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时代的健康管理模式离不开健康管理工具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因其沉浸性、交互性和想象性的特征已在健康管理领域广泛应用。该技术能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以及对疾病的认知;能加强体质管理与体重管理,并改善不良习惯;能促进情绪调节,缓解焦虑、抑郁症状;能辅助康复训练,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障碍。虽有许多文献证实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健康管理的有效性,但仍然存在样本量小、随访周期短等问题,且国内相关研究较少,今后需深入探索与完善。

  • 标签: 虚拟现实 健康管理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虚拟技术是21世纪才开始流行的新技术,通过虚拟现实的技术来让体验者设身处地的感受并且沉醉于眼前的虚拟景象,已达到实际体验的效果。虚拟现实技术不仅是给人们提供了娱乐消遣的一种新方式,更多是在不同的领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益处。其中,我们可以将这项新的技术投入于心理医学中,为精神病患者提供高效、简便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心理医学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眼科学见习教学中采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辅助眼部解剖教学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于2020年9月至11月期间选择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5名学生采用VR解剖模型学习,对照组26名学生采用传统PVC材料教具学习。学习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眼部解剖学随堂测验,并对试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眼部解剖测验分数(80.55±11.99)分,对照组学生为(71.68±15.82)分。试验组学生平均分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3)。试验组96.0%(24/25)的学生认为使用VR解剖模型学习比使用传统PVC材料教具更为有趣,80.0%(20/25)的学生认为VR辅助教学模式对学习眼部解剖学很有帮助。结论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眼科学见习教学中采用VR技术辅助眼部解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眼部解剖的理解和记忆,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标签: 虚拟现实 临床医学专业 眼部解剖
  • 简介:摘要:肝切除术复杂度高,危险性大,随着数字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薄层CT或MR数据的个性化肝脏、肿瘤及内管道三维重建,使肝脏外科医生能直观、清晰、多维度地显示肝脏病灶位置及其与内脉管的空间毗邻关系,并进行精确的术前规划。然而,术前3D图像和实际手术过程仍存在着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导致术者手眼不协调,无法达到术中三维图像实时导航。近年来,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为减少3D模型和实际操作空间之间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在肝脏外科术前规划、术中引导、外科教育、医患沟通等多个方面都逐渐展示了明显优势和广阔前景。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 三维重建 肝脏外科手术导航
  • 简介:摘要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被引入医疗领域,成为疼痛管理的新形式,但目前在我国儿童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较少。本研究从虚拟现实技术的概述、设备种类与使用方式、干预效果3个部分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疼痛管理中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儿童 疼痛 虚拟现实技术
  • 简介:摘要本研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时交互性的特点,探索性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生殖医学实验室技术教学中,开发了辅助生殖实验室场景下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虚拟操作平台,可以用于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的练习和培训。利用该平台进行教学可以克服实验材料以及高端设备稀缺带来的种种限制,适合多中心、多地区广泛推广。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辅助生殖实验室技术 教学
  • 作者: 周勇 张思慧 赵晓娴 陈婉璐 雷群 何炳蔚 黄文秀 吴东 陈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 福建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口腔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省高校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院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颅颌面研究中心,福州 350002,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福州 350004,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 350108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虚拟现实技术在口腔种植治疗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2018年1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就诊的1例下颌右侧第一磨牙缺失成年患者(女性,36岁)颌骨锥形束CT数据和厂家提供的数据,建立下颌骨和种植外科手术工具三维虚拟模型,导入虚拟现实软件(Unity 3D 5.5.1),结合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器,自主研发1套口腔种植虚拟现实培训系统。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轮转的10名进修医师和20名研究生作为受训对象(均无种植临床经验),根据医师年资,将同年资医师分层随机分为虚拟培训组和常规培训对照组,每组15人,两组进行相应培训后进行主观评分(包括解剖结构、手术视野、窝洞预备、种植体就位和流程掌握),并使用口腔种植虚拟现实培训系统进行测试,分析培训前后种植体近远中向、颊舌向、深度及角度偏差并比较两组差异。结果虚拟培训组5个维度的主观评分均显著大于常规培训对照组(P<0.05)。虚拟培训组种植体根部近远中向、颊舌向、深度及角度偏差[分别为(0.73±0.33)、(0.78±0.41)、(0.61±0.32) mm和6.66°±3.87°]均显著小于常规培训对照组[分别为(0.85±0.32)、(1.12±0.38)、(0.89±0.24) mm及9.68°±3.74°](P<0.05)。结论本项研究自主研发的口腔种植虚拟现实培训系统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可预期性,可有效进行口腔种植治疗培训,强化医师口腔种植操作技能,有利于临床实践。

