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头颈功能锻炼护理对头颈肿瘤放疗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4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头颈肿瘤放疗患者,依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颈功能锻炼护理对头颈肿瘤放疗患者有着积极的影响,可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头颈部功能锻炼护理 头颈部肿瘤 放疗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功能锻炼路径对头颈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病人张口困难和颈部活动受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头颈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病人38例,依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制订早期功能锻炼路径表,观察组病人每个阶段均进行相应功能锻炼,分析病人张口困难发生率、颈部活动受限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病人均得到随访,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张口困难发生率(7.7%)和颈部活动受限发生率(15.4%)显著低于对照组(30.7%、38.9%),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可信度检验,Cronbach’ɑ=0.82,结构效度为0.71,观察组病人对医疗护理满意度(92.54分±7.3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2.64分±7.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病人开展早期功能锻炼,能够明显改善病人颈部活动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头颈部烧伤 吸入性损伤 早期功能锻炼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功能锻炼干预在头颈鳞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3月35例头颈鳞癌放疗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5月—7月33例头颈鳞癌放疗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其基础上采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功能锻炼干预,干预贯穿放疗期间及放疗后1月。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自我效能及锻炼依从性。结果 干预组希望水平、自我效能及锻炼依从性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功能锻炼应用在头颈鳞癌放疗患者中,可提升患者希望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改善锻炼依从性。

  • 标签: Snyder希望理论 头颈部鳞癌 放疗 功能锻炼 希望水平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功能锻炼干预在头颈鳞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3月35例头颈鳞癌放疗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5月—7月33例头颈鳞癌放疗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其基础上采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功能锻炼干预,干预贯穿放疗期间及放疗后1月。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自我效能及锻炼依从性。结果 干预组希望水平、自我效能及锻炼依从性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功能锻炼应用在头颈鳞癌放疗患者中,可提升患者希望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改善锻炼依从性。

  • 标签: Snyder希望理论 头颈部鳞癌 放疗 功能锻炼 希望水平
  • 简介:生活中,因为“头颈肿块”而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并不少见,这当中有相当部分的患者在后期被诊断为肿瘤。由于头颈器官众多,解剖结构复杂,许多患者不知该如何进行早期自我判断。本文谈谈头颈肿块的自我检查。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头颈部肿块 自查 医院就诊 解剖结构 自我判断
  • 简介:头颈动脉夹层(Cervicocerebralarterialdissection,CAD)是指头颈动脉内膜撕脱,导致血液流入血管壁内,形成壁内血肿。CAD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外伤、遗传、感染、偏头痛、吸烟、高血压及口服避孕药等因素有关。典型CAD表现为颈痛或头痛、Homer综合症、同侧颅神经麻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或卒中。影像学检查对CAD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最常见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表现是“线样征”,特征性改变是“内膜瓣”或“双腔征”。CAD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常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少数患者经抗凝治疗6个月效果不佳,颈动脉夹层动脉瘤进一步扩大或夹层所致的高度狭窄进一步加重时,需外科手术干预。

  • 标签: 动脉瘤 夹层 头部
  • 简介:摘要HPV(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其致瘤机制包括导致染色体不稳定、抑癌基因失活、细胞周期失控、影响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免疫等。头颈肿瘤主要包括口咽、口腔、喉鳞状细胞癌,与HPV感染关系密切,其中扁桃体癌中肿瘤组织中HPV检出率最高。针对HPV目前有两种预防性疫苗。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头颈部肿瘤
  • 简介:摘要头颈腺样囊性癌是一类具有侵袭性的头颈少见恶性肿瘤。由于发病率低,缺乏随机对照研究,其证据来源主要为回顾性研究和基于人群的注册性研究。对于头颈腺样囊性癌的治疗,目前主流推荐是手术加术后放疗,不可手术者采用根治性放疗。但因回顾性研究的异质性较大,在治疗上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就放疗在头颈腺样囊性癌治疗中的价值、放疗靶区、放疗剂量、分割模式、放疗新技术以及联合其他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从而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腺样囊性癌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颈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中联用个性化低对比剂用量与智能低辐射剂量CT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88例行头颈动脉CTA检查患者,两组患者检查期间均选用CT智能最佳管电流调节技术和智能最佳管电压技术,实验组(44例,应用个性化低对比剂用量)、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对比剂用量)。对比两组对比剂用量、受辐射剂量。结果:实验组对比剂用量(43.31±5.71)ml,与对照组相比,P<0.05;实验组有效剂量(ED)(4.21±0.33)msv、CT剂量指数(CTDIvol)(16.22±0.73)mGy,较之于对照组,P>0.05;组间各项图像质量参数比对呈P>0.05。结论:将个性化低对比剂用量与智能低辐射剂量CT技术联合应用于头颈动脉CTA临床检查中不仅能够确保图像质量和诊断效能达标,同样可减少患者受辐射剂量,检查更安全更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低对比剂用量 CT智能最佳管电流调节技术 Care Kv技术 头颈部动脉CTA检查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颈功能锻炼操在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放疗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32例,依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16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头颈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放疗后张口困难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放疗3个月和放疗18个月的张口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功能锻炼可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降低张口困难发生率。

