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山水情詞古越魏方炿大方甫著晋詞史序人莫不言情,而情之至者,不可以情言也。情有淺有深,有濃有淡,而深於情者,未有不極於淡者也。清遠道人之言情也,謂不待薦枕而成歡,掛冠而爲密,可謂深於言情矣。然曰生者必死,而死者必生,猶未免乎形骸之論也。吾友魏大方,所傳王清君、朱韻子,清則真清,韻則真韻,意不在兒女事,而在鍾情山水之間。至其合也,以性而通也,以魂較清遠所云愈淡而

  • 标签: 劇種 問霞 閣雜劇
  • 简介: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康熙萬壽》是鄭騫先生在1936年以賤價購入的,原無總書名,現書名是鄭先生根據書中内容所定的。該書本身是一個殘卷,據現存十三齣的内容來看,這部是專門爲康熙六旬壽誕而創作的。中對康熙一生的豐功偉績作了全面總結,對其文治武功極盡歌頌:康熙平叛的勝利,使周邊屬國臣服,以及康熙尊崇理學,重視選拔人才,重視農耕,减免徭役等,中還對康熙的博學多才和睿智超群予以頌揚。這部有其獨特的藝術手法,它在每齣的正文之前均有短序,序後則以一小段文字來述明大義。全採用虚實結合的方法,以古喻今來歌頌康熙政績,並借助唐參軍戲中的插科打諢來調劑場上氣氛。

  • 标签: 康熙萬壽雜劇 萬壽慶典 文治武功
  • 简介:本文以《單刀會》爲例,分析中作爲主要英雄人物的關羽的出場題,進而討論元武戲排場形態的特點,指出在舞臺表現力不足的情况下,作家關注的並不是人物的塑造,而是如何將故事推進,元武戲結構上的特點即由此而來。

  • 标签: 單刀會 武戲 排場 元雜劇
  • 简介:本文以元的校勘爲例,指出由於曲無定本,戲校勘有不同於詩文校勘的特殊性。論文對元的校勘歷史進行了總結,對校勘底本與校本的選擇,以及本校勘整理的戲史意義也提出了看法。

  • 标签: 古代劇本 校勘 元雜劇
  • 简介:朱有燉《李亞仙花酒曲江池》,有周藩原刻本,存世甚稀。新見天一藏朱鼎煦'别宥齋'舊藏原刻本,使此原刻存本增至四種。'别宥齋'藏本亦有缺損,可以與他本互參訂補,探究原刻全貌。又,傅惜華《明代全目》對此存本記録存有)誤,乃是'别宥齋'同時收藏有《古名家》四種所致。朱有燉《曲江池》並非抄襲元《曲江池》,今人之誤識,乃是臧懋循編《元曲選》時的改動所致。

  • 标签: 朱有燉 曲江池 雜劇 指誤
  • 简介:明末清初紹興文人魏方炿的詩文集《集》中收有三種,分别題爲《山水情詞》《天涯知己詞》《花約小詞》,古今戲曲書目未見著録。筆者將其命名爲《三種》,並對魏方炿其人、其做一簡單介紹。

  • 标签: 魏方炿 問霞閣集 問霞閣雜劇 明代戲曲
  • 简介:關漢卿《竇娥冤》在當下已經成爲文學史與戲曲史上的經典作品。不過,它在元代並未受到關注,《録鬼簿》最初的版本裏甚至没有收録。明人認爲關漢卿擅長寫作風月題材,朱權説他是"可上可下之才",何良俊、胡應麟等認爲他在"元曲四家"中應當排在末尾。《元曲選》收録八種關,《竇娥冤》排在倒數第二位。直到王國維在1912年底完成《宋元戲曲史》,纔推許關漢卿爲"元人第一",把《竇娥冤》與《趙氏孤兒》放到與世界大悲相並提的高度。王氏的評價,其實是受西方漢學界影響的結果。1958年,關漢卿被推舉爲"世界文化名人",更被强調"鬥士"身份,從此《竇娥冤》作爲反抗黑暗時代的偉大作品,確立了它的經典地位。

  • 标签: 關漢卿 竇娥冤 元雜劇 王國維
  • 简介:新井白石的《俳優考》是最早梳理中日兩國俳優發展史的珍貴文獻,並首次提出能樂受元的影響而成,此説引起了日本學界長久且深入的討論。此説在中國未見有反對者,在日本則毁譽參半。明治、大正間的漢學家及戲曲研究者如西村時彦、笹川臨風、青木正兒及七理重惠等繼承、發展了該説,而日本藝能研究者則傾向於反對。這種觀點分裂的背後或有文化認同的心理在發生作用。

  • 标签: 日本能樂 新井白石 俳優考 元雜劇
  • 简介:《梨園文獻與優伶演—京崑曲文獻史料考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以下簡稱《考論》),是古典學術與京崑文獻結合的開拓性成果。作者谷曙光,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有着古典文學的良好學術訓練,對戲曲有着較高的品鑒與分析能力,他曾師從著名學者吴小如教授(1922-2014)。吴小如是首先提出“戲曲的文獻學”“唱片的版本學”“唱片的校勘學”觀點的重要學者。

