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卵泡细胞的MRI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63个卵泡细胞的MRI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63个病灶均呈实性,T1WI均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45个(71.4%),以低信号为主夹杂斑片状与云絮状略高信号18个(28.6%);增强扫描后肿块强化不明显14个,轻度强化35个,以轻度强化为主、局部较明显强化14个;子宫内膜增厚6例(14.3%),腹水12例(28.6%),25例雌激素E2检查中10例增高(40.0%).结论:卵泡细胞的T2WI呈明显低信号及轻度强化方式为其特征性表现;子宫内膜增生及雌激素E2增高有助于其鉴别诊断.

  • 标签: 卵巢 卵泡膜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卵泡细胞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2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卵泡细胞的CT及MRI影像表现。结果4例病灶均为单侧性肿块,其中3例形态规则,呈类圆形,1例呈不规则状。肿瘤直径范围3-10cm,平均5.3cm,4例边缘均较清晰。信号或密度均匀3例,不均匀1例。MRI检查,T2WI序列呈等或稍低信号3例,1例T2WI序列伴不同程度高信号,T1WI序列均呈等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4例病灶呈不均匀性轻度强化,延时扫描持续强化。4例均未见伴有盆腔淋巴结肿大。结论卵泡细胞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及MRI综合影像分析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卵泡膜 细胞瘤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卵泡细胞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该病的MRI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卵巢卵泡细胞的MRI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8例为单侧肿块,2例为双侧肿块。MRIT1WI以等信号为主,T2WI呈略高信号伴不同程度的高信号。D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增强。结论卵巢卵泡细胞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且有利于明确肿瘤的位置与范围,对外科治疗计划的制定起到借鉴帮助作用。

  • 标签: 卵泡膜细胞瘤 卵巢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卵巢卵泡临床表现及声像图特点,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30例34个卵巢卵泡细胞临床表现和声像图特点。结果26例单侧肿瘤,占86.6%;肿瘤平均直径为6.8±0.5cm。实性22个,占64.7%;囊、实性10个,占29.4%;囊性2个,占5.8%。全组34个肿瘤,超声检出30个肿瘤,占88.2%。由超声检出的18个实性肿瘤中,17个显示为实性低回声肿瘤,占94.4%,11个伴有后方回声衰减,占61.1%。结论卵巢卵泡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密切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本病术前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卵巢肿瘤 泡膜细胞瘤 超声
  • 简介:病例女.40岁,7年前体检发现“子宫肌瘤”.如鸡蛋大小.无任何临床症状。1997年2月3日因孕足月,在当地医院接受剖宫产术时发现体已增生至指头大小,当时未切除。3个月后患者自感腹部明显膨隆,日渐感到憋胀.近半月来症状加重.纳差,但对呼吸无影响。月经量少.经期改变不明显。

  • 标签: 彩超诊断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剖宫产术 子宫肌瘤 超声诊断 卵巢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卵巢卵泡细胞的CT特征,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卵巢卵泡细胞CT资料,分析其特点。结果10例中实性肿块占7例,囊实性肿块占3例,2例以囊性为主,1例以实性为主,增强后实行部分有强化,呈缓慢渐进强化,呈慢进慢出特点。结论卵巢卵泡刘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卵巢 卵泡膜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卵泡细胞的CT诊断与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卵泡细胞的CT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分析。结果17例中,单纯肿瘤12例,肿瘤伴子宫内膜增厚2例,伴子宫肌瘤2例,伴卵巢畸胎1例。全部病例伴有腹腔积液11例。肿瘤的CT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边界清楚,形态多规则。平扫肿瘤实性成分密度与子宫肌层相仿,增强后呈轻度强化或无强化,略低于子宫肌层。囊性成分增强后无强化。结论卵巢卵泡细胞在CT诊断上需与卵巢颗粒细胞、卵巢纤维、卵巢囊腺癌、子宫肌瘤等相鉴别,结合临床表现有助诊断。

