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有机颜料的可控合成与调控研究是当前材料科学与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改变合成方法、表面修饰与结构设计等手段,可以实现有机颜料的颜色、稳定性以及光电性能的调控。本论文以此为目标,综述了当前有机颜料的可控合成和调控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合成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并探讨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有机颜料,合成,调控,光电性能
  • 简介:经过近20年的发展,纳米科学的研究对象已从早期的Ⅱ-Ⅵ族半导体体系、碳簇和碳管体系拓展到了包括主族元素化合物、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贵金属及其合金,以及镧系元素化合物等更为丰富的体系,研究的方法也从早期的溶液相合成拓展到多相合成、模板法合成,以及仿生合成等复杂方法,研究目的也从单纯的材料纳米化转为以功能和器件为导向的合成和组装,并且更加注重材料的组成、结构、形貌和表界面的控制,以及在催化、信息、生命等领域的的应用。显然,无机合成化学已成为纳米材料和器件制备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业已证明,溶液法不仅具有纳米材料在合成中的可控性,而且具有工业化开发和生产前景。以近年来稀土功能材料体系的控制合成为例,阐述纳米或介观材料溶液法合成中有关前驱物选择、晶粒成核和生长控制、材料尺寸、结构、表面和晶面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同时讨论稀土功能纳米材料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 标签: 纳米材料 溶液法 可控合成
  • 简介:以阿拉伯树胶为分散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银粉。探讨分散剂种类、pH值和温度对银粉形貌和粒径的影响。研究表明,阿拉伯树胶通过化学吸附作用可以更好地吸附在银粒子表面,且比其他分散剂具有更好的分散作用。通过调节pH值,银粉的粒径可在0.34~4.09μm的范围内调节;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可以控制银粉的表面形貌。在21.8~70°C的温度范围内,可成功制备振实密度大于4.0g/cm3的银粉。在50°C的最优温度下,银粉的振实密度大于5.0g/cm3。该合成方法具有条件温和、银浓度高的优点,是一种合成用于电子浆料的高品质银粉的有前景的方法。

  • 标签: 超细银粉 阿拉伯树胶 分散机理 振实密度 可控制备
  • 简介:将热分解法应用于费-托合成模型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并对一系列制备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前驱体与载体物质的量比、搅拌速率和升温速率都对催化剂的分散度和颗粒的均一性有很大的影响.前驱体与载体比过大会导致颗粒致密堆叠,过小会导致颗粒过于分散.搅拌速率过慢会导致部分颗粒不依附载体生长,导致团聚;而转速过快会导致部分小颗粒形成大团簇.另一方面,升温速率会明显影响颗粒在载体上的成核结晶,进而影响颗粒的粒径大小,颗粒粒径会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当前驱体与载体物质的量比为0.024,搅拌速率为1800r/min,升温速率为8℃/min时,催化剂分散良好,粒径为16.9nm,催化剂负载量为11%,将此催化剂进行费-托合成反应性能测试发现催化剂在210℃,1.0MPa时转化率达到28.5%,C5+选择性达到85.5%,反应后催化剂形貌与结构得到了保持.

  • 标签: 费-托合成 模型催化剂 氧化亚钴 碳球 纳米颗粒
  • 简介:纳米材料是指微观结构至少在其一维方向上的达到纳米级别(1~100nm)的各种固体超细材料。国家自然基金委在其“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指出,纳米科学是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相互作用、组成、特性、制造方法以及由纳米结构集成的功能系统的科学,主要包括纳米表征技术,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能源、环境、催化领域的应用,纳米器件与制造,纳米生物医学以及纳米标准与安全等五个领域的研究。

  • 标签: 纳米材料 可控合成 应用 氧化铈 纳米科学 制造方法
  • 简介:该文主要采用简单的溶剂热和水热法通过控制不同条件如硫源和表面活性剂合成了多种形貌的硫化镍纳米材料,在使用L-胱氨酸,硫代乙酰胺作为硫源以及PEG2000作为表面活性剂时,分别获得了规整的硫化镍实心球,海胆状硫化镍空心微球以及由纳米粒子组成的空心球,分别测定了三者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海胆状硫化镍空心微球的循环性能较好,循环30次以后放电容量保持在200mAhg^-1左右.

