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中国外交本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总体战略,依据“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与周边国家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联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塑造出极为有利的区域环境。这其中,经济外交功不可没。

  • 标签: 经济外交 中国周边 相互依存关系 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中国家 中国外交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周边外交在顶层设计、机制建设、策略运筹、资源投入等方面实现较大进展,在中国外交全局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提升。党的十九大提出未来数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发展目标,并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中心任务。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化中国周边外交、促进周边命运共同体发展,成为亟待谋划的战略性课题。

  • 标签: 周边外交 命运共同体
  • 简介:2017年是中国国家政治生活的'大年',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揭示了未来数十年将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营造和维护和平有利的周边环境至关重要,周边外交也将继续在中国外交总体格局中占据重中之重的地位。

  • 标签: 周边外交
  • 简介:周边外交是中国和平外交的战略基点,中国奉行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进入21世纪,面临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作为新时期中国睦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这标志着中国的睦邻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外交新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积极展开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交往,双边合作与多边合作长足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外交成果。与此同时,在周边外交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以双边和多边为基本合作形式,通过建立对话与合作机制实现共同安全、共同发展。

  • 标签: 睦邻外交政策 和平外交战略 周边外交
  • 简介:周边外交破局2018年春天,中国的内政外交日程非常饱满。两会过后,中国领导人频繁发力周边外交。这一切似乎向外界昭示,中国外交正努力在周边塑造一种新态势。

  • 标签: 中国领导人 周边外交 中国外交
  • 简介:《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周边安全与周边外交》以中国快速崛起背景下的周边安全挑战与周边外交战略为研究内容,该书是“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丛书”的第一部。在比较分析2000年以来国内外学术界相关著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四方面特征:政策研究的学理性、形势研判的前瞻性、战略分析的整体性、调研材料的实践性。

  • 标签: 周边安全 周边外交 大周边外交战略 六大板块
  • 简介:南海问题的产生和复杂与威斯特伐利亚性质浓厚的国际体系里,中国快速崛起带动的体系变革有关。在大国疑惧和小国逐利气氛中,南海问题很容易被'炒热',中国不得不在'亲、诚、惠、容'式不断'加码'的周边友好前提下,维护南海权益。能否做到增信释疑和巧妙利用利益互换,是周边外交基础上维权的关键,国际体系和平一面为此提供了可能。'亲、诚、惠、容'等理念没能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导致中国不断'加码'的友好被一些国家利用。改革开放后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但严峻的国际形势决定了中国很难让'息事宁人'不成为忍气吞声。在中国崛起态势明显后双方对现状都不堪忍受,因而维权'新常态'非常重要。同样面对中国'亲、诚、惠、容',不同决策者有不同政策,所以争议国领导人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周边外交 南中国海争议 视角
  • 简介:《中国周边外交学刊》是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分中心主办的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专业性学术书刊。宗旨是:瞄准中国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重大问题,努力推进对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政治、安全、经济、外交、文化关系的理论研究、战略研究、个案研究和综合研究。《中国周边外交学刊》设有'特稿''‘中国周边学’笔谈''周边外交综论''‘一带一路’研究''周边次区域研究''亚洲新安全观''亚洲命运共同体''中国边海事务''周边看中国''周边国情研究''周边文化交流''青年论坛''学术动态''书评'等栏目。

  • 标签: 周边外交 复旦大学 领土主权 邯郸路 注释规范
  • 简介:一杯清茶会朋友轻轻松松聊高考主持人:许老师您好!北外髓啊举办七十周年校庆,在这里先表达我们杂志对贵校美好明天的祝福。参加北外校庆时,我看到校友纷至沓来,而且星光熠熠,真切感受到了北外人的邵份骄傲和自豪。

  • 标签: 语种 主持人 杂志
  • 简介:学校附近的小店,那可是同学们的“乐园”!每天放学后,他们都会在这些小店内两眼放光地又摸又看,还唧唧喳喳地议论着。

  • 标签: 校园 学校 同学 议论
  • 简介:中国的新安全观从诞生至今,经历两个十年的发展,第一个十年是服务于“和平周边”的1.0版,第二个十年是服务于“和谐周边”的2.0版.当下,新安全观正进入服务于“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3.0版.新安全观3.0版落实在周边公共外交上,可概括为“修己安人”“积德行善”“和局共赢”.

  • 标签: 公共外交 安全观 积德行善 修己安人 服务 共同体
  • 简介:地方高校是周边公共外交中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特别是位于中国边境省区的地方高校,依托于所在省市与周边国家在历史渊源、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往往成为开展周边公共外交的重要平台,具备成为周边公共外交智库和人才培养基地的潜力.地方高校参与周边公共外交也存在资源有限、参与意识不足等问题,但地方高校服务于周边公共外交的潜力能否得到更好的挖掘,归根到底取决于中央对总体外交统筹能力的提升.