  • 标签: 史料 曲文 分析能力 吴小如 出版社
  • 简介:新近發現的一批張元濟、王季烈通信,係原商務印書館内部存檔的文件,其中大量關涉校印《孤本元明》的史事細節,且《張元濟全集》多未收録。今與《全集》已收録者一併按時間順序列入,匯輯於此,供研究者參考。

  • 标签: 張元濟 王季烈 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 孤本元明雜劇
  • 简介:摘要本文借助現有工具書和傳統古典文獻,對王念孫《讀書志·荀子志》部分進行重考,以期對《荀子》有正確的理解。

  • 标签: 《讀書雜志》 《荀子》 訓詁
  • 简介:江苏省镇江市金山寺原有座文宗阁,建成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它是貯藏著名的《四库全书》处所之一,亦是“南三阁”之一。与其他六阁一样,文宗阁也大体仿照寧波范氏天一阁的建築式样,内部结构为三层,採用琉璃瓦覆顶,比天一阁更加壮观。阁周围有庭院,布有假

  • 标签: 文宗閣 江苏省镇江市 七言 水克火 天一生水 稽古
  • 简介:傅惜華碧蕖館是收藏中國俗文學文獻最多的個人書齋,傅氏也是俗文學目録編纂的大家。但他個人之所藏,向來未有目録世。關西大學長澤文庫所藏傅氏清稿本《碧蕖館所藏鈔本傳奇目録》是唯一存世的記録傅氏藏曲的目録,可以見證傅惜華與長澤規矩也的濃厚情誼,也是現代中日學術交流史的一個重要見證。

  • 标签: 傅惜華 長澤規矩也 碧蕖館 戲曲 目録
  • 简介:初读(试论〈龙龛手镜〉的“[立木隹]”部字》(《汉字文化》2005年第4期)这个标题,真的有些疑惑不解。“[立木隹]”为何字,似未见过;而拜读全文之后,方知此乃“杂”的繁体“”字之误。

  • 标签: 写作 《汉字文化》 繁体 “雜”
  • 简介:以往論及'戲'一詞,皆以杜牧(803-852)《西江懷古》'魏帝縫囊真戲'爲最早,實則還可大大前推。請看敦煌寫本《啓顔録·嘲誚》(斯00610號1)最後一則文字:有一僧年老疾,恒共諸僧於佛堂中轉經,即患氣短口乾,每須一盃熱酒。若從堂向房溫酒,恐堂中怪遲,即於堂前懸一銅鈴,私共弟子作

  • 标签: 出處 劇詞 最早出
  • 简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破解中国经济发展难题、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建立陆上安全通道以消解能源安全之虑、推动中国西部边疆地区乃至相关国家和地区现代化、世俗化,消除国际“三股势力”滋生土壤,以东方智慧消解美国等霸权国家的围堵、遏制,提升中国国际影响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也面临着恐怖主义、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政治、经济风险与异质文化冲突以及其他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中巴两国需要共同努力,与周边国家乃至国际社会一起协力应对,才能有利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顺利进行,从而才能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奠定基础.

  • 标签: 中巴经济走廊 安全场域 跨境非传统安全 场域安全
  • 简介:標準化しつつある日本語教育文法には、(1)体系性の欠如、(2)語彙的な部分と文法的な部分の分離、(3)形式重視、といった負の側面がある。動詞の活用を例に、体系性を指摘し、名詞の格を例に、語彙的な部分と文法的な部分の統一と形態論の必要を説き、「~の」の形式をもつ形容詞を例に、意味·機能を重視すべきことを提言した。

  • 标签: 日本語教育文法 体系性 語彙と文法の統一 意味·機能重視
  • 简介:莊士敦,英國人,1874年出身於蘇格蘭愛丁堡,先後在愛丁堡大學和牛津大學莫德琳學院就讀。1898年,他以東方見習生的身份被派往香港英殖民政府,1904年被派往威海衛擔任要職,4年後,在李鴻章次子李經邁的推薦下成爲年僅14歲的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離任回國後,莊士敦曾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擔任漢學教授,並在1935年把自己16000餘卷藏書全部捐贈給了該校圖書館;由於他在北京的宅院的正廳挂有溥儀親筆題寫的'樂静山齋'

  • 标签: 中國劇 士敦 敦中國
  • 简介:<正>中国画造型基础課的教学題,有两条道路的斗争。一条是以西洋素描作中国画的基础实际上是以西洋画来“改造”、代替中国画;一条是总结中国繪画傳統的造型规律,并由此出发、逐步建立起中国画自己的素描教学体系。这是关系到国画的继承与发展前途的方针性问题。不是一般的方法问题。实踐証明用西洋素描作基础练习,虽然对西洋繪画(如油画)是万不可少的但对中国画并不适合、而西洋素描的某些特点和要求还往往成为继承和发揚中国画傳統的阻力。因此,中国画教学应当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基础练习,在自己的基础上,有分析的吸取西洋素描中那些有益的成份。

  • 标签: 中国画教学 西洋素描 教学体系 写生 基础练习 造型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