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特殊检验重点交班对交接完整的影响。方法 2020年2月至2020年10月成立品管圈小组,针对科室危重患者交接流程进行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值,分析危重患者交接不完原因,制定危重患者特殊检验重点交班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2020年3月1日至3月28日)和活动后(2020年7月17日至8月13日)危重患者交接不完班次数和不完。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危重患者交接不完班次由活动前的29班次降至14班次,交接不完也由34.25%降至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危重症患者交接班 特殊检验值 交接班不完整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接checklist在ICU危重患者床边护理交接中的实施及效果。方法制定危重患者床边交接checklist,分别收集传统的交接方式(对照组)与新型的床边交接方式(实验组)实施6个月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共抽查283个床单元,其中交接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157项;实验组共抽查254个床单元,交接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65项,两组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危重患者床边交接checklist的实施,明显减少了护理交接缺陷,提高了ICU床边护理交接质量。

  • 标签: checklist 床边交接班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交接。方法制定规范交接,以比赛形式促进有效落实,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为评价标准,评估规范交接的效果。结果规范交接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护士的综合素质,体现人文关怀,提高病人满意度,确保护理安全。

  • 标签: 交接班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ICU进行床边护理交接的过程中,使用交接核查表前后是否有护理质量方面的差异之处加以观察和对比,分析相关方法的具体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在本院ICU所有所收治的患者中抽取26例进行对比对照研究,将其随机分组,设定为观察和对照两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床边护理交接方面的差异之处,其中对照组常规进行床边交班,而观察组则建立交接核查表对其进行床旁交接。对两组分别加以交接之后的护理质量评分、交接不详细地发生情况加以观察和对比,评价临床相关方法应用之后的效果和价值。结果 在分别使用不同方法进行床旁交接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而交接不详细地发生显著降低(P<0.05),呈现出了一个明显的效果方面差异之处。结论临床ICU进行床边护理交接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交接核查表之后,总体的护理质量得到了优化和提高,最终护理方面的各种问题发生风险显著降低,有助于更详细地进行交接,保障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有效地进行。

  • 标签: ICU护理 床旁交接班 交接班核查表 临床应用 效果 质量
  • 简介:护理工作具有独特功能及以满足有病或无病的个体的基本需要,协助其身心健康的恢复。护理工作的独特功能决定了其具有细致、复杂、涉及面广,具有严格的时间性、连续性和继承性,具有衔接性强、集体性强等特点。护理交接工作的连贯性、衔接性使各班护理人员对医嘱执行情况,病情观察记录以及病人的病情、

  • 标签: 护理交接班 住院 护理工作 病情观察 身心健康 执行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交接核查表在ICU床边护理交接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50名ICU护理人员,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床边护理交接,观察组在护理工作中应用交接核查表,比较两组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结果:实施后,观察组护士交接工作合格交接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交接差错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接核查表在ICU床边护理交接中的应用价值很高,可以减少交接差错的发生,能够提高交接工作质量,有利于ICU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交接班核查表 ICU床边护理 应用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交接中ICU床旁交接清单的建立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21年1月1日~2021年6月5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院期间交接记录400例,实施传统交班模式。再选取本院自2021年7月1日~2021年11月30日的50例患者为研究组,在院期间交接记录400例,实施ICU床旁交接清单,比较两组交班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护士交接班 床旁交接班清单 ICU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危重护理交接管理中失效模式-效应分析(HFMEA)模式的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2023年1月-2023年12月,分别在以上时段内抽取急诊收治的50例危重患者,并选急诊危重患者责任护理人员2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时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采纳常规交接管理,后者采纳HFMEA模式进行交接管理,比较护士交接质量与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交接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危重护理交接管理中,运用HFMEA模式,可以提高护士交接质量,对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 标签: 危重症 护理交接班管理 失效模式-效应分析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交接完整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护士交接完整为活动主题,分析影响护士交接完整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较活动前后护士交接完整的差异。结果活动后护士交接完整89.4%,较活动前提高了2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提高了护士交接完整,保证了患者的医疗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疼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3,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交接班 完整率
  • 简介:摘要目前,班组在交接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交接风气差,交接管理程序和内容不完善,员工交接的履职能力薄弱等。为此,通过对交接过程中抓典型,保证了良好的交接风气;通过完善交接管理程序和内容,提高了交接管理水平;通过强化员工责任意识,增强了交接人员的履职能力。

  • 标签: 交接班 推诿 扯皮 责任
  • 简介:运用护理程序理论规范指导晨间护理交接,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给予护删对象从生理、心理、精神等多层曲系统的整体护理,从而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扩理临床交接工作,使护理质理及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

