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在针刺与手术结缘半个世纪的今天,本文指出针刺在整个手术中的主要作用并不在于麻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针刺不仅会在手术室里有更大的作为,而且会超越麻醉与手术,对整个针灸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产生难以估量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标签: 针刺麻醉 穴位注射 穴位免疫 针灸预处理 研究进展
  • 简介:PerkinElmer公司提供一组专用于细胞筛查的产品,产品中LumiLuxuHTS系统能够进行冷发光超高通量细胞筛查,使用1.536微孔板筛查所有类型的细胞。LANCEcAMP系统的分析特点是单一步骤的实验设计,达到高灵敏度,在每个孔中干扰非常低,能满足最小细胞的需要。

  • 标签: 细胞 PerkinElmer公司 筛查 实验设计 高灵敏度 P系统
  • 简介:目的测定人工饲养条件下48只健康恒河猴在非麻醉状态下及30只健康恒河猴在麻醉状态下的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分析两种状态下恒河猴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值的差异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自动清洗旋转型粘度计测定及分析麻醉和非麻醉状态下健康恒河猴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值.结果血液生化值:麻醉组比非麻醉组明显低(P<0.01)的项目有GGT、AST、CREAT、TBIL、DBIL、P3+、TF;较明显低(P<0.05)的项目有ALT、ALP、LDH、HBDH;明显高(P<0.01)的项目有UA、Ca2+、CK-MB、ALB,较明显高(P<0.05)的项目有TPROT.血常规值:麻醉组比非麻醉组明显低(P<0.01)的项目有RBC、Hct、MCV、MPV、RDW、NEUTRO,明显高(P<0.01)的项目有MCH、MCHC、PLT、LYM、MEDIAN.血液流变值:麻醉组比非麻醉组明显低(P<0.01)的项目有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还原低切,血沉K值,聚集指数;明显高(P<0.01)的项目有变形指数,电泳指数.结论本文测定并比较了人工饲养条件下健康恒河猴在麻醉和非麻醉状态下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值,讨论分析了两组数值之间的差异和原因,了解应激反应和麻醉剂对动物生理方面的影响.

  • 标签: 血液生化值 麻醉 恒河猴 血液流变 血液常规 全血
  • 简介: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进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七氟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取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情况的测量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麻醉后10分钟内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麻醉后10分钟到20分钟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水平,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正畸联合修复方案对正畸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2年5月来我院口腔科进行医治的牙列稀疏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先行正畸治疗,后进行修复治疗,对照组仅进行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78例患者均完成治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治疗后24例有效,12例显效,3例无者,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治疗后18例有效,8例显效,1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可以达到患者对美观、舒适的要求,效果较单纯的正畸治疗明显,是一种理想、有效的治疗牙列稀疏、错颌畸形的方法。

  • 标签: 正畸 修复 牙列稀疏 疗效
  • 简介:近年来,端粒作为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保护染色体免受核酸酶降解的特殊的DNA重复结构,成为现代生物学的研究热点。端粒与基因表达调控、细胞生长、肿瘤发生、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端粒维持过程中有2类重要的蛋白,即端粒相关蛋白和端粒酶。端粒酶,特别是其催化亚基hTERT,在端粒延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细胞永生化和癌变密切相关。近年来,靶向端粒酶的肿瘤治疗在逆转录酶抑制剂尤其是反义核酸和免疫治疗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将很有希望成为未来靶向端粒酶的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靶标。

  • 标签: 端粒 端粒酶 肿瘤治疗 免疫治疗 寡核苷酸 肿瘤干细胞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比重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麻醉对母婴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2014年12月,产科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急诊剖宫产术产妇50例,产妇25例为A组(0.75%原液)、25例纳入B组(0.5%罗哌卡因),对比相关指标.结果:A组与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到达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不同时间段MAP与HP水平、镇痛、肌肉松弛程度、牵拉反应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6min后,A组与B组MAP、HP低于术前,12min后低于6min后,20min低于12min,45min高于2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O2、PE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剖宫产术中应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安全可靠,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确切,0.5%罗哌卡因可满足需要,且对新生儿影响更小.

