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IDS患者应用出院计划服务的效果评价.方法将60例AID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出院计划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随访,分别在出院后1、3、6个月进行简易应对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测量.对两组在出院6个月时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期间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简易应对问卷积极应对维度评分明显提高,消极应对维度评分明显降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差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两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出院计划服务可以明显降低AIDS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各种问题,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关键词AIDS;出院计划;生存质量;护理TheEffectoftheApplicationofDischargePlanningServicesofAIDSPatientsLIUQin,LVMinglei,CHENGWenfang(HospitalforinfectiousdiseasesofXinxiangMunicipality,XinxiangHenan,453000)AbstractObjectiveStudyandevaluatetheeffectoftheapplicationofdischargeplanningservicesofAIDSpatients.MethodsDivide60AIDSpatientsinG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with30casesrespectively.Observationgroupwasimplementedofdischargeplanningservices,andthecontrolgroupwasacceptedroutinenursingcareandfollow-up.Simplecopingquestionnaire,self-evaluationofanxietyscale(SAS),depressionselfratingscale(SDS),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qualityoflifemeasurementscaleprofile(WHOQOL-BREF)weremeasuredaftertheydischargedforone,threeandsixmonthsrespectiveGly.Themeasurementresultsofthetwogroupsaftertheydischargedforsixmonthswerecompared.ResultsDuringthenursinginterventionperiod,thehospitaliGzationtimeandcostofthetwogroupshave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afternursinginterventiontheobservationgrouphasincreasedsignifiGcantlyinpositivecopingdimensionanddecreaseddramaticallyinnegativecopingdimensionofthesimplecopingquestionnaire;anxietyself-assessmentscale,deGp(ressionselfratingscaleareappare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andcomparativedifferencesofthetwogroupshavestatisticalsignificantdifferenceP<0.01).Afteranalyzingandgradingthelifequalityofthetwogroupsafterinterventionwiththeshortformofthequalityoflifemeasurementscaleofworldhealthorganization,observationgroupwasobviouslyhigherthanthatofcontrolgroup,andthecomparativedifferencesofthetwogroupshavedistinctivestatistiGcalsignificance(P<0.01).ConclusionThedischargeplanningservicescanobviouslyreduceanxietyanddepressionofAIDSpatients,andletthemtoadoptapositivKeeywawyotrodsdealwithvariousproblems,increasethelifequalityobviously.AIDS;DischargePlanning;LifeQuality;NursingCare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5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院计划服务对留置双J管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出院后需留置双J管一个月的9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出院服务计划。结果观察组的1个月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双J管患者实施出院计划新模式,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中应用价值。

  • 标签: 出院计划 双J管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出院计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准备度及出院指导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74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对照组)和出院计划(研究组)。结果:研究组出院准备度评分较高,对照组个人状态、适应能力以及出院准备度总分相对较低,P

  • 标签: 出院计划 慢性心力衰竭 出院准备度 出院指导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院计划对颅脑外伤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于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颅脑外伤出院指导,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计划。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对两组患者的出院准备度进行评价和比较。   结果:实施出院计划后,观察组患者的出院准备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出院计划 颅脑外伤 出院准备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出院准备计划对冠心病出院患者护理结局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06月至2023年06月接收100例冠心病患者,按护理方式分组,将患者纳入常规组(n=50,辅以常规护理)、研究组(n=50,辅以出院准备计划),比较两组6个月内再入院率。结果:研究组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出院准备计划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降低再入院风险。

  • 标签: 出院准备计划 冠心病 再入院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院计划服务在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及家庭照护方面的效果。方法对28例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出院护理计划,教会家属按计划内容对患者实施照护,教会患者掌握功能锻炼及配合方法,并做好随访工作。结果实施出院计划的颈髓损伤患者出院后均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 标签: 颈髓损伤 出院计划服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对出院计划服务的需求,为制订科学、规范的出院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例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男9例,女1例,年龄43~82岁,学历小学至大专,住院4~24 d),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归类和提炼主题。结果卒中吞咽患者的出院计划服务需求归纳为4个主题,分别为疾病知识、吞咽康复锻炼、精神心理支持、社会支持需求。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对出院计划服务需求较高,应充分发挥医护技、家属的协同作用,提供个性化多学科协作的出院计划服务,提高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出院计划 质性研究
  • 作者: 曾慧韵郑晓娜伍蓓林文颖张桂花罗玉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广州  510080)     【摘  要】按照“以病人为中心、让百姓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的总体思路,在信息化管理理念下整合原有资源,自主研发计划性出院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再造出院服务流程,构建计划性出院管理服务新模式,为优化出院服务流程、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了借鉴。  【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出院计划模式在呼吸内科应用,并得出了出院计划模式可以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促进康复,提高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结论,希望可以给予相关人士以参考。

