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对承气汤的研究集中在消化系统疾病、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因此对承气汤近几年的临床应用研究予以概述,使承气汤在临床上能够更好地发挥疗效。

  • 标签: 大承气汤 临床应用 消化系统疾病 术后并发症
  • 简介:1.处方:生理盐水100ml+奥美拉唑40mg+维生素B6结果:输液逐渐变成黄色,最后变成黑色。分析:奥美拉唑和维生素B6的配伍未见文献报道,说明书也未说明。奥美拉唑是一种碱性药物,能升高生理盐水的PH值,维生素B6又名盐酸吡多辛,含酚羟基,PH值为3-4,两者作用发生酸碱中和,

  • 标签: 盐酸吡多辛 文献报道 注射液配伍 酚磺乙胺 碱性药物 阻断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36例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儿童叶性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大部分表现为病侧呼吸音减弱,入院一周后肺部听诊有干细湿性啰音。胸片或胸部CT可见到肺节段或叶分布的大片状密度增高影。结论儿童叶性肺炎有明显增多趋势,并容易出现严重合并症,主要是肺不张、肺实变。对于高热、刺激性干咳、肺部体征不明显患者,应及时进行支原体抗体检测和体液培养及药敏鉴定,早期明确病原,以选用敏感抗菌素,促进转归。

  • 标签: 儿童 大叶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叶性肺炎病因、临床和病理特点、治疗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叶性肺炎60例病历资料。结果其中20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40例为阴性。在60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的叶性肺炎中24例开始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治疗2-3d,疗效差,以后用阿奇霉素治疗,治愈16例,好转4例,转院4例。16例用青霉素、头孢类治愈12例,4例好转。结论治疗关键在于早期明确原因,及时对因治疗。

  • 标签: 大叶性肺炎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人承气汤的煎药方法与临床疗效,通过实例和现代药理证明原方的配伍、剂量、煎法有一定的科学性,在临床临床运用中应严格遵循,才能获得显著疗效。

  • 标签: 大承气汤 煎药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柴胡汤为临床常用方剂,笔者在临床中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等疾病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病案举例案1黄某,女,52岁。于2004年5月14日就诊,因右肋痛,呕吐12h入院,患者有“慢性胆囊炎”史10余年,12h前因进食过饱或进食过于油腻之品而诱发,见畏寒发热,胁痛剧烈,恶心呕吐黄苦7.k,呕吐频繁,B超提示:胆囊肿大发炎,T39.2℃,血WBC:22.0×10^9/L,入院经抗感染,解痉止痛及补液治疗,胁痛稍减,仍发热,胁痛,呕吐,中医见症:发热,目黄,胁痛连肩,恶心呕吐,口干口苦,胃脘胀满,大便秘结;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 标签: 大柴胡汤 腹痛 便秘 胁痛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咯血有关因素及危害,进一步提高对肺结核咯血的认识。方法对102例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合并症、痰菌及治疗等分析。结果咯血多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影像学改变以渗出性病变为主,病变广泛,多伴空洞,常有合并症,痰菌阳性率高,易继发感染,多种药物联合止血,同时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结论肺结核咯血与性别、年龄、病变性质、合并症等有关。通过积极治疗,成功率高,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肺结核 大咯血 合并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叶性肺炎CT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CT检查并依据图像表现进行诊断。结论叶性肺炎的影像表现与其病理变化分期有关,一般说来,CT征象的出现较临床症状出现为晚。

  • 标签: 大叶性肺炎 CT 诊断
  • 作者: 牛君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000)【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209-01在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技术在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临床检验技术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检验项目更是日趋完善。在众多新项目不断涌现的今天,临床检验最基本的血、尿、便三大常规仍旧受到大家的重视,为什么呢?因为初诊检查三大常规可以了解患者的生理情况,对所患疾病进行初步判断;治疗过程中检查三大常规能够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因此,不论是我们检验工作者还是临床医师熟练掌握临床三大常规检验的基础知识都是必要的。1血常规检验基础知识血常规检验是血液检验项目中最基础及最常用的检验,在绝大多数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都有应用,主要包括血细胞计数及相关参数测定、血细胞形态学检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仪器的应用使血常规检验快速、项目扩展、参数增多,因此,血常规检验能及时、准确、随机、全面反映机体的基本功能状况。血常规检验取材容易,检测便捷,仍然是筛检疾病、遴选其他实验检査的首要程序。血细胞主要分为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通过检验血细胞数量及相关参数、血细胞形态,能够筛选出一些疾病。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携氧或二氧化碳的呼吸载体和维持酸碱平衡等。临床可通过各项红细胞参数检验和红细胞形态观察对贫血和某些疾病进行诊断或鉴别诊断。常用的红细胞检査项目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形态观察、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网织红细胞计数、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等。外周血白细胞检验是血常规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以下情况可以检査白细胞:①感染、炎症、组织损伤或坏死、中毒、贫血。②结缔组织病、骨髄抑制(电离辐射、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甲状腺药物等)。③恶性肿瘤、白血病、骨髄增殖性疾病和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等。计数外周血的白细胞数量、检査染色条件下各种白细胞的形态并分类计数,是诊断疾病,尤其是对恶性血液病进行初步诊断和评估疗效的基本指标。血小板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的功能和黏附、聚集、释放、促凝和血块收缩功能。血小板计数是测定全血中血小板的浓度,是止血凝血检查常用的试验之一。在了解血小板计数的同时,镜检观察血涂片染色后的血小板形态、聚集性和分布悄况,对判断、分析血小板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