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们去古城的时候,下雨了。透过朦朦胧胧的雨雾,看到古城的第一眼,就被它雄伟的城楼和威严的城墙震撼到了。雨幕笼罩下的古城,灰色的城墙和高大的城门,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气氛。城楼上在雨中摇曳的几十盏灯笼,

  • 标签: 古城 台儿庄 城墙 城门
  • 简介:从现实到梦想的距离,只有一大一小两个行李箱,还有几个钟头的车程。从台湾到苏州,再从苏州辗转来到台儿庄,这段路说远不远,但充满了许多曲折,仿佛命运的安排,使得我更加义无反顾。

  • 标签: 台儿庄 苏州
  • 简介:记者从山东台儿庄古城彩灯艺术节组委会了解到,2015年台儿庄古城彩灯艺术节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

  • 标签: 艺术节 台儿庄 彩灯 古城 组委会
  • 简介:"记忆"是近20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备受瞩目的概念。根据记忆理论,记忆可以"圣化、选择、复旧、抹消",它的本质是可塑性。记忆是有层次的,如集体记忆和公共记忆,并可以互相转化。台儿庄古城的重建,就是对台儿庄原有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进行记忆重构形成集体记忆的过程,这一过程让台儿庄形成了新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台儿庄古城既是新的集体记忆形成的标识,也对其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段集体记忆借助国家话语经过了向国家公共记忆的转化和升华,台儿庄古城也由此获得了崭新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关于这种现象,应该超越对其本真性的探讨,洞察其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的生成逻辑和建构过程,以揭示文化传统的传承实质。

  • 标签: 记忆理论 台儿庄古城重建 文化建构 公共记忆
  • 简介:摘要京杭大运河沿岸城市众多,历史悠久。在我国留下了灿烂的历史文化。然随着京杭大运河的日渐衰微,运河两岸的城市也在发生着转变。本文选取了运河沿岸的台儿庄作为探讨对象,探究在现代的城市发展背景下,具有运河文化,在抗日战争中被严重破坏的台儿庄古城是以何种方式来进行城市设计和建设的。

  • 标签: 京杭大运河 台儿庄古城 城市设计 保护性开发
  • 简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升级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命题,并且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枣庄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通过复建台儿庄古城,走上城市文化转型之路,在文化产业研究中的学理研究和实践运作层面具有重要价值。枣庄市政府通过重建台儿庄古城,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业,并以此为依托,带动经济增长与城市精神的重塑。

  • 标签: 资源枯竭型城市 台儿庄 文化产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台儿庄,濒临京杭大运河,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鲁南小镇。2015年的台儿庄南北通衢,商铺鳞次栉比,游人南来北往。但在77年前,这里是中国军队与日军战斗最激烈的地方。1938年,北平失守,天津失守,南京沦陷,太原沦陷,济南沦陷,中国的抗战也进入寒冬。为了实现迅速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日军以济南、南京为基地,沿津浦路南北合围徐州,试图打通津浦线,将华北华东连成一片。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决定在徐州

  • 标签: 中国军队 第五战区 李宗仁 司令长官 津浦路 孙连仲
  • 简介:秋日深处不可意味的台城。她知道我要来,所以未及老去。稍有波澜掠过,秋际遇而安。远非文字所追寻,远非沉浸所体味。台城是一首格律诗,她的规格、要求是“留古、复古、承古、用古”。平仄是错落有致,是参差不齐。对偶是一卧卧的青砖,一垄垄的黛瓦。音韵是雨打的城,是风吹过的城,是寒霜与雪花腌制的城,是糖画浇出的城,是安澜水门汲水的城,是洗衣妇捶打的城,是捣制姜糖的城,是喜鹊报喜的城,是碗底黄花牛肉面的城。押韵是拉魂腔与扬琴,是渔鼓与唢呐,是运河大鼓和鲁南小调,时有跑调:一只猫或者三只猫不对偶,一个月亮与一个太阳不同辉,一块条石裂开了七瓣。

  • 标签: 台儿庄 格律诗 牛肉面 拉魂腔 对偶 汲水
  • 简介:1938年3月23日,担任台儿庄守备的池峰城第三十一师派出骑兵连北上诱敌,同日军在康庄发生遭遇战,台儿庄会战开始。该会战一直持续到4月6日,日军全线撤出为止,共消灭日军万人左右。这是继平型关大捷以后我国军队取得的又一次伟大胜利,这一胜利,提高了前线士气,振奋了民族抗战精神。

  • 标签: 抗战精神 遭遇战 日军
  • 简介:去年夏天去的台儿庄。先参观大战纪念馆,所以走在青石板路的时候,再感受台儿庄,空气中便多了一种凝重。想起70多年前的那个春天,在那方圆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城内发生的那场持续16天的惨烈血战,冥冥中似乎还能感受到3万将士不屈的英灵。台儿庄大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同时,这座被乾隆皇帝御赐"天下第一庄"的百年古城也被侵略者的炮火变为一片废墟焦土。

