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腹内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将余姚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疑似腹内疝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螺旋CT检查、诊断,并接受了手术探查,观察螺旋CT的诊断效能及手术探查结果。结果螺旋CT对腹内疝的诊断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8.57%、准确度为97.00%;诊断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有较为良好的一致性(Kappa>0.7)。结论腹内疝应用螺旋CT进行诊断,准确性高且无创,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疝,腹部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诊断 对比敏感度 特异度
  • 简介:为探讨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诊断的应用价值,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二院收集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57例结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行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图像行平面重组(MPR)、滑动薄层最大密度投影(STS-MIP)、曲面重组(CPR)后处理,并与术后病理TNM分期比较.57例患者中,肿瘤位于盲肠1例,升结肠23例,结肠肝曲9例,横结肠11例,结肠脾曲1例,降结肠3例,乙状结肠9例.MSCT检查与术中探查结果一致.57例患者肠壁均不规则环状增厚,增厚范围为0.6~3.2cm,存在不同程度的肠腔狭窄;16例患者出现液气平,伴有肠腔扩张,表现为肠梗阻征象.42例患者有软组织结节或包块影,表现为软组织结节或包块向肠腔内和(或)肠腔外生长,导致肠腔不同程度狭窄.包块与周围肠壁分界可以清楚或者边界模糊,周围肠壁厚度正常.20例患者形成癌性溃疡.溃疡表现为火山口状.47例患者出现浆膜层和(或)周围脏器受侵犯.27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6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其中4例肝转移,2例肺转移.术前MSCT检查T分期的灵敏度为100.0%(57/57),准确度为77.2%(44/57);术前MSCT检查N分期灵敏度为67.9%(19/28),特异度为72.4%(21/29),准确度为70.2%(40/57);术前MSCT检查M分期灵敏度为100.0%(6/6),特异度为100.0%(51/51),准确度100.0%(57/57),术前MSCT检查TNM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分期一致性较好(κ=0.592,0.514,1.000,P<0.05).MSCT扫描及后处理的应用可有效显示结肠癌的部位、大小和形态,确定肿瘤侵犯范围、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可以准确进行术前TNM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结肠肿瘤 多排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CT辅助检查诊断方案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中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结肠憩室与其并发症的特点及CT诊断要点,避免漏诊、误诊,提高CT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我院2016年期间,CT图像明确显示结肠憩室的37份图像及资料,分析结肠憩室的形成因素、发病特点及部位,统计CT诊断情况。结果结肠憩室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在我国的发病部位多为右半结肠,并发症发生后有相应的临床表现。37份病例中,漏诊无症状病例13例,漏诊憩室炎7例,漏诊穿孔1例,误诊4例。结论加深对结肠憩室及其并发症的认识,提高CT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误诊。

  • 标签: 结肠憩室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在脑血管诊疗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我院临床诊疑脑血管疾病患者68例,应用螺旋CT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经过多螺旋CT的造影检查,颅内动脉瘤35例,脑血管畸形11例,闭塞性脑血管病变16例,脑血管发育异常4例,脑肿瘤(显示肿瘤供血血管)2例。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诊断准确、高效、无创伤等优点,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脑血管 诊疗
  • 简介:简单阐述了GELightSpeedPlus螺旋CT操作控制台的基本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故障现象,并针对故障进行分析及处理。为拥有该型设备的操作及维修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GE LIGHTSPEED Plus多排螺旋CT机 操作控制台 硬盘 软件
  • 简介:摘要目的64螺旋CT采用低MAS和常规MAS扫描眼眶,比较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眼眶CT检查病人资料,有36例采用200MAS扫描眼眶,有36例采用300MAS扫描眼眶。结果经对比图像质量、密度、分辨率、解剖、层次、噪声等两组无明显差异,而200MAS组辐射剂量减少明显。结论使用低毫安秒扫描眼眶,患者受剂量减少。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辐射剂量 MAS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螺旋CT与MR检查对胰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98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CT和MR两组,各49例。CT组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MR组采用动态增强MR扫描诊断,将两组诊断结果与病理学结果比较,分析两组检查方法对胰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螺旋CT与MR对胰腺癌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都较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胰腺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MR检查方法显示值均比CT扫描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与动态增强MR检查在胰腺癌的诊断上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MR在胰腺不同时期的显示更胜一筹。

