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是为了排除计算机系统运行期间的隐患问题,计算机操作系统经常会由于外界或内部的原因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利用还原技术可以将此过程中丢失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还原。还原技术主要的方式有硬件还原技术和软件还原技术两种,每种还原技术都具有较强的功能性,数据还原的质量和效率都非常高。本文主要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中的还原技术运用进行探究。

  • 标签: 计算机操作系统 维护 还原技术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腔镜模拟操作系统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名我院外科医师,采用 LAP-Mentor腔镜模拟操作系统进行学习、演练和考核,通过完成操作时间、操作失误次数、操作考核优良率等指标评价其教学效果。 结果 20名外科医师经过培训操作,最终全部考核合格,优良率达 90%,末次操作时间比首次操作时间明显缩短 (P<0.05), 每位学员末次操作失误的次数比首次操作失误的次数明显减少 (P<0.05)。 结论 LAP-Mentor腔镜模拟操作系统在我院的临床教学应用中效果良好,然而目前腔镜技术培训中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需进一步探索出系统的腔镜教学方法和完善腔镜技术培训流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USB接口技术在多参数监护仪的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根据USB接口可即插即用并能提供一定电流的特点,应用高集成数据采集芯片ADμC812和数字化技术,设计高性价比、小型化、低功耗的监护参数信号采集和数据处理功能模块;采用USB转UART的单芯片桥接器技术CP2101,硬件实现USB,把所有检测模块的数据实时传送到PC主机。软件整体设计采用C++面向对象的编程及复用技术,充分利用MFC的框架,控制USB接口并从USB接收数据,利用PC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存储功能及良好的人机界面,实现监护参数的实时采集、连续显示及波形分析。结果多参数监护系统具有监护心电、呼吸、血氧饱和度和体温等生理参数的功能。测量模块集成了心电、血氧饱和度、呼吸、体温测量电路,实现了参数的数值采集、控制和通讯功能。模块小型低功耗设计,满足USB供电不大于500mA的要求,实现即插即用。用户程序自动识别测量模块、发出测量启动命令并接收USB接口传来的数据,测量数据以波形和数值的形式在计算机上显示出来,形成监护功能。系统具有病人信息和监护参数设置功能,可存储监护数据,可打印心电、血氧饱和度、呼吸的波形和心率、血氧饱和度、体温、呼吸率的趋势图,具有静态和动态回放、演示等功能。结论测量模块体积小,质量轻,非常便于携带,既适合医生出诊使用,也适用于手术室或重症监护。无需外接电源,插入计算机的USB接口,直接使用,实现了即插即用的功能。软件系统的可移植性,增加了监护仪应用的灵活性。由于监护系统具有数据存储与实时回放功能,所以也可用于临床分析与研究工作。

  • 标签: 监护 通用串行总线 接口 面向对象编程
  • 简介:目的评价神经导航手术操作系统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包括定位的精确性,应用范围,最佳手术入路设计,安全可靠性.方法对65例颅内及椎管内病变患者在神经导航手术操作系统下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灶均精确定位,平均误差为1.7mm,所有手术入路设计可在术前完成,避开功能区,使病灶完整或最大限度切除,同时保留正常脑组织及重要结构.结论神经导航系统应用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准确性高,可靠性强,切除病灶彻底,副损伤小.特别是对于深部病变可精确定位,经脑沟、脑裂显微手术入路,术后病人恢复快.术中存在脑组织移位的问题,但在可接受范围内,本组病例无由此引起的不良后果.

  • 标签: 手术操作 神经导航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病灶 术中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位摆放操作技巧对急诊床边胸部X线摄影的影响。方法:课题在手外科和普外科纳入有清晰意识的118例患者,均有床边胸部X线摄影需求,普通体位摆放者59例属一般组,针对性体位摆放者59例属实验组,在2019年2月-2019年10月完成X线检查后行摄片质量观察。结果:图片甲级率于实验组(62.71%)比一般组(37.29%)高,图片丙级率于实验组(1.69%)比一般组(11.86%)低,P

  • 标签: 体位摆放 摄片质量 急诊 胸部X线摄影 操作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应用腋乳入路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操作系统下甲状腺全切术(TT)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TMC患者80例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开放式TT)与观察组(腋乳入路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操作系统下TT)。对比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而术后切口美观度评分更高、术后疼痛评分更低,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TMC手术方案中,予以腋乳入路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操作系统下TT与传统开放式TT比较,尽管手术时间更长,但其术后疼痛更轻,而且切口美观度更高,值得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微小癌 腋乳入路 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操作系统 甲状腺全切术 切口美观度
  • 简介:摘要床边X线机是为抢救危重病人,方便手术后不能移动的患者,进行床边移动式摄片,协助临床诊断而设计的一种体积小、能灵活移动的摄片机。由于床边X线机经常移动,为了保证床边X线机的安全,延长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设计效能,摄出较满意的照片,投照工作者必须掌握床边X线机的操作规程,熟悉注意事项,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床边X线机 操作规程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乳腺钼靶X摄影技术为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方法规范乳腺钼靶X线的检查流程,进行标准化摆位,合理有效地结合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结果及结论规范操作的乳腺钼靶X线图像清晰,信息量足,大大提高了影像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

