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与协奏曲相关的美学问题讨论(第一次课)时间:2011年03月15日星期二上午10:00.11:30地点:上海音乐学院新教学楼中601授课老师:韩锺恩教授参与同学:陈新坤、贺颖、郭一涟、刘娓娓、魏舁、黄海、竹琛汇报人:贺颖课程记录:贺颖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韩锺恩教授沿袭以往课程模式,为音乐美学方向研究生开设针对与围绕音乐作品的专题讨论课程,本次课程内容,主要是通过对某部协奏曲结合克尔曼的《协奏曲对话》一书讨论相关的音乐美学问题。课程形式为每一至两周讨论一部作品,由一名同学作主题发言,其他同学参与讨论的形式,并由韩锺恩教授亲自点评。这学期的第一次讨论曲目为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和《协奏曲对话》的第一章节。

  • 标签: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美学 专题讨论 《G大调钢琴协奏曲》 音乐学专业 讨论课
  • 简介:文章通过“”之概念、已成为现实的“上海”、存在必要和已具条件的“音乐上海”、逐渐显现的“音乐上海”现状、“音乐上海”所面对的问题及其思考、“音乐上海”的范畴与研究方法几方面的详尽论述,将“音乐上海”建构的价值和意义总结为“上海作为城市音乐研究的典型案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以及“音乐人类的“中国经验”及其模式的尝试性范例”。笔者从学科及学术思想重构、研究新视角的开拓、理论和方法的交叉与整合,尤其是内容的聚焦和区域的选择,借助音乐人类E-研究院的建设平台,努力通过具有中国文化语境和历史意识的方法论探讨,逐渐消解西方学术方法长期主宰中国学界的状态,倡导和努力在“家门口”作业,突出城市田野特征,以最具代表性的上海城市音乐富矿为案例.围绕中国社会和文化语境,强调历史维度的研究,通过“音乐上海”的努力和积累,以期建立起中国音乐人类的自身特色和话语权。

  • 标签: 上海学 上海音乐 城市音乐 音乐人类学 E-研究院
  • 简介:文章就《上海工部局乐队史》一书的写作讨论了三个议题:其一,音乐上海:工部局乐队史的多元阐释;其二,资料与写作:碎片化的历史建构;其三,语境与意义:帝国流散、都市空间与文化政治。继而提出对于“音乐上海”的构建与述求。

  • 标签: 《上海工部局乐队史》 “音乐上海学” 新史学 流散
  • 简介:上海大学倡议建立“上海”,是上海这个地方的历史要求,也是我国建设两个文明的时代使命,它反映了上海大学的开拓精神。我想十年后,《辞海》再次修订时,将会增收“上海”一条。任何一种,都是义立而后名至,闻其名即可探知其义。诸如春秋战国学、汉学、宋学、常...

  • 标签: 上海史 “海派” 文化交流 上海大学 百科全书派 春秋战国
  • 简介:城市艺术人类研究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进入到学者的研究视野,受到学界的瞩目。中国城市的艺术田野有它的特殊性所在,对于国外研究经验的借鉴与内化要注意结合本土的历史和文化生态。“音乐上海”是一个基于“地方性知识”的研究论域,通过十几年的积累,努力建构城市艺术人类研究的“中国理论与经验”,以期建立起中国城市艺术人类的自身特色和话语权。

  • 标签: 艺术人类学 城市艺术 音乐上海学 田野
  • 简介:<正>“音乐”是外来语,取自法语Musicologie、英语Musicology,与德语的音乐科学(Musikwissenschaft)是同义语。音乐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但是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为学术界所公认,则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因此,总的说来,音乐仍然是一门新兴科学。音乐的性质、对象与范围是什么?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解释,即使同一历史时期,音乐学家们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主张:一种认为音乐是一种音乐科学,应该以音乐声学及音乐艺术中的物理、数学等现象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一种则主张音乐主要研究音乐的起源、演变和发展,也就是以音乐历史为研究的对象;另一种主张则把音乐概括为“音乐的学术研究”,

