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检验(X^2)是临床应用(或滥用)最广泛的统计学检验方法之一,可用来分析两个分类变量间的关系,也是X^2检验最简单和最为人熟知的应用形式。如果有第3个分类变量作为混杂因素,则可以采用分层X^2检验。但当维度更高,欲同时研究4~5个分类变量间的关系时,X^2检验显得就不够了,难以对多个分类变量间的关系给出一个系统而综合性的评价,也不可能在控制其它因素时估计变量的效应,此时应采用多元分析的方法。

  • 标签: 卡方检验 延续 对数线性分析
  • 简介:摘要人类线粒体是细胞质中重要的细胞器之一,随着mtDNA测序和线粒体基因组组成的确定,mtDNA突变与线粒体遗传病关系的研究逐渐受到人类的关注,从分子水平上探讨mtDNA突变及其所引起的线粒体遗传病和表达方式,且助于揭开这些遗传病的本质,为人类最终防治线粒体病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线粒体DNA 突变 遗传病
  • 简介:目的:研究并建立口腔细胞采集DNA分型快速检验模式,提高该类样本的DNA检验效率。方法:应用生物样本自动打孔仪小孔径多点取样,并使用DNATyperTM19试剂盒直接扩增检测口腔细胞采集样本。结果:获得了口腔细胞采集样本的完整DNA分型,并且初检成功率高达98%。结论:建立的生物样本自动打孔仪小孔径多点取样结合使用DNATyperTM19试剂盒的方法能够用于口腔细胞采集样本的批量化检验

  • 标签: 自动打孔仪 口腔细胞采集卡样本 多点取样 批量化检验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DNA纳米机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DNA纳米机器是指由DNA分子构造的自组装器件。DNA纳米机器对生物医学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在DNA生物传感器,非病毒基因传递,靶向给药,细胞内物质输运,纳米尺度的自组装等方面。

  • 标签:
  • 简介: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修鹏在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海平研究员的指导下,在受限于纳米管内生物分子的操纵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课题组前期工作一”被约束在纳米孔穴中的水之特性的理解”(JACS2005,2007,NatureNanotechnology2007,PRL2008)基础上,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实现了对纳米管内水和生物分子混合体位置的操控。

  • 标签: 生物分子 分子操纵 纳米 管内 物理研究所 分子动力学
  • 简介:目的:通过对线粒体DNA1555/1494突变耳聋文献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患者听力学特点,探讨影响耳聋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以“线粒体DNA1555/1494突变”和“感音神经性聋”为主题词,检索中文CNKI、万、维普数据库,英文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回顾。对线粒体DNA1555/1494突变耳聋患者病例进行基本信息和听力学相关信息统计,按照性别、基因突变信息、是否应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用药年龄、用药情况、发病间隔、发病年龄、单倍型、突变异质率以及耳聋程度等相关项目编辑excel表格,按需要导入SPSS19.0软件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符合要求的文献39篇,资料完整的线粒体DNAA1555G和C1494T突变携带者324例。线粒体DNAA1555G突变共285例,华裔254例,其他亚裔18例,非亚裔13例,线粒体DNAC1494T突变39例均为华裔。明确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230例,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使用发生耳聋92例。2例应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药物1年听力正常。统计分析发现用药患者的耳聋程度较未用药患者重(X2=25.414,P<0.05)。无论是否用药,发病年龄与耳聋程度有显著的负相关,而用药后发病间隔与耳聋程度无相关(R=0.054,P>0.05)。另外,线粒体DNA1555/1494突变异质率与耳聋程度显著正相关(R=0.823,P<0.05)。结论多种因素影响mtDNAA1555G/C1494T携带者的临床表现。对于线粒体DNAA1555G/C1494T相关耳聋进行早期耳聋基因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突变携带者,严禁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 标签: 线粒体突变 耳聋 文献回顾
  • 作者: 雷向宇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8-03-13
  • 出处:《科技中国》 2018年第3期
  • 机构:摘要:为减少信息系统自动化运维工作中的人力及时间成本,研究设计了基于卡方检验的节点故障分析模型。提出一种动态自愈策略的故障自恢复方案,适用于中大型企业级大规模系统数据、服务的监控场景。通过典型运维场景测试分析,结合时间窗口的异常序列匹配方法,进一步对异常告警采用故障恢复调度方式并生成动态自愈脚本。这种监控模型及自恢复方案提高了故障自恢复成功率,解决了传统监控系统误报率高的问题。
  • 简介:关联交易下的利润操纵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达到利润操纵,关联交易下的利润操纵是指利用关联关系进行交易而达到利润操纵目的的行为