  • 标签: 急诊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罗哌卡因 母婴预后
  • 简介:目的对雌性树Ju的麻醉,生殖器官解剖与卵母细胞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为制备转基因树Ju奠定基础,方法用1%的戊巴比妥钠(10^-3ml/g体重)肌内注射对树Ju麻醉,比较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对麻醉效果的影响。对雌性树Ju生殖器官解剖结构,卵母细胞形态特征等进行观察。结果(1)在25-28℃,18-20℃下麻醉的持续时间分别为80min,130min;(2)雌性树Ju的子宫为双角子宫,卵巢外有包膜;(3)卵母细胞富含色素,卵母细胞的透明带与质膜的韧性较山羊强,结论在25-28℃下,用1%的戊巴比妥钠(10^-3ml/g体重)对树Ju麻醉时间比较适中,便于实验操作而且苏醒快,雌性树Ju生殖器官解剖结构,卵母细胞形态特征观察表明,树Ju的胚胎移植,转基因等实验操作与小鼠类似,但树Ju的受精卵须进行离心处理。

  • 标签: 雌性树Ju 麻醉 生殖器官 解剖 实验动物 卵母细胞
  • 简介:目的开发256层螺旋CT大鼠活体胸部CT扫描中减少图像呼吸、心跳伪影的序列。方法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iCT对10只SD大鼠进行胸部CT成像。每只大鼠均采用A、B两种扫描方式,A方式为常规胸部CT扫描序列,为非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B方式为非心电门控轴扫模式。两组均在120kV条件下扫描,扫描长度为8cm。对所得CT数据进行横断位与冠状位肺窗与软组织窗重建,观察图像并进行测量,比较两组图像的平均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并对不同观察者间主观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分析10例大鼠胸部CT扫描数据。A、B两种扫描序列的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product,DLP)值分别为144.7mGy/cm与72.2mGy/cm。两组间肺组织CT值与肝组织CT值差异无显著性(t值分别为-0.205、0.545,P>0.05),两组图像噪声差异无显著性(t值为-0.865,P>0.05),两组图像肺组织的SNR差异无显著性(t值为0.903,P>0.05),但肝组织的SNR值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t值为-2.885,P<0.05)。两位医师的评分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763,诊断结果一致性良好。A、B两种扫描方式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为(2.5±0.53)分、(4.3±0.67)分,差异有显著性(χ2值为14.76,P<0.05)。结论大鼠胸部CT扫描采用非心电门控轴扫模式可获得与胸部常规CT扫描(非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大致相当的CT值与噪声、信噪比,但采用非心电门控轴扫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大鼠胸部图像的呼吸心跳伪影,降低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提高观察者的诊断信心。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成像 动物实验 胸部 伪影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类患者224例,基于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作均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的实际麻醉效果。结果:在麻醉效果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瑞芬太尼具有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不仅有助于患者尽快尽好恢复,同时还具有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优点。

  • 标签: 瑞芬太尼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麻醉效果 观察分析
  • 简介:国内外学者将改良CLSIM38-A方案应用于红色毛癣菌时进行了改进。这些改进包括红色毛癣菌培养基为燕麦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沙堡弱葡萄糖琼脂(SDA),接种物仅含小分生孢子,培养基为RPMI1640,接种物量为CFU/ml,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7d,MICs终点确定标准为MIC-0,质控菌株选择须癣毛癣菌MRL1957和红色毛癣菌MRL666。

