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东魏《任墓志》,入窆于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538)十月,为近年新出。据藏家所言,兹志刚发现时己碎为五块,所幸并无缺失,后经粘合修复,始见全貌。志高72.5厘米,宽72.5厘米,具界格,凡28行,满行30字,通篇共808字。兹志书法风格俊秀劲健,意态典雅,可作为东魏时期书风之典型代表。姑句读志文如次:

  • 标签: 东魏时期 墓志 书法风格
  • 简介:心在尘嚣外,悠然看鸟翔。白云游野岭,红日照山岗。溪唱泠泠曲,松披淡淡妆。林中闲坐久,花染一身香。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贺兰史话》于2013年9月付梓成书。全书共有27篇30万字,以时间为纲、史料为经,记述了贺兰县的悠久历史、美丽自然、时代俊杰、风土人情。展现了贺兰历史发展的轨迹和脉络,是《宁夏地方史话丛书》的又一璀璨篇章。

  • 标签: 地方史话 风土人情 贺兰县 历史
  • 简介:贺兰西望矗长空,天界华夷势更雄。岩际云开青益显,峰头寒重雪难融。清光绚玉冲虚白,秀色拖岚映夕红。胜概朔方真第一,徘徊把酒兴无穷。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贺兰晴雪》
  • 简介:北周文学有着融南北文风的独特风格,其中宇文氏散文更具独特性,对北周宇文氏散文加以收集整理,并对其主要文体加以阐述,从而揭示出北周宇文氏散文独有的文学特色,并从它的文学特色中,总结出形成此特色的原因,这样有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宇文氏散文的特征,并能为研究隋唐文学做好铺垫。

  • 标签: 北周 宇文氏 散文
  • 简介:贺兰县史志办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贺兰史志”已开通!本微信号为史志爱好者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资讯和交流学习的平台。主要有工作动态、领导讲话、政策法规、史志成果、党史宣传等栏目。

  • 标签: 贺兰县 史志 官方 社会公众 领导讲话 党史宣传
  • 简介:贺兰山是宁夏北部的一座名山和周边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圣山.也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南北走向山脉。它绵亘于宁夏的西北部,宛若一座偃月形的巨大天然屏障,阻挡着来自蒙古高原和腾格里沙漠的风沙和西伯利亚冷空气的侵袭,

  • 标签: 山名 腾格里沙漠 西伯利亚 蒙古高原 贺兰山 西北部
  • 简介:中国私家藏书历史悠远。自宋代雕版印刷广泛普及,日传万纸,书业市场渐兴,个人聚书成为可能,推动了私人藏书的发展。后世踵承,代有名家,至明清臻于鼎盛。这些私人藏书家或宦翰世胄,或巨豪乡绅,以家赀饶富为经济支撑。近代以来,欧风东传,公藏渐兴,外商开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应时产生,其中雅嗜缥缃者大有其人。

  • 标签: 雕版印刷 藏书 中国
  • 简介:北周武帝宇文邕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封建君主。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与经济变革。受地缘关系的影响,他对西北经济大力开发,加强西北地区的行政建制,兴修水利,开展农业生产,并与屯田相结合,大力推广均田制。实行了灭佛政策,使北周的经济发展壮大,为攻灭北齐以及后来的隋灭陈作了必要的铺垫。北周经济的发展,对结束我国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来的分裂割据状况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北周武帝 西北经济 开发
  • 简介:<正>墓志是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粗分为世俗墓志和宗教僧侣墓志(如释氏墓志、塔铭等)两类。本文所议,只限于世俗墓志,其它内容均不涉及。对墓志的看法,现在还无完全一致的结论,此文仅就笔者在学习和工作中接触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请教于方家和各位读者。1.关于墓志的含义问题所谓墓志,主要是指置于墓中,专为记叙死者姓名、生卒年月、生平事迹等内容的石刻。其质料有陶之瓦志、砖志(由于其内

