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方法从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53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Acinetobacterbaumannii,MDR-AB),采用法国进口梅理埃公司MeiliaiATB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菌株,用K-B法测定鲍氏不动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占84.6%;病区主要分布在ICU(28.7%),神经外科(26.8%)。有53株鲍氏不动杆菌是耐药菌,其中7株是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结论重症患者鲍氏不动杆菌耐药严重,其治疗可以选择碳青霉烯类、含舒巴坦制剂。替加环素对耐碳青酶烯鲍氏不动杆菌的治疗效果不容乐观。

  • 标签: 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 重症患者 替加环素
  • 简介:恶性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耐药的发生。研究表明,耐药的机制十分复杂,P-gp、TopoⅡ、GST-π、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及p53基因突变等是肺癌产生耐药的物质基础。本文重点介绍非小细胞肺癌耐药因子及耐药逆转的对策,以指导临床化疗药物的筛选及治疗方案的优化,有助于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率。

  • 标签: 肺癌 化疗 多药耐药 耐药逆转
  • 简介:摘要我国耐药、耐药(MDR-TB)结核病的疫情非常严重,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调显示初始耐药率为18.6%。在6种主要的抗结核药物中,有60%的初始耐药患者对2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耐药,10.2%的患者对4种以上抗结核药物耐药,其中耐药者占7.6%;而获得性耐药率高达46.5%。2000年,全球平均原发耐药为1.0%,获得性耐药为9.3%,可以看出我国耐药结核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全球水平。耐药和耐药结核病的增多不仅不利于结核病疫情控制,而且死亡率高,对健康人群威胁极大,很有可能导致结核病再次成为“不治之症”。耐药和耐药结核病的流行,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 标签: 药结核 护理
  • 简介:引起结核病的细菌可对用来治病的抗茵药物产生抵抗性。耐药结核病(MDR—TB)是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这两种最为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没有反应的结核病。每年报告发生的耐药结核病都有增多之势。

  • 标签: 耐多药结核病 抗结核药物 耐药 抵抗性 利福平 异烟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一组耐药克雷伯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病人标本中分离的耐药克雷伯菌属共20株,用分子鉴定法鉴定菌种,将1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6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0株菌中19株为肺炎克雷伯菌,1株为变栖克雷伯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或/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出率达80.0%。其中aac(3)-Ⅱ、aac(6’)-Ⅰb群、ant(3″)-Ⅰ、aph(3’)-Ⅰ、rmtB的检出分别为9株、12株、10株、5株、4株。并且在变栖克雷伯菌中发现了aac(6’)-Ⅰb-cr基因。结论本组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产生耐药,造成该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其产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1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变栖克雷伯菌中发现了aac(6’)-Ⅰb-cr基因是国内外首次报道。

  • 标签: 克雷伯菌属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16SrRNA甲基化酶 多药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市耐药肺结核(MDR)发生情况及其对治疗结果的影响以提供结核病控制工作参考。方法对2004-2009年耐药监测入选的238例病例中,至少耐异烟肼、利福平的(MDR-TB)48例进行分析。此类病例均按世界卫生组织(WHO)耐药监测指南要求检出,检测的药物为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按卫生部项目统一化疗方案治疗。初治2H3R3Z3E3/4H3R3,复治2H3R3Z3E3S3/6H3R3E3,治疗结果做随访和列队分析。结果48例耐药病例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19-77岁,平均43.7岁;初治(用药史<1月)21例,复治(用药史≥1月)27例。耐药病例占入选病例20.2%(48/238),占所有耐药病例的41.4%(48/116)。初始耐药率为14.4%,获得性耐药率为29.3%。初始耐药率49-59岁年龄组较高,获得性耐药率小于39岁年龄组较高。既往抗结核用药史全无,<1月,≥1月者耐药率依次为10.6%,23.8%,29.3%。各耐药类型%SHR8.4,SHRE7.1,HR3.8,HRE0.8。耐药组治疗成功率平均为58.3%;初始耐药组为62%;获得性耐药组为55.6%。结论威海市肺结核耐药率处于耐药监测较低行列。耐药病例治疗成功率明显低于敏感组。<39岁年龄组者获得性耐药率较高。用抗结核药时<1月者也对耐药率有明显影响。这种耐药情况值得高度重视,并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 标签: 耐药监测多耐药结核病(MDR-TB)发生率治疗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监测、分析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情况,为有效的预防控制耐药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标本中检出的104株耐药菌进行目标性监测,常规分离培养并鉴定菌种,根据标准筛选耐药菌,并对耐药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的104株耐药菌前5位菌株依次为屎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31.73%、20.19%、10.57%、7.69%、7.69%;标本来源主要为尿液、痰液、分泌物,分别占43.27%、27.88%、18.27%;尿液中耐药菌以屎肠球菌为主,痰液中耐药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分泌物中耐药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各临床科室均有检出耐药菌,检出科室前3位依次为神外科、神内科、心内科。结论通过多药耐药菌临床分布风险评估确定预防控制重点,加强对高危科室、高危环节和易感人群的干预,减少耐药菌感染和传播。