  • 标签: 牙种植 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虚拟现实技术 手术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中应用的相关证据,并进行证据评价与总结,为制订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脑卒中认知康复规范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按照"6S"模型系统检索美国国家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苏格兰校际指南网、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link、Science Direct、National Stroke Foundation、中国指南网、医脉通、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训练方面的指南、专家共识、RCT、系统评价等证据,检索时限为2015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AGREEⅡ)、Assessment of Multiple Systematic Reviews 2(AMSTAR 2)、JBI文献质量评价工具,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级别评定。结果最终纳入17篇文献,其中6篇指南,4篇系统评价,7篇RCT研究,总结了20条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中应用的证据。结论本研究初步形成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中应用的证据总结与评价,以期为基于虚拟现实的认知康复技术实践规范的制订提供参考,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效果。

  • 标签: 卒中 认知 虚拟现实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循环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选取接受内科循环系统疾病教学的北京大学医学部2014级和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试验组学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辅助教学方式,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授课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系统知识考试方法评价两组学生不同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学生相比,试验组学生对其教学方式更感兴趣、更有学习积极性,并认为虚拟现实技术的辅助教学方式对理解知识更有帮助,且更有助于解决临床问题[(4.15±0.67)分比(3.40±1.09)分,(3.85±0.74)分比(2.90±0.97)分,(3.85±0.75)分比(3.25±1.07)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生系统知识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85.65±6.11)分比(80.05±9.08)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循环系统疾病的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增加学习主动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循环系统疾病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医疗研究机构发展了虚拟实验室的概念,这是一个基于计算机化和计算机网络联网的虚拟实验环境。本文详细介绍了虚拟实验室的内容、研究现状、实际应用和优缺点,特别是虚拟实验室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探讨了如何利用虚拟实验室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以供参考。

  • 标签: 虚拟实验室 实验教学 检验医学教学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虚拟现实(VR)技术作为科技热词为人们所熟知。同时VR技术与眼视觉研究相关联,VR技术的进步对现代眼科领域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目前已经有许多研究表明VR在眼科医师的培养及相关眼病视觉研究等领域有着实际的应用价值和实践空间。笔者就目前VR在眼科各领域具体的应用作一系统综述,分析VR与眼科领域的可连通性,同时在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对VR在未来眼科学的应用方面进行简单小结。

