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本试验主要研究低度沙棘酒配制的最佳调制工艺。对主要因素基酒用量、沙棘清汁用量、香料用量采用单因素试验,采用L18(37)正交试验全面考查酒精度、基酒用量、糖用量、沙棘清汁、高粱香精、清香型香精、乙基麦芽酚等因素对酒质感官质量影响,获得最佳配方是:酒精度38%、酒基35%、沙棘清汁16%、冰糖4%、清香型香精0.015%、高粱香精0.015%、乙基麦芽酚0.013%,质量指标达到企业标准优级要求。

  • 标签: 沙棘 低酒精度配制酒 工艺
  • 简介:日本利用海带、裙带菜、鹿角菜等褐藻研制开发出低度营养酒。海带酒生产方法:将海带切碎,用水浸泡除去夹杂物质,再置于热水中浸泡、搅拌,萃取各种有效营养成分,冷却过滤得到黏稠基料,用乳酸将基料pH调节到4.0,加葡萄糖和酵母种液进行发酵,再经补糖、降温后过滤、除渣,

  • 标签: 日本 褐藻 低度营养酒 海带酒 裙带菜酒 生产方法
  • 简介:摘要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其病理组织学特点但其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及手术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故有必要在病理学上将三类疾病加以鉴别,以指导临床治疗。与淋巴瘤、唾液腺混合瘤,腺样囊腺癌在组织学上有相似之处不易区别开。

  • 标签: 多形性低恶性腺癌 误诊要鉴别的疾病 发病部位腭部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颞骨的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患者男,33岁,因“右侧面肌痉挛、右耳听力下降、右耳鸣7个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颞骨增强CT及颞骨增强MRI发现右侧颞骨占位,呈膨胀性改变,考虑良性或低度恶性。术前诊断右侧颞骨颅底肿物,行右侧岩骨次全切+颞骨颅底肿瘤切除+耳大神经移植面神经重建术+腹部脂肪移植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10个月至今未复发。

  • 标签:
  • 简介:当前中国政治参与的低度化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严重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发展.本文试图分析其产生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当前中国应具有适度的政治参与.

  • 标签: 政治参与 原因 适度参与
  • 简介: 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依据以及发生部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例低度恶性外周神经鞘瘤患者的发生部位及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结合文献对其病理形态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的发生部位不同,在形态及组织结构上却极为相似,均为梭形细胞结构。结论发生在软组织的MPNST全身各处均可见到,但发生在乳腺者却极为罕见,文献中很少有报道,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发生部位 乳腺 梭形细胞
  • 简介:泰国官僚在社会政治机构中,◎官僚与泰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泰国官僚是世界上少有的延续了几个世纪的传统机构,泰国政治的低度发展状态并不是政治发展的进程完全没有进入泰国的政治领域

  • 标签: 中的政治 发展泰国 增长中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派特灵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老年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两院2012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老年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9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观察组45例,在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基础上联合派特灵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派特灵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不会引起较大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都非常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派特灵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2b栓 老年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用回转窑挥发法从竖罐炼锌炉渣中产出适合立德粉和硫酸锌生产用低度氧化锌,不仅使铅、锌、铁等有价金属得到了回收,且渣中残碳亦得到了有效利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 标签: 竖罐炼锌炉渣 回转窑 低度氧化锌 残碳 制备
  • 简介:摘要:对低度浓香型白酒生产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质量标准、基酒品质、勾调技术、水质、混浊物以及浑浊因素、除浊净化技术、质量稳定性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只有完善生产工艺管理和结合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制造优质的基酒、调味酒,解决了酒"淡"和除"浑浊"的问题;加强科学合理的酒体设计与检验技术;健全质量体系,提倡"健康饮酒"的消费理念,低度白酒才会更快发展壮大。文章还就优质低度浓香型酒类产品的生产问题进行了技术讨论,期望能够给到业界内的有关专业人士起到启示意义。

  • 标签: 低度浓香型白酒 生产 技术探讨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上升,白酒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尤其是低度浓香型白酒往往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但在白酒的生产与贮存过程中,水解成为了一项技术难题,不仅影响了白酒的口感,也严重制约着白酒企业的发展。文章主要就低度浓香型白酒的水解原因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

  • 标签: 低度浓香型白酒 水解原因 水解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低度近视智能脉冲技术辅助下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SMART)与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以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中低度近视80例(160眼)为研究对象,分为SMART组与TransPRK组,各40例。分别采用SMART和TransPRK。比较术后两组各项指标。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UCVA均优于术前BCVA(P<0.05),但两组间术后UC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58,P=0.722);眼部舒适度评分SMART组均优于TransPRK组(t=3.800,P<0.05);术后刺激症状持续时间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SMART组均短于TransPRK组(t=4.490,P<0.05;t=4.435,P<0.05)。结论SMART与TransPRK手术恢复视力效果相当,但SMART术后眼部舒适度较高,刺激症状持续时间较短,角膜上皮修复较快。

  • 标签: SMART TransPRK 近视,中低度 效果,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7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复阅病历档案,进行随访,同时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作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患者年龄24-73岁,平均44.5岁。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问质肉瘤(LESS)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光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问质细胞;呈舌状浸润肌层或弥漫浸润,肿瘤内有大量的似螺旋小动脉.3倒伴有不同程度的平滑肌分化,1例伴性索样分化。结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问质肉瘤(LESS)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预后较好。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诊断上应与富细胞性平滑肌瘤,静脉内平滑肌瘤病、腺肉瘤相鉴别.