  • 标签: 多药耐药菌 临床分布 预防控制
  • 简介:目的研究姜黄素与阿霉素联合应用对人白血病耐药细胞系HL-60/ADR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药物的体外杀伤作用,应用金氏公式进行联合用药效果分析。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测定细胞内药物浓度。结果姜黄素2.00μmol/L~16.001μmol/L,阿霉素0.801μmol/L~6.401μmol/L同时给药对HL-60/ADR细胞可产生单纯相加至增强的协同杀伤效果,对HL-60/ADR细胞周期的影响也有协同作用,HL-60/ADR细胞内ADR积聚增加是其原因之一。序贯给药法中先给姜黄素后给阿霉素结果为协同作用,先给阿霉素后给姜黄素为拮抗作用。结论姜黄素与阿霉素同时联合用药可产生协同作用,有效逆转耐药。序贯联合用药仅产生单向协同作用。

  • 标签: 姜黄素 白血病 多药耐药性 细胞株 HL-60/ADR 阿霉素
  • 简介:胰腺癌的化疗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与肿瘤细胞的耐药有关。胰腺癌细胞耐药产生的机制目前并未阐明,随着对耐药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逆转剂已经产生。本文通过近5年文献资料的回顾复习,对胰腺癌耐药机制及其逆转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胰腺癌 多药耐药 逆转
  • 简介:肝脏的外分泌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参与消化吸收以外,人体内大量化合物的代谢都需肝脏的处理并由胆汁排泄,这个外分泌过程就需要肝胆转运系统的参与,肝脏的转运系统中包含着许多的载体蛋白,这些载体蛋白与肝炎,肝内胆汁郁积,肿瘤化疗药物的耐受以及多种肝脏遗传性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所要综述的耐药相关蛋白2(themuhidrugresistanceprotein2,MRP2)就是这类载体中的一个.目前关于MRP2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RP2介导的肿瘤耐药以及MRP2缺乏所导致的高胆红素血症这两个方面.本文从MRP2的结构功能、与肿瘤化疗耐药之间的关系,MRP2缺乏与高胆红素血症之间的关系以及MRP2表达障碍时MRP3对其代偿作用等方面,对MRP2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介绍.

  • 标签: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 外分泌功能 载体蛋白 肝脏遗传性疾病
  • 简介: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是目前造成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寻找合适的MDR逆转剂已成为肿瘤药物学研究的关键性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在中药中筛选高效低毒的耐药逆转剂。总结了肿瘤耐药产生的经典机制及近年来中药逆转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肿瘤 多药耐药 中药 逆转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耐药菌的分布情况,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依据,以便采取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6.1—2012.5.31送检的标本中检出的115例耐药菌。结果产ESBLs的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100%,而对其他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对MRSA,万古霉素仍为首选。

  • 标签: 多药耐药菌 病原菌 耐药率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临床医学开始广泛使用抗生素药物,导致耐药菌(MDROs)的出现,致使患者产生MDROs感染的不良现象,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现探究综合医院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为医院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使用3类及3类以上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其中50例编为传统组,对MDROs进行传统的控制措施;另50例住院患者,编为优质组,对MDROs进行传统措施+优质的控制措施。经不同防御措施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MDROs感染率、医院感染和漏报率。结果:通过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耐药菌(MDROs)感染率、医院感染及漏报率,优质组都远远低于传统组P< 0.05(详见表2)。结论:将优质的防控干预措施应用在综合医院控制耐药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呼吸内科患者耐药菌感染情况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样本医院MDRO感染患者人数、住院人数及感染发生率等数据。观察住院患者MDRO感染情况、MDRO标本来源情况及不同季度主要耐药菌检出比例,分析MDRO感染与季节的相关性。结果: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中共266例患者发生MDRO感染,感染率为0.27%。266例MDRO标本中,来源包括痰标本、血标本、分泌物标本及其他途径,其中51.88%来自痰液,34.21%来自血液,12.78%来自分泌物,1.13%来自其他。266例MDRO标本中,春季感染人数及感染率最低,冬季感染人数及感染率最高,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9,P=0.020)。春季、秋季MDRO感染患者109例,夏季、冬季MDRO感染患者157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不同季度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0,2.682,1.220,P>0.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克雷伯菌在春秋季节的检出率低于冬夏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0,4.135,P<0.05)。结论:耐药菌感染与季节存在相关性,春季和秋季MDRO感染较低,冬季和夏季是MDRO感染高峰。

  • 标签: 呼吸内科 多药耐药菌感染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呼吸内科患者耐药菌感染情况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样本医院MDRO感染患者人数、住院人数及感染发生率等数据。观察住院患者MDRO感染情况、MDRO标本来源情况及不同季度主要耐药菌检出比例,分析MDRO感染与季节的相关性。结果: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中共266例患者发生MDRO感染,感染率为0.27%。266例MDRO标本中,来源包括痰标本、血标本、分泌物标本及其他途径,其中51.88%来自痰液,34.21%来自血液,12.78%来自分泌物,1.13%来自其他。266例MDRO标本中,春季感染人数及感染率最低,冬季感染人数及感染率最高,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9,P=0.020)。春季、秋季MDRO感染患者109例,夏季、冬季MDRO感染患者157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不同季度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0,2.682,1.220,P>0.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克雷伯菌在春秋季节的检出率低于冬夏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0,4.135,P<0.05)。结论:耐药菌感染与季节存在相关性,春季和秋季MDRO感染较低,冬季和夏季是MDRO感染高峰。

  • 标签: 呼吸内科 多药耐药菌感染 院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