  • 标签: 虚拟现实 手术训练 青光眼 白内障 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力反馈基础上辅助3D快速成型技术进行成人阴茎虚拟手术仿真研究,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出方法。方法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烧伤科选取内蒙古汉族成年男性20例(20~50岁),将受试者从髂嵴上缘到阴茎下缘的连续CT二维数据导入计算机,用Magics RP软件,三维重建阴茎及毗邻结构,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出阴茎及毗邻结构的快速成型(Rapid-prototyping,RP)模型。在Free Form系统下,基于力反馈设备进行成人阴茎数字化虚拟仿真修复手术操作。结果用Free Form系统进行成人阴茎虚拟整形修复手术,在阴茎三维立体模型上随意操作,为定量化手术设计、选择最佳手术入路、最大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结论阴茎RP模型能较准确反映该区域复杂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内部空间毗邻关系,在力反馈基础上,使医师从视觉、听觉和触觉感知仿真手术过程,为精准进行成人阴茎修复手术提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阴茎 力学 力反馈 快速成型 手术仿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胞磷胆碱联合虚拟现实训练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科住院治疗的115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康复训练,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胞磷胆碱组57例和联合组58例。胞磷胆碱组男33例,女24例,年龄(62.13±4.62)岁;联合组男35例,女23例,年龄(61.87±4.73)岁。胞磷胆碱组服用胞磷胆碱钠,联合组在其基础上实施虚拟现实训练技术。4周后,比较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Barthel Index,BI)、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FMA、BI评分显著升高,联合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胞磷胆碱组[(55.46±4.33)分比(38.79±4.31)分,(79.62±1.73)分比(64.05±1.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MMSE评分显著升高,联合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胞磷胆碱组[(26.65±3.15)分比(20.91±2.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干预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3%(5/58)比5.61%(6/57)](P>0.05)。结论胞磷胆碱联合虚拟现实训练技术利于脑卒中患者康复,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胞磷胆碱 虚拟现实训练技术 脑卒中 康复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受实验成本高、过程长、形态学教学难度大及临床标本生物安全性等相关限制,导致很多项目无法开展。虚拟实验平台通过整合课程实验、增加实验检测项目、创建形态学检验数据资源库、创建检验仪器设备虚拟操作平台及虚拟实验考核操作平台,可突破常规实验教学在时间、空间及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在实验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医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现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期望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医学检验技术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进步发展,为现代化实验教学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进一步推动了教学改革进程,实现了教育模式发展。现阶段,虚拟仿真技术已经被应用于高校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借助技术优势提升了整体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从虚拟仿真技术角度考虑,对病理学实验教学中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病理学实验教学中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策略。

  • 标签: 虚拟仿真技术 病理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体感交互技术虚拟训练对肩关节功能障碍的肩关节活动范围与肌力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7例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根据患者康复意愿将其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实施基于体感交互技术虚拟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康复训练后肩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活动范围角度分别为(98.67±16.57)°、(106.37±9.59)°、(27.54±3.61)°、(55.86±7.51)°、(56.41±8.21)°,均高于对照组(42.95±10.62)°、(37.95±5.94)°、(10.87±3.71)°、(23.81±6.81)°、(21.61±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肌力4级22例、5级10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0例、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基于体感交互技术虚拟训练,可有效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肱骨肌力水平,促进患者肩关节恢复各项功能,具有临床研究价值和推广意义。

  • 标签: 体感交互技术 虚拟训练 肩关节功能障碍 活动范围 肌力
  • 简介:摘要虚拟现实(VR)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的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为使用者提供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使其如同在现实世界中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脑电是大脑皮层脑神经细胞电活动的集合。VR结合脑电已成为脑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相关研究现状尚缺乏系统整理。总结归纳了近20年来VR结合脑电的相关研究,介绍了相应的实验范式、研究方法以及取得的结果,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虚拟现实 脑电 脑功能
  • 简介:摘要口腔医学生培养中,实验教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牙体预备是每个口腔学生必备的基本操作技能;以邻洞预备训练为例,将虚拟仿真教学与改良的实体教学深度融合,遵从"以虚辅实,能实不虚"的原则,从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口腔医学实验教学效果出发,以虚实结合实验教学的需求进行思考,启动邻洞牙体预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对应实体训练教具有望完成该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在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起到示范作用。

  • 标签: 口腔医学 教学 虚实融合 实验教学 牙体预备
  • 简介:摘要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作为临床医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在教学模式和手段上较为落后,对提升教学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中,预先设计的课程内容以情景式展示,让学生体验沉浸式学习方式,转变课堂角色,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以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劣势,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医学教育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针对传统临床医学本科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密集,口腔疾病病变位置较特殊,观察范围狭小,只能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等不足,从口腔医学自身规律及临床医学的培养目标出发,应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联合翻转课堂的新教学,对传统的临床医学本科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了颠覆性改革。改革后的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质量,为达到"以本为本"的临床医学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培养出实践操作能力更强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 标签: 口腔实习课程 教学改革 虚拟现实技术 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