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内脂素以前被称为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由淋巴细胞分泌。新近又发现它也可由内脏脂肪细胞分泌,且血浆水平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故又命名为内脂(Visfatin)。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内脂与糖脂代谢、肥胖症有密切关系,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以下概述。

  • 标签: 肥胖程度 内脂 糖尿病 脂肪细胞分泌 B细胞克隆 增强因子
  • 简介:长期以来,脂肪组织一直被认为是仅供能量储备的终末分化器官。然而自1994年瘦的发现以及脂肪因子研究的深入,脂肪组织旺盛的内分泌功能亦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脂肪组织不仅是机体能量储存器官,而且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分泌的细胞因子和激素在肥胖、胰岛抵抗及2型糖尿病(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 标签: 脂肪因子 内脂素 综述
  • 简介:目的:综述大环内脂类抗生索的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参阅国内外文献结合工作实际,介绍该类抗生的发展及其应用实例并进行评述。结果:报道该类抗生随着新型半合成品种的问世,提高了耐酸性、生物利用度和抗菌活性,扩展了临床应用范围。结论:实践证明,大环内酯类抗生是一类有效的抗菌药物,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 标签: 大环内脂类 抗生素 药物 生物利用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治疗前后血清内脂水平变化,分析其与胰岛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探讨甲状腺功能紊乱时内脂与甲状腺激素、糖代谢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甲亢患者18例,甲减患者20例,对照组19例,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内脂;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FINS)、并计算HOMA-IR。结果(1)甲亢治疗前内脂高于对照组(P<0.05);甲减组治疗前后内脂浓度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甲亢治疗前内脂与FT3、FT4呈正相关(P<0.005)。甲亢治疗前后、甲减治疗前后,内脂与FINS、FBG、HOMA-IR等无明显相关。结论甲亢治疗前内脂与甲状腺激素FT3、FT4水平正相关。甲亢、甲减时,内脂与HOMA-IR不相关。

  • 标签: 内脂素 胰岛素抵抗 甲状腺功能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血清脂联内脂并研究其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E组)和正常健康人(CON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脂联内脂并比较其差异,分析不同视网膜病变中脂联内脂的差异。结果DRE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脂联水平均显著高于CON组正常健康人(P<0.05),内脂水平显著高于CON组正常健康人(P<0.05)。DRE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I级、II级、III级和IV级中血清脂联内脂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视网膜病变分级越高,血清脂联越低,内脂水平越高。结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存在低脂联血症和高内脂血症,其水平可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

  • 标签: 2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脂联素 内脂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患者与血浆内脂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检测28例确诊为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观察组)及同期参加体检的28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空腹血浆内脂浓度。观察组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组,探究各组血浆内脂、血脂等生化指标差异,分析血浆内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内脂水平为(27.43±11.13)ng/mL,对照组血浆内脂水平为(17.04±6.08)ng/mL,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1)。