  • 标签: 比较音乐学 基本规律 民族音乐 音乐艺术 十九世纪 美学思想
  • 简介:《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等歌舞曲,属于老上海风情的“百乐门音乐”。过去的上海被称为“十里洋场”,“百乐门”是其标志性的场所之一。百乐门是高级舞厅,在南京路西端、静安寺附近,始建于1932年。百乐门是paramount的谐音,如今该地已恢复原名,仍是一座娱乐场所。百乐门在三四十年代是上海滩最负盛名豪华舞厅。解放以后,随着社会风尚的改变,在1952年后就门庭零落了。当时上海市政府虽然没有“禁舞”令,

  • 标签: 上海滩 音乐 娱乐场所 三四十年代 上海市政府 社会风尚
  • 简介:20世纪初,中国传统音乐格局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民间与城市、流行与经典等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其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20世纪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转型时期。随着对音乐传统内容的审视、音乐传统历史的梳理、传统音乐的分类及民间素材的研究与创作、音乐作品形态的分析的历史过程,传统音乐研究开始向纵横方向扩展。

  • 标签: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人类学 学科架构 中国传统音乐 20世纪 音乐研究
  • 简介:本文介绍欧洲各国音乐学院的发展背景,并追溯上海音乐学院的发展历程,对两者加以比较,给读者参考。所涉及的欧洲音乐学院包括意大利、法国、德国和德语地区、俄罗斯(苏联)、东欧、英语国家的音乐学院。指出欧洲音乐学院的源起和发展基于两个主要因素:宗教仪式的需要和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思想对欧洲文明的影响。音乐学院的专业音乐教育在18世纪由意大利左右大局,到了19世纪德国和法国的模式后来居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东欧、法国以及亚洲才纷纷建立音乐学院。本文论及近半个世纪世界各国音乐学院的课程,指出20世纪音乐学院的办学注重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专业教育,而音乐学院与大学之间的紧密联系成为音乐学院发展的一个特色。本文回顾上海音乐学院自成立早期在科系与课程方面的发展,赞赏学院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巨大影响力,并对音乐学院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提出笔者个人的想法。

  • 标签: 欧洲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专业音乐教育 大学音乐系
  • 简介:音乐[英:Musicology;法:musicologie;德:Musikwissenschaft,Musikforschung;意:musicologia]Ⅰ、音乐的本性,Ⅱ、音乐的学科,Ⅲ、音乐的民族传统Ⅰ、音乐的本性1、定义;2、音乐是学者式的方法;3、音乐是一个知识领域;4、历史的系统的音乐。1、定义“音乐”这个术语曾被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做过定义,几乎所有的这些定义都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观点:这两种观点是根据音乐研究家所采用的方法或是研究的题目而形成的,一种解释规则,另一种研究现象。不管怎样,它们反映了不同的哲学立场,一种将音乐视为人们参加的一种活动,另一种视其为一个知识领域,而忽视其活动。一种观点是从方法入手进行研究,强调音乐

  • 标签: 音乐学 音乐理论 音乐研究 历史学家 民族音乐学 音乐历史学
  • 简介:一、音乐批评是一门亟待设立的学科音乐批评是一门亟待设立的学科.虽然在古今中外音乐的历史上诞生过许多音乐批评的经典性文本,但是,把音乐批评作为一门学科来有意识地进行学科建设的文本却微乎其微.时至今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音乐批评自身的非议纷至沓来.追根求源,笔者以为这些非议,无出于学科主体意识不足、学科本体意识模糊、学科理论体系孱弱、批评操作能力有限、学科历史定位不明之外.而确立这些意识、观念、方法、体系等,又无不寄希望于音乐批评学学科体系的坚实确立与长足发展.

