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在秦腔戏《法门寺》中,民妇宋巧姣有一句台词"眉小县"。这出戏的故事发生在明代,明代将眉县称为小县,清代称为中县。1964年,政府简化汉字和地名,将眉县改为眉县了。如果单从人口和面积来说,眉县确实该称为小县。眉县小得精致,小得玲珑,小得响亮,小得个性分明。眉县在山水之间——南傍秦岭,北依渭河。眉县的生命,眉县的性格,眉县的文化,和山水分不开。

  • 标签: 中短篇小说 河北人 冬天的夜晚 砖机 河南人 山东大汉
  • 简介:皖南地区是中国古代铜矿业开发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其铜矿开发的历史,上迄商周,下至唐宋,延续两千多年,对皖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推动了中国青铜文明的发展。但铜矿采冶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亦为现代社会的矿冶生产提供借鉴。

  • 标签: 皖南 古代 铜矿开发
  • 简介:本片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处女作《五点人》改编而成。法罕、拉加与兰彻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结为好友。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彻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甚至还公然顶撞校长“病毒”,质疑他的教学方法。他不仅鼓动法罕与拉加去勇敢追寻理想,还劝说校长的二女儿碧雅离开满眼铜臭的未婚夫。兰彻的特立独行引起了模范学生“无声火”的不满,他约定10年后再与兰彻一决高下,看哪种生活方式更能取得成功。

  • 标签: 宝莱坞 灵魂 应当 教育 工程学院 畅销书作家
  • 简介:摘要老挝南永铜矿位于云南三江成矿带南延部分,区域上是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区。文章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老挝南永铜矿床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通过对矿区地质背景、地质特征、矿石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矿床成因,总结了其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 标签:
  • 简介:一般斑岩型铜矿不仅存在蚀变分带,还存在矿化类型及岩性分带。在纵向上具有三层结构特征:上部震裂角砾岩带,中部爆破角砾岩或隐爆角砾岩,下部斑岩。其对应的矿化类型基本也可分为三个类型:上部为网脉状一脉状矿化,中部为角砾状矿化,下部为浸染状矿化。通过典型矿床研究,可以建立斑岩型铜矿床模型。源于上地幔的岩浆在分异和上升过程中,在适当的部位与其他热液(构造热液、天水等)发生混合和反应,使成矿物质析出沉淀而成矿,并对应产生不同类型矿床。其空间分布由下至上大致是:斑岩型钼矿一斑岩型铜钼矿一斑岩型铜矿一斑岩型铜金矿+网脉型铜金矿一角砾岩型铜金矿+网脉型铜金矿+脉型铜金矿一网脉型金铜矿+脉型金铜矿+脉型金矿。

  • 标签: 秘鲁 斑岩型铜矿 分带 成矿模式
  • 简介:摘要丰山铜矿床岩体东、北、西部存在的隐爆角砾岩型铜金(钼)矿体对于具体分析总结丰山铜、金多金属矿田具有一定意义;隐爆角砾岩主要系由先期形成的矽卡岩与围岩所构建的“密闭空间”,在后续富挥发份、低密度特征的岩浆热液的大量聚集,由热能、内能转变为机械能,促使周围岩石强烈破碎而形成;隐爆角砾岩由于其良好的渗透性利于有用矿物随热液流体沿角砾碎裂隙迁移并最终胶结沉淀下来形成可利用的工业矿体;隐爆角砾岩可作为寻找铜金矿体的标志之一。

  • 标签: 隐爆角砾岩 矿石特征 形成机制 成矿作用 丰山铜矿
  • 简介:任志丹RENZhi-dan曰吕力行LVLi-xing(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00)(ShoolofLandResourcesEngineering,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Kunming650000,China)摘要院露天矿边坡治理已经成为露天开采中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对某露天铜矿采场滑坡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对于滑坡治理的方案,为露天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经验。

