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公倍数】几个自然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例如:8的倍数有8,16,24,32,40,48,56,64,72,……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

  • 标签: 最小公倍数 自然数 个数
  • 简介:有些应用题如果从常规角度考虑比较复杂,这时可换一个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化繁难为简易。笔者现就运用公倍数,巧解传统应用题举例如下,仅供参考。

  • 标签: 应用题 公倍数 巧解 解决问题 举例 角度
  • 简介:在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用短除法除到最后的商是互质数时,就用甲数去乘乙数得到的最后商,或用乙数去乘甲数得到的最后商,一步就能求出最小公倍数,做到既对又快。我把我的发现告诉老师,老师夸我爱动脑筋。方法巧妙,并告诉了我其中的道理。

  • 标签: 最小公倍数 短除法 互质数 小学 数学 计算方法
  • 简介:[题目]有2000多个苹果,把10个苹果装一袋,装到最后一袋缺1个,也就是最后一袋只装了9个苹果;把9个苹果装一袋,最后一袋还是缺1个。分别把8、7、6、5、4、3、2个苹果装一袋,最后一袋也总是缺1个。问共有多少个苹果?[分析与解]由题中条件可知,把10、9、……、2个苹果装一袋,最

  • 标签: 最小公倍数解题
  • 简介:n个正整数的公有的倍数,叫做这n个正整数的公倍数,显然,n个正整数的公倍数有无限多个,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n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若n个正整数a1,a2,……,an的最小公倍数为m,记作m=[a1,a2,……,an]。

  • 标签: 最小公倍数 初中 数学 竞赛辅导 例题解析
  • 简介:【课前思考】1.教学思路确定,着眼学生的思维发展。《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教学重点是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掌握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磨课时,我们一直在思考:

  • 标签: 最小公倍数 思维发展 教学思考 学生 教学思路 教学重点
  • 简介:同学们在课堂上已经学过了短除法和分解质因数法,这两种方法是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方法。此外,我们在解题时还可以根据题目数据的特点选择下面这几种方法。互质法如果两个数互质或三个数两两互质,各数的乘积就是它们

  • 标签: 最小公倍数 两种方法 题目数据 基本方法 互质 短除法
  • 简介: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部分知识后,同学们都掌握了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但是要把求两、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这类题做正确,还要同学们注意下面三点。

  • 标签: 最小公倍数 公约数 短除法 同学 性质 学习
  • 简介:有幸参加了全国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参赛教师对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个性化的实践解读,其中广东省骆奇老师执教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骆奇老师以游戏为载体,以问题为驱动,注重体验感悟,关注多元评价,在互相尊重、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达到三维教学目标的协同实现。现把其中的精彩片断整理出来,抛砖引玉,与大家一起分享。

  • 标签: 最小公倍数 体验感悟 自主探究 教学片断 老师 赏析
  • 简介:教科书扫描“公倍数和公因数”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这部分内容:第一段,认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第二段,认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此外,在本单元的最后还安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数字与信息》(这一内容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后面不再提及)。

  • 标签: 最小公倍数 因数 课程安排 教学 《数字与信息》 教科书
  • 简介:通过学习把合数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我又发现了求最小公倍数的新方法:把较小数分解质因数。观察较小数的质因数是否是较大数的约数,从而找到较小数独有的因

  • 标签: 最小公倍数 解题技巧 小学 数学 合数 质因数
  • 简介:用短除法求三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科书上都强调先用三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再用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除到三个商中每两个数都互质为止。也就是说,用公有质因数去除,不能用合因数去除,否则易出错误。

  • 标签: 最小公倍数 短除法 教学 质因数 个数 公有
  • 简介: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只有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才能充分揭示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和普遍规律;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才能达到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2013年10月21—23日,有幸参加全国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其中广东省骆奇老师执教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尾巴重新接回的奥秘”一课,以巧妙的设计、新奇的活动和有效的建构让我们见识到了另一种教学模式,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听完颇有感触.

  • 标签: 最小公倍数 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老师 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改革
  • 简介:【例1】有一种长方形纸,长18厘米,宽12厘米,如果用它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不许有剩余,那么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一共能剪成多少个小正方形?

  • 标签: 最小公倍数 应用 因数 正方形 长方形 边长
  • 简介:1问题提出公倍数是初等数论的基本概念之一.在历史上,古希腊、印度、中国都对公倍数有过研究.古希腊数学名著《几何原本》第Ⅶ卷中提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中国的《九章算术》等著作中也提到了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公倍数也经常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但在学习中,学生对公倍数的理解却有难度.

  • 标签: 最小公倍数 概念理解 学生 六年级 小学 《几何原本》
  • 简介:知识点击:如果数n是几个整数的共同约数,n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它们的全部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为了方便,常常用(a,b)表示两个数a、b的最大公约数。两个分数的最大公约数规定为:将两个分数通分后,以分子的最大公约数作

  • 标签: 最大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 分数 解应用题 分子 松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