碱+肾康注射液,N组、C组腹腔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比较五组生化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与N组相比,C组、S组、A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明显升高,S组、A组SCr、BUN水平均低于C组,S+A组SCr、BUN水平明显低于C组、S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相比,C组、S组、A组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升高,S组、A组NO水平均低于C组,S+A组NO水平明显低于C组、S组、A组;与N组相比,C组、S组、A组SOD水平明显降低,S组、A组SOD水平均高于C组,S+A组SOD水平明显高于C组、S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模型大鼠使用肾康注射液联合山莨菪碱利于降低SCr、BUN、NO水平,提升SOD水平,减轻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可发挥肾保护作用。

  • 标签: []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 肾康注射液 山莨菪碱
  • 作者: 刘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湖北武汉430000
  • 简介:目的:探究对于CT增强检查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的作用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接纳的108例CT增强检查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应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定义为参照组,基于常规护理应用规范化护理的患者定义为试验组,两组均纳入54例,比对两组患者焦虑状况、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及对比外渗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参照组,SF-36评分及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对比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组间数值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CT增强检查应用规范化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遵医行为,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对比外渗发生风险。

  • 标签: 规范化护理;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低浓度对比联合智能最佳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均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的CTA检查,观察组采用低浓度对比联合智能最佳管电流调制技术,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主动脉根部、右冠状动脉及左冠状动脉起始部血管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结果:观察组的CT值优于对照组,SNR、CNR以及CTDIvo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低浓度对比联合智能最佳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具有较为积极的价值,能够有效减少肾脏代谢负荷,提高CTA检查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低对比剂 智能最佳管电流调制技术 冠状动脉 CTA检查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的心理护理对碘对比外渗患者情绪状态和腕关节功能的影响。通过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选取了100名碘对比外渗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实验组接受标准治疗与心理护理的综合干预,而对照组仅接受标准治疗。本研究持续观察了4周,主要评估指标包括患者的情绪状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和腕关节功能(采用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治疗后的情绪状态和腕关节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循证医学下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碘对比外渗患者的情绪状况和腕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促进其身体恢复。研究还发现,良好的心理支持和适当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循证医学 心理护理 碘对比剂外渗 情绪状态 腕关节功能
  • 作者: 于歆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 简介:目的:观察肿瘤患者碘对比外渗处理中采用渗漏点原位封闭与环形封闭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62例碘对比外渗患者为研究观察主体,采集时间2019年11月10日/2022年4月30日(开始/结束),将患者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两组,对照组(环形封闭碘对比外渗处理)、观察组(渗漏点原位封闭碘对比外渗处理),观察两组渗漏消退时间、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情况、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照组渗漏消退时间、肿胀消退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肿瘤患者碘对比外渗处理中可以采用渗漏点原位封闭处理措施,在确保快速有效解决渗漏的同时,缓解疼痛,提高满意度。

  • 标签: 环形封闭;渗漏点原位封闭;碘对比剂外渗;肿胀消退时间;渗漏消退时间
  • 简介:摘要 :以天竺黄同名异物为例,药师如何审方择药配。对当前医改的展望医药分家、药房社会化,提出药师要扩展拓宽知识和药学服务技能、药师配要与时俱进。对目前药房工作社会化中出现的不利问题、建议政府管理部门引予重视並加予解决。

  • 标签: 天然天竺黄 合成品天竺黄 习用品天竺黄 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铋四联与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小儿胃炎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儿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三联疗法,观察组采用铋四联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后HP检测阳性率。结果:观察组胃痛、腹部胀闷、嗳气、返酸、呕吐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铋剂四联疗法 传统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阳性小儿胃炎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