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根据学者喻国明和郑丽勇的传媒影响力理论和学者黄希庭的价值观体系理论,自编问卷,对安徽省三所医学院校的1998名在校医学生展开调查,实证研究涉医传媒信息医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索其内在机理.结果发现:涉医传媒信息医学生价值观产生显著影响:(1)涉医传媒信息内容、信息时效性正向影响医学生的心理需求;(2)信息加工程度、信息传播渠道、信息传播媒介、信息发布者等正向影响医学生对涉医传媒信息的信任程度,并进而影响医学生的价值观;(3)心理需求和信任程度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医学 信息 价值观 医学生
  • 简介:7月21—28日在英国曼彻斯特召开,主题为“知识发挥作用”,具体探讨内容包括从古代到现代的科学、技术、医学史以及科技与社会、哲学与逻辑等,是迄今为止科学史学界最为盛大的一次学术会议:参会的国家有100多个,国际团体20多个;正式注册发表论文的代表近1800名;会议专题分会场多达220多个,学术报告近500场。中国多名学者与学生参会,清华大学刘钝教授作为国际科技史协会主席,在会上作主题发言。

  • 标签: 医学史 科学 国际 技术 科技与社会 曼彻斯特
  • 简介:遵循网络文化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网络信息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是实现做大做强网络文化产业和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的必由之路。网络文化市场优先传播低成本采集、分析和制作的网络信息,以提高网络信息传播与使用效率;政府要引导网络技术创新和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实现网络文化市场对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基于网络信息主要流向网络利润区的商业逻辑,政府要重点规制网络利润区的传播秩序和网络文化市场秩序。发挥网络文化产业的信息资源市场配置功能,政府部门必须解决三个问题:彻底破除管理万能观念、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和加强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法治建设。

  • 标签: 网络 文化产业 市场 信息资源 配置 传播
  • 简介:10月18—2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由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和国际信息科学学会(ISIS)主办,国内外多家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协办。来自美国、法国、英国、奥地利、丹麦、加拿大、西班牙以及中国的10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信息哲学元理论问题、信息哲学与当代前沿科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信息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或学科的比较问题、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哲学问题、信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交叉问题,从多个学科与不同视角进行了学术探讨与对话交流。

  • 标签: 信息哲学 国际 西安交通大学 哲学问题 元理论问题 科学学会
  • 简介:6月22日在重庆举行,由重庆市逻辑学会主办,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承办。应邀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主要有来自日本的陶吉(SatoshiTojo)、萨诺(KatsuhikoSano),新西兰的斯里曼(JeremySeligman)和挪威的艾高腾(Thomasǎtgotnes),以及西南大学何向东教授、郭美云副教授、马明辉副教授等。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基本命题逻辑的延伸、基于代理(agent)通信信道的动态认知逻辑、关于不确定性推理的自由选择、关于证据决策的困境等。

  • 标签: 命题逻辑 国际研讨会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信息 语言 动态认知逻辑
  • 简介:情绪社会信息模型(EmotionsasSocialInformationModel,EASI)是从情绪社会功能研究取向发展而来,它扩展了传统的情绪个人效应研究,构建了一个统一的情绪社会功能研究框架。EASI模型以情绪的信息功能为理论核心,认为情绪通过引发观察者的情感反应和推理过程两条路径来影响他们的行为,且情感反应和推理过程对观察者行为的预测能力还取决于观察者的信息加工的动机和社会情境因素这两个调节变量。新近研究为EASI模型提供了证据,证明了EASI模型在某些情境中可以有效预测情绪对人际效应的作用。未来的研究还需深入探讨东方文化对情绪推理内容形成的影响机制、混合、模糊以及动态情绪的系统研究、EASI模型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的适用性以及情绪人际效应和相关学科的应用拓展。

  • 标签: EASI模型 情绪 个人效应 人际效应 社会功能
  • 简介:听觉词汇识别是理解口语的重要基础,而语音是影响词汇识别的重要因素。当前口语理解的研究热点是不同类型的语音信息如何影响口语词汇识别过程。本文综述了语音信息对口语词汇识别的作用。为进一步认识听觉语言加工的实质,本文在介绍语音信息作用的基础上,阐述并分析了当前影响较大的听觉词汇识别理论模型,同时对语音信息在听觉词汇识别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 标签: 语音信息 口语理解 听觉词汇识别 理论模型
  • 简介:过去,由于受卢卡奇和苏联教科书体系的影响,我国学术界对异化(Entfremdung)、拜物教(Fetischis-mu$)、物象(Versachlichung)、物化(Verdinglichung)等概念没有做严格的区分。但是,黑格尔和马克思都曾区分过“物象”(Sache)和“物”(Ding)概念。在马克思那里,物象和拜物教基本上同义;物象不同于异化,它属于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结构,异化则是一种主客关系结构,从异化到物象意味着早期马克思思想框架的转变。卢卡奇、广松涉、平子友长虽然都讨论过物化概念,但如何定义物化还没有定论。今天,我国学术界应该将这些概念区别使用。

  • 标签: 异化 拜物教 物象化 物化
  • 简介: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由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人文学院哲学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世界哲学与美学研究中心及英文《中国哲学季刊》联合主办。来自全国部分高校的20余位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学者参与,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任大会主席。会议重点讨论儒学与现代伦理学的关系及其在全球化时代展开跨文化对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相关论题进行诠释学方面的基础研究。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从不同的视角展开了论述。

  • 标签: 现代伦理学 国际研讨会 全球化语境 儒学 现代化 上海交通大学
  • 简介: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那么,什么是国家治理及其现代?为什么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又该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呢?