  • 标签: 红色毛癣菌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试验方法
  • 简介:基于工作过程的学科课程体系开发与优化,是与现如今新课改教学理念相融合,以行动体系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以促进学生实践探究为目标,结合工作过程中不同任务的相关性来进行知识、实践技能的整合,形成'串行'的学科体系。高职教育应该以就业为目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以往循序渐进学习各门课程为更加贴近于实践,更加符合与接近工作过程的需要。工作过程与行动导向、目标导向、实践能力导向、工作需要导向等贴近生产生活需要的能力导向相符合,是现阶段对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重新审视与革新。本文分析了优化基于工作过程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策略的方案

  • 标签: 电气自动化 工作过程 课程体系 优化方案
  • 简介:2005年以来,二代测序平台和测序技术越来越普及,被广泛用于新病毒和未知病原体的发现,从未经培养的复杂样本中筛查病毒类病原体需要更多的前期处理措施。我们围绕高通量测序所涉及到的测序样本预处理方法和扩增方法做简要总结:样品类型分为无菌样本和开放样本;病原体类型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背景核酸去除的常用方法包括物理分离、核酸酶消化和几种rRNA去除的方法;常用的微量样本非特异性扩增方法包括随机引物PCR、SISPA技术、锚定随机引物PCR、RCA技术、MDA技术和NASBA技术。

  • 标签: 高通量测序 病原体 样本预处理 背景核酸去除 非特异性扩增
  • 简介:目的:研究溴隐亭不同给药方案在治疗高泌乳素血症(HPRL)女性不育症中的临床疗效,关注其对女性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0例就诊于我院的确诊为高泌乳素血症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先口服溴隐亭调整血清泌乳素水平至正常后予以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对照组采取促性腺激素与溴隐亭同步治疗方案。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促排卵周期数、平均用药天数、雌二醇水平及妊娠率,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泌乳素都显著改善(P〈0.05);但是两组之间相比,采取溴隐亭药物治疗后诱导排卵的研究组在促排卵、雌二醇水平和妊娠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采用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患者,调整至正常后再使用促卵泡激素药物促排卵治疗不孕不育具为较优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溴隐亭 高泌乳素血症 给药方案 促性腺激素 促排卵 不孕不育
  • 简介:目的:观察FOLFOX4和XEL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68例初治确诊为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分别采用XELOX和FOLFOX4化疗方案行术前两个疗程的化疗治疗。结果:XELOX组总有效率为47.06%,FOLFOX4组总有效率为41.08%,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方面,FOLFOX4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和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较高,而XELOX组手足综合症发生率较高。结论:XELOX方案作为胃癌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与FOLFOX4方案相似,但XELOX方案副作用较轻且均可控制,化疗时间短,对机体损伤小,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希罗达 奥沙利铂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负荷量和维持量两种右美托咪定给药方案对泌尿外科手术后苏醒期躁动的作用,研究右美托咪定用药的更优化方案。方法:将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入两组。负荷量组在麻醉诱导时10min内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维持量组从麻醉诱导开始至手术结束持续以0.4μg/kg/h的速度输注右美托咪定。采用丙泊酚(1.5-2mg/kg)和芬太尼(2-4μg/kg)进行全麻诱导。麻醉维持采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记录苏醒期最大Ricker镇静-躁动评分和咳嗽的分级。记录从时间零点到对语言指令有反应的时间和苏醒期的缺氧(SpO2〈90%)、喉痉挛等其他并发症的情况。在术后恢复室,记录残余镇静(入ICU时镇静-躁动评分≤3)、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00分数字分级评分法)和恶心呕吐评分。术后24h用15项问题的恢复质量问卷评估患者。结果:负荷量组苏醒期躁动评分为4(3-7),维持量组为4(3-4),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47)。负荷量组停药至呼之睁眼时间为19.4±8.1min,S组为16.8±5.6min,但无统计学差异。其余指标统计学均无差异。结论:与单次负荷量注射相比,维持量泵注方案更有利于减轻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后的苏醒期躁动,且不会引起苏醒时间延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泌尿外科手术 苏醒期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