  • 标签: 公共外交 地方高校 实践 人才培养基地 历史渊源 周边国家
  • 简介:莫迪上台以来印度周边外交战略与政策有四个比较突出的变化,即周边外交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周边外交战略布局得以调整;实施周边外交手段实现多样化;周边外交的目标得以升级,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理念进行了若干更新;强调战略实施能力的提升.目前看来,印度新周边外交战略实施已取得-定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多困境.印度周边外交战略和政策的调整不可避免将对中国的周边外交以及中印关系产生影响,其新动向值得中国关注.

  • 标签: 印度 周边外交 战略 中国
  • 简介: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周边外交中的特殊作用。在过去五年中,海南在周边外交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较好地服务了国家总体外交和地方发展。未来,海南如要在周边外交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就需要遵照中共海南省委第七次党代会的要求,"以新时期特区人的勇气担当,解放思想,突破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机制创新、提升内力上下大功夫。

  • 标签: 周边外交 战略传播 海上丝绸之路 南中国海
  • 简介:2014年12月6日,由察哈尔学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东阳2014”在浙江东阳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新亚洲新外交”.来自中外政界、学界、商界、传媒界人士聚集一堂,共同展望亚洲的前景,研讨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

  • 标签: 周边外交 公共外交 传媒集团 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 察哈尔
  • 简介: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面临日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加之商人出身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喜欢与中国在亚太事务上做交易,因此中国周边外交亟需利益交换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总结。中国周边外交中的利益交换,指的是中国与邻国(含美国这一特殊邻国)就经贸纠纷、周边安全局势、争议海域划界等非核心利益进行"比率适当"的利益交换。美国是中国周边外交开展利益交换的重点对象。中美利益交换的核心内容是在守成大国(美国)与崛起大国(中国)之间建立积极而稳定的双边关系,经贸领域将是中美利益交换的关键领域。朝鲜半岛是中国周边外交开展利益交换的重点区域。中国迫切需要与相关利益攸关国在朝核问题上达成系统性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在一揽子解决方案中,有关国家需要并行推进务实的利益交换。海域划界是中国周边外交开展利益交换的重点议题。中国在与海上邻国进行海域划界谈判时,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利益交换举措。

  • 标签: 中国 周边外交 利益交换
  • 简介:周边外交在中国政府的外交战略中长期居于重要地位。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相互依赖与战略互信缺失并存”困境的存在,使中国周边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在未来的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组合中,中国应注重安全与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危机管控,展现必要、适度的外交强硬,建立战略威慑力。

  • 标签: 周边外交 互动关系模式 二元格局 命运共同体
  • 简介:摘要: 中国和美国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力争成为一个富裕强大文明的国家,造福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同时坚持独立自主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美国的目标则致力于建设一个强大的美国,实现美国梦,包括国民幸福,国家安全,以及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包括传播自由民主人权等理念。因此,中国和美国的矛盾在两个方面,意识形态上相互争论,国家利益上不少冲突。因此不少人戏称为“美中不足”。 毫无疑问,作为地球的核心国家,美国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世界局势。而且自 2011年成为第二经济体以来,美国就开始对中美关系进行改变。出于对自己地位的考量,美国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求遏制中国。

  • 标签: 中美关系 周边战略 外交
  • 简介:每到5月底、6月初,二十多国的防长和高官都会如约飞赴西太平洋上的弹丸小国——新加坡,行程中必然包括与新加坡防长共进午餐。

  • 标签: 新加坡 外交 西太平洋
  • 简介:崛起大国的周边外交必须具备高度的战略格局与历史担当,积极探索相邻之道,才能稳定周边关系。鉴于此,周边外交新理念积极回应时代需求,推进“一带一路”等重大举措的落实,塑造周边外交新格局。即便如此,周边国家对中国周边外交转型依然抱有诸多疑虑,因此,如何提升周边外交新理念的国际话语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首先,必须树立话语主体的战略自觉性。最高决策层视周边为重要战略支撑,将周边外交置于外交的首要地位,培育周边外交新理念的战略信誉,以强大的文化自信推动话语创新。其次,高质量的话语内容及其落实是塑造话语权的关键所在。“亲诚惠容”新理念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能够有力回应现实问题,指导周边外交的新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周边外交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必须以高度的战略定力奉行周边外交新理念才能保持战略方向的清晰性与稳定性,取得实效。此外,周边外交新理念是传统政治理念与时代主流价值的深度融合,应通过健全的话语传播平台与合理的传播方式提升对周边国家的文化感召力,强化话语认同。简言之,提升周边外交新理念的国际话语权是塑造中国“周边观”的重要尝试,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周边外交新理念 国际话语权 战略自觉 战略定力 价值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