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羔羊痢疾以发生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多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给养羊业带来较大损失。湖北省十堰市位于秦巴山区,有丰富天然牧草资源,山羊是十堰市畜牧业主导品种,又是马头山羊的主产地。该地区山高雾大,昼夜温差较大,每年冬春季节是母羊产冬羔的高峰期,有部分养殖户缺乏相应养羊知识和防疫意识,造成大批羔羊因痢疾而死。

  • 标签: 羔羊痢疾 中西药结合治疗 马头山羊 秦巴山区 牧草资源 昼夜温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西联用是我国临床用药的优势与特色,只要联用得当、合理,可相互为用,取长补短,使疗效增强,病程缩短,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尤其是对一些疑难重症的治疗,有时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从中西联用的原则、中西联用的特点、合理的中西联用、含西药组分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浅析了中西联用的合理性。

  • 标签: 中西药联用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目前临床中存在的中西不合理的配伍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并对合理用药,安全用药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通过相关文献调研,对我院的中西不合理配伍情况进行搜集与整理,并分析处理2013年1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门诊部开出的9582张中西配伍处方。结果我院出现的中西不合理配伍情况与相关医疗部门机构重视药物配伍技能培训的程度、患者自身的因素和相关医疗人员职业素养等相关。结论医疗工作人员应对中西的不合理配伍情况引起足够重视,以使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得到保障。

  • 标签: 中西药 配伍不合理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西药和中药相结合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诊断为癫痫的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用西药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3%,并且在智商指数的改善方面,观察组疗效72.7%,与对照组的25%比较,有显著的优势。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小儿癫痫,能在控制发作的基础上调整患儿的整体素质,标本兼治,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 标签: 小儿癫痫 西药 中西药结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乙型肝炎患者9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方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71.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乙型肝炎能有效降低转氨酶含量,从而提高预后疗效。

  • 标签: 乙型肝炎 转氨酶 中西药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结合对急性肠胃炎治疗的效果,以求实现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56例急性肠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82.1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能够及时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力,比传统单一西药治疗有效率更高,中西结合对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中西药结合 急性肠胃炎 治疗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联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治疗效果。方法从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中抽取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实验组36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病症,而实验组则用中西联合的治疗方法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病症;并分析、对比参与研究的免疫性不孕不育病症患者其血清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体、抗卵巢抗体以及其他的免疫性抗体的变化,比较其治疗效果的有效率。结果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免疫性不孕不育病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但是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而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与研究的实验组36例患者疗效显著,中西联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有安全、可靠、方便、易操作、低廉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药联合 免疫性不孕不育症 免疫性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HSP选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P<0.05)。同时治疗组皮疹、消化道、关节肿痛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有不良反应3例,并发症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6%和23.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凉血五根汤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中药和西药属于不同的体系,中药一般药性比较平和和安全,西药则见效快,中西联合应用成为临床常见的用药模式。中西各有所长,联合应用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但若进行不合理的中西联用,不仅会影响治疗的效果,而且会增加不良反应现象,严重的还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分析了中西联合应用出现不良反应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中西药 联合应用 不良反应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多年来,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始终坚定不移地进行中西医相结合的相关探讨研究,在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在医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中西医相结合的必然性要求中药技师在医学发展新形势下,在熟练掌握各种中药材药性的同时也要精通各种类型的西药药理,做好中西医相结合的实践探究工作,探索中药师如何做好中西结合的相关工作。

  • 标签: 中药师 中西药相结合 如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目的主要来探讨中西结合以及中药和西药分别在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的问题。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的方法,选择90例具有本研究对象症状的患者90个,中西结合组、中药组、西药组的患者各随机选择30例,中药组治疗的方法是用加味桂枝葛根汤进行治疗,西药组作为参考对象,采用口服的治疗方法;而对于中西组则是用上面两种方法一起进行治疗,各组对疗效进行评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第1天,中药组效果不太明显,而其他组效果较明显;3至7天,各组疗效都比较明显;第14天西药组基本不发生变化,而其他两组的效果比较明显。结论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治疗疾病,效果好,不会复发;采用西药的治疗方法,短期内有效果,不能彻底治愈,会复发;中药的治疗方法,有效果但过程比较慢。

  • 标签: 治疗劲椎病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物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6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口服强骨胶囊、阿伦磷酸钠片和阿法骨化醇胶囊,疗程为60天。治疗期间嘱患者多食用富含钙的食品,多参加户外锻炼。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及股骨颈部骨密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外周血管中血钙水平明显升高,血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股骨颈部骨密度测量结果为(0.69±0.06)g/cm?,治疗后为(0.84±0.05)g/cm?,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物联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中西药物 骨质疏松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物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取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进行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取中西物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药物结合 缺血性 脑疾病 分析
  • 简介:摘要中西联用是我国临床用药的优势与特色。只要联用得当、合理,可相互为用,取长补短,使疗效增强,病程缩短,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尤其是对一些疑难重症的治疗,有时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从中西联用的原则、中西联用的特点、合理的中西联用、含西药组分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浅析了中西联用的合理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物联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8例。2组均给予果胶铋、阿莫西林、奥美拉唑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中药养胃制萎汤,水煎早中晚分服,1剂/d。2组均以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物联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胃炎,萎缩性,慢性 养胃制萎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西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西药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