  • 标签: 头颈部功能锻炼操 鼻咽癌 放疗后张口困难
  • 简介:摘要:鼻咽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是由鼻咽部细胞失去控制地增殖所致,以无症状性颈部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伴随有头疼、听力下降、鼻塞、流鼻血、耳鸣等症状,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向上可累及颅内、眼眶、脑神经,向两侧会累及中耳、咽旁,还可向骨、肺、肝等器官处转移,相应部位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射治疗是临床治疗鼻咽癌的常用方法,通过放射线消灭和根治局部肿瘤的原发灶或转移灶,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但患者在放射治疗期间易出现张口困难、口干舌燥等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机体不适感,加剧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为此应配合全程护理干预来满足患者需求,并配合头颈功能锻炼改善患者颈部肌肉和咀嚼肌纤维化问题,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患者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本研究以某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100例鼻咽癌住院患者为例,通过分组护理来深入分析全程护理+头颈功能锻炼对患者影响。

  • 标签: 鼻咽癌放射治疗 全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科学研究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功效,锻炼健康教育处方的临床医学专业方案设计及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某院于 2019 月 10 月 ~2020 年 10 月接受治疗的60 例头颈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 30 例。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的普通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的是以普通护理为基准的头颈肿瘤放疗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经护理一段时间后收集相关数据并比较病人各项生活质量。结果:结论:健康教育处方的临床医学专业方案设计和运用具备非常理想的效果,有利于降低肿瘤放疗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确保肿瘤放疗的预期效果。

  • 标签: 头颈部肿瘤放疗 功能锻炼 健康教育处方 临床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早期舌体功能锻炼头颈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头颈恶性肿瘤手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循证护理的早期舌体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3次洼田饮水试验有效率、中文版安德森吞咽困难评估量表的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循证护理的早期舌体功能锻炼可改善头颈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吞咽功能

  • 标签: 术后早期舌体功能锻炼 循证护理 头颈恶性肿瘤
  • 简介:死于第1癌复发9男59左鼻腔上颌窦鳞癌食道上段鳞癌3个月 发现先证癌时放弃治疗,第2原发癌为头颈癌3例,第2癌多次复发均予手术、化疗、放疗 死于发现第2癌后1年7个月

  • 标签: 头颈部原发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临床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40例头颈肿瘤患者,放疗前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使放疗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程度减轻,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结论护士应了解患者病情、治疗计划以及预期效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减轻放疗反应的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协助患者顺利完成放疗以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2例头颈CTA检查资料,对检查结果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结果:在292例头颈CTA影像资料中,正常病例仅为31.5%,动脉瘤、血管畸形占比高达20.89%。结论:通过不同年龄段检查的比较分析,充分体现头颈CTA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管成像  X线计算机 成像质量  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颈血管疾病诊断中采用头颈动脉CTA(CT血管造影)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在2021年1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头颈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CTA检查,验证检查指标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析CTA检查方式的有效性。结果:诊断准确率方面,CTA与DSA检查方式并无显著差异(P>0.05);诊断结果方面: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A检查在患者检查过程中能够有效反应头部血管病变,为治疗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可以推广。

  • 标签: 头颈部血管疾病,头颈部动脉,CTA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锁骨上皮瓣修复头颈缺损术后患者的肩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锁骨上皮瓣修复头颈缺损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4例,女性2例,年龄35~74岁,记录皮瓣面积、分型、供区切口是否裂开和感染等近期并发症情况。并应用快速上肢功能障碍简式评分表(quick 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Quick-DASH)对符合纳入肩部、上肢临床功能评价标准的43例患者进行评价,对比锁骨型和肩峰型皮瓣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障碍情况,并选取43例中同期行双侧颈部淋巴清扫的患者30例,供区(观察组)和对侧(对照组)进行双侧对比评价。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获取锁骨上皮瓣面积(4~10)cm×(10~18)cm,3例(5%)患者供区缺损宽度为8~10 cm,无法直接拉拢缝合,制取局部皮瓣修复肩部缺损,其他病例均直接缝合;3例(5%)患者术后肩峰区切口裂开,局部换药2周后愈合。随访时间为6~43(27±14)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外形不满意。43例患者中锁骨型28例(65%),肩峰型15例(35%);肩峰型运动能力值、Quick-DASH值均高于锁骨型[(14.4±4.7)分比(11.8±3.1)分,t=2.105,P=0.048;(16.9±11.6)分比(12.2±7.1)分,t=2.284,P=0.033]。30例同期行双侧颈部淋巴清扫的患者,观察组运动能力值、局部症状值及Quick-DASH值均高于对侧对照组[运动能力值:(13.4±5.8)分比(9.8±4.2)分,t=3.024,P=0.004;局部症状值:(4.1±1.0)分比(3.4±1.0)分,t=2.537,P=0.014;Quick-DASH值:(15.6±14.7)分比(5.2±11.1)分,t=3.106,P=0.003]。结论锁骨上皮瓣术后存在肩功能障碍,且与皮瓣分型相关。

  • 标签: 外科皮瓣 锁骨上动脉 Quick-DASH 供区 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