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韩国的国有企业民营于1968年、1980年、1987年、1993年先后进行了4次。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按照国有企业民营政策,完成了民营的转型,但与计划相比却相距甚远,实际上的评价只是“低潮”。1987年曾推进了将韩国电力公司与浦项制铁的股票以国民股形式出售的计划,但由于股市低迷等原因,实际结果并不令人满意。1993年,以有主经营转换为重点,实施了将58家国有企业民营和10家国有企业兼并、合并的计划,但这一计划也由于当事人(既得利益者)和经济力集中等原因,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1996年至1997年引入了管理民营的概念,虽然根据这一概念制订了与国有企业经营改造及民营相关的法律制度,但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 标签: 韩国 国有企业 民营化 政府 金融危机
  • 简介:民营作为国有企业产权改制的主要方式不能动摇,但必须重点研究国企民营的约束机制.其中,产权理论难有实质性突破构成国企民营的理论约束;部门间就业专移阻滞、分级所有的国资管理体制、利益集团行为刚性、财政资源紧张与补偿制度缺失形成国企民营的实践约束.摆脱这些约束,国企民营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 标签: 国有企业民营化 理论约束 实践约束
  • 简介:转轨经济中的国有企业重构并非仅仅是一个关于微观企业改革的问题,其重心亦不必在于过多地讨论所谓激进式与渐进式改革孰优孰劣以及解释各国经济转轨过程中民营的产出与绩效,而应当将民营作为国有企业重构的一部分,但亦应是仅仅将民营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并由此去丰富与深入理解国有企业重构中的内容与问题,特别是要将国有企业重构置于经济转轨这一历史进程中,从而认识到转轨经济中的国有企业重构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动态演进过程。

  • 标签: 演进过程 民营化 制度互补 经济转轨过程 转轨经济 历史进程
  • 简介:一、民营的国际背景70年代,大多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奉行的以国家干预经济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经济陷入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滞胀"状态。政府在微观领域的介入虽然能弥补市场失灵的不足,但抑制了经济刺激和市场活力,造成经济效率低下。79年,英撒切尔夫人当政,率先推行民营,放宽政府对经济的管

  • 标签: 国有企业民营化 层次性 效率性 渐进性 通货膨胀 外部交易成本
  • 简介: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在着力抓好国有企业的同时,加快放开放活国有企业的步伐。目前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首要的还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在深入学习领会十五大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积极推进改革清除各种思想障碍。根据十五大报告中关于调整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的论述,本文就国有企业民营的所有制结构、企业制度形式和实现途径谈一些初步的思考。民营的所有制结构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的调整,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的改组。国有企业改革要在整个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中定位。我国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突出的问题是覆盖面过宽,战线拉的过长,资源配置效率低,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

  • 标签: 国有小企业 民营化 企业制度 小企业改革 国有经济结构 十五大报告
  • 简介:我国国有企业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有其绕不开的制度性问题,包括实质上的"国有制-政府代理"下不能解决政企不分,国家所有权约束无效,以及出现官员与企业代理人合谋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分析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国有企业民营是一条比较可行之路,能最大程度地缓解上述制度性矛盾.

  • 标签: 国有企业 政府代理 所有权约束 内部人控制 民营化
  • 简介:本文借鉴现代拍卖理论,探索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基础上的国有企业民营的最优机制。文章将国有企业民营当成拍卖行为,有三个参与者,即作为卖方的政府——也是拍卖机制设计者,作为买方的内部经营者或外部收购者——他们是竞购者。在拍卖前,我们假设内部经营者和外部收购者处在不同的信息空间申,这一假设改变了标准拍卖理论中的最优机制。主要结论是,信息空间的不同组合导致了内部经营者和外部收购者的价格歧视。当然,真实世界是复杂的。文章最后对现实中的民营模式作了简评,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民营化模式 拍卖机制设计 价格歧视
  • 简介:本文将对开放经济中国有企业民营的研究置于价格竞争和产品异质假设之上。本国政府,外企母公司,本国国企,外企本国分公司之间的博弈表明政府不会对国企实行完全私有,也不会保持百分之百的国有股份不变。我们考察了转移价格,民营水平,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度等因素对国内市场价格和需求的影响。国有企业要在对外竞争中生存,除进行产权改革外,还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加大研发和广告投入等方式缩小其产品与国外产品的差异。

  • 标签: 开放经济 国企民营化 价格竞争 产品异质性
  • 简介:近几年来,潜江市按照“市属企业民营”的战略构想,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支持私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实行国有民营、公有民营。1999年底止,全市私营企业达到762家,私营企业上交税金占市属工商税收总额的56%;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8%,比1997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目前有7家非公有制企业兼并、收购5家市直国有企业,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采取参股、租赁、承包等形式参与国有

  • 标签: 潜江市 民营化 企业管理 经营策略
  • 简介:国有资本退出国有序列,职工退出全民所有制身份。这“两个退出”已成为新一轮民营改制的基本取向。资产、债务处置与职工安置是民营改制的最大难点。本文就中小国有企业民营改制的现状、难点与对策、发展前景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

  • 标签: 中小国企 民营化问题 透析
  • 简介:本文结合有色集体企业这些年在发展中出现的效益低下、生存困难等问题提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调整劳动关系为重点,以企业资产和职工身份“双置换”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带动机制创新,加快产权主体多元,加快企业民营进程。

  • 标签: 集体企业改革 产权 劳动关系
  • 简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采取完全积累的全基金制,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的资金计入个人帐户,职工退休后领取的补充养老金完全取决于个人帐户积累基金规模和投资收益。因此,基金管理和投资运营在兼顾安全性的原则下,更为强调基金运营的收益性。相应地,在补充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它应该由社会保险机构经办还是由商业保险公司经办,是强制符合条件的企业必须举办还是完全由企业自愿举办等问题的选择与探讨中,笔者更倾向于选择后者,即选择多元竞争性民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

  • 标签: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民营化管理 全基金制 管理模式 政府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