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我国的桑蚕良种繁育制度是“三级繁育四级制种”。为了使蚕品种的优良性状在长期的生产繁育过程中保持并稳定下来,继代母种和原种的选留非常关键,而选留母种继代蛾区和原种留种蛾区的主要依据是生产过程中记录的各项调查数据,再计算出当代各项饲育成绩,以当代蛾区成绩并参照系统成绩选留留种蛾区。因此,在原种生产繁育中要准确及时地记载好各项调查数据,一旦调查数据不全或有误,会影响所饲育蛾区的综合评判,导致留种蛾区的错选或漏选,严重影响种性的维持,缩短蚕品种的推广使用年限。

  • 标签: 原原种繁育 基础数据 饲育成绩 采集 调查数据 母种继代
  • 简介:摘要:马铃薯作为中国不少地方的重要经济作物,近年来其种类和产量呈现逐步下降甚至减产的倾向,针对这一情况,马铃薯脱毒高产品种栽培的研制和开发引起人们日益普遍的关注。经过持续地探索与实践,有关的科研人员通过在全国不同区域开展马铃薯示范种植,并开展了多方面的监测和试验研究,均获得了明显的效果。本章内容主要从脱毒马铃薯的高产品种培育的角度加以研究总结,并探索了马铃薯的高产高效培育技术和关注事宜。

  • 标签: 马铃薯 栽培技术
  • 简介:多丝量品种781是七十年代初期引进的系列七字号品种之一,经选配和782×734配对,取代了“川蚕三号”成为我省春用当家品种,从1976年起年制种量逐年上升,到1987年累计制种量达1500万张,1987年以后年制种量均在150万张以上,仅我场年制种亦15

  • 标签: 原原种 多丝量品种 品种性状 原原母种 全茧量 当家品种
  • 简介:本试验通过蚕种不同的入库前保护时间、冷藏时间及出库后分浸酸与不浸酸等处理后,调查932、7532原种不同处理的实用孵化率。结果:浸酸处理的蚕种库外保护时间在50天以内,冷藏时间在120—140天内孵化成绩比较好,冷藏时间超过140天以后,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孵化率下降;不浸酸处理就催青的蚕种冷藏120—130天的孵化率稍偏低,而冷藏时间140—160天的蚕种的实用孵化率高,孵化成绩稳定。结论:932、7532原种的库外保护时间最好控制在40天以内,最长不超过50天。冷藏时间在140天以内的,应当进行浸酸处理。而冷藏时间在140天以上的,蚕种出库前经过适当的中库调整3天后再出库,不需要经过浸酸处理,蚕种孵化率就可以达到生产要求.达到推迟用种的目的。

  • 标签: 保护时间 冷藏时间 出库处理 932 7532 孵化成绩
  • 简介:(蚕)种放置在4种不同环境条件中进行催青,研究温湿度对蚕种一日孵化率及蚁蚕生命力的影响。控温补湿(A处理)和控温不补湿(B处理)条件下,催青经过9d;自然温度补湿(c处理)和自然温湿度(D处理)条件下,催青经过8d。各处理蚕种见点到转齐时间都为26h左右,A处理的一日孵化率和蚁蚕96h绝食生命率都为最高,分别是91.61%、51.05%,证明在控温补湿度环境条件下催青效果最好。

  • 标签: 原原(蚕)种 催青 一日孵化率 蚁蚕绝食生命率
  • 简介:试验结果表明:原种即浸的适期中系为盛产卵后24℃保护22小时,即第二天下午3:00~3:30;日系保护24小时,即第二天下午3:30~4:00.浸酸时间中系为4.5分,日系为5分,冷藏期限中系为15天,日系为20天.超过上述即浸时间浸酸,耐冷藏期限缩短.

  • 标签: 蚕种 原原种 即浸时间 冷藏期限 浸酸时间 孵化率
  • 简介:7532×781(正反交)是攀西蚕区现今使用的主要夏秋用一代杂交种,近几年该品种的生产量占我场繁育推广量的60%以上。781A、781B从引进至今已24年,继代繁育40余次。本文就781A、781B引进初期与近几年原原种选区的主要经济性状作比较,了解该品种的种性表现现状,分析一些成绩变化可能的原因,以便为今后该品种的母种继代、原种繁育提供参考。

  • 标签: 781A 781B 原原种 选区 繁育成绩
  • 简介:2013年11月22日,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我省高校、科研、生产、管理和协会等部门的有关专家在广州召开了标准审定会,对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主持编写并报审的《桑蚕原种桑园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进行审定。会议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刘穗鲁调研员主持,广东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张锦生调研员、张志平副主任科员、评审组专家徐兴耀、林健荣、李小宁、吴剑安、孙京臣及标准编写小组主要成员共17人参加了本次审定会。与会人员一致推选徐兴耀为标准审定专家组组长。