  • 标签: 出院计划模式 呼吸内科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北京市商务局公布的北京商场轮椅服务计划要求全市大中型商场都要逐步提供免费轮椅服务。根据此“轮椅服务计划”,到今年年底前,北京全市要有200家大中型商场配备轮椅;2010年底前具备条件的大中型商场全部配备轮椅。具备条件的大型商场超市要配2~3把轮椅,组织志愿者队伍,提供免费服务

  • 标签: 服务计划 轮椅 大中型商场 免费服务 志愿者队伍 北京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院回访应用于延续性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由专职护士按规定时间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康复进程,给予疾病相关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预约住院等服务,并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意见及建议,将回访信息进行归类﹑分析,并反馈给主管医生,使延续性服务在医护配合下进行,提高回访工作在延续性服务中的效果。结论通过电话回访,对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以及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出院回访 延续性服务
  • 简介:摘要出院准备计划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是延续性护理的其中之一,居家护理是指护理人员于患者出院后定时上门进行护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服务出院计划是由来自本院各科室的专业医生及两名护士,总共5人组成一个团队,患者入院后收取患者的信息并建立针对性的健康档案,随后将患者住院时和出院后的方案拟定完善。有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出院准备计划能有效提高患者院后自主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 标签: 脑卒中 出院准备计划 居家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介绍了出院计划的相关概念,在国内、国外的现状,在国外已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但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在部分疾病中逐渐开展,因无相应的标准化流程,效果并不理想。 关键词:出院计划;概念;现状;应用 “出院计划”这一词最初由美国提出,19世纪美国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将其定义为:患者从一个医疗机构顺利转接到另一个环境中的过程[1]。美国医院协会指出:出院计划是一种集中性、协调性、整合性的过程,通过专业的医疗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合作,保证患者在出院后能继续获得相应的照顾[2]。20世纪国内开始引入出院计划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促进患者从一个环境顺利转到另一个环境的护理过程,从患者入院当天开始直到患者出院出院后连续的护理过程[3]。 1 出院计划相关概念 1.1 出院计划目的 出院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患者在出院后能够继续得到优质的治疗和护理,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医院床位的周转率,保障其他有需要的患者能够使用[4]。 1.2 出院计划步骤 出院计划基本上可分为 4 个步骤。 ①评估:病人及家属各种问题及需求;②计划:制定个体化的出院计划内容 ;③实施: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包括指导病人、家属及长期照顾者相关的护理的知识及技能;④评价反馈[5]。 1.3 出院计划内容 美国医院协会在已经出版的指南中出院计划的基本内容是:确定患者出院后的照顾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行出院后的健康评估、健康宣教和健康咨询, 制订出院计划, 和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协调,实施相应的计划并进行出院后的随访。 其核心是评估和明确患者的健康需求, 联合相关机构实施出院计划并进行跟踪随随访[6] 。 2 出院计划在国外现状 目前,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巴西、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已充分认识到出院计划的重要性,实施了相关的措施。在美国医疗服务中,出院计划已成为必须要执行的重要环节;加拿大出台《出院计划标准与指南》;英国出台了《社区管理(延迟出院)法案》,强调出院后开展持续医疗服务的重要性;爱尔兰出台了出院计划指南标准,明确出院计划流程的具体细节;出院计划已成为巴西医疗政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澳大利亚颁布出院计划相关政策,强调各卫生相关部门应协调合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出院计划服务;日本医疗工作者已认识到出院计划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出院计划尚未纳入日本医疗体制。[7] 3 出院计划在国内现状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学者提出出院计划的概念,认为出院计划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比例增加、医疗费用增长、家庭照料能力欠佳及护理技术发展有关。但是并未立即引起我国相关部门及人员的重视。直到21世纪初,出院计划开始受到关注。2014年1月16日,在武汉同济医院召开的 “康复出院计划研究” 启动会议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康复出院计划制订及实施的探索之路。[8] 4 出院计划在国内的应用 4.1 出院计划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癌症病程长、死亡率高,需要患者反复住院治疗、复查,出院后还可能伴随有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有调查结果显示肿瘤患者出院后需求最多的护理服务是康复指导、康复锻炼、肿瘤复发的预防和治疗相关知识[9]。黄雪芳、闫文霞[10,11]等开设PICC专科门诊、制定PICC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利用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治疗间歇期PICC导管进行维护和指导。汤维娟等[12]在上海市提出了肿瘤患者的连续性照护模式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对肿瘤患者的出院计划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没有标准化的流程可供参考, 研究也仅限于科研层面,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肿瘤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需求[13]。有调查研究乳腺癌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以多样化的形式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及健康宣教等方面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节约医疗资源,,降低潜在的医疗费用。但目前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 没有统一的流程及评价标准,仍需借鉴国外的经验。[14] 4.2 出院计划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在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便评估患者需求,教会家属照顾患者和协助锻炼的技巧,正确的照顾知识,住院期间责任护士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COPD的认知和自我照顾能力; 在随访过程中对患者完成出院计划单上的内容进行监测,指导患者完成呼吸功能锻炼。研究结果显示对COPD患者实施出院计划服务,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15,16] 4.3 出院计划在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应用 结合CKD的疾病特点, 以患者为中心, 以患者需求为目标, 制定出CKD的个体化出院计划, 通过出院计划护理团队、患者及家属的协调合作, 可以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 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延缓患者肾功能损伤的进展。