  • 标签: 子宫肿瘤 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 病理学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总结8例LGESS的临床病史、辅助检查、肿瘤的大体观察、HE切片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检查,对LGESS进行分析。结果8例LGESS,5例表现为停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2例月经量增多,1例表现盆腔巨大包块。肿瘤直径3-20cm,黄白色,浸润生长。镜下肿瘤由弥漫增生的内膜间质样细胞组成伴有多量螺旋小动脉样小血管增生,可出现性索样分化及良性形态腺体。免疫组化多量CD10(+)可伴有actin(+)。结论LGESS临床特点与子宫肌瘤表现相似,大体及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有特征性改变,免疫组化有辅助诊断作用,鉴别诊断需依赖组织学等综合判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病理特性、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对4例LGESS进行分析。结果LGESS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腹疼痛,肿物直径2.0-6.5厘米。HE染色镜下见肿瘤细胞由梭形细胞构成,弥漫束状排列,类似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呈舌状浸润性生长,可见丛状分布薄壁螺旋动脉样血管。免疫组化CD104/4、Vim4/4、PR2/4、ER3/4、Iinhibin0/4、CK0/4、SMA1/4。结论LGESS临床少见,是一种以梭形细胞为主,类似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可以向平滑肌、性索样组织分化,故易误诊为平滑肌肿瘤、低分化子宫内膜腺癌。结合临床、免疫组化有助于病理诊断。本病预后较好。

  • 标签: 子宫内膜间质 肉瘤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学龄前高度远视和低度远视儿童的屈光发育特点。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学龄前远视性屈光不正儿童43例(86眼)。根据睫状肌麻痹后球镜度结果将儿童分为高度远视组27例(54眼),低度远视组16例(32眼),分别于基线和随访1年记录2组儿童的屈光度和眼球生物学参数,包括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半径、轴率比。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进行组内屈光度和眼球生物学参数分析;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组内最佳矫正视力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眼生物学参数年变化量的差异分析。结果:与基线值[(8.37±1.84)D]相比,高度远视组等效球镜度(SE)年降低量为(0.72±0.41)D(t=-9.26,P<0.001)。高度远视组AL年增长量[(0.31±0.18)mm]与低度远视组年增长量[(0.21±0.09)m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P=0.001),2组间角膜曲率半径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度远视组轴率比的年增长量(0.04±0.02)与低度远视组年增长量(0.02±0.0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02)。结论:与学龄前低度远视儿童相比,学龄前高度远视儿童的AL和轴率比的年增长幅度更大,这提示有必要对高度远视儿童进行密切随访。

  • 标签: 高度远视 低度远视 眼轴长度 学龄前儿童 屈光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low grade fibromyxiod sarcoma,LGFMS)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4例LGFMS,观察其临床、影像学、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遗传学及预后特征。结果LGFMS男女患者各2例,发病年龄3~13岁(平均年龄9岁);临床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典型的形态为黏液样区域和纤维胶原样区域交替性分布,1例局灶区域可见巨菊形团结构;肿瘤细胞表达波形蛋白(4/4)、MUC4(4/4),Ki-67阳性指数5%~20%;荧光原位杂交均可检测到FUS基因的断裂重排;4例均接受手术切除,例2随访71个月后复发。结论儿童LGFMS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其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MUC4阳性表达及FUS基因断裂重排检测有助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低度近视且视功能正常患者常戴镜与不常戴状态下一年后的屈光状态,探究低度近视眼功能正常患者是否需要常戴眼镜,为临床戴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门诊8-13岁<-2.00D低度近视且视功能正常患者155人,按常戴与不常戴分实验组72人与对照组83人进行前瞻性观察一年,进行精确验光,对比一年间两组患者屈光增长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近视度数一年平均增长了-1.03±0.26D,实验组患者一年平均增长了-0.75±0.2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结论低度近视视功能正常患者应根据情况适当配戴合适的眼镜,这样有助于减缓屈光增长速度,对近视矫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标签: 低度近视 眼镜 矫正 临床
  • 简介:目的总结单形性腺瘤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通过1例鼻中隔低度恶性单形性腺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鼻中隔单形性腺瘤好发于鼻中隔骨部及软骨部涎腺,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涕血,术前易误诊,治疗方式主要为完整手术切除。结论单形性腺瘤为涎腺腺瘤,目前倾向于低度恶性,尚需大样本远期随访验证。

  • 标签: 鼻中隔单形性腺瘤 临床特点 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