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结合以往工程设计实例,对火灾的特点及灭火剂选择等进行了分析,主要针对聚丙烯装置中烷基配制单元固定式干粉灭火系统的消防保护,从系统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启动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消防设计提供经验和指导。

  • 标签: 三乙基铝火灾 D类干粉 干粉灭火系统 启动与控制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大量的工程实例,对的防火特性、灭火剂的选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介绍了在聚丙烯装置中使用的烷基型固定式干粉灭火系统,并对其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启动方式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为以后的消防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三乙基铝火灾 D类干粉 干粉灭火系统 启动与控制
  • 简介:摘要Unipol聚乙烯工艺在使用UCAT-J时必须用到助催化剂,该化学品性质极为活泼。遇高热分解,遇水或潮湿空气会引起燃烧爆炸,与酸类、卤素、醇类、胺累发生强烈反应并引起燃烧,接触空气能自燃。在生产UCAT-J系列产品时,不仅有可能在加入反应前的常规操作中出现危险,而且还会在脱气和回收这些后处理系统中逐渐累积,这种特点使得成为了UCAT-J催化剂使用过程中的重大安全隐患,如何安全高效的使用和清理它就变的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在使用和清理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能够提高安全性的观点和方法。

  • 标签: Unipol聚乙烯 UCAT-J 三乙基铝 分解 燃烧 爆炸 安全
  • 简介:建立了离子色谱非抑制电导法同时分离测定铵根与两种季铵盐四乙基铵、甲基铵的方法。分别实验了在亲水性和疏水性阳离子交换色谱柱上种铵类的分离效果,实验了使用不同淋洗液和流速情况下离子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使用SH-Cation-101型疏水性阳离子色谱柱,淋洗液采用甲烷磺酸(5.0mmol/L),其中加入乙腈(7%),于0.8mL/min的流速条件下,种铵类物质分离良好,其中结构极为相似的两种季铵盐四乙基铵和甲基铵分离度达到1.5以上,分离时间短,3种物质在13min内实现完全分离。采用国产离子色谱仪非抑制电导法检测,无需使用抑制器,成本低,操作简便可行。检测结果的灵敏度高,线性范围铵根为0.5-50mg/L,四乙基铵和甲基铵为5-500mg/L,相关系数均高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均在3%以内,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8.5%-101.2%。

  • 标签: 离子色谱 铵根 四乙基铵 甲基三乙基铵
  • 简介:氟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油面上的铺展是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基础。通过研究全氟辛酸钠(SPFO)与辛基溴化铵(C8NE)复配后的水溶液在环己烷、正庚烷、90号汽油上的铺展行为,表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产生的强烈增效作用不仅提高了铺展性能,使本来不能铺展的单一SPFO和C8NE水溶液变为铺展,而且大大降低了氟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考察两种表面活性剂不同混合比例及总浓度对铺展速度、铺展量、临界快速铺展浓度的影响,并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从机理方面进行辅证。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SPFO-C8NE混合体系的总浓度越高,混合比越接近等摩尔,越有利于快速铺展和增大铺展量。等摩尔SPFO-C8NE混合溶液在不同油面上铺展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环己烷、90号汽油、正庚烷。

  • 标签: 安全工程 物理化学 氟表面活性剂 铺展 烷烃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物
  • 简介:以水杨醛和四胺反应合成水杨醛四胺配体,并得到了配体的晶体结构,将配体与ZnSO4·7H2O作用合成了新的水杨醛四胺合锌金属配合物。通过测定其熔点、电导率、红外谱图和紫外谱图,对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利用荧光光谱法对所合成的锌金属配合物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金属配合物可使牛血清蛋白的荧光发生猝灭,在0-3.36×10-5mol/L浓度范围内的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

  • 标签: 水杨醛 三乙基四胺 锌金属配合物 牛血清蛋白
  • 简介: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甘蓝中膦酸残留的方法。通过测定甘蓝样品中乙基磷酸和亚磷酸的含量,对膦酸进行定量。采用电喷雾负离子(ESI–)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定性分析,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膦酸在不同配比的乙腈-水溶液中均可解离为乙基磷酸和亚磷酸,且二者的质量比均为40:60;膦酸的检出限(LOD)为1.3μg/kg;在10-500μg/L范围内,乙基磷酸和亚磷酸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0.01、0.1和0.5mg/kg3个添加水平下,甘蓝中膦酸的平均回收率在82%-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6.7%-9.2%(n=5)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及准确度高,可满足甘蓝中膦酸残留的检测要求。

  • 标签: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甘蓝 三乙膦酸铝 乙基磷酸 亚磷酸 残留
  • 简介:反应过程中芦丁、一羟、二羟、羟、四羟乙基芦丁含量变化与甲醇-水为溶剂相似,乙基芦丁含量90.9%,芦丁、一羟、二羟乙基芦丁含量接近0

  • 标签: 乙基芦丁 制备研究 羟乙基
  • 简介:醇铵对矿渣水泥强度的影响薛良辽宁省鞍钢水泥厂1前言在水泥的粉磨过程中,为了提高粉磨效率人们往往在水泥中添加一种活化剂,被称为助磨剂,结果使粉磨效率得以明显地提高。西德等国家自七十年代就开始广泛地采用了助磨添加剂,并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我...