  • 标签: 交易利润 关联方交易 利润操纵
  • 简介:介绍了离体单细胞在空气中或生理缓冲液中表面纳米精细结构的AFM表征和AFM在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多糖结构细节研究中的相关工作。特别总结了AFM在蛋白分子功能研究和单分子操纵中的应用情况,给出了一些典型的事例。最后,结合试验进展,对仪器自身的改进和发展及其在生物样品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 标签: 原子力显微镜 分子细胞生物学
  • 简介: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完全由自组装DNA纳米结构制成的基因检测平台。该成果发表在了1月11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它可能对基因芯片技术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还可能革新在单个细胞内分析基因表达的方式。

  • 标签: 检测平台 结构基因 纳米结构 DNA 自组装 基因芯片技术
  • 简介:本文根据对微湿检材的观察及分析,通过直接剪取法处理检材,再对比改良硅珠法和常规硅珠法纯化微量生物检材中的DNA。结果验证采用改良硅珠法提取微量生物检材中DNA,更易得到完整的STR基因分型图谱,而常规硅珠法提取微量生物检材中的DNA,会导致大片段位点丟失。

  • 标签: DNA检验 微湿检材 改良硅珠法 常规硅珠法
  • 简介: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达到利润操纵,文章就关联交易、利润操纵以及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等 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关联交易下的利润操纵

  • 标签: 交易利润 关联方交易 利润操纵
  • 简介:关联交易下的利润操纵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关联交易下的利润操纵是利用了关联关系,三、关联交易下的利润操纵 分析  

  • 标签: 交易利润 关联方交易 利润操纵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5期
  • 机构:标记免疫疗法治疗癌症又向前迈进一大步,科学家已经证明了纳米涂层细菌能有效转运口服DNA疫苗,这种疫苗能刺激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并摧毁癌细胞。这是第一次将纳米涂料用于经体内细菌转运口服DNA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两步消化法的基础上,采用DNAIQ^TMsystem提取精子DNA.通过磁性颗粒饱和性吸附.纯化模板DNA.稳定模板浓度,得到清晰完整的DNA分型.结合Biomek3000自动工作站.可有效减少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提高检出率.

  • 标签: DNA IQ^TM SYSTEM 法医物证 混合斑 DNA提取
  • 简介:目的探讨骨骼DNA提取与快速检验的方法.方法取1年内的碎骨片37份,采用优化的PrepFilerBTAForensicDNA试剂盒法提取DNA,以GlobalfilerTMExpress复合扩增,经3130xL基因分析仪电泳分离进行STR分型检测.结果37份骨骼样本均获得完整的STR分型,各等位基因峰为200~7500rfu,峰型较均衡.结论采用本文建立的骨骼DNA快速检验法提取骨骼DNA,检验时间短,STR分型结果好,可在实际检案中使用,特别适合于灾害事故遇难者身份识别(disastervictimidenti?cation,DVI)的身源鉴定.

  • 标签: 法医物证学 骨骼 DNA提取 快速检验法
  • 简介:市场调研中经常遇到多项选择题的统计问题.本文选择如下例子,说明传统的统计方法,并提出检验的方法.您挑选Mp3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多选):(1)价格;(2)款式;(3)品牌;(4)购买地点;(5)购场的环境与氛围;(6)个人情绪;(7)其他.

  • 标签: 多项选择题 卡方检验 SPSS软件 统计问题 市场调研 统计方法
  • 简介:近年来由于PCR及分子杂交等新技术的应用使线粒体疾病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有关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hearinglossSNHL)与线粒体基因(mitochondrialDNA,mtDNA)相关性认识,是耳聋基因学领域一个重大的成就。本文对线粒体DNA突变与多种遗传性耳聋症的最新分子遗传学研究进行系统阐述。

  • 标签: 线粒体DNA 耳聋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
  • 简介:纳米团簇因其独特的与尺寸相关的光、电、磁和催化性能,引起了相关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我们团队一直专注于研究用基于DNA保护的银纳米团簇监测DNA、Hg2+和巯基化合物。发现发生在DNA/银纳米复合物与G-四链体/血红素之间光诱导电子转移(PET),伴随着DNA/银纳米荧光减弱。这一新的PET系统使目标生物分子,如DNA和敏感性高的ATP获得特异性和多样性的检测。首次提出一种以DNA单体作为支架的高产率银纳米簇的合成方法。在这项研究中,采用密度泛函计算理论解释了DNA保护的银纳米团簇的形成机理以及为什么富胞嘧啶DNA是荧光银纳米簇的良好支架。研究结果对DNA保护荧光银纳米簇进一步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指导思想,最终可能有助于程序化合成具有光致发光性能的DNA稳定银纳米团簇。

  • 标签: 脱氧核糖核酸 银纳米团簇 荧光性 光致发光 生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