  • 标签: 乳腺钼靶 摄影技术 规范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泌尿系统X线造影技术与应用。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有临床症状并行泌尿系X射线扫描的病例。结论采用适当的造影方法和重建方法,泌尿系统成像有明显的优势能满足临床应用。

  • 标签: 泌尿系统 X线 造影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传统 X线和 DR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 效果 。方法:在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6 月选取我院接受诊疗的肋骨骨折患者 80 例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 DR 与传统 X 线检查。总结两组患者的诊断、确诊情况。 结果:DR 检查准确度相对于传统 X 线具备明显数据优势,病理诊断、 DR 检查结果与传统 X 线检查结果相比数据差异较大,统计学对比有意义, P < 0.05 。 结论:DR 诊断技术对于肋骨骨折具备较高的诊断效益,确诊率较高,值得普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及数字X线摄影系统(DR)的影像学特点,并比较两种X线摄影系统的性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的1261张CR和DR影像结果,根据统一标准将其分类并对此进行质量评估,进而分析两种X线摄影系统的影像特点及对比其性能。结果DR的优质影片数高于CR,且废片数低于CR,比较上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性能比较上,CR具有影像宽容度大、后处理功能多、实现了传统X线摄影的数字化、可与传统X线设备匹配以减少投资及操作简便等优点;而DR的优点是操作时间短、成像环节少,且清晰度高于CR。CR系统适用于X线平片摄影,更适用于复杂部位和体位的X线摄影;DR系统适用于透视与点片摄影及各种造影检查。结论CR和DR在相同的影像特点基础上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且相互不能取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并行发展。两种系统适用于不同组织和器官的摄影,因此在选择X线摄影系统摄影时,需根据检查部位及临床需要选择最适宜的摄影方法。

  • 标签: CR DR 影像特点 性能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X线防护用品对介入手术操作人员的防辐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介入手术操作人员50例进行X线辐射剂量监测,对照组(n=20)采用基本的X线防护,观察组(n=30)采用综合性X线防护措施,研究应用X线防护用品对介入手术操作人员的防辐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操作人员的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在实行不同放保护措施后,观察组的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的数量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性X线防护用品可以减少手术操作人员的辐射量,对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的损伤小,因此,在实行介入操作术时,操作人员要采取综合性X线防护用品对自己进行保护,减少辐射伤害。

  • 标签: X线防护用品 介入手术 防辐射 应用价值
  • 简介:消化内镜中心开展大量胆胰疾病治疗,进行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手术,X光机是必不可少设备;大部分ERCP病例X线动态视频信号图像,是高分辨率非标注视频,普通录像设备不能直接将ERCPX线动态视频信号采集录制下来,只能将单幅图片保存或胶片打印下来;大型会议交流、临床教学或医疗鉴定,往往动态视频资料比单纯图片更有说服力。ERCP病人动态视频资料保存一直是个难点,本文以飞利浦数字化ERCP专用X射线成像系统EasyDiagnostEleva为例,将动态视频信号源进行分析,采用北京嘉恒图自公司生产的视频采集卡M30-B,解决了非标准动态视频信号的转换,利用硬盘录像机或DVD刻录机完整清晰刻录保存X线动态视频图像,很好地满足了临床需要和视频示教,为病例会诊提供了丰富动态视频影像资料。

  • 标签: X线 视频采集卡 视频转换 信号干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规范化操作对图像质量的作用。方法:本院自2019年1月开始对于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进行规范化操作管理,随机抽取2018年1-12月进行数字乳腺钼靶x线检查患者260例作为对照组,另抽取2019年1-12月进行数字乳腺钼靶x线检查患者26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图像达标率、摄片问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图像达标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7.78%,P<0.05。观察组摄片问题发生率1.11%显著低于对照组5.56%,P<0.05。结论: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规范化操作可以提升图像质量,减少摄片中存在的问题,检查质量更加理想。

  • 标签: 数字乳腺钼靶x线 摄影技术 范化操作 图像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放中传统床旁胸部X线与计算机X线成像系统(CR)的联系。方法26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n=134)行传统X线床旁胸部摄影和B组(n=134)行CR床旁胸部摄影。以CT检查为金标准进行对照,通过将两组患者床旁胸片显示病灶的情况进行分类并绘制ROC曲线。结果A组134例患者中,有106例行CT检查,其中72例CT显示病灶,传统X线平片显示66例,6例未显示病灶。B组134例患者中,有128例行CT检查,其中84例CT显示病灶,CR显示80例,4例未显示病灶。A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5(95%CI0.684~0.875);B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5(95%CI0.841~0.975)。两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6,P<0.05)。结论普通放射检查中,CR能提高床旁胸片显示病灶能力。

  • 标签: X线计算机 X线摄影 床旁胸片 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
  • 简介: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omputerradiography,CR)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我院于2002年引进柯达CR-800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实现了影像信息的数字化,图像数据利用计算机处理、显示、传输和储存,优化了影像质量,提高了X线利用效率。

  • 标签: 计算机X线射影系统 工作流程 操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