  • 标签: 音乐批评学 本体意识 有意识 刍议 确立 诞生
  • 简介:<正>音乐资料资料,包括的范围很广。一般来说,凡是未经你手或我手的有关事物的记载、论述与说明等,都应算作资料。资料是客观的存在。没有这些客观的资料作为条件或基础,任何学术见解都是空的,也绝不能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这就是说,学术见解,一定要“持之有据”,才能“言之成理”,才能“顺理成章”。资料,主要有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

  • 标签: 第二手资料 音乐资料 音乐地理学 资料工作者 学术见解 课题
  • 简介:据说,晚上睡得越晚,说明这个时代越先进,因为夜店是这个城市欲望和失望的排泄口。Dkd,CK,CD,Amarni,G+,Babyface,VIProom……如今要说起上海的夜店,每个爱玩的人都可以脱口而出一大堆名字。

  • 标签: 上海 音乐 VIP CD
  • 简介:音乐上海分社是解放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为了推进新音乐运动发展群众歌咏活动,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而成立的。群众歌咏活动是上海学生运动一个十分活跃的部分,是一种非常有力的武器,在反对反动统治的各个时期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解放战争时期上海...

  • 标签: 新音乐 解放战争时期 上海 学生团体 党的领导 瞿希贤
  • 简介:音乐社会是当代音乐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音乐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评介.

  • 标签: 中国当代 音乐学 音乐社会学
  • 简介:摘要在参观博物馆时,我们能看到编钟的精密和气派,古琴的纹路优雅而自然,这些来自数千年前的乐器,这些承载着古人的喜怒哀乐的音乐载体,常常使我们对先祖的思想和智慧肃然起敬。我们不得不思考应怎样面对和研究这些丰富的音乐遗产。音乐史的研究离不开对古代音乐实物的考证。最突出的一个例子是河南舞阳的贾湖骨笛。音乐史学家在上个世纪对于骨笛的年代论断是公元前8000年,而随着音乐考古的深入考证,这个时间被向前推进了整整1000年。古人流传下来的音乐文献中,有的也许是谬误,有些是正确的论断,这些都需要后人不断地考证,才能客观地认识到这些文献的真实性。音乐考古突破了传统的音乐史只用文字说明问题的局面。如对于殷墟近10年的考察中,挖掘出土大量的甲骨文残片,这些残片上所记录的内容,证实了司马迁《史记》中的诸多内容。

  • 标签:
  • 简介:摘要: 在参观博物馆时,我们能看到编钟的精密和气派,古琴的纹路优雅而自然,这些来自数千年前的乐器,这些承载着古人的喜怒哀乐的音乐载体,常常使我们对先祖的思想和智慧肃然起敬。我们不得不思考应怎样面对和研究这些丰富的音乐遗产。音乐史的研究离不开对古代音乐实物的考证。最突出的一个例子是河南舞阳的贾湖骨笛。音乐史学家在上个世纪对于骨笛的年代论断是公元前 8000年,而随着音乐考古的深入考证,这个时间被向前推进了整整 1000年。古人流传下来的音乐文献中,有的也许是谬误,有些是正确的论断,这些都需要后人不断地考证,才能客观地认识到这些文献的真实性。音乐考古突破了传统的音乐史只用文字说明问题的局面。如对于殷墟近 10年的考察中,挖掘出土大量的甲骨文残片,这些残片上所记录的内容,证实了司马迁《史记》中的诸多内容。

  • 标签: 音乐学 考古 价值
  • 简介:<正>我对音乐翻译家历来抱着一种敬羨与敬畏浑然参半的复杂心情。这首先与我本人外语水平不高确关,因此见到译著一本接一本问世或在洋人面前用洋文谈笑风生、对答如流的翻译家,不论他或她是老头老太还是丫头小伙,心里自是敬之羡之的。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认为翻译不光是一种技能,而且更是一门学问,其专业性、学术性之广袤无垠、深不可测,是足可在音乐与翻译之间独辟蹊径、创立学科、自成体系,成

  • 标签: 音乐翻译 当代音乐 音乐学 翻译学 翻译家 学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