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凝胶特性是蛋黄蛋白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加工特性之一。南京农业大学教育部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对蛋黄凝胶形成及蛋白浓度对其凝胶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蛋黄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凝胶特性 凝胶形成 蛋黄 食品加工过程 蛋白浓度 南京农业大学
  • 简介:本文观察苎麻叶凝胶长期连续经皮肤给药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实验大鼠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毒理学依据。利用1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完整皮肤凝胶基质对照组、完整皮肤苎麻叶凝胶低、中、高剂量组(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20、40、80倍),破损皮肤凝胶基质对照组、破损皮肤苎麻叶凝胶低、中、高剂量组(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20、40、80倍),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日涂药2次,连续给药4周,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测定给药4周及停药2周后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表明,苎麻叶凝胶各组大鼠一般状况良好,体重增长、摄食情况、脏器系数、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解剖学和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正常,与凝胶基质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苎麻叶凝胶在临床剂量范围内毒性小,使用安全。

  • 标签: 苎麻叶凝胶 大鼠 长期毒性
  • 简介:考查多种因素对苎麻叶总酚酸凝胶剂的影响,并从中筛选其最佳处方组成。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甘油用量、碱用量、乙醇用量和吐温用量四因素进行考查。苎麻叶总酚酸凝胶剂最佳处方为:卡波姆10g,乙醇20g,甘油50g,吐温2g,羟苯乙酯1g,氢氧化钠3g,苎麻提取物10g,加蒸馏水至1000g。经检查苎麻叶总酚酸凝胶剂的pH适宜,颜色、光泽度、均匀度、稠度等在实验条件下稳定,对皮肤无刺激,符合中药制剂规定。

  • 标签: 苎麻叶 凝胶剂 正交实验
  • 简介:以鲶鱼鱼糜为研究对象,在鱼糜中加入TG酶、结冷胶和大豆分离蛋白作为抗冻剂,在温度为-18℃下冷冻后,分别做1,2,3,4次反复冻融处理,同时将未加抗冻剂的鱼糜也做反复冻融处理,对比加抗冻剂的鱼糜;将解冻的鱼糜制成火腿,以鲶鱼火腿产品的凝胶质构特性(弹性、黏聚性、硬度和咀嚼性)为考察指标,研究抗冻剂对反复冻融的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鱼糜凝胶质构特性和嫩度均降低;加抗冻剂的鱼糜比未加抗冻剂的鱼糜凝胶质构特性好。

  • 标签: 鲶鱼鱼糜 反复冻融 抗冻剂 凝胶特性
  • 简介:果胶支链多、分子量大,可被转化为水凝胶,以形成聚合物链的网状结构,使其在水中聚集起来且不溶于水。果胶由于其简单的细胞相容性胶凝机制,已被开发用于不同的生物医学应用,包括药物输送、基因传递、伤口愈合和组织工程。通过讨论果胶的结构、来源和提取程序对多糖性能的影响,从而优化凝胶的形成,得到所期望有一定应用的凝胶,建立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基础性作用。

  • 标签: 果胶 凝胶 聚合物 生物医学 药物输送
  • 简介:分别研究了明胶、卡拉胶和变性淀粉的凝胶强度随浓度的变化,并对比3种材料在不同pH值、不同蔗糖浓度下凝胶强度的变化,为3种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 标签: 明胶 卡拉胶 变性淀粉 凝胶性能
  • 简介:研究谷氨酰胺转氨酶及其对肉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分析谷氨酰胺转氨酶的来源及性质,对催化蛋白质凝胶反应机理进行介绍。阐述谷氨酰胺转氨酶在肉制品凝胶过程中的作用,并对肉制品品质的改善进行综述。

  • 标签: 谷氨酰胺转氨酶 肉制品 凝胶特性
  • 简介:介绍激素水凝胶生根膜配制方法,并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扦插深度、聚乙烯醇(PVA)、甘油、激素4个因素不同浓度水平处理插穗后,对银杏硬枝扦插生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因子对银杏插穗生根成活率的影响依次为聚乙烯醇〉扦插深度〉激素〉甘油。试验11号组合插穗生根成活率达到95.6%,激素水凝胶生根膜最佳配方为:聚乙烯醇70g/kg×2.5%甘油40ml/kg×激素[10IBA—K:50NAA—Na:3DA-6]100mg/kg;大田露地扦插深度为15cm时,最适宜插穗生根成活。

  • 标签: 生根膜 银杏 硬枝扦插 生根 影响
  • 简介:本文旨在通过介绍三七的药用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和主要功效,总结分析三七现有剂型在某些功效应用方面存在的缺陷,通过探讨透皮给药,研究将三七制成脂质体凝胶制剂。三七作为一种名贵中药,剂型的优良是决定发挥药效的关键。三七脂质体凝胶制剂可定点定位给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吸收代谢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缓控释作用,药效持久,血药浓度稳定,应用方便等特点。本文主要介绍了三七脂质体凝胶在应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失眠、抗氧化、抗衰老方面的独特疗效,为以后三七脂质体凝胶制剂皮肤用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三七 外用制剂 透皮给药 脂质体凝胶
  • 简介:为了观察苎麻叶凝胶经皮用药的安全性,采用苎麻叶凝胶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正常和破损皮肤急性毒性实验及皮肤刺激性实验;对豚鼠进行皮肤过敏实验。结果:苎麻叶凝胶均未引起家兔毒性反应;对家兔完整和破损皮肤无刺激作用;对豚鼠皮肤无过敏作用。结果显示,苎麻叶凝胶皮肤给药使用安全。

  • 标签: 苎麻叶凝胶 急性毒性 刺激性 过敏反应
  • 简介:为探索适于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样品制备最优方法,本研究以Rht10鲁麦15开花后第31天的籽粒为材料,采用4种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TCA/丙酮法、尿素/硫脲法、酚提取法Ⅰ和酚提取法Ⅱ,对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蛋白量以及蛋白分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TCA/丙酮法和尿素/硫脲法获得的蛋白点较少,分别为484个和489个,蛋白质损失较大,蛋白质在碱性端(pH7附近)堆积严重;酚提取方法Ⅰ得到的蛋白点709个,部分蛋白点弥散,碱性端蛋白轻微堆积;酚提取方法Ⅱ得到的蛋白点866个,蛋白点清晰,无碱性蛋白堆积。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籽粒蛋白质组的研究中,酚提取方法更为适合小麦籽粒蛋白的提取,同时方法Ⅱ优于方法Ⅰ。

  • 标签: 小麦 籽粒蛋白 蛋白提取 双向电泳
  • 简介:建立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动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环己烷-乙酸乙酯提取,凝胶色谱(GPC)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RSD小于1%,回收率为92.0%-95.8%。该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操作简便,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凝胶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并(A)芘 动植物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