  • 标签: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临床表现 CT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卵巢颗粒细胞卵泡细胞临床及MRI特征分析,以期有效提高对卵巢颗粒细胞卵泡细胞临床诊断技术水平。方法对来院接受卵巢颗粒细胞卵泡细胞治疗的患者临床及MRI特征,记录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症状等情况,详细记录患者肿瘤的具体位置、形状、大小,对比分析肿瘤质地、信号强弱及人体的腹腔的积液等MRI具体情况,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的病例腹腔中的肿瘤包块、阴道流血成不规则、经期紊乱、患者的子宫明显增大、子宫的内膜出现异常、患者出现子宫肌瘤、腹部疼痛、体重降低等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将年龄按绝经后患者的年龄≥30岁至绝经、绝经及年龄<30岁,进行分段细化后再次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绝经后患者的年龄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颗粒细胞卵泡细胞临床的表现情况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情况基本相似,但是卵巢颗粒细胞在临床中发生年青化的趋势,与卵泡细胞临床相比,卵巢颗粒细胞患者的年龄比卵泡细胞患者年龄偏小。卵巢颗粒细胞卵泡细胞两组MRI情况相似度较大,但是大部分卵巢颗粒细胞的囊实性型号不规律,不均匀。

  • 标签: 卵巢颗粒细胞瘤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MRI特征 对比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卵泡细胞的声像图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应用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6例卵巢卵泡细胞进行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熙。结果声像图呈实性肿块24例(66.67%),囊实性12例(33.33%),肿块周边和内部均见斑片状、条状或星点状血流信号显示,动脉峰值流速45-115cm/s,RI:0.37-0.75。超声与病理良、恶性诊断结果相比较,超声诊断假阳性和假阴性各2例,良恶性诊断符合率88.89%病理类型:纯卵泡16例、颗粒-卵泡细胞8例,均为良性,仅2例黄素化胞膜细胞为低度恶性。36例中合并子宫内膜增生20例。子宫肌瘤16例,血HCG升高16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临床实验室资料相结合是提高卵泡细胞诊断水平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病理诊断 声像图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在卵巢卵泡细胞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9月—2016年8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收治的36例卵巢卵泡细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超声及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卵巢卵泡细胞的诊断结果及准确率。结果:超声检出肿块34例,检出率为94.44%;漏诊2例,漏诊率为5.56%;正确诊断28例,准确率为77.78%;误诊6例,误诊率为16.67%。其中超声鉴别诊断为实性肿瘤29例,占85.29%;鉴别诊断为囊实性肿瘤者5例,占14.71%。手术及病理检查形态与超声表现基本一致。结论:实性卵巢卵泡细胞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异性,为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内部未见或仅有少许血流信号,容易诊断。囊实性超声诊断较难,需与其他肿瘤如卵巢囊肿、畸胎、卵巢癌进行鉴别诊断。因此,超声在卵巢卵泡细胞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检出率 囊实性肿瘤 畸胎瘤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CT影像针对卵巢纤维卵泡细胞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卵泡细胞的磁共振成像(MRI)的图像特征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卵泡细胞的MRI特征,结合病理分析其表现特点。结果30例患者的病灶均为单发,其中圆形、卵圆形24例,分叶状6例,体直径约3.6~21.4cm,平均10.4cm。实性肿瘤19例,囊实性9例,囊性2例;信号均匀者16例,信号不均者14例,增强扫描病灶轻度强化或不强化者22例,明显强化者8例。3例子宫内膜轻度增厚,1例子宫轻度增大。11例见周积液,18例见子宫直肠窝少许积液。结论MRI可有效显示卵泡细胞病灶大小、形态、信号特征、强化情况以及有无腹水,并能较好地反映其病理生理特征,因此在卵巢卵泡细胞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卵泡膜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32岁。因腹胀、腹部逐渐增大1年于1997—11—05入院。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宫颈暴露困难,触诊宫颈位于左前上方,子宫体前位偏左,正常大小。其右侧可触及巨大实性包块,布满盆腹腔,上达剑突下,无压痛。左侧附件未见异常。B超示:盆腔囊性肿物(卵巢囊肿)。入院诊断:右侧卵巢巨大囊肿。于入院后5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正常,被肿物抬高挤至左侧,靠近脐部。双侧卵巢、输卵管在子宫两旁,位置和大小均正常。探查肿物来自后腹膜外,基底部在盆腔底,呈囊、实性,多房,房内有淡黄色液体。