  • 标签: 多排螺旋CT MR 胰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螺旋CT急诊检查结肠病变误诊与漏诊原因分析。方法在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选取我院实行螺旋CT急诊检查结肠病变导致出现漏诊,误诊的患者10例,经过手术病理检测确诊,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在CT检测中出现误诊,漏诊的原因。结果选取的患者经过多螺旋CT检测后有7例患者出现误诊,有3例患者发生漏诊。其中有3例炎性病变,肠痉挛的患者被误诊为结肠癌,在经过CT复检过程中没有发现初次检测过程中的肿块,经过纤维的结肠镜检测也没有发现消化道异常的情况。有1例患者为直肠中分化腺癌被误诊为炎性疾病,有2例患者发生阑尾炎被误诊为卵巢腺瘤,有1例患者回盲部溃疡性中分化腺癌被误诊为炎性疾病。有3例患者发生漏诊,在经过手术的病理检测后发现,有1例患者发生升结肠腺癌,有1例患者发生直肠腺癌,有1例患者发生乙状结肠腺癌。结论在螺旋CT检测结肠病变的过程中出现漏诊以及误诊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肠道的清理以及充气的情况不够好,从而导致出现“假肿块”的情况,在检测前做好肠道的清洁以及充气准备,能够减少漏诊以及误诊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多排螺旋CT 结肠病变 误诊 漏诊 原因分析
  • 作者: 李靖1刘月霞2孙龙云3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9期
  • 机构:李靖1刘月霞2孙龙云31.河北省张家口市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河北张家口075000;2.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家口学院医学系河北张家口075000;3.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家口学院医学系河北张家口075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检查对结直肠癌诊断的特殊价值.方法选取46例疑是结直肠癌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46例患者均于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治,对其行螺旋CT检查,并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其准确性、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螺旋CT诊断结直肠癌的准确率为89.13%(41/46),敏感性为91.67%(33/36),特异性为80.0%(8/10),误诊率为20.0%(2/10),漏诊率为8.33%(3/36).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意义重大,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关键词螺旋CT;结直肠癌;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1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在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在工作站采用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技术,行横断、冠面、矢状面重建。结果单发子宫肌瘤28例,多发子宫肌瘤2例,30例患者共发现病灶45个,其中发生于浆膜下8个,肌壁间33个,黏膜下2个,阔韧带2个。CT表现为实质性肿块30个,囊实性肿块15个,增强扫描肌瘤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低于子宫30个,不均匀性强化15个。结论螺旋CT扫描结合平面重建技术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子宫 子宫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经皮氩氦刀治疗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螺旋CT引导下,41例肺癌患者接受了氩氦刀治疗。共49例次。手术病灶72个。结果3个月后复查CT,肿瘤直径〈3cm者冰球冷冻有效范围100%,局部肿瘤控制率100%;肿瘤直径3-5cm者冰球平均冷冻有效范围92.3%,局部肿瘤控制率78.1%;肿瘤直径〉5cm者冰球平均冷冻有效范围69.8%,局部肿瘤控制率56.2%;总的局部肿瘤控制率为78.9%。并发症主要有咯血18例(43.9%);气胸6例(14.6%);胸腔积液2例(4.9%);术后发热9例(22.0%)。结论螺旋CT引导经皮氩氦刀治疗肺癌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多排螺旋 CT 靶向冻融治疗 肺肿瘤/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结核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06年1月~2011年3月30例行CT检查诊断为肾结核临床资料齐全的病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肾结核依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相应的病理变化而出现不同的CT表现,“梅花瓣”样及钙化是肾结核的特征性表现,肾积水、肾功能丧失、自截肾是肾结核的晚期表现;增强后肾功能减退方面及肾周改变,螺旋CT更有优势。结论螺旋CT检查是诊断肾结核良好的影像学方法,螺旋CT检查及图像后处理可观察肾实质及肾盂、肾盏内的病灶,对肾结核的典型表现如“花瓣征”、钙化、不匀称性肾积水及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壁的增厚明显优于其他检查方法,同时可明确患肾功能、肾周围情况以及是否合并其他脏器结核,为临床提供更加直观和丰富的材料。

  • 标签: 多排螺旋 CT 结核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56例肋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检查,对原始数据进行薄层图像重建并传到工作站进行处理,对容积再现、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以及表面遮掩图像重建等,分析螺旋CT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除1例患者无肋骨骨折外,其余55例均发生肋骨骨折,总肋骨骨折为105根。CT扫描图像还提示3例胸椎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6例肺挫伤,6例气胸、15例胸腔积液,1例肝挫裂。结论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效果理想,能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参照。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肋骨骨折 诊断效果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下正常国人脑动脉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正常国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脑动脉图像,观察脑动脉的形态及其类型,统计各动脉的变异情况。结果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占14.73%,缺如占5.43%,大脑前动脉A1段变异男性多于女性(X^=5.85,P〈0.05);前交通动脉的显示率为66.67%;后交通动脉的显示率为49.61%,且女性多于男性(X^2=6.00,P〈0.05);胚胎性大脑后动脉的显示率为9.30%,混合供血型大脑后动脉的显示率为6.20%。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脑动脉解剖和变异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脑血管 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腹内疝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螺旋CT诊断模式后的诊断结果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特定时段内接诊的60例腹内疝患者,给予所有患者在临床诊断中均实施螺旋CT诊断技术,在CT容积数据处理过程中实施平面重组技术,与此同时在CT容积数据中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经过此次对60例腹内疝患者通过CT诊断相关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发现左膀胱上疝、镰状韧带疝、子宫直肠陷窝疝、肠系膜裂口疝、术后粘连束带疝患者例数分别为5例、8例、11例、15例、7例;肠梗阻情形患者14例。结论在腹内疝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螺旋CT诊断模式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实现临床诊断,而且可以确保诊断结果更为准确;并且该模式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肠管、肠系膜血管走向更准确的了解,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后续治疗有较为可靠有效的依据。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诊断 腹内疝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对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12月间急腹症患者35例。结果经手术和临床证实消化道穿孔8例,胆总管结石5例,急性胰腺炎12例,肠套叠1例,肠扭转2例,阑尾穿孔2例,卵巢占位伴蒂扭转2例,宫外孕2例,腹股沟斜疝伴肠梗阻1例。利用螺旋CT行平扫,部分病例加做增强,用VR、CPR、MPR、MIP等后处理技术对病因进行分析,其中对消化道穿孔、胆总管结石、急性胰腺炎、肠套叠、肠扭转、阑尾穿孔、宫外孕术前均作出了正确诊断,对一例腹膜后血肿疑为消化道穿孔误诊,对肠套叠、肠扭转的定位准确,对宫外孕清晰显示孕囊及血供。结论MSCT对急腹症早期鉴别诊断及时、准确,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腹症 多排 X线计算机断层 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