  • 标签: 乾隆皇帝 下象棋 运河水 粉墙黛瓦 翘角 红灯笼
  • 简介:1938年3月23日,担任台儿庄守备的池峰城第三十一师派出骑兵连北上诱敌,同日军在康庄发生遭遇战,台儿庄会战开始。该会战一直持续到4月6日,日军全线撤出为止,共消灭日军万人左右。这是继平型关大捷以后我国军队取得的又一次伟大胜利,这一胜利,提高了前线士气,振奋了民族抗战精神。

  • 标签: 抗战精神 遭遇战 日军
  • 简介:1938年3月下旬,日军的坂垣征四郎和矶谷廉介两个精锐师团三万多人分两路从临沂、滕县夹击,企图向战略要地徐州逼近。抗日军队则在鲁南重镇台儿庄筑起了“血肉长城”。台儿庄,方圆不足十公里,上演了一场中国军队和日军的殊死决战。日军精锐的矶谷第十师团和李宗仁指挥的第五战区孙连仲、汤恩伯的部队在一百多公里的战线上,经过16天的鏖战,以我军的胜利、日军的惨败载人中国抗战史册。李宗仁设宴招待劳军特使郁达夫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军事委员会暂迁武汉,并进行改组,政治部共设三个厅,郭沫若任第三厅厅长,拟邀郁达夫担任三厅的对敌宣传处处长,打电报去福州要他立即赶去武汉。郁达夫接到郭沫若的邀请电后,于1938年3月9日离开福州,先到浙江富阳家中奔丧,然后前往武汉。3月底到达武汉时,三厅已完成组建,郭沫若便另聘郁达夫任第三厅的设计委员,军衔为少将。这个“设计委员”,虽然是闲差,但郁达夫并不计较,而是以满腔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到抗日宣传活动中。

  • 标签: 郁达夫 台儿庄 军事委员会 中国军队 1937年 郭沫若
  • 简介:1938年4月,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10个月里,我在国民党军140师任中校团政训员,因我部配合60军驻守运河南岸,亲历了台儿庄大战,见闻颇多,兹将记忆所得分述如下。遭遇战,尹营壮烈殉国1938年4月初,台儿庄成了抗日战争的主战场,由卢汉军长领导的60军,开赴运河沿线及禹王山、李家圩一带阻击日军进犯徐州。60军183师的尹国华营,担负全师前卫,向陈瓦房开进。陈瓦房是一个村庄的名字,这里地势开阔,一展平阳,也是尹营要去驻守的地方。事先指挥部也没有交待过敌情,当尹营接近陈瓦房时,被日寇发觉,打了起来。由于这里地势开阔易攻难守,仓促投入战斗,对我很是不利,加之日寇在平原作战惯用战车掩护步兵前进,对我形成

  • 标签: 台儿庄 运河 娘子军 护理伤病员 灵壁县 牵制敌人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6-17
  • 简介:决定了李宗仁的思想从爱国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李宗仁抗日爱国思想的发展是与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是息息相关的,李宗仁不但在台儿庄战役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的力量与贡献

  • 标签: 台儿庄战役 战役李宗仁 李宗仁归来
  • 简介:台儿庄大战期间,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RobertCapa)冒着生命危险用相机记录台儿庄战役的惨烈,拍摄了一百多张揭露日本侵略军罪行的照片在美国《生活》杂志刊发,并撰文说:“历史上作为转折点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

  • 标签: 台儿庄大战 罗伯特 战地采访 战地摄影记者 《生活》杂志 台儿庄战役
  • 简介:台儿庄战役打响后,中外记者数十人冒着战火硝烟,陆续到达徐州前线采访。台儿庄这个过去鲜为人知的鲁南小镇,几乎成了民族复兴的新象征。雪片似的贺电飞往台儿庄,大批中外记者和各界慰问团涌向台儿庄。督率第五战区的李宗仁、第五十九军军长张自忠等都曾亲自多次接待过记者。

  • 标签: 台儿庄会战 第五战区 张自忠 李宗仁 民族复兴 战火硝烟
  • 简介:台儿庄大战期间,著名诗人臧克家随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来到台儿庄,历时10余天,先后三次深入战地进行采访。笔者查阅有关史料,采撷到臧克家当年来台儿庄采访时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为全面追记臧克家当年赴台儿庄进行战地采访的情况,笔者又与臧克家的女儿臧小平联系,她提供了臧克家当年采访台儿庄战役的一些情况。

  • 标签: 台儿庄大战 战地采访 臧克家 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 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