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惠宇教授主编的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词性标注进行了讨论,指出了词性标注的创新价值和尚存在的问题。

  • 标签: 新世纪 汉英大词典 词性标注
  • 简介:《汉语大词典》商补吴金华在《〈汉语大词典〉书证商榷》①一文中,笔者曾就《大词典》立目、释义和书证的时代提出订补的浅见;此文收入拙著《古文献研究丛稿》时虽有增修,但意犹未尽。本文除了在书证偏晚的问题上续补前文,还想从异书同文的弃取、引书的版本及标点符号...

  • 标签: 《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 《三国志》 标点本 《汉书》 《资治通鉴》
  • 简介:<正>《牛津英语大词典补编》分册出版,1972年出版了第一分册,包括字母A到G部分,收了近18,000个词条,约3万项释义,13万个例证。1976年出版了第二分册,包括H到N部分,收了约1,300个词条、22,000项释义、125,000个例证。预计还有两个分册待出版;出齐后,1933年版的补编即行作废。就

  • 标签: 牛津英语 分册出版 补编 词典 释义 例证
  • 简介:<正>俗语,或者俗话,是一种广泛的名称,典型的俗语是所谓谚语,这是各国语言里都有的一种东西。英语里的名称是proverb。我的书架上有一本讲各国谚语的英文书,作者特伦奇(RichardChenevixTrench)是十九世纪英国的一位教士,做过都伯林大主教。他爱好研究语言,写过好几种讲英语的书。他在1857年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在英国语言学会的年会上提议按历史的原则编一本英语词典,这个提议获得通过,后来逐步实现,就是从1884年出版第一分册到1928年出齐全书的鼎鼎大名的《牛津英语词典》。

  • 标签: 谚语 国俗语 英语词典 十九世纪 成语词典 大主教
  • 简介:<正>以往出版的一些词典,大都不标词性,释义不分词与非词,不讲词语用法,因此,尽管有注音、释义,读者查阅后往往仍不能正确地掌握词语的使用方法。近年来虽然也出版了一些讲用法的词典,如《现代汉语八百词》、《动词用法词典》、《形容词用法词典》等,但是,这些词典不适合一般读者使用,一是过于专门化,尽是些语法学上的名词术语;二是收词量少,想查的词好多都查不到,即使把这些词典都备齐,有些词也不见得能查到。看来编纂一部收词量接近《现代汉

  • 标签: 词典功能 收词量 词性 释义 动词用法 词语用法
  • 简介:这里选刊了《汉语大词典》寸、谷、齐、羊四个部首的初稿二十条,包括单字、复词、成语、典故等。目的在于征求意见,进行探讨,以便进一步提高《汉语大词典》的编写质量。读者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上海市陕西南路25弄8号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 标签: 汉语大词典 左传 郑玄注 杜预注 后汉书 二十年
  • 简介:<正>【一把屎一把尿】形容养育孩子的辛苦。《缀白裘·金锁记·思饭》:“记得小时节,~,抱大俚。今日拿我是介光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喻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或由不同的人去解决。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一:“罗家河的这一位贫农,如果不是叫他的好朋友去劝,会

  • 标签: 金瓶梅词话 比喻 蔡东藩 官场现形记 张恨水 儒林外史
  • 简介:《汉语大词典》中每一条词语都力求列出最早的用例,但事实上,有一部分例子不是所收词的最早出处,本文增补了一些书证,以助《汉语大词典》实现溯源之目的。

  • 标签: 《汉语大词典》 书证 溯源 词条
  • 简介:<正>英国《牛津英语大词典节本》(TheShorterOxfordEngliShDictionary)两卷本,初版于1933年。1936年出了第二版,1944年第三版。其后又印过十六次,并有所订正或增补。1977年出了新三版。本书把《牛津英语大词典》节缩到十分之一,但尽量保持原书的特色。对各词各义的出现年代以及废词的最后例证出现年代均有注明。新三版全面修改了词源部分和订正补遗部分。

  • 标签: 部分和 牛津英语 出现年代 词典 节本 订正
  • 简介:词典的修订是词典生命力的体现。为了能让《英汉大词典》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修订者们经过五年多的修订后已于2007年3月推出《英汉大词典》第二版。本文围绕该词典的修订展开论述,从内容增添和修改两方面着重介绍了新词和新义的添加、硬伤的修改、译名的改进等修订项目。