  • 标签: 腹膜外 病例报告 盆腔囊性肿物 卵巢囊肿 剖腹探查术 宫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纤维-卵泡细胞肿瘤与成人型卵巢颗粒细胞(OGCT)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6月—2020年12月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卵巢肿瘤患者的MRI资料。其中,20例卵巢纤维-卵泡细胞肿瘤(卵巢纤维7例、纤维卵泡细胞5例、卵泡细胞8例),年龄26~75岁;5例成人型OGCT患者,年龄34~58岁。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检查。观察指标:(1)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信号及强化表现等;(2)比较纤维卵泡细胞及成人型OGCT的平均强化率、DWI征象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结果(1)20例卵巢纤维-卵泡细胞肿瘤中,位于右侧卵巢9例、左侧11例,肿瘤边界清晰,类圆形14例、分叶状或不规则形6例,最大径2.0~12.3 cm。T1加权像(T1WI)均呈等信号,T2加权像(T2WI)卵泡细胞呈高或稍高信号、纤维卵泡细胞呈高低混杂信号、纤维呈低信号;其中3例纤维-卵泡细胞肿瘤局部囊性变,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纤维多为弱强化表现(6/7)、卵泡细胞多为中度强化表现(6/8)。5例成人型OGCT中,位于右侧卵巢3例、左侧2例,边界清楚,圆形或卵圆形,最大径3.0~9.7 cm;均为囊实性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内见多发大小不等囊腔,囊内壁尚光整,实性部分为明显强化。(2)成人型OGCT强化率高于卵泡细胞卵泡细胞强化率高于纤维,分别为123.70%±5.44%、89.23%±4.19%、43.50%±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DWI征象:卵泡细胞呈高信号,纤维呈低信号,成人型OGCT实性部分呈高信号、囊性部分呈低信号。卵泡细胞ADC值为(1.28±0.25)×10-3 mm2/s,高于成人型OGCT实性部分ADC值(0.91±0.18)×10-3 mm2/s,成人型OGCT实性部分ADC值高于纤维ADC值(0.67±0.14)×10-3 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纤维-卵泡细胞肿瘤与成人型OGCT的MR T2WI信号及强化表现具有不同的特点,其DWI征象可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 标签: 卵巢肿瘤 卵泡膜细胞瘤 纤维瘤 颗粒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室管下巨细胞星形细胞(subependymalgiantcellastrocytoma)为中枢神经系统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位于侧脑室壁,肿瘤细胞较大、以多形性为主,有时呈簇状排列;典型者为胞质丰富的“毛玻璃”样多角细胞或陷于纤维间质中的小的长梭形细胞(图1a)。节细胞样巨锥细胞亦较常见,细胞核呈细颗粒状,核仁明显,核多形性,多核细胞常见(图1b)。

  • 标签: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中枢神经系统 CELL 良性肿瘤 生长缓慢 肿瘤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卵泡纤维组肿瘤(OTFG)的影像表现及CT诊断价值。方法 将30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OTFG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展开CT检查及手术治疗,并就CT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T诊断准确率为96.67%,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诊断OTFG的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提供详细的影像学资料,进而有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卵巢卵泡膜纤维瘤组肿瘤 影像表现 CT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室管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SEGA)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SEGA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胼胝体人路8例,经额叶皮质人路4例。结果肿瘤均获全切除;本组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后均未行放化疗。随访9~112个月,无肿瘤复发,平均KPS评分为85分。结论SEGA是一种少见的神经上皮良性肿瘤,多与结节性硬化综合征并发;易发生于男性儿童,以侧脑室多见,影像学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肿瘤全切除后预后良好。

  • 标签: 星形细胞瘤 结节性硬化症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以伸长细胞型室管为胶质成分的节细胞胶质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节细胞胶质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断性肢体抽搐、头晕。MRI检查显示右侧顶叶占位性病变。术中可见肿瘤位于右侧顶叶,大小4.50cm×4.00cm×4.00cm,质地柔韧,血运一般,大部分肿瘤组织边界清楚,呈灰红色,分块切除肿瘤后可见术腔与侧脑室相通。HE染色,肿瘤组织由肿瘤性胶质成分和散在其中的神经细胞构成,胶质成分为伸长细胞型室管,呈伸展形束状排列,可见血管周围假“菊形团”结构;神经细胞分布疏密不均匀,多分化良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伸长细胞型室管成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形蛋白和上皮膜抗原表达阳性;而神经细胞则表达神经元核抗原和神经微丝蛋白。结论节细胞胶质为分化良好、生长缓慢的临床罕见神经上皮来源肿瘤,由肿瘤性成熟节细胞和肿瘤性胶质细胞混合构成。大多数肿瘤性胶质成分为星形细胞,以伸长细胞型室管为胶质成分的节细胞胶质十分罕见。掌握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对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脑肿瘤 室管膜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