  • 标签: 矿渣水泥 乙醇 粉磨效率 助磨剂 水泥强度 添加剂
  • 简介: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以扣除酸值后的皂化值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反应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合成油酸醇胺皂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酸和醇胺配比为1.2∶1(mol/mol)、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3h时,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油酸醇胺皂化物的含量最多。利用合成的油酸醇胺皂化物调配成的水基润滑油符合相关要求。

  • 标签: 油酸三乙醇胺 皂化值 酸值 反应配比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 简介:摘要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同时易燃,易爆,有毒,具强刺激性。为了寻求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本研究依托实验,建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胺含量的方法,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三乙胺 气相色谱 萃取 精密度 准确度
  • 简介:摘要中国目前是国际洁净能源的巨头,拥有世界上装机最大、年度发电量最多的水电站。早在2010年,中国的水力发电已达世界水力发电总额的20.1%。然而,水电站大坝的渗漏问题却一直让人头痛,也是直接影响水电站的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各种环氧堵漏材料、聚氨酯堵漏材料层出不穷,效果也都不错。但不得不提,针对细小缝隙(0.3mm以下)的堵漏效果,以上材料都因其高分子、稠度大的特性而不尽人意。丙凝,这种高聚物分子改性基高分子防水防腐系统,让防渗漏材料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针对贯穿裂缝(极其细小)或是正在发展的细微裂缝,丙凝材料的凝结时间的可控性总能保证其渗透到缝隙底部,最后交联凝固,达到从缝隙根部直接堵漏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生产需要,以已有的丙凝配方为基础,通过控制变量法试验将醇胺(丙凝组分)对丙凝浆液凝结时间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对醇胺组分进行丙凝凝结时间的相关性验证,为现场施工提供一种丙凝配制思路。

  • 标签: 丙凝 凝结时间 三乙醇胺 PH
  • 简介:本文通过在不同固相含量的氧化锆水基浆料中添加醇胺,经过球磨混合均匀,采用旋转黏度计和pH计测试了浆料的黏度、pH值,并测量浆料摆放一段时间后浆料沉降高度及沉降结底层的厚度。实践证明,不同含量的醇胺对浆料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为获得高固相含量的氧化锆稳定水基浆料提供了帮助。

  • 标签: 三乙醇胺 氧化锆 水基浆料 稳定性 影响
  • 简介:研究了碱性介质中电解液添加剂二乙醇胺[(C2H4OH)2NH]和醇胺[(C2H4OH)3N]的混合物对锌电极的枝晶和变形的影响。电位阶跃法得出的电流-时间曲线和氧化锌溶解度测试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可以降低恒电位阴极极化中反应电流的回升值,降低氧化锌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度,从而减缓锌电极的变形和枝晶。当添加0.3%wt二乙醇胺+0.1%wt醇胺时,锌电极综合性能优良,有望投入实际应用。

  • 标签: 锌电极 电解液添加剂 二乙醇胺 三乙醇胺 枝晶 变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醇胺乳膏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12月间放疗患者226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放疗前、后于放射部位涂醇胺乳膏。对照组未作特殊处理,如发生皮肤损伤外敷湿润烧伤膏。观察两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皮损发生率、发生和修复时间分别为16.81%、17±1.64d、23±3.51d,对照组为30.97%、11±1.35d、34±2.95d。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醇胺乳膏能够改善皮肤的微循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及其生物学活性,提高皮肤的耐受和修复能力,应作为放疗常规应用药物之一。

  • 标签: 三乙醇胺乳膏 放射性皮肤损伤 药理与疗效
  • 简介:文章采用不同的方式在液相沉淀过程中掺杂铝元素合成四氧化钴前驱体,分别做了在合成结束后采用包覆的方式掺杂铝元素,和在合成过程中将元素以并流加液的方式掺杂,然后高温煅烧合成了体相掺杂铝元素的四氧化钻.研究了盐的不同加液方式对产品粒度、振实密度、微观形貌、EDS等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液相合成结束后采用包覆的方式加入氯化铝或硝酸溶液,最终得到的四氧化钴样品粒度分布均匀、形貌呈类球形、EDS检测元素分布比较均匀且能够进入四氧化钴的晶格中,振实各项指标符合产品要求。

  • 标签: 液相沉淀 掺铝方式 掺杂 包覆 性能
  • 简介:化合物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关系可用如下“宫”图表示.图中各箭号从哪种物质出发即表示该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箭号指向哪种物质即表示该物质的一种制法.“宫”中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八个”如下.

  • 标签: 铝化合物 转化关系 “铝宫”图 化学性质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