  • 标签: 国家治理 现代化 社会主义制度 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 三中全会
  • 简介:一种经济正义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有效促进全体繁荣而建立的分配模式为指导原则。本文通过分析全球复杂而歧义的现象,得出全球经济运作的基础仍然是一国政府。因此,中国经济正义应维持甚至改善它的经济转型的可持续状态,目的是实现本国最佳分配模式,从而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现实根据。

  • 标签: 全球化 经济正义 经济发展
  • 简介:马克思主义俄国的历史进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影响是双重的。从积极方面看,马克思主义俄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同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以及经验借鉴;从消极方面看,马克思主义俄国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僵化、教条主义等,曾使马克思主义中国进程遭遇严重挫折。这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启示我们: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前提;理论联系实际是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的保证。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进程 俄国 双重影响 理论联系实际 经验借鉴
  • 简介:与人类社会的工业进程相比,后工业进程是一场意义更大、范围更广、层度更深的社会变革运动。对于变革过程中的社会治理,人们通常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是自然演进,二是自觉规划。在工业进程中,人们选择了自然演进而经历了长期的社会动荡,所以,在后工业进程中,我们应当对社会治理进行自觉规划,以免人类陷入更大的危机和动荡,甚至走向毁灭。然而,目前的状况是,人类寻求合作的观念和呼声被淹没在了支持竞争的制度安排中,意图突破官僚制的组织设计仍维持着以往的中心-边缘结构,社会治理仍是以管理型政府为中心的。因而,在后工业进程中自觉规划社会治理,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突破旧的制度框架和思维方式,建构起全新的政府模式,引导多元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通力合作。

  • 标签: 竞争 合作 边界融合 服务型政府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战略构想,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吹响了进军号。这一战略构想科学回答了何谓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为何实现中国梦等重大战略问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与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现代化 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简介:在非理性主义和主观主义流行于伦理学时,黑尔将可普遍规定为道德判断的基本特征,从语言与逻辑的角度重新解释和论证了可普遍原则,恢复了道德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为伦理学奠定了客观基础。然而,黑尔的可普遍原则却并不完全符合道德现实。

  • 标签: 道德判断 可普遍化 黑尔
  • 简介:宗教本土的过程实际上是外来宗教与本土文化之间通过某种妥协、让步而达到的一种新的合并和认同。世界宗教史一再告诉我们,外来宗教在其传播过程中必须进行自我调适,与本土文化形成交融互摄的关系从而得以传播。事实上,只有那些本色较为成功的宗教才得以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力。

  • 标签: 本土化 建构路径 伊斯兰教 外来宗教 美国 本土文化
  • 简介:艺术(审美活动)与人生(生命活动)之关系是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论题,以朱光潜为代表的现代美学家曾以“人生艺术”等学说及其相关论点予以观照和阐发,从而开辟了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论传统。“人生艺术”是朱光潜综合中西文化和审美思维后的再创造,并成为其人生哲学的逻辑起点。通过这一命题,朱光潜宣扬了人性的高贵,肯定审美经验的共同人性基础,追求内在超越的人生境界。其“人生艺术”理论即是以知-情-意的人生统一体为出发点,最终指向真-善-美的价值同构(幸福)。因此,向康德式的实践理性(道德理性)与共同人性的无限逼近,

  • 标签: 朱光潜 人生艺术化 真善美价值同构 幸福体验 道德理性先验本质
  • 简介:高校校园户外空间不仅是学生校园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完善高校服务设施、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户外公共空间要充分考虑到它的物质作用和精神作用,以提高其整体的艺术性,并能体现出高校所特有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内涵,同时赋予校园与众不同的形象和魅力。

  • 标签: 景观设计 户外公共空间 人性化设计 现代高校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是一个单称肯定判断或单称肯定陈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要件:一是符合原典,二是符合国情(文情),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深刻的历史反思性、强烈的理论批判性,以及对于实践的科学指导性、纠错性。如果把"中国"当作筐,一切都往里装,便不但消解了"中国"的严肃性、科学性、正当性,而且可能将"中国"变成一个无所不包的飘浮的"能指",甚至变成一个藏污纳垢的伪命题。毛泽东之所以提"马克思主义中国"而非"马列主义中国",并非"反苏"、"反列宁主义",而是一种"去苏"、"去国际"理论策略。不过,清除了旧的教条主义,却又产生了新的教条主义,其中的教训是深刻的。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理论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