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胸膜腔为壁层胸膜与脏层胸膜之间的密闭腔隙,不含气体,呈现负压,当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时,称为气胸(pneumothorax)。气胸发生后,胸膜腔内压力升高,压缩肺,致使静脉回心血流受阻,因而造成程度不同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气胸主要的临床表现有突发胸痛、胸闷、气急,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排气时机对原发性自发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施行早期排气和同期行延迟排气的56例原发性自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住院时间。结果早期排气组平均住院天数(11.2±4.7)d,治愈28例(90.3%);延迟排气组平均住院天数(7.9±2.6)d,治愈23例(92.0%)。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延迟胸腔穿刺排气可影响原发性自发的预后,并尽早促肺复张,缩短住院时间,是临床治疗原发性自发的重要策略,尤其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值得选用。

  • 标签: 气胸 胸腔穿刺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发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并发症,尤其是伴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其心、肺基础功能较差,当并发气胸后病情大多较为危重,其预后较差。现就我科收治的13例自发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自发术后再次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9月本院原发性自发患者20例,全部患者术后复发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分析治疗结果。结果2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3.85±36.37)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180.75±136.49)ml;术后病理检查显示,19例患者为肺大疱,1例患者没有发现肺大疱及肺气肿样改变。结论原发性自发术后再次手术治疗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有效缓解复发症状。

  • 标签: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再次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VATS)与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腋下小切口(video-assistedmini-thoracotomy,VAMT)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自发患者50例,随机分为VATS组和VAMT组,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肺不张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手术组在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VAS评分等指标上与VAMT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手术时间等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S手术是未来治疗自发的主流技术,但VAMT技术将会是VATS手术的重要补充。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VAM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发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0~2004年我科收治的自发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自发患者经保守治疗、抽气、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膜粘连术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典型的自发气胸通过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不难作出正确诊断,但要注意与一些相关疾病鉴别。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发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支,肺气肿,肺结核者。本病属肺科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可治愈。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发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6月~2009年6月我科收治的自发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保守治疗10例,胸腔闭式引流65例,手术治疗5例。结论自发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胸腔闭式引流是简单、可靠、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发的护理。方法对自发患者进行护理。结论本病属肺科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应及时处理。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自发大多数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点。方法对2008年5月~20012年5月我院收治老年自发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治愈28例(87.5%),死亡4例(12.5%),误诊7例(21.88%)。结论老年自发多为继发性,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临床应予以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 标签: 老年自发性气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