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被我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实验组实施手法复位固定应用,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各项影像学参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功能恢复率为93.3%,桡骨高度为16.34±3.28,掌倾角为18.61±3.56,尺偏角为23.29±4.01,并发症发生率为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固定应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应用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固定器应用 切开复位内固定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2年2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者均进行经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结果:5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显著校正骨折和后突畸形,将内固定取出过程中4例患者出现螺钉松动,但是并未出现断裂。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经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效果良好,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 标签: 经椎弓根复位固定器 胸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气管切开导管固定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我科进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选奇偶数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棉纱寸带固定法,观察组采用橡胶输液用压脉带固定方法。对比两组患者重新固定导管次数,更换导管时间,调整松紧度的频次,调整导管系带松紧度的时间,气切护理过程中接触系带后执行手卫生的次数,固定系带下皮肤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皮肤损伤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经过数据分析显示,在改良气管切开导管固定方法中采用输液管加橡胶输液压脉带固定气管导管的方法能有效解决传统纱布带或者棉纱寸带缺点,达到随时灵活调整系带松紧度,避免系带过紧造成压力性皮肤损伤,因此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改良气管切开导管固定方法 棉纱寸带固定法 橡胶输液用压脉带固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改良8字法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13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分成两组,8例实验组,5例对照组。给予实验组改良8字法固定气管插管,给予对照组传统扁带环绕固定法。比较两组气管插管10天内的固定效果和扁带受压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气管插管固定情况和扁带受压情况,实验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采用改良8字法固定,可以更好的固定气管插管,还能避免扁带受压,取得很好的效果。

  • 标签: 气管插管 固定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外固定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与治疗有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64%,显著高于观察组的7.69%,(P<0.05)。结论 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外固定治疗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伤口愈合、控制感染和稳定骨折等,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外固定器 四肢开放性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管路固定使用前后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2021.12月,2年内收治的68例血液透析患者,2020.1-2020.12月期间采用胶布固定,2021.1-2021.12月期间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管路固定固定。结果:使用后GCQ评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使用前,使用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使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管路固定可以显著提高血液透析舒适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视喉镜联合支气管封堵与可视喉镜联合双腔支气管导管对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在胸外科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临床教学,每组25人。试验组采用可视喉镜联合支气管封堵,对照组采用可视喉镜联合双腔支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插管时间、纤支镜定位时间、插管即刻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程度、插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学员考核成绩。采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试验组学员气管插管时间[(95.3±10.1)vs.(137.5±13.5)]和定位时间[(100.8±11.7)vs.(155.4±15.3)]均短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学员插管即刻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小(P<0.001)、插管成功率高(92% vs. 68%)(P<0.001)、并发症低(P<0.001)、学员考核成绩高(P<0.001)。结论胸外科手术麻醉教学中气管插管时应用支气管封堵比双腔支气管导管更能缩短气管插管时间,降低患者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减轻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和增强学员自信心。

  • 标签: 支气管封堵器 双腔支气管导管 气管插管 教学
  • 简介:摘要:了解护士和患者使用新型压力传感情况固定带满意度情况,评估新型压力传感固定带在护士和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采用李克特量表和随机调查的方法,对我院ICU工作的在同一时间使用过胶带及新压力传感固定带的76名护士以及在我院ICU治疗的200例使用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患者被分为使用胶带实验组与新型压力传感固定带对照组。结果发现相对于胶带,护士与患者对新型压力传感固定带的满意度较高(P

  • 标签: 护士患者 新型压力传感器固定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改良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共63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1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3年3月)。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方法,31例患者入组),另一组为实验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改良法,32例患者入组)。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局部感染发生率、导管管腔变形发生率以及导管使用情况(患者自述皮肤无瘙痒不适、患者不担心胶布松动)。结果:实验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局部感染发生率、导管管腔变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的导管使用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改良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固定改良法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老龄化现状和目前市场上老年人拐杖的缺陷,进而提出了开发新型多功能助行的目的与意义。我们旨在设计一个功能更加齐全、质量更加可靠、便利性更高的助行,以满足老年人在行动方面的多种需求。同时,这种助行还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的照顾负担,提高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 标签: 老龄化 助行器 多功能 质量可靠 社会责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综合ICU口腔气管插管病人导管滑脱的预防和护理。方法:病例搜集时间为2021年1月~2023年1月,选择来我院ICU就诊的口腔气管插管患者展开调查,统计出68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成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4例,综合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滑脱发生率、口腔清洁度、护理满意度以及口腔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导管滑脱概率比对照组低,其口腔清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ICU 口腔气管插管 导管滑脱 综合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护固定贴在中心静脉导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神经内科CVC置管患者,分别将110例CVC置管患者采用类实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采用原来方法纱布包裹接头固定,观察组采用新型固定固定,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置管期间导管内回血的发生率、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护士认可度、工作效率及医疗成本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置管期间导管内回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94.26%提高到97.93%;45名护士认可度,传统方法8.9%,对固定贴的认可度91.1%,观察组固定贴更换时间最快可以节约2分钟,护士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医疗成本与传统固定方法比较成本共节约成1760-4400元,同时减少患者因感染或非计划拔管所产生的额外费用。结论:新型保护固定贴能有效保护导管及输液接头,使导管固定夹处于向心端,避免回血堵管及接头固定不当导致的皮肤损伤;护士能明确区分CVC主管与副管,降低纱布或治疗巾的更换频率及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支出。同时减少患者担心意外脱管的恐惧感,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得到提高。该固定贴明显优于传统固定方法,完全可替代现有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保护固定贴  中心静脉导管  临床应用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讨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固定矫治在口腔正畸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需要进行口腔正畸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固定矫治,实验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满意度及口腔功能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有效性、满意度及口腔功能评分均增高,P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口腔正畸 口腔功能评分 固定矫治器
  • 简介:【摘要】:目的:支气管阻塞与双腔支气管插管在胸科手术应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1月,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为单肺通气麻醉,对照组实施常规双腔支气管插管,观察组为支气管阻塞。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呼末二氧化碳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科手术中,采用支气管阻塞通气麻醉效果也较为理想,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手术安全。

  • 标签: 支气管阻塞器 胸科手术 双腔气管导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带管出院患者护理期间采用延续护理对于预防气管导管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选取74例带管出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的护理知识掌握水平更高;研究组气管导管并发症率更低;研究组经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带管出院 延续护理 并发症率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胸部创伤急诊手术中通过可视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应用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22.1~2022.12在本院急诊胸外科接受治疗的9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为46例。实验组(46例)采用可视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对照组(46例)采用普通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通过干预后,实验组支气管导管定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部创伤急诊手术中,通过可视型双腔支气管插管治疗可实现快速定位,值得推广。

  • 标签: 可视型 双腔支气管导管 胸部创伤急诊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口腔癌修复重建手术患者术中鼻气管导管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发生鼻翼压力性损伤的20例口腔癌修复重建手术患者作为病例组,均为I期压力性损伤,匹配未发生压力损伤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可能导致鼻翼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因素。结果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较高(OR =10.616,P=0.005)、术前白蛋白低于40g/L(OR =8.213,P=0.039)是口腔癌修复重建手术患者术中鼻气管导管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术前应加强评估口腔癌修复重建手术患者的体质指数及术前白蛋白,术中加强观察与干预,积极预防鼻气管导管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 标签: 口腔癌 经鼻气管插管 鼻翼 压力性损伤 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