[17] 4.4 出院计划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实施出院计划, 可以使患者享受连续、规范的医疗护理服务。患者可以在自己家里接受专业的护理,还能够在家属的陪同下独立的生活,有利于疏解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焦虑,能够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18,19] 4.5 出院计划在糖尿病患者应用 糖尿病管理新模式使糖尿病教育从医院延伸到家庭,可以使患者得到持续性的照顾,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但对于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就目前的医疗资源还不能实现。研究中饮食、运动、监测依从性干预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的照护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建议联合社区医院使更多的社区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参与进来, 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20] 4.6 出院计划在脑出血患者应用 脑出血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非常高,为患者制定出院计划对提高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出院指导仅限于对刚出院的患者实施康复指导及护理,而对于出院后时间较长的患者则无法进行有效的护理,仍需要加大对脑出血患者院外随访及个体化指导,以提高脑出血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21] 5 小结 出院计划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对出院计划具体实施还在探索和完善之中,没有标准化的指南可供参考。 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包括住院期间对家属进行评估,指导他们学会相关的照顾常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照顾能力。培养更多的高级临床实践护士, 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科学的健康评估并实施。另外还应加强社区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重视医院与社区医院的沟通,从本质上改善患者的服务质量。 可以借鉴、参考国外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的模式和经验, 结合内地医院工作的特点及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研究,形成比较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出院计划服务系统。[22,23,24]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出院护理计划服务在行肠造口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肠造口术的结直肠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出院护理计划服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对患者情绪状态评估,肠造口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常用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同时统计患者自我护理情况。结果出院时,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43.5±4.2vs.42.5±6.3,t=0.985,P〉0.05)和SDS评分(41.5±3.6vs.41.3±4.1,t=1.047,P〉0.0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SAS(44.5±3.5vs.52.5±4.5,t=2.382,P〈0.05)和SDS(42.5±3.5vs.50.5±4.2,t=2.411,P〈0.05)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入院和出院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得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入院时(5.5±2.8vs..5.8±1.5,t=0.639,P〉0.05);出院时(12.6±3.6vs.12.5±3.3,t=5.325,P〉0.05)],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3.7±3.8vs.8.5±2.5,t=9.342,P〈0.01)。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造口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100%(49/49)vs.95.9%(47/49),P〈0.05;97.9%(48/49)vs.89.8%(44/49),P〈0.05],试验组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1.6%vs.63.3%,P〈0.05)。结论出院护理计划服务用于结直肠造口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患者维持较高的健康知识水平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肠造口 出院计划服务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计划对冠心病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1-6 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130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监测指标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时的体质指数、心率、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体育运动量高于对照组。讨论 心脏康复可降低冠心病患者大部分可逆性危险因素,增加冠心病患者康复锻炼量。

  • 标签: 心脏康复 冠心病 出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准备度情况,为提高出院准备度服务质量寻找改进方向。方法选取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出院满意度服务方式,实验组则采取新制定的服务方案,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走访,了解患者生活状况,对其出院准备度、医院服务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分,以供分析。结果实验组出院准备度、医院服务满意度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服务满意度提高,回家后照顾能力提高,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新服务方案有利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准备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恶性肿瘤患者 出院准备度 优质服务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准备度情况,为提高出院准备度服务质量寻找改进方向。 方法:选取 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出院满意度服务方式,实验组则采取新制定的服务方案,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走访,了解患者生活状况,对其出院准备度、医院服务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分,以供分析。 结果:实验组出院准备度、医院服务满意度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服务满意度提高,回家后照顾能力提高,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实行 新服务方案有利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准备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恶性肿瘤患者 出院准备度 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