  • 标签: 《英汉大词典》 词典修订 新词
  • 简介:《汉语大词典》正在加紧编写,并即将开始进入定稿出版阶段。我们这里选刊少量它的未定稿,供关心的读者对它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以见一斑”的了解,也供读者有对它表示意见的若干对象材料。应当说明的是,这些未定稿中凡引用古籍时所用的繁体、异体字,凡人名、地名、朝代名等皆用有专名号,我们这里则限于条件或予简化、或予不用了。

  • 标签: 汉语大词典 水浒传 吕氏春秋 后汉书 孟子 红楼梦
  • 简介:我们选登《<裴多菲词典>前言》和《<普希金语言词典>序言》,供编写《鲁迅大词典》参考。据我们所知,除上述两种作家词典外,其它各国还分别出版了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密茨凯维支等词典。这些词典在选词标准、条目撰写等方面各具特色,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表达了这些国家的人民对本民族孕育的文化巨人的崇敬爱戴之情。鲁迅是属于世界的,但首先是属于中国的。鲁迅这颗璀烂夺目的“长庚星”在文坛上空升起,是我们祖国的光荣、民族的骄傲、人民的幸福!我们一定要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以鲁迅的精神编好《鲁迅大词典》,使鲁迅这颗文坛巨星千秋万代永放光华。

  • 标签: 词典 鲁迅 裴多菲 普希金 两种语言 莎士比亚
  • 简介:书证是词典的组成部分,是词典的血肉。尽管辞书编纂中是先立词目,然后解释词义,最后才引用书证,但实际操作中都是先搜集整理书证,再定出词目,然后释义。所以书证的搜集是否丰富,整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词典的质量。《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语文词典,本着"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方针编纂的,全面阐述了所收词语的历史演变情况,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该词典词条浩繁,书证数量巨大,有200多万条,所以疏漏在所难免,尤其是在书证渊源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笔者下面就针对《汉语大词典》所引较晚的一些书证进行讨论,摘录一些早于词典所引的书证,以备编者和读者参考。一、[一再]②一次又一次;屡次。《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1—26)案:《史记·淮南王传》已有"一再",原文为:"太子学用剑,自以为人莫及,闻郎中雷被巧,乃召与戏。被一再辞让,误中太子。"

  • 标签: 汉语大词典 书证 历史演变 语文词典 型世言 实际操作
  • 简介:<正>所谓对外汉语教学是指把汉语作为外语对外国人进行教学。这门学科兴旺发达起来是解放后的事,不过四十年。当然,四十年也不算短了。按说早该有些供外国人用的汉外双语词典问世。实际上只有北京语言学院编的一本《简明汉英词典》(1982由商务出版)这本词典也已有法文、日文、阿拉伯文等版本。不过既是简明,就未免收词少些,注释简单,具有较高水平的外国学习者是不满足的。北京外国语学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都出版了汉英词典,收的词也比较多,但两本词典的使用对象都是中国人,无须乎讲解用法。外国人学汉语,如果想用这语言表达思想,有时仅仅了解词义是不够的。有些词不知道用法就不会用,就象英语中某些词对中国人一样。比如说:“一点儿”、“有点儿”、“稍微”译成英语都可以是alittle,abit,slightly。那外国人理所当然地会说:“我觉得一点儿冷”或“我觉得有点儿冷”或“我觉得稍微冷”。实际上只有第二个是对的。可见这三者在用法上必然有区别。这区别是什么?一般的词典是查不到的。由于以前汉语不曾作为外语进行教学,编词典时很自然地不会想到外国人可能要用,不会想到他们的需要。另外,中国词典编辑的传统中也似乎没有用法的地位。近年来,中国语言学界注意到词的用法,开始编辑专讲词的用法?

  • 标签: 汉英双解词典 外国人 词典编辑 汉语多功能 “就” 词的用法
  • 简介:双语词典是在不同语言之间起重要桥梁作用的一种工具书.就是一部可以满足广大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读者需要的中型词典.本文从词条、释义、例证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简要说明其特点及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 标签: 释义 准确性 改正错误
  • 简介:<正>在上海市委的关怀下,在我院党委的领导和《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的大力支持下,我院《汉语大词典》编写组业已成立。《汉语大词典》是我国最大的、完全新编的、属于提高性质的大型语文词典,是我国文教建设中的一项重点科研项目。其规模将超过《辞海》(1979年新版合订本)三至四倍。初步估计,这部词典的词目总数约为三十万条以上,总字数约为五千万字。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初稿,争取在一九八五年正式出版。这部词典的编纂工作由国家出版局、教育部直接领导,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福建五省一市协作进行,罗竹风任主编。编纂《汉语大词典》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需要迅速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同时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许多友好国家亟需我们提供完备的汉语工

  • 标签: 汉语大词典 国际文化交流 语文词典 辞海 新编 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