  • 标签: 栽培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 广东省 原原种 桑园 桑蚕
  • 简介:大花蕙兰又称虎头兰、蝉兰,是兰属(Cymbidium)中一部分大花原生种及其杂交种的总称。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和广西等地是大花蕙兰类许多重要原生种的主要分布区。我国各地栽培的大花蕙兰主要是我国原产的原生种类。只是近些年,改革开放以后才从国外引进了部分杂交种大花蕙兰的品种。常见栽培和用作杂交亲本的大花蕙兰类原生种约有20种。我国栽培比较普及的种类约

  • 标签: 原种大花 大花蕙兰
  • 简介:荥阳水产良种场位于郑州市西郊楚楼水库,是一个有三十多年生产历史的省级水产良种场,所生产的鱼苗、鱼种供应本省十二个地市及三北地区。为了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向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水产苗种,在省市水产主管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该场领导和生产技术人员,经过多次考察对比,于2002年12月从湖南省鱼类原种场(国家级原种场)引进一批原种成熟亲鱼。其中六龄青鱼8组,

  • 标签: 原种场 亲鱼 水产 品质优势 多年生 优质
  • 简介:原种生产中预防微粒子病发生的方法是预防为主,采取综合的全方位立体防微措施,确保蚕种质量稳定。

  • 标签: 原种 微粒子病 立体防治
  • 简介:本文通过对广西现行三对实用品种的原种的淡色卵的保护和孵化情况调查,发现淡色卵可分为滞育性淡色卵和非滞育性淡色卵,认为造成淡色卵的原因较复杂,有待于进一步试验找出原因.

  • 标签: 原种 淡色卵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最近,莱州半滑舌鳎原种场顺利通过了由国家水产(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国家级资格验收。由莱州市明波水产有限公司承担建设的国家级半滑舌鳎原种场,是由农业部2004年批准立项的渔业良种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70万元,共建成循环水育苗车间2841平方米,循环水亲鱼培育车间2146乎方米,饲料加工车间203平方米以及与生产相配套的辅助设施。

  • 标签: 半滑舌鳎 原种场 莱州市 通过验收 项目总投资 加工车间
  • 简介:蚕饲育以获得产卵量多、卵质优为目的。增加产卵量,提高蚕种质量是蚕种生产的重要课题,饲育技术必须着眼于提高造卵数、产卵量和卵质。造卵数的多少主要决定于母体内所积累的造卵物质的量和质,所以技术处理只有在促进越年性、稳定眠性、提高生命力和卵质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造卵数、产卵量及良卵率。本文就繁育技术谈几点看法。

  • 标签: 饲育技术 原种质量 产卵量 造卵数 原蚕饲育 蚕种生产
  • 简介:873×874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九五"攻关课题育成的春、秋兼用多丝量蚕品种之一,于1999年通过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其综合性状优良,具有稳产、高产、优质、易繁、兼抗(抗氟化物、NPV)的特点,适合在长江流域及其它各省推广使用.我场2001年引进其母种繁育推广,存在繁育系数不高、难饲养、易感病的现象.经过2年的摸索,掌握了该品种的性状,总结了一些繁育经验.为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和提高蚕茧质量,必须推行科学养蚕技术和良种良繁的方法.现将原种繁育的若干体会报告如下,供大家参考.

  • 标签: 家蚕新品种 技术探讨 中国农业科学院 饲育 原种 繁育推广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桑蚕原种》和《桑蚕原种检验规程》自2003年实施以来,对促进原种场加强管理,提高原种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用户选择使用原种提供了衡量原种质量高低的一个国家标准。经过几年的运行,促进了原种生产不断地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为蚕业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笔者认为作为国家标准的《桑蚕原种》和《桑蚕原种检验规程》有个别地方还值得商讨和加以完善。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检验规程 原种场 桑蚕 原种质量 用户选择
  • 简介:湖南日报2006年6月4日讯,衡东县现代化原种猪扩繁场近日建成投产,每年将向农户提供带有世界优良基因的良种猪1万头,推动生猪品改,可带动近万农户走上养猪致富之路。衡东县原种猪扩繁场是衡东县爱平养殖集团总裁刘爱平于2005年投资1550万元建设的,占地120余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该场现已投资350万元从美国等地引进大白、长白、杜洛克原种猪180头,部分种猪已投入生产。

  • 标签: 良种猪 扩繁 湖南 衡东县 建筑面积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