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临床上.先天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治疗并不少见其中一些病人病情十分严重.对麻醉医生是很大的挑战。了解不同先天心脏的病理生理特点及术中麻醉处理要点将会优化围术期此类病人的管理。

  • 标签: 手术 非心脏 先心病 麻醉
  • 简介:目的:确定低温对方法:3—10岁单纯房间隔缺损或室闻隔缺损患儿28名.随机被分为三组:A组(37℃组,10例).8组(34℃组.10例)和C组(31℃组,8例).所有患者不用术前药.以异氟醚(ISO)和8%氧化亚氟吸入诱导.给予琥珀胆碱1mg/Kg后气管插管.而后至切皮不使用任何肌松药。各组中根据前一例患儿中ISO的预定水平:前一例患儿的结果为阳性则提高15%.反之则降低15%,切皮前维持终末呼气中的ISO浓度在预定水平至少15min.最后用线性回归法检验温度和ISO的最小有效肺泡气浓度(MA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B、C三组ISO的MAC分别为1.6083Vol%,1.275Vol%和1.26Vol%,鼻咽温与ISO的MAC值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89,p=0.05).结论:小儿异氟醚最小有效肺泡气尝试随着温度的降低旦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一结果可为在低温下ISO的安全使用提供指导。

  • 标签: 低温 先天性心脏病 患儿 异氟醚 肺泡气浓度
  • 简介: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在婴幼儿先天巨结肠手术中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自2004年1月2010年7月.在婴幼儿先天巨结肠手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技术,与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组)比较。结果:全凭静脉麻醉组术后苏醒速度、苏醒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显著性(P〈0.05)。术后恶心,呕吐,躁勃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在婴幼儿先天巨结肠手未中效果确切,提高了麻醉质量,有利于患儿术后早期恢复,减少了术后护理风险,减少了手术室麻醉气体污染,该技术易于掌握.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结肠疾病 异丙酚 静脉麻醉
  • 简介:女,4天,3.5kg,因先天肛门闭锁、直肠前道瘦行肛门重建术。术前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检查示法鲁氏四联症,心室水平存在双向分流,射血分数(EF)70%,血红蛋白(Hb)165g/L。术前30min肌注冬眠灵1mg/kg、冬莨菪碱5μg/kg。入室后患儿哭闹,口唇紫绀,HR122次/分。安抚患儿安静,连接监护仪,

  • 标签: 先天性肛门闭锁 法鲁氏四联症 小儿 麻醉处理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评价骶管阻滞复合吸入低浓度异氟醚用于小儿先天巨结肠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行先天巨结肠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骶管复合异氟醚组.B组为单纯气管内全麻组,观察并记录两组不同的麻醉方法下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麻醉药总量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术中镇痛均较满意A组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少苏醒快且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吸入低浓度异氟醚有利于呼吸、循环的管理及术后苏醒是小儿先天巨结肠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骶管阻滞 异氟醚 先天性巨结肠
  • 简介:心脏瓣膜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尽管瓣膜手术的最佳时间仍有争议,绝大多数专家均认为应在心室扩张发生前进行瓣膜手术,有时甚至在出现症状前就进行手术。本文概述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手术围术期麻醉处理的原则,并简要讨论本领域两个有争议的问题:微创手术和Ross手术。

  • 标签: 麻醉 心脏瓣膜病 外科手术 围术期 麻醉
  • 简介: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免疫抑制药有效应用.心脏移植手术已成为当前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终末期心脏的有效办法。全球每年约完成3000余例心脏移植术,其中原位心脏移植是最主要的术式。心脏移植手术的成功与否,不权依赖于供心的获取和手术的技巧,围术期的麻醉处理也至关重要。本文系作者在澳大利亚访问学者期间,澳大利亚皇家柏斯医院67例(1994年至2004年7月)心脏移植术的围术期麻醉处理的回顾性总结。

  • 标签: 心脏移植 缺血时间 再灌注 左心室辅助泵 肺动脉跨膜压差 心脏移植手术
  • 简介:国际心脏和肺移植学会(ISHLT)成立于1981年,成立之初只有15名心脏心脏外科医生,它是一个致力于通过移植、药物维持和创新疗法来提高对心脏和肺移植病人护理的多学科专业协会。该协会的目标是使心脏和肺移植及相关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建立联系。

  • 标签: 麻醉学术年会 监护 临床 新技术
  • 简介: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病情.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是从临床阶段的组织灌注不足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或衰竭发展的连续过程。因此在围麻醉期,如何减轻重要脏器损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 简介:心脏破裂是外科危重急症,麻醉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存和预后。麻醉处理重点在维护心、肺、脑、肾功能,控制休克,防治DIC及MSOF。作者自1998-2004年期间曾处理9例心脏破裂的麻醉,今报道处理体会如下。

  • 标签: 心脏破裂修补术 麻醉处理 危重急症 MSOF 肾功能 DIC
  • 简介:一、病例简介患者,男,28岁。因糖尿视网膜,玻璃体积血准备行玻璃体、晶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入院。糖尿病史13年,诊断为I型糖尿,一直用常规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体重87kg,身高186cm.血压、心电图、胸透及各项化验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术前肌肉注身长托宁0.8mg,地西泮10mg.

  • 标签: 心脏停搏 麻醉术后 喉罩通气 糖尿病视网膜病 玻璃体积血 复苏
  • 简介:目的:观察P物质对离体大鼠心脏急性心肌缺血后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Sham组).急性冠脉结扎(coronaryarteryocclusion,cAO)组(CAO组)、P物质(substancePSP)干颊组(SP-CAO组),P物质受体拮抗剂(D-SP)干预组(D-SP-CA0组)。麻醉后分离大鼠心脏.采用Langendorff装置灌流离体心脏.记录CAO前10min及CAO后60min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结果:离体大鼠心脏CAO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比手术对照组明显增多.且绝大多数集中在CAO后10-30min之间,SP可以显著降低cAO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并且这种作用可被D—SP有效逆转。结论:SP可明显减少离体大鼠灌流心脏急性心肌缺血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 标签: P物质 急性心肌缺血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对心脏神经节细胞表达P物质(SP)和乙酰胆碱(Ach)及其共表达特性的影响.探讨心脏神经节在急性心肌缺血中的病理生理学功能。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6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手术对照组(Sham)及结扎冠脉(CAO,30分钟)组。采用HE、NISSLbody染色.原位杂交及免疫荧光的方法.从心脏神经节分布和细胞形态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对心脏神经节P物质和Ach表达的影响。结果:心脏神经节主要存在于心房肌、心脏脂肪组织及大血管周围.偶见散在于心室肌间;心脏神经节内存在SP和Ach的共表达神经节细胞.在未缺血心脏中SP和Ach共表达细胞占所观察神经节细胞的65%.而缺血心脏中共表达细胞占76%。缺血心脏神经节细胞周围可见共表达SP和Ach的卫星细胞。结论:结扎冠脉可诱发心脏神经节共表达SP及Ach细胞增加.提示心脏神经节细胞通过表达SP和Ach参与心肌缺血的病理学过程。

  • 标签: 心肌缺血 P物质 乙酰胆碱 共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