  • 标签: 晨间交接班 方法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交接应用程序化交接的应用意义。 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到 2019 年 5 月期间在本院实施手术的患者 200 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100 例,实施常规交接管理制度;干预组 100 例, 实施 程序化交接制度,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室交接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比例,同时对两组护理人员在交接过程中的交接质量进行考核,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护理人员对于交接流程的满意度。 结果: 在手术室交接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比率方面,干预组组间数据( 1.00% )与对照组( 7.00% )存在差异( P < 0.05 );干预组护理人员在交接质量考核评估方面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 P < 0.05 );其干预组护理人员在交接流程满意度( 98.00% )相较于对照组( 88.00% )存在组件数据差异( P < 0.05 )。 讨论: 程序化交接应用于手术室交接,能够有效的改善手术室护理人管工作交接的工作流程,提升工作质量,降低交接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

  • 标签: 手术室交接班 程序化交接班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便携式表格化床头交接本在临床交接中的应用。方法:抽取82例2016年3月~2017年5月于我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表格组和口头组,每组各有患者41例,其中口头组采用床头传统的口头交接,表格组采用便携式表格化床头交接本进行交接。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因交接失误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情况,护理人员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口头组和表格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分别为72.5%、9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头组和表格组不良后果发生分别为18.37%、2.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头组和表格组护理人员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分别为78.75%、90.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采用便携式表格化床头交接本进行护理交接相较于床头传统的口头交接可明显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可显著减低因交接失误导致的不良后果发生,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便携式表格化床头交接班本 临床交接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清"模式应用于危重患者交接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本院重症医学科39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交接模式进行管理;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本院重症医学科4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实施"三清"交接模式进行管理。对比两组交接耗时、护士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护士对交接效果评价、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对护士沟通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交接耗时为(10.25±1.02)min,短于对照组的(15.82±1.13)min(P<0.05)。观察组护士专业知识理论考试成绩优良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观察组中文版护士交接评估量表总分为(73.11±5.28)分,高于对照组的(62.06±5.17)分(P<0.05)。观察组专科护理、病情观察评分及总分分别为(23.26±0.79)分、(32.72±0.67)分、(95.93±0.89)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沟通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三清"模式应用于危重患者交接管理中可显著缩短交接耗时,增强护士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提高护士交接效果及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三清"模式 危重症 交接班管理 专业知识理论水平 护理工作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永钢集团多年来在岗位交接过程中遇到的瓶颈进行研究,通过在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交接清单、开发手机交接 APP 等一系列措施,从而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岗位 手机 交接班 APP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永钢集团多年来在岗位交接过程中遇到的瓶颈进行研究,通过在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交接清单、开发手机交接APP等一系列措施,从而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岗位 手机 交接班 APP
  • 简介:摘要:谈到交接有很多种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生产交接可有可无,只是几句话的交流而已,对工作起不到多少指导作用;有的认为班组交接一定要有,面对面交接工作能让人做到心中有数,接手工作时至少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干什么;有的认为各交各自岗位的班,这样不是更好吗?其实交接是每个好的工厂车间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交接的目的就是为规范车间生产班组交接管理,清晰、明确交接的方法、内容和双方责任和权利,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责任心,确保本班安全生产正常开展,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确保生产稳定、有序、安全的运行。

  • 标签: 工厂 交接班 信息 协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危重患者护理交接单在ICU护理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危重患者护理交接单,应用到护理交接中,对比应用前后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度。结果应用后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护理交接单在ICU护理交接中的使用,规范了交接程序,明确了交接内容,提高了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度,有利于培养护士临床思维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危重患者护理交接单 护理交接班 病情知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背景-评估-建议(SBAR)交接模式在呼吸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8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盛泽分院呼吸内科治疗的呼吸重症患者106例。采用SBAR模式对该科室护理工作交接进行改进,比较2019年2月1~28日(改进前)、2019年8月4~31日(改进后)护理工作的护理工作质量(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健康教育)、交接质量及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结果改进前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项目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情观察、风险预防以及总分评价结果中,以上三项改进后得分明显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护理人员在中文版护士交接评估量表(NASR)评分中的各领域得分除促进患者参与外,其余领域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诊断结果、病情进展、异常化验结果、治疗方案、护理重点评分均明显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前,护理人员床边交接缺陷为21.8%,交接内容知晓为80.1%;改进后,护理人员床边交接缺陷为8.03%,交接内容知晓为95.9%,交接缺陷显著下降,交接内容知晓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交接模式可提升护理人员对患者本身的了解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

  • 标签: SBAR 交接班 呼吸重症患者 护理质量
  • 作者: 陈海文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6
  • 机构: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