  • 标签: 院露天矿 边坡 滑坡 分析Key words open-pit mine sideslope landslide analyse
  • 简介:建立了用于混合铜矿石中自由氧化铜测定的方法。试样用含亚硫酸钠(6g/L)的硫酸(10%)溶液浸取2h,选择性溶解铜氧化物,过滤并煮沸滤液,用去离子水稀释后电解。溶液中的铜离子电积至阴极铂网上。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残余于电解后液中的铜离子;同时用硝酸(1+1)溶解铂网上的铜,并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与阴极铜共电积的杂质元素含量,用铂阴极差重加上电积后液残余铜含量并减去共电积的杂质元素含量可计算出氧化铜矿中酸溶铜含量。与碘量法相比,不用肉眼观察颜色变化确定终点,人为误差小,结果稳定、准确。通过对加拿大氧化铜矿标准物质AMIS0050进行测定(n-12),方法准确度可靠。并选取15批次的氧化铜矿检测,与经典碘量法比对,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混合铜矿 自由氧化铜 电重法 碘量法
  • 简介:文章对以往铜绿山发现的古代露采坑、地下井巷支护、出土青铜工具、陶器及铅同位素示踪、碳十四测年等遗存和学术观点进行了系统疏理,对比分析了近10年来周边地区的先秦考古资料后认为,铜绿山古代铜矿的开采程序是由先露采发展为地下开采;地下井巷开采技术大概始于商代中期或中期晚段,历经西周、春秋战国,延至汉代,后世袭之;进而判定Ⅺ、Ⅰ、Ⅱ号矿体的古代露天采场(坑)的肇始年代不晚于夏代早期,铜绿山可能为江南古铜矿开采的源头之一。

  • 标签: 大冶铜绿山 始采年代 相关问题 研究
  • 简介:本文重点介绍了云南省大姚县六苴铜矿矿体的赋存特征,分别从矿体的成矿特点、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综合分析研究该矿体,对六苴铜矿矿床及滇中砂岩铜矿矿床的开发利用及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六苴铜矿 矿床 特征
  • 作者: 靳力蔡佳作彭明涛谭建秋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4-09-19
  • 出处:《价值工程》 2014年第9期
  • 机构:靳力淤JINLi曰蔡佳作于CAIJia-zuo曰彭明涛淤PENGMing-tao曰谭建秋淤TANJian-qiu(淤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成都610059;于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西宁810001)(淤CollegeofGeophysics,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engdu610059,China;于BasicGeographicInformationCenterofQinghaiProvince,Xining810001,China)
  • 简介:矿山固体废物中硫化物经微生物作用形成的酸性矿山排水及其引起的重金属污染是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而岩石和矿石中的方解石能够影响酸性矿山排水的生成和迁移.为了考察方解石对硫化物-微生物氧化作用的影响,开展了系统的模拟实验,利用ICP-AES、XRD、XRF等分析手段,测定了实验溶液的pH值、Eh值、离子浓度和次生沉淀成分.结果表明,在无方解石或方解石含量低时,黄铜矿的微生物氧化过程中,pH值下降、Eh值上升,有多种重金属离子进入溶液,并生成大量黄钾铁矾、自然硫等次生沉淀.添加过量方解石能有效中和氧化过程产生的酸并能显著抑制氧化菌的活动.因此通过添加碳酸盐矿物的方法可使溶液pH调节至微碱性,降低微生物的活性、阻滞铜矿石的氧化,能够有效降低重金属的释放.

  • 标签: 铜矿石 金属硫化物 微生物氧化 方解石 重金属
  • 简介:铜绿山古铜矿工业遗产作为中国古代手工业遗产的典型代表,“历三千年而炉火不灭”,其高效、集约的可持续矿冶开发历史形成了特点鲜明的生产传统和身份认知。这种生产传统作为反映古代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具有普遍的价值。文章通过将铜绿山古铜矿工业遗址与世界遗产名录中亚洲及欧洲等地的矿冶工业遗产进行比较,进一步明晰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价值特征。

  • 标签: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工业遗产 矿冶生产