  • 标签: 血浆内脂素水平 心血管疾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发病过程中肾脏组内脂mRNA表达变化,探讨内脂在ANP并肾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A组),各组32只。A组以1.5%脱氧胆酸钠溶液逆行注入胰胆管建立ANP模型,C组仅翻动胰腺后关腹。各组分别于造模后6h、12h、24h、48h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肾组织内脂mRNA表达;胰、肾组织行病理切片观察,同时行血清淀粉酶、IL-6检测。结果A组6、12、24、48时点胰腺和肾脏病理评分、血清淀粉酶、IL-6、内脂mRNA表达较同时点C组显著升高(均P<0.5)。A组大鼠随病程延长肾脏组织中内脂mRNA表达逐渐增加,自6时起明显高于C组(均P<0.5),48h最高。结论在ANP发病过程中内脂的表达在肾脏组织中逐渐增加,可能参与了ANP相关肾损伤过程。内脂在并ANP并肾损伤时的表达升高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肾损伤 Visfatin IL-6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脂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液压冲击方法建立C57BL/6小鼠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共48只,然后随机分为实验组A、实验组B、对照组,各16只。模型建立3 h后起,实验组A和实验组B分别给予腹腔注射内脂15、30 μg/kg,1次/d,共7 d,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治疗开始前、开始治疗后第3、14、28天各组随机选取10只小鼠,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治疗结束后第2天,每组随机取3只小鼠全脑取材,比较TUNEL染色后阳性细胞差异;再随机取3只收集脑组织总蛋白,比较各组小鼠脑组织凋亡相关蛋白水平差异;剩余10只小鼠在治疗结束后第24~28天,比较Morris水迷宫小鼠逃逸潜伏期时间差异。结果3组小鼠NSS评分在开始治疗后第3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14、28天时,内脂治疗组小鼠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小鼠在治疗结束后24、25 d时水迷宫潜伏逃逸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26、27、28天时,内脂治疗组小鼠水迷宫潜伏逃逸期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脂治疗组小鼠脑切片中TUNEL阳性细胞数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凋亡相关蛋白cleave Caspase-3、cleaved PARP的表达量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脂能够抑制小鼠TBI后病灶周围神经细胞的凋亡及降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改善神经功能的修复。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神经功能修复 内脂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脂(Visfatin)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以及Visfatin作为乳腺癌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诊住院的乳腺癌患者195例作为乳腺癌组,全部为女性,随机选择同期8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乳腺良性疾病组,均为女性,选择同年度参与本院职工体检正常的女性职工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Visfatin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Visfatin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ROC曲线得出AUC值,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乳腺癌组血清Visfatin水平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乳腺癌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BMI等因素有关(均P<0.05)。血清Visfatin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r=0.336,P=0.043;r=0.632,P=0.02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影响血清Visfatin水平的危险因素[OR=1.098,95% CI(1.073,1.226),P=0.02]。分别以乳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组为参照,绘制血清Visfatin水平诊断乳腺癌ROC曲线,得到AUC值分别为0.652、0.701,当约登指数最大时,其灵敏度分别为52.30%、55.90%,特异度分别为73.10%、75.6%。结论血清Visfatin水平能较好地区分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乳腺癌患者,在辅助诊断乳腺癌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有可能作为乳腺癌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 标签: 乳腺肿瘤 内脂素 肿瘤标记,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脂(Visfatin)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以及Visfatin作为乳腺癌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诊住院的乳腺癌患者195例作为乳腺癌组,全部为女性,随机选择同期8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乳腺良性疾病组,均为女性,选择同年度参与本院职工体检正常的女性职工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Visfatin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Visfatin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ROC曲线得出AUC值,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乳腺癌组血清Visfatin水平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乳腺癌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BMI等因素有关(均P<0.05)。血清Visfatin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r=0.336,P=0.043;r=0.632,P=0.02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影响血清Visfatin水平的危险因素[OR=1.098,95% CI(1.073,1.226),P=0.02]。分别以乳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组为参照,绘制血清Visfatin水平诊断乳腺癌ROC曲线,得到AUC值分别为0.652、0.701,当约登指数最大时,其灵敏度分别为52.30%、55.90%,特异度分别为73.10%、75.6%。结论血清Visfatin水平能较好地区分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乳腺癌患者,在辅助诊断乳腺癌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有可能作为乳腺癌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 标签: 乳腺肿瘤 内脂素 肿瘤标记,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水平的变化以及厄贝沙坦治疗对其有无影响。方法选取78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和56名正常对照者,测定2组之间血清内脂水平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与临床各指标有无关联。78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再进一步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厄贝沙坦组,每组39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而厄贝沙坦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150mg/d,治疗4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内脂的变化。结果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表明,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内脂与年龄、收缩压、梗死面积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治疗4周后,厄贝沙坦组的血清内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常规治疗组的血清内脂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能够降低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内脂水平。

  • 标签: 厄贝沙坦 高血压 脑梗死 内脂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内脂(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炎症标志物和糖脂代谢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在武汉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符合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的肥胖儿童44例(男23例,女21例),同时选择门诊体检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体质量儿童50例(男23例,女27例)为健康对照组。指派专人进行完整的体格检查,包括人体测量参数(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血压),测定空腹血清visfati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糖、胰岛和血脂水平,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肥胖组儿童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肥胖组儿童空腹血糖、空腹胰岛、胰岛敏感性指数(HOMA-IR)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2.肥胖儿童血清visfatin、hs-CRP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儿童血清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肥胖儿童血清visfatin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r=0.218,P<0.05)、腰围(r=0.332,P<0.05)、TG(r=0.283,P<0.01)均呈正相关;与IL-6 (r=0.376,P<0.05)、hs-CRP(r=0.321,P<0.05)均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和HOMA-IR均无相关性;与TNF-α亦无相关性(r=0.085,P>0.05)。4.visfatin与人体测量、代谢参数和炎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visfatin在男童和女童中均与腰围、TG和hs-CRP呈正相关,但仅与男童的BMI(r=0.247,P=0.029)和IL-6(r=0.427,P=0.013)呈正相关。结论肥胖儿童存在明显的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抵抗。visfatin作为一种内脏脂肪因子,具有调节糖脂代谢和促炎的双层作用,可能参与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及炎症反应。检测肥胖儿童血清visfatin水平可作为反映机体低水平炎症反应新的炎症标志物之一。

  • 标签: 内脂素 胰岛素抵抗 脂肪因子 儿童 肥胖
  • 简介:目的:检测内脂在稽留流产(missedabortion,MA)及正常早孕人工流产(人流)孕妇血浆中的浓度和胎盘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MA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因MA住院刮宫和非意愿妊娠在门诊作早孕人流的病例分别列为MA组(36例,孕5~11周)和正常早孕对照组(20例,孕5~11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组化)检测其血浆内脂浓度和胎盘组织中内脂的表达。结果:MA组的血浆内脂浓度为(55.98±10.30)ng/mL,对照组的血浆内脂浓度为(70.19±11.70)ng/mL,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化评分也证实,MA患者胎盘绒毛组织中的内脂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在血浆中的内脂浓度与胎盘绒毛组织中内脂的表达量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711,P〈0.01);MA组胎盘绒毛组织退变发生率(94.4%)高于对照组,血浆内脂浓度低、胎盘组织内脂低表达与胎盘绒毛组织退变发生率间具有相关性(r=-0.684,P〈0.001;r=-0.404,P=0.002)。结论:内脂在血浆及胎盘绒毛组织中的低表达可能是导致MA的原因之一;检测血浆中内脂浓度可作为监测妊娠进展的指标之一。