  • 标签: 墓志铭 形制 出土 墓石 画像石刻 重要组成部分
  • 简介:1想来宁夏的愿望已经很久。说起来惭愧,这是我目前唯一没有到过的省份。似乎越是神往的越是难达,不是机会少有,就是距离设障。所以一直在我的梦想中放着。说是放,其实常常火山般活跃。动感最强的就是那座跟中国地理、军事、民族、文化都有着深切关联的贺兰山。

  • 标签: 游记 贺兰山 中国地理 宁夏
  • 简介:在我国两北广袤的沙海中,一列雄伟峻峭的山脉拔地而起,似从天庭驰骋而来的黑色骏马,横亘在浩瀚的乌兰布和、腾格里诸沙漠与卫宁北山之间。如果让这匹“骏马”驰骋在历史的天空中,就会发现它地处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众多的崖口平时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区进行贸易的交通要道,而在战时,这里又布满刀光剑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被誉为“朔方之保障,

  • 标签: 贺兰山 游牧民族 农耕民族 交通要道 中原地区
  • 简介:贺兰山南北走向,绵延几百里,从南到北都有岩画发现,重要的岩画发现地点有二三十处,我们去看了最为著名的贺兰口岩画。贺兰口是贺兰山中部的一个山口,在贺兰县境内。西出贺兰口,前方就是被贺兰山挡在外面的腾格里沙漠,沙漠边缘地带是草原。古时候,这一带的游牧部落沿

  • 标签: 贺兰山岩画 岩画学 贺兰县 人面像 开发利用 腾格里沙漠
  • 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矛盾相对复杂,以汉化与胡化相互表征的民族问题尤为突出。出身北方少数民族的北周武帝作为中古时代一位杰出的帝王,在其统治北周时期,审时度势,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措施。一方面,充分吸收儒家文化,弥合胡汉矛盾,缩小北周王朝与北齐等文化较发达地区的差距,增强北周政权的内部凝聚力;另方面,通过多种策略,积极开展对周边民族的交往。北周武帝统一北方与这种民族交往政策是分不开的,这种政策对与增进民族融合,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作用显著,也为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 标签: 北周武帝 民族交往 民族政策
  • 简介:北周村东魏造像碑是河南现存较为完整的佛道造像碑,碑体高大,雕刻内容丰富。该碑始造时应为佛教造像,后来因需要又将主尊释迦佛改刻成道教祖师形象,成为佛道造像碑,反映了当时道教利用佛教造像来宣传道教教义。本文从其雕刻内容和时代风格以及道教造像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来看北朝晚期嵩洛地区道教对佛教造像的改造和依附。

  • 标签: 北周村造像碑 雕刻内容 时代风格 道教造像 改造 依附
  • 简介:北周文王碑原为“周文王庙碑”,立于周文王庙前。其文献材料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但未录碑文。至清代,刘喜海《金石苑》始录今北周文王碑之全文。同时,陆增《八琼室金石补正》、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楷法朔源》以及康有为《广艺舟双辑》均有著录。该碑于1961年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6月,成都市文管会办公室会同龙泉区文管所对北周文王碑及其附近的几十龛石刻造像进行了考察。

  • 标签: 周文王 北周 金石 地理志 石刻造像 碑文
  • 简介:西魏北周的间谍活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不仅次数多,而且在对外战争以及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巨大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钩沉,从间谍的身份、间谍的任务以及间谍的手段等几个方面对西魏北周间谍活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间谍活动 身份 任务 手段
  • 简介:北周之礼仪制度虽然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主要源于周礼,但是其中还参用汉晋的旧制以及北魏孝文帝改革后依据汉晋制度而制定的礼仪制度,此外还有个别礼仪制度是自创的,这些当与那些外来的士族相关,是由于西魏北周的统治者宇文氏家族以及其他的一些胡人和胡化汉人,进入关陇地区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接受了一些汉文化,同时又受到了其他地区汉族礼仪文化的影响,兼容并蓄之缘由.

  • 标签: 礼仪制度 北周政权 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