  • 标签: 硫化镍 可控合成 电化学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5V正极材料LiNi0.5Mn1.5O4。将混合盐溶液以不同速度加入草酸溶液中,对制得的LiNi0.5Mn1.5O4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盐溶液以0.17mL/s的速度加入到草酸中,预烧温度为450℃,焙烧4h,后900℃焙烧6h制得的样品为粒径均匀的多面体,1C充放电初始容量达到135mAh/g,55次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保持率为96.26%。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5 V正极材料 LiNi0.5 Mn1.5O4 溶胶-凝胶法
  • 简介:以Ce(NO3)36H20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氧化铈八面体晶体,通过舍有0.02mol/L氯化纳,浓度为2.0×10^-5mol/L的亚甲基蓝(MB)溶液提高石墨烯/氧化铈/银纳米复合膜碳糊电极(CPE)的电化学性,采取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进行测试,验证了合成的微/纳米CeO2和新的碳素材料(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的增效作用,指出微/纳米八面体氧化铈在电化学应用方面的广阔前景。

  • 标签: 八面体氧化铈 电化学 增效作用
  • 简介:在农业生产中,虫害会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使产量大幅下降。施用农药虽然可以杀灭害虫,但也会给作物和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我设想利用基因工程,对可以杀灭害

  • 标签: 可控基因 基因益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是各种慢性肾脏病或累及肾脏的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进行性发展而来,终末期即为尿毒症。慢性肾功能不全并非不可控制,只要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按照以下要求养生保健,便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肾衰 可控 慢性肾功能不全 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肾脏病 全身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电力系统及电力工业市场化趋势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有效管理高度互联网的电力传输及分配系统的新技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 标签: 可控储能技术
  • 简介:摘要: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提高了地震资料的施工效率,然而在大沙漠地区,沙丘高差起伏剧烈,或者存在蜂窝状沙丘等极端地形,大大影响了震源与仪器之间的通信,从而影响到野外采集效率。本文将从影响可控震源通信的一些因素出发,探讨一些解决可控震源与仪器通信的方法。

  • 标签: 可控震源 通信保障
  • 简介:市面上有不少空气过滤装置,但它们多为单输出的结构,即空气通过动力系统完成过滤,干净的空气只能向单个室内输送,效率过低。因此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空气过滤装置,可实现空气过滤消毒后,同时向两个室内输送干净的空气,并且灵活可控

  • 标签: 空气 过滤 装置 动力系统 输送 室内
  • 简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的专家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率先研制成功国内领先的新型缓释肥,其中沸石包衣尿素及其复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新产品证书,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同时研制出我国首台喷流式包膜机,填补了国内空白,1999年通过中试被列为国家星火科技推广项目和二十一世纪环境保护型肥料,现已开始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 标签: 可控缓释肥 投入规模 缓释肥投入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油田勘探程度的深入,对浅层资料、安全施工以及工农问题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地表障碍物众多,仅凭经验确定施工参数及安全距离,如果应用不当,不仅会降低勘探质量、还会产生安全隐患。因此,本文针对障碍物区使用的可控震源进行研究,根据测定和质点振动数据,通过数据回归拟合计算质点振动特征系数与衰减系数,提出了一套可控震源激发质点振动速度与扫描因素的经验公式,为复杂地表安全施工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保证。

  • 标签: 可控震源 安全施工 质点振动速度 参数估算 安全距离
  • 简介:研究表明,有牙周病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出现肾衰和死亡的风险会大大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是检验血糖的重要指标之一,有牙龈病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而维护口腔健康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水平。因为在长期的炎症刺激下,患者体内分泌过多的抗炎物质会通过血液循环促使抗胰岛素水平增高,从而导致糖尿病病情恶化。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爱护 血红蛋白 口腔健康 血液循环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