  • 标签: 内脂素 稽留流产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内脂与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心房颤动复发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近五年来在我院接受RFCA的226例心房颤动患者,按照随访12个月内心房颤动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74例)和非复发组(15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指标和内脂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心房颤动复发的相关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内脂预测心房颤动复发的价值。结果较非复发组,复发组年龄偏大,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多,左房容积指数(LAVI)明显增高(均为P<0.05)。此外,复发组的血清内脂水平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内脂(OR=1.165, 95%CI:1.111~1.222)、年龄(OR=1.100, 95%CI:1.037~1.167)、高血压(OR=3.122, 95%CI:1.295~7.526)和LAVI(OR=1.066, 95%CI:1.022~1.112)是心房颤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内脂预测RFCA后心房颤动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09(95%CI:0.749~0.868,P<0.001)。结论高水平的血清内脂与RFCA后心房颤动复发密切相关,可作为心房颤动复发危险分层的可靠指标。

  • 标签: 内脂素 心房颤动 导管射频消融术 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中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与腹内脂肪及胰岛抵抗的相关性。方法T2DM患者124例,按照腹内脂肪四分位法分为四组,分析腹内脂肪与FGF21和胰岛抵抗的相关性。结果腹内脂肪越多的组别其FGF21水平也越高,且胰岛抵抗指数越大,FGF21水平与腹内脂肪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岛抵抗不是导致FGF21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DM患者腹内脂肪与FGF2l正相关,FGF21可能是T2DM合并肥胖发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2型糖尿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内脂、抵抗、瘦水平与MMP-2和MMP-9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6例。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非增生型DR组(B组)、增生型DR组(C组),每组分别有31例、30例、25例。同时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35例为D组。检测各组内脂、抵抗、瘦水平以及MMP-2和MMP-9的水平。结果B、C组血清内脂水平略低于A、D组,而抵抗、瘦、MMP-2和MMP-9水平高于A、D组,且C组血清内脂明显低于B组,C组MMP-2和MMP-9水平高于B组,上述差异分别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上述血清水平虽然存在变化差异,但经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脂与MMP-2和MMP-9呈负相关(P<0.05);抵抗和瘦与MMP-2呈正相关(P<0.05)。结论脂肪因子紊乱和MMP-2以及MMP-9失调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与血清内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名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 8、≥8分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n = 35)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n = 30),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游离甲状腺(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反三碘甲腺原氨酸(rT3)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内脂水平。Pearson法分析AP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与血清内脂的相关性。结果SAP组和MAP组患者血清FT4[(14.02 ± 3.63)、(15.68 ± 3.05)pmol/L],FT3[(2.34 ± 0.80)、(3.66 ± 0.65)pmol/L],TSH水平[(2.78 ± 0.85)、(3.10 ± 0.57)mU/L]均低于对照组[(17.03 ± 3.96)、(6.04 ± 1.55)pmol/L,(4.88 ± 2.30)mU/L,P均< 0.05],而rT3水平[(1.63 ± 1.12)、(1.23 ± 0.26)nmol/L]均高于对照组[(0.97 ± 0.28)nmol/L,P均< 0.05],且SAP组血清FT3水平与M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AP、MAP及对照组血清内脂水平分别为(10.75 ± 2.92)、(3.70 ± 1.73)、(2.30 ± 1.31)n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67.174,P < 0.05),其中SAP、MAP组均高于对照组,且SAP组高于MAP组(P均< 0.05)。SAP、MAP组血清FT3水平与内脂水平均呈负相关(r = - 0.672、- 0.610,P均< 0.05)。结论AP患者血清内脂水平及甲状腺功能指标出现异常,血清FT3、内脂水平均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且二者间呈负相关,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有助于判断AP患者病情。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甲状腺功能 内脂素 相关性
  • 简介:目的观察氟桂利嗪对细胞内脂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影响。方法运用神经细胞老化实验研究摸型——无血清条件下培养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检测细胞内脂自发荧光和结合细胞内游离钙的Fluo3/AM激发荧光,比较氟桂利嗪对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脂褐的影响。结果1.含40μmol/L的氟桂利嗪的无血清培养液能显著减少细胞内脂含量(荧光值)(与对照组相比);2.含40μmol/L氟桂利嗪的无血清培养液能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荧光值)(与对照组比较)。结论氟桂利嗪能抵抗或延缓神经细胞内脂积累和钙超载(细胞老化的两个重要指标),其抗神经细胞衰老与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 标签: 氟桂利嗪 脂褐素 神